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利用病菌粗毒素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建立抗病变异系离体筛选方法。【方法】以蒜瓣茎盘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大蒜叶枯病菌培养滤液制取的粗毒素为筛选剂,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通过接种病菌粗毒素和病菌孢子鉴定变异株的抗病性,分析变异株的防御酶活性。【结果】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对大蒜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病菌粗毒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不同大蒜品种愈伤组织对病菌粗毒素的抗性不同;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病菌粗毒素分步筛选分别获得大蒜品种G039变异系苗12株,G073变异系苗2株,它们对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具有稳定的抗性。经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变异系苗较其对照抗病性提高。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苗接种病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胺酶(PAL)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即达到峰值,且与抗病品种G064接近或更高,而感病品种G039的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前两者。【结论】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分步筛选可以获得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适宜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分步筛选的上限粗毒素体积分数为30%;POD、PPO和PAL活性可作为大蒜抗叶枯病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甘蓝抗黑腐病离体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体喷雾法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离体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苗龄对甘蓝抗病性鉴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叶打孔离体叶片滴接法在甘蓝4~6片真叶期时,将浓度为1.0×108 cfu/mL的细菌悬浮液接种在直径1.5cm甘蓝叶片上,放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密封后在28℃培养箱中培养5d后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与活体喷雾法鉴定结果一致,可用于抗源筛选、品种(系)抗性鉴定及在抗病突变体筛选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 Tucker)抗性鉴定方法,采用粗毒素浸种法、粗毒素浸根法、孢子悬浮液浸根法及田间病圃接种法,研究烟草革新3号(抗病品种,R)、G28(R)、金星6007(中抗品种,MR)、小黄金1025(感病品种,S)、红花大金元(S)等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并对其抗性鉴定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孢子悬浮液浸根法的鉴定结果与粗毒素浸种法的鉴定结果呈显著负相关,与田间病圃接种法的鉴定结果呈显著正相关。粗毒素浸种法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对烟草材料黑胫病的抗性进行大批量筛选。粗毒素浸根法和田间病圃接种法有一定的缺陷,可以作为粗毒素浸种法和孢子悬浮液浸根法的辅助鉴定方法。在整个抗性鉴定过程中,孢子悬浮液浸根法可观测到烟株病情指数和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较其他3种方法更能准确、合理地评价品种抗性。  相似文献   

4.
广泛收集全国各稻区主栽水稻品种98份,于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试验基地,通过分蘖期田间接种带菌高粱粒和室内菌饼离体接种的方法,对供试水稻品种进行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筛选。田间调查采用病株率以及病情指数;离体接种鉴定采用相对病斑面积进行病害分级。鉴定结果表明,离体叶片在接种纹枯菌后24~36 h内,病斑开始出现差异,田间鉴定结果,水稻品种间对纹枯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综合田间接种和离体接种的结果,筛选出9份具有抗性水平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省选育和推广的4个茶树品种进行室内离体接种抗病性鉴定和田间品种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染茶饼病,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着一定差异(云抗10号<佛香3号<佛香2号<佛香1号),但按照抗性分级标准分别属于高抗和中抗品种;室内离体接种不同浓度孢子发病情况试验表明:最适的接种孢子浓度为10×10下每视野50~60个孢子。  相似文献   

