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溧水县新桥公社地处丘陵山区,有山地面积约26680亩,为全县发展杉木较多的公社之一.前几年,公社营造杉木所需的苗木,大都从外地调进,苗木经过长途运输,质量又差,对造林后的生长成活影响很大.为了培育优质壮苗,进一步把杉木生产建设搞好,从1979年开始,公社在三级林场播种育苗5.9亩,据11月初调查,总产杉苗达36.1万株,亩产6120O株.其中苗高25~4O厘米、根径粗0.5—0.7厘米、径高比1:60的达64.7%;苗高40厘米以上、根径粗0.8厘米以上、径高比1:50的达5.9%.结顶芽的达  相似文献   

2.
1988年气候异常,杉苗普遍生长不良。婺源县太白林场职工吴新华培育的5亩杉苗,却一枝独秀,在先年亩产5万苗(平均高50厘米以上、根颈0.5厘米)的基础上,又夺得亩产杉苗6万株(平均高40厘米以上、根颈0.35—0.4厘米)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柳杉是我区的主要用树树种,群众乐于栽植,但往往因缺少苗木或苗木质量不佳而影响基地建设。为此,我站于1982年在高一、水门头大队进行了育苗试验,当年苗高平均30.3厘米(最高达61厘米),根径0.30厘米(最粗达0.57厘米),每亩产苗(高25厘米以上)12.12万株,达到了丰产壮苗要求。1983  相似文献   

4.
近多年来,我场油松育苗连续获得了稳定丰产。据调查,培育的一年生苗一般高达7—12厘米,根径0.16—0.23厘米,亩产14—20万株;两年生苗高16—18厘米,根径0.3—0.4厘米,亩产10—16万株。为造林、次生林改造,提供了大量优质合格苗木。  相似文献   

5.
仙居县红卫公社林场,一九七七年春因地制宜,在新建用材林基地的山脚坡地,开辟为苗圃育杉木苗二十亩,通过场员的精心培育管理,共培育出符合造林要求的杉苗一百六十万株。平均苗高二十二厘米,根颈粗另点四厘米,最高四十一厘米,最粗另点七厘米。  相似文献   

6.
墓上林场从1977年春起,在新垦河滩淤泥沙壤土上开展了杉木壮苗试验,初获成功。杉木壮苗试验面积0.7亩,1977年3月初播种,1979年5月6日调查:总产苗83160株,平均每亩产苗11.8万多株。2年生杉木苗,平均高52.0厘米,最大高76.0厘米;平均地径1.0厘米,最大地径1.2厘米;平均侧枝数2—4对,冠幅30.0厘米;平均侧根数26条,最多侧根达31条;平均侧枝长30.0厘米,最大侧根长48.0厘米;平均主根长45.0厘米,最大主根长48.5厘米,根幅25.0厘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生长健壮,茎直干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杉木壮苗出圃造林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檫树为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林树种之一。现冷水江市内各乡镇山头都有分布,与杉松混栽,生长很好。但是,纵观冷水江市的檫树种子育苗情况,失败的多,成功的少,1997年各市林业局调檫树种子55公斤,1998年验收时无一株合格苗,矿山乡7公斤种子只发出10多株苗,有的乡一株也没有。而潘桥乡苗田村1991、1992年在田里育的苗,验收时平均苗高达1.35米,地径粗达1.5厘米,每亩产苗量1.8-2.0万株,比标准产苗量超过50%-60%。究其原因,檫树育苗必须掌握檫树种在果实处理、种子贮藏方面的技术。檫树种外果皮的浆计很多,内果皮上附着一层腊质…  相似文献   

