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咙霏  赵乔贵  杨子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06-10808
依据1996~2008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选取耕地面积、粮播比例、耕地年粮食单产、总人口和人均粮食产量5个指标,分析预测了2020年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各指标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云南省总人口达5146.40万人,显著高于控制数(5000万人);2020年云南省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00kg,处于小康型下限;粮食自给率按100%、95%和90%3个方案进行;耕地年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按2.5%和3.0%2个方案进行预测;将2020年粮播比例确定为66%。耕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得到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共计6个方案,方案Ⅰ是很难达到的目标,方案Ⅳ、方案Ⅴ和方案Ⅵ的预测结果偏低,不符合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规定,也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目标;方案Ⅱ和方案Ⅲ较为接近,但方案Ⅲ预测结果最佳,并将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确定为590万hm2,以保障云南省粮食安全、实现省域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2.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对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采用多指标构建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根据2005 ~ 2014年吉林省耕地面积和人口数据,通过预测区域总人口、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粮食播面单产、复种指数、粮作比,结合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预测得出2020年吉林省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为535.76万hm2.这一结果与《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 2020年)》确定的耕地保有量551.93万hm2有所偏差,但结果较为合理,且具有预警性.  相似文献   

3.
 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耕地保护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云南省1997~2005年的人口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净调入或调出量、粮食平均单产、复种指数以及粮播比等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耕地需求量数学预测模型,预测出云南省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这对预测云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开发对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耕地保护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云南省1997~2005年的人口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净调入或调出量、粮食平均单产、复种指数以及粮播比等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耕地需求量数学预测模型,预测出云南省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这对预测云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开发对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保护耕地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辽宁省鞍山市作为研究区域,在耕地保护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有关数据分析,预测规划目标年(2010和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为基于粮食安全模式下的耕地保护提供有益探索。结果表明,2010年鞍山市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9 000 hm2,2020年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8 000 hm2,201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04 186.02 hm2;到202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26 409.61 hm2。因此,鞍山市耕地可供给量可以满足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尝试以2005年为基期,建立3种人口预测模型,并利用2006和2007年数据修正,预测出杞县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规模;并运用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预测出杞县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水平。预测结果表明,上轮规划以来杞县耕地保有量水平一直偏高,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轮规划修编可适当核减杞县耕地保有量,同时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切实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实现“保红线,保增长”并进。  相似文献   

7.
乔勇  司学样 《河南农业》2019,(25):18-18,26
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常年种植农作物面积13.33万hm^2以上,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耕地是重要资源,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对守住耕地数量、质量两条“红线”,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宝鸡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莉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83-185
据陕西省1987~2008年统计年鉴,统计分析了宝鸡市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得出总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呈总体减少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083 hm2,高于国际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0.054 hm2,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明确宝鸡市耕地资源保护的目标,预测了宝鸡市2015年耕地需求量为31.75万hm2;2020年耕地需求量为31.15万hm2。  相似文献   

