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人吟:“失我祁连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今人说: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如果祁连山雪消冰退,千里河西走廊就会变成荒漠,由此而起的沙尘暴将会席卷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2.
古人吟:“失我祁连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今人说: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如果祁连山雪消冰退,千里河西走廊就会变成荒漠,由此而起的沙尘暴将会席卷大半个中国。专家说:沧茫祁连的冰雪消长成为中国北方生态变化的晴雨表。祁连山冰川是河西走廊富饶的源泉。然而,当祁连山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源泉干涸,河西走廊的片片绿洲还会存在下去吗?  相似文献   

3.
保护“天然水库”服务河西农业──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纪实局长胥明肃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麓的边缘,地跨甘青两省,在甘肃境内东西绵延1200公里,横贯整个河西走廊。这里的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为...  相似文献   

4.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管理措施刘兴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办公室)1保护区概况及森林防火现状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跨越甘青两省。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西走廊水源涵养林区,分布于...  相似文献   

5.
邸华 《甘肃林业》2011,(6):29-30
位于河西走廊南端的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从祁连山发源的3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养育着460多万河西人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冰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荒漠化问题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祁连山冰川,祁连山冰川的退化问题也就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那么祁连山冰川近年来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河西走廊扬起的沙尘能吹到北京吗?祁连山上流下的雪水能保证绿洲用水吗?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之路被阻断了吗?……自古以来,位于黄河以西、夹在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引起人们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 绵延一千三百多华里的甘肃省祁连山林区,是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七百多条支流的发源地,春、夏冰雪消融之后,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走廊大川,成为河西农业生产的命脉。因此,被国家列为水源涵养林。合理的经营并迅速扩大祁连山森林,关系到维护生态平衡,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和林牧业基地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主体,古往今来,一直发挥着涵养水源、蓄水供水、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是河西地区的天然绿色水库和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灌溉着河西走廊130万公顷良田,养育着河西近468万人民。一系列重要经济、文化建设都离不开祁连山水源的供给和滋养。因而  相似文献   

10.
寺大隆林区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南部的祁连山北坡后山地带,黑河中游两侧。行政区划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总面积172,313公顷(本文还涉及该地区西水林场一部分)。该林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景观和生物、气候、土壤有一定代表性。研究寺大隆林区土壤发生类型和合理利用,对于扩大祁连山森林面积、保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和“绿色水库”作用,保证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发  相似文献   

11.
着重阐述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了在祁连山水源林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实施好“五项工程”,加快祁连山林业生态建设,为实现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冯炜东  郝虎 《中国林业》2014,(18):30-3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优势乔木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山圆柏、杨树、华北落叶松、桦树、油松等,以青海云杉为主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作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科学地开展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是祁连山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莫失祁连山——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综述新华社记者李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千里河西走廊的“绿色屏障”。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在祁连山林区乱捕滥猎、乱砍滥伐等违法现象时常发生,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安全构成了越来...  相似文献   

14.
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居甘肃省东部。县境东西长102公里,南北宽88公里,总土地面积5287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年产粮食占全省总产量的37%。祁连山森林与冰川水资源是河西农业的命脉。大面积营造平原防护林带和建立治沙工程,是河西走廊粮食稳产高产的保证;发展经济林,大搞多种经营又是提高经济效益,帮助群众脱贫治富的主要手段。因此,加快河西平原林业建设速度,对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窦贤 《森林与人类》2004,24(4):12-15
从兰州过黄河,沿312国道西行,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苍茫无际,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的绿洲盆地点缀其间,间或有一段长城的残垣闪现。甘肃人自豪地说,河西走廊是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然而,不可否认,是祁连山成就了河西走廊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甘肃林业》2014,(1):11-12
巍巍祁连山流传着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悠悠黑河水承载着两岸人民生生不息的脉搏,古老的丝绸之路孕育了河西走廊这块生机盎然的富饶之地,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临泽就座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古时属雍州,因匈奴人称天为“祁连”,故祁连山为“天山”之意。公元前221年以前,祁连山为大、小月氏国驻牧,后被匈奴人所占领。公元前121年,汉朝遣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将万骑,出陇西”,“踪居延,至祁连”,统一河西。匈奴人不禁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夺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至此,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归属汉王朝。据汉书记载,西汉初年,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分布广阔,东西1200公里,皆松柏五木。汉武帝出征西域后,开始移民屯垦,带来了河西的繁荣,与此同时,祁连山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唐贞观年间,玄奘西去求经路过疏勒河(…  相似文献   

19.
加快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保护区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区位重要,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有各种生物3152种,其中高等植物1312种,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4种,陆柄脊椎动物286种,国家保护的一、二级动物53种。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的发源地,每年通过二三大水系向河西走廊输送水源72.6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麓,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森林植被丰富,山颠冰川遍布,是我国西北地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加强祁连山森林和冰川保护,对维持河西走廊的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