8.
根据林业部“凡未采用良种壮苗造林的,不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验收,不享受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种优惠”的精神,为了按质按量地完成速丰林造林任务,从1987年开始,资源县在良种的选择和壮苗的培育上狠下功夫,使苗木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全县育苗2640亩,总产苗9054.8万株,其中杉苗2514亩,产苗8044.8万株,平均亩产3.2万株,一级苗2011.2万株,每亩平均8000株,出苗率为25%.二级苗3572万株,每亩平均14200株。优势株高75cm,地径1.2cm。育苗成效好的河口乡,1990年育杉苗24亩,产苗55.69万株,其中一级苗达44万株,亩平均1.8万株。具体做法是: 1.采取优惠政策,调动各方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信宜县林业示范场,五五年开始经营以来,成果累累。58年春在总路线精神的鼓舞下,解放了思想,鼓足了干劲,破除了迷信,获得了更大的胜利。完成育苗面积70.4亩,为任务的106.7%,产苗500多万株,其中杉15.74亩,亩产19万株,破除了"杉苗爱荫,丘陵不长"的迷信,实行了育杉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所广大职工根据湖区人民对发展林木良种的要求,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1975年夏、秋,采取池杉嫩枝扦插全光水育池杉苗29万余株,成活率平均82.2%,最高达95%,当年平均苗高14-26厘米,平均苗粗0.25-0.45厘米。这项试验成果为我县多快好省地繁殖发展池杉闯出了一条新路。现将我所嫩枝全光水育池杉苗的作法介绍如下: 一、圃地选择及整地方式选择地势较低、水源方便的砂壤地,挖好排灌沟渠,分片逐块平整。床高15-20厘米,宽0.9-1米,床长视地块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桃源县畲田公社以社队林场为主,科学培育杉苗,块块优质高产。去年,全社培育杉苗22.1亩,苗高53厘米,一般45厦米以上,根系2厘米,一般1.67厘米,每亩产苗量5—6万株。其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刚竹属散生竹,次生枝育苗非常困难。1973—1974年我们进行了埋株分植育苗试验,效果较好。如1974年,埋株8株,共产生有根苗152株,幼竹最高55厘米,根径最粗0.2厘米。1975年离体分植,成活108株,当年繁殖竹苗526株,最高103厘米,根径最粗0.5厘米,1株分植竹又繁殖成1丛小竹苗。  相似文献   

13.
油松是西北和我省黄土高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几年来,桥山林业局建庄、店头林场和宜川县英旺林场进行山地育苗获得成功。建庄林场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26.2厘米,根径0.55厘米,每亩产苗量17万株。英旺林场培育的1年生苗一般高8~14厘米,根径0.17~0.22厘米,亩产18~22万株;2年生苗一般高17~19厘米,根径0.35厘米,亩产14~18万株。山地育苗具有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不与农田争地,省工、省时、省运输,苗木生长健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九年,我场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和“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开展了油松山地育苗。几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一年生出圃苗一般高5—12厘米,地径0.15—0.25厘米,亩产18—21万株;二年生出圃苗一般高10—20厘米,地径0.2—0.35厘米,亩产17—20万株。现将我们的作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五峰县一九六九年在牛庄飞播油松、云南松四万多亩,现在大片的荒山披上了绿装,一片片绿油油的幼苗,长势喜人。根据实地调查,有苗面积占飞播总面积的71.4%,平均每亩有苗26O—330株,苗高30厘米左右,最高达40厘米,根径0.5—1.0厘米。从调查情况看,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要因子是。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柏又名速生柏,柏科常绿乔木,原产墨西哥、美国西南部、危地马拉等地。生长快,材质好,树冠优美,抗性强,是一个良好的速生用材和庭园树种。我场1985年经地区林科所引进墨西哥柏种子12斤,共播2.5亩。经过100多天干旱的考验,于12月22日调查,亩产苗木4.8万株,总产苗木12.1万株,每斤种子产苗上万株,苗高平均77厘米,地径平均1厘米,最高株95.5厘米,最粗株地径1.5厘米。墨西哥柏种子发芽后,一个月之内,根系脆弱并浮生在土壤表层,早期田间管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坚硬,深受群众喜爱,是陕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一九七四年开门办学中,我们调查了南郑山口子、勉县金丰大队等社队林场的马尾松育苗。他们的经验很好,培育的一年生苗木高达30—35厘米,最高的50厘米;根径0.3—0.4厘米,最粗的0.45厘米。苗齐、苗全、苗状,亩产30—35万株。现将其主要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培育壮苗是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湖南会同的经验,杉木壮苗的标准是:8寸高、筷子粗、菊花头、须根多。即要求一年生杉苗高达23~26厘米,根径粗0.2—0.3厘米,顶芽和根系发  相似文献   

19.
1980年,我场共培育国外松苗15.2亩,共用种子42.2斤,计产合格苗33.23万株,平均每斤种子产苗7874株.平坦分场创造了湿地松育苗高产记录,每斤产苗11082株,铁路林分场、老山科研所创造了火炬松育苗高产纪录,每斤分别产菌10000株、11111株.苗木生长良好,湿地松苗平均高25—30厘米,粗0.4—0.6厘米,最高52厘米,粗0.9厘米,火炬松苗平均高20—25厘米,粗0.5厘米,最高54厘米,粗1.2厘米.  相似文献   

20.
樟树是珍贵用材树种。大力发展樟树,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樟树育苗过去往往生长比较缓慢,为加速苗木生长,育壮苗,育大苗,我圃今年培育樟树苗四点六亩,采用摘芽留叶法,苗木生长快,并且苗基通直整齐,几乎没有发现畸形弯曲的劣苗,年平均高生长达100至120厘米,平均根径粗0.9至1厘米。现将摘芽留叶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