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兴祥 《蔬菜》2000,(11):18-19
近年来,苏北沿海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保护地蔬菜面积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大棚生产的特殊环境条件,造成不少大棚内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蔬菜的生产和品质效益的提高。现就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分析如下: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苏北沿海土壤由江淮、黄淮冲积──海相沉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经人为开垦利用,逐步发育成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盐渍化土壤,由于海势东移,长期自然淋洗,加上人为耕作活动,使土体逐步脱盐,地下水逐渐淡化,土壤全盐从0.6%降到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2~10g/L。土壤疏松,通气性…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并介绍了次生盐渍化对蔬菜作物的危害,提出了克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蔡桂荣 《蔬菜》2000,(9):19-20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面积推广,本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年限在3年以上的保护地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害,严重地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近几年来笔者对盐城市保护地面积较大的盐都县便仓镇、建湖县上冈镇等地的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症状和克服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过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追肥量往往是露地蔬菜栽培的几倍,远远超过蔬菜的需要量,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陕北棚室栽培面积的迅速发展,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日渐突出,已严重制约蔬菜品质、产量和效益的提高。笔者通过在陕西延安甘泉县和宝塔区进行综合治理试验,使棚室蔬菜长势明显恢复,产量也较以前提高10%~30%。现将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苏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亮点。目前全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33.3万hm2以上,约占全国10%。但设施蔬菜多为旱作,周年种植,设施土壤长季节得不到雨水冲淋,再加上作物品种单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病虫害的积累和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化和产品无害化的发展。发展水生蔬菜设施栽培,可增加种植茬次、增加产量、提前上市,从而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  相似文献   

6.
1 避免在盐碱土地区发展蔬菜保护地 解决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演化问题应以预防为主。据调查研究,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的滨海盐碱土地区和内陆盐碱土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地下的含盐量高,而且灌溉水质电差,土壤极易发生盐渍化,应避免在这些地区建永久性的保护地设施。永久性的保护地设施应选择在地下水较深、灌溉水质好的非盐碱土地区。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是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盐渍土壤对于作物生长来说是一种逆境土壤,这些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积广,改良难度大,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现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机理及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作物造成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沿海地区栽培土壤为含盐较多的海积物,由于应用城市粪肥和过度使用精饲料饲养的禽畜的粪便,又因处于特定的环境(玻璃或固定式大棚连年重茬),很容易产生次生盐渍化。近几年调查表明次生盐渍化的土壤生长的蔬菜植株矮小发育迟缓,苗期易猝倒,中后期徒长茎秆扭曲,地表有的白根或近地面节生须根,根系难扎于土,叶果表面有褐斑,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植株枯萎甚至死亡。茄果类蔬菜减产20%~50%,瓜类蔬菜减产30%~70%,一般连作2年就不能再种。经过多年的试验,采用综合的农艺措施,可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恢复土壤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受人为不合理因素的干扰,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等土壤生态问题日趋加剧,对市郊规模化蔬菜设施园艺场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上述土壤问题的产生有一个形成过程,其危害表现形式具有隐性的特点,前期容易被疏忽,一旦形成,如不及时治理将对蔬菜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克服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令强  耿广东  王倩  张素勤 《蔬菜》2004,(12):22-23
设施蔬菜栽培是一种人工建造并且能人为控制其生态条件的一种栽培方式,近20年来,设施种植发展迅速。但随之设施内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土壤盐分表积现象明显,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除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外,还会造成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可以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当前设施蔬菜种植中发生土壤障碍的一个主要因子。一、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设施蔬菜栽培由于是建立在人为控制环境的基础之上,人工干预性很强,一方面是高投入高产出,另一方面栽培系统却又是封闭或半封闭…  相似文献   

11.
@@@@导读:苏北沿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已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针对现行生产上防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措施过于笼统、纷杂和落后问题,提出了土壤酸化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根系分泌物、土壤病虫和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分类治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蔬菜生产的发展,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连茬种植、连作障碍问题日渐突出,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加重,导致蔬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减产幅度达20%以上,严重威胁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沿海地区设施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及防控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设施大棚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也不断加深。设施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农作物产品质量下降,已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巨大的挑战,土壤次生盐渍化也成为近几年设施大棚栽培中的难题。文章主要分析设施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骁 《西北园艺》2020,(3):41-42
随着陕北棚室栽培面积迅速发展,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渐突出,已严重制约着蔬菜品质、产量和效益的提高。笔者通过在延安甘泉县和宝塔区进行综合治理试验,使蔬菜长势明显恢复,产量也较以前提高10%~30%。现将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生产趋向规模化、工厂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设施菜地的面积也不断扩大。由于设施内环境相对封闭、茬口固定以及肥料的过量投放,造成土壤理化性质不断恶化,以土壤次生盐渍化、土传病害为主的土壤连作障碍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表的长期覆盖栽培使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现象越来越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良性生产。文章主要分析不同棚龄与全盐的关系,论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以及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几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凤玲 《中国蔬菜》2006,1(11):51-52
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的连茬种植,连作障碍问题日渐突出,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加重,导致蔬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减产幅度达20%以上,严重的地块只能闲置不用。针对近几年出现的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摸索出一些防治技术和改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土壤返盐的问题愈来愈令人担忧。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已成为沿海地区蔬菜产业能否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我们经过室内试验和面上示范,对次生盐渍化土壤实施间套作一定的作物,实现生物修复,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9,(9):100-101
针对山地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从土壤除盐、降盐、控盐3个方面着手,开展了技术探索,总结了成果,并集成了以"C4作物除盐、水旱轮作、蔬菜标准化生产、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山地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技术,探讨了技术成果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中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蔬菜种植面积和蔬菜总量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由于蔬菜产值较高,蔬菜种子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利润较大,刺激了市场的繁荣,蔬菜种子市场逐步扩大。近年来,外资企业借国内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纷纷扩大各自的对华业务。这些种子公司大多选择经营蔬菜、花卉等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种子,采取比较低的价格和相对灵活的经营方法,已经在中国沿海省份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省份的种子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