9.
以满足云南省未来人口发展所需粮食为出发点,通过对粮食供需、耕地总量及占用趋势、人口发展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预测模型确定未来人口数量、耕地需求量等相关因子,从而计算出耕地供需量并对云南未来耕地的供给、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当前耕地变化趋势,云南省耕地能够满足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保障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宁南8县区为研究区,采用耕地需求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分析1990-2013年宁夏全区人口、耕地和粮食生产变化态势的基础上,预测了宁夏及宁南8县区2015-2030年的粮食安全状态和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宁夏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呈现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态势,粮食总产量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粮食供给基本处于安全状态;2015-2030年间,宁夏总人口和粮食作物单产仍将呈现增加态势;在不同组合方案下,保障宁夏未来粮食安全的最大耕地需求量为118.85万hm2,最小耕地需求量为93.39万hm2,全区粮食安全不容乐观。因此,加大耕地资源保护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是保障区域未来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山西省作为农业欠发达地区,其未来农业如何发展,如何在山西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实现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前急需明确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山西农业现状,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今后山西农业发展的方向:至2020年,在耕地保有量40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3.5万hm2的基础上,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适宜半干旱地区的高产作物玉米和马铃薯,使粮食总产量达到140亿~150亿kg,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0~410 kg的安全目标;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实现畜牧强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饶旭勇 《北京农业》2011,(9):222-223
使用激励手段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从而提供产量以及粮食的总产量,实现粮食安全,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3.
为在耕地资源短缺与食物消费结构改变的大背景下合理分析用地需求,保障食物安全,以河南省居民的食物消费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方法,基于经济发展和食物结构对河南省未来15~30年的食物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推算结果对不同食物类型所需土地分别计算,得出基于食物安全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河南省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植物类食物始终占据较大比重,动物类消费的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2)河南省城乡居民耕地需求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居民的人均耕地需求由城镇居民的1.2倍下降至占城镇居民人均耕地需求的82%。耕地总需求变化趋势为缓慢减少后逐步上升且保持上升趋势,最高约508万hm2;3)河南省人口规模、作物单产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均对河南省耕地需求产生着重大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单产水平提高对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耕地需求压力有重要作用;4)预测发现河南省现有耕地虽能够满足2035—2050年该省人民食物需求,但是河南省作为食物输出大省,无法在满足本省人民食物需求的同时,保持现有的食物供应比例。最后,根据预测结果与河南省耕地保护现状,基于食物安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白丽月 《农学学报》2016,6(11):85-89
为了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提供福建省粮食安全新的数据支持,分析了2003—2012 年福建省粮食消费的特点,预测未来年份的粮食需求量。结果表明:第一,福建省粮食消费总量呈现递增的趋势,粮食消费结构也有较大幅度调整;第二,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了44 kg,人均口粮消费量减少了12 kg,人均饲料粮消费量增加了55 kg,饲料用粮大幅增加,是导致福建省人均粮食消费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和平衡膳食模式下的人均粮食需求量,发现差异明显,实际人均消费量远高于合理人均需求量,不合理的食物消费结构造成了不合理的粮食浪费现象;第四,按照高、中、低3种不同的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预测全省的粮食需求量,基于平衡膳食模式的粮食需求量能较真实地反映福建省的实际需求量,即2020、2025年全省粮食需求量分别为1222万t、1243万t。  相似文献   

15.
境外替代种植: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替代种植作为一种禁毒禁种模式,不仅是根除境外毒源对我国危害的治本之策,而且也是云南提高粮食供给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从粮食安全视角,在总结云南境外替代种植成效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境外替代种植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境外替代种植为契机,弥补部分粮食缺口,平衡粮食供求,为云南省粮食安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粮食安全农业资源保障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入粮食主产区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福建省的粮食生产、供需平衡情况,指出了耕地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差、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规模化经营推广受阻、种粮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自给率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的压力加大,提出了保障福建省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1)坚守耕地红线,强化用途管制;(2)依靠高新技术,提高粮食单产;(3)加快制度创新,构建激励机制;(4)转变发展思路,确保粮源供给。  相似文献   

17.
系统考察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从国家全局层面把握耕地与粮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双固定模型等估计方法,明晰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呈上升态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有效赋能全国粮食安全。在地区异质性研究中,辽宁省、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粮食安全保障效应更加明显,吉林省作用渠道有待畅通。在维度异质性研究中,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通过促进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经济安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态质量保障效应不明显。据此,为了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更好地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从提供东北地区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经济补贴、因地制宜制定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策略、打造以生态质量为导向的“优质粮食工程”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soil erosion and conservation benefit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oil erosion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threat to the sustainability and productive capacity of agriculture.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 nearly one-third of the world's arable land has been lost by erosion and continues to be lost at a rate of more than 10 million hectares per year. With the addition of a quarter of a million people each day, the world population's food demand is increasing at a time when per capita food productivity is beginning to dec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