6.
不同梨品种对黑斑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两种方法,研究16个梨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对黑斑病的感染程度不同,无论是田间自然发病还是人工接种鉴定,华酥、黄花、早美酥、丰水抗性均最强;爱宕、金水2号抗性最弱。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一些表现为高抗、中抗、感病的品种,在人工接种黑斑病孢子悬浮液后,分别表现为抗病、感病、高感,说明自然选择压不同,品种的抗性表现也随之不同。不同梨品种在接种病菌后,对病菌的抗扩展能力也不同,华酥、黄花、早美酥、丰水抗扩展能力最强,富源黄、爱宕、金水2号、七月酥抗扩展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7.
菜豆炭疽病抗病育种工作重中之重是抗原亲本的筛选.抗性鉴定多采用苗期接种鉴定,国内外业已有报道,为使抗性鉴定更准确,更简便易操作,在相关报道的基础上,针对炭疽病菌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接种浓度,不同培养基培养的炭疽病菌等诸多因素与致病力的相关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炭疽病茵在21~23℃的MA培养基上培养15~20天,以2.56×104个孢子/ml接种浓度,病斑出现早,病菌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水稻离体叶抗稻瘟病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宜于水稻稻瘟病抗性叶片离体鉴定的方法。[方法]从保绿剂对离体叶保绿效果的影响、保绿剂对孢子在离体叶上萌发率的影响、不同孢子接种方法对叶片发病的影响和孢子悬浮液浓度、温度对稻瘟病病原菌染叶片效果的影响几方面对水稻稻瘟病抗性叶片离体鉴定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以6-BA作为保绿剂,浓度在50-75mg/ml范围内保绿效果较好,叶片几乎全部保绿。接种方法以喷雾法与液滴法较好,孢子萌发率较高,分别达到了84.7%、86.5%,浸泡法不适合叶片离体鉴定。温度为28℃时,接种用孢子悬浮液的浓度1×10^5~2×10^5个/ml较为合适。叶片发病期间温度低于28℃,潜育期有所延长。[结论]得到了行之有效的水稻抗瘟性叶片离体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26份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接种秆锈菌21C3CTH、34 MKG、21C3CFH比较了苗期离体与活体2种鉴定方法在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秆锈菌21C3CTH和21C3CFH的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秆锈菌34 MKG在大多数小麦品种中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一致,个别品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可可离体叶片和离体果实鉴定可可种质对黑果病抗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叶龄或果龄等因素影响离体叶片、果实黑果病发生程度;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方法最适条件是采用针刺法接种、接种物浓度3×107个/m L、叶龄50~60 d;离体果实接种鉴定方法最适条件为采用滴接法、接种物浓度为3×105个/m L、果龄2~3个月。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果实接种方法均能鉴定出可可种质对黑果病抗性的差异,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接种串珠镰刀菌,利用建立的玉米抗苗枯病鉴定指标体系,进行玉米苗枯病抗性鉴定,从47份玉米自交系和21份玉米杂交(种)组合中分别筛选出了2份高抗自交系和3份高抗杂交种,15份抗病自交系和7份抗病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我国南方稻区和江西省稻区区域试验中抗病性鉴定工作不足之处,并提出了4点改进建议:(1)产量因素鉴定和抗病性鉴定应区别开来,各自按自身要求选用对照品种.(2)多点人工接种鉴定和自然诱发鉴定并举,以抗性幅度说明品种的抗性;(3)抗白叶枯病性鉴定可用强致病力菌株接种;(4)产量因素试验田块的纹枯病可用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而快速评价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抗性水平,选取D5、D19、D30、A1、B1、C3的6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试管苗和马铃薯早疫病菌为试验材料,将脱毒试管苗接种马铃薯早疫病菌,调查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脱毒试管苗接种适当浓度的早疫病孢子囊悬浊液,可判断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试管苗的抗性,其中,B1品种抗病性表现最强。使用孢子悬浊液接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是可行的,可用于对抗性资源的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14.
对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3个西瓜品种进行了离体叶人工接种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与幼苗人工接种同样能够真实地反映西瓜品种固有的抗病性,且能节省菌液、劳力、试材和费用,并对环境条件更易控制,简便易行,可以广泛采用。该法用注射器悬滴接种,菌液浓度为1×10 ̄6孢子/mL。接种叶片的叶龄为15~20d,接种后3d开始发病,第6d调查统计病情指数。品种抗病性可以用平均病斑直径(AD),(发病病斑直径)/接种总滴数]和病情指数(DI)两种标准进行评价,其中用AD进行品种抗病性评价减少病级划分中的人为误差,更为客观简便,可以取代DI在离体叶人工接种西瓜炭疽病抗性鉴定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择适宜的接种方法是品种抗病性鉴定能否成功及鉴定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通过对葡萄品种抗霜霉病不同鉴定方法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寻找一种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为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田间叶片接种鉴定和自然条件下发病鉴定三种方法对15个抗病性不同的葡萄品种进行抗霜霉病鉴定,鉴定结果用DPS软件进 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三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比较.[结果]三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其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从中初步筛选出对霜霉病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的品种,为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方法简单,快速,环境条件易控制,其结果可以反映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感程度.  相似文献   

16.
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疫病是蔬菜生产上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以茄果类、瓜类、芋类等受害最为严重。该病害在蔬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且各部位均可发病,尤以幼茎、嫩果部位受害最为严重。疫病属卵菌病害,化学药剂难以防治,给蔬菜生产和育种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根本途径之一,而抗病性鉴定、筛选是抗病育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人工接种方法,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筛选抗性种质,有利于亲本选择、缩短育种进程和提高抗病育种效率。为深入了解蔬菜对疫病的抗性情况和高效种质资源鉴定、筛选方法,对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主要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进行比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蔬菜抗疫病育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西瓜接种辣椒疫霉菌后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西瓜苗期疫病抗性与根茎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关系.对2个抗辣椒疫霉菌西瓜品种(09-1-1和09-1-2)、1个感病西瓜品种(GS-37)和1个高度感病西瓜品种(G-S-12)进行苗期人工接种辣椒疫霉菌,并分别于接种当天(尚未接种)及接种后第2、4、6、8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