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规范化包括育秧和插秧的规范化。特别是在育秧环节实现规范化,才能培育出形状规范、根部盘结良好、秧苗均匀健壮的标准秧块(如图1),为机械化栽插奠定良好的基础。图1秧苗均匀健壮的标准秧块1规范化育秧1.1秧厢的制作在制作秧厢时,应做到"平、实、光、直",特别是要做到"平"和"实","平"可以防止秧块变形,后期形成的秧块平整。秧厢实,利于土壤中水  相似文献   

2.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机插秧苗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机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秧苗育成后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cm,宽28cm,厚2cm。其中宽度与厚度最关键,若宽度大于28cm,秧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引起漏插,不足28cm同样会导致漏插;秧块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植伤加重,影响栽插质量。在软盘育秧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硬盘或软盘来保证秧块的标准尺寸。双膜育秧则在栽插起秧时…  相似文献   

3.
秧块毫无机插价值,水稻种植计划就会落空;轻者部分秧块不能用于机插,但可用于补苗.  相似文献   

4.
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液压仿形系统、插秧系统等组成,结构并不复杂,运转似乎也很简单,仅是将秧块及时下移,利用插秧机构的秧针插入秧块抓取秧苗移插到田地里。但其技术要求是很高的,如不能漏株、插秧深度要一致、取秧量要均等、秧苗间距要均衡等。插秧机可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按操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机》2014,(5):63-63
<正>随着农机逐渐走进农业,给农业的帮助越来越大了,机械化插秧应留意以下几个技能关键:1秧块预备: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可以略微按进去的程度为宜)。将禾苗起盘后当心卷起,叠放于运秧车,堆积层数通常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铲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头、砖块等,避免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禾苗天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谨防酷日伤苗。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工作需求切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水稻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 机械用秧的秧苗质量是保证机插质量的关键。要求秧块土层厚度均匀一致,秧块四角垂直方正,苗齐苗匀,苗高适宜,茎部粗壮,根系盘结,提起不散。 育秧采用大棚软盘育秧、自动喷灌。 育秧主要包括种籽处理、营养土配制、整地做床、精量播种、秧苗管理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育秧是指以培育带土规格化秧苗为目的的育秧方式.这种方法培育出的秧块宽度、长度、厚度都有一定的规格,与插秧机配套使用,可得到较好的栽插质量,同时秧块在水田内分布合理均匀,能较好地满足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的栽种密度.  相似文献   

8.
水稻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漏秧原因:大田田块过硬;地表浸水过多;秧苗太过稀少;毯状秧苗的幅宽过大和毯状秧苗缺块栽插;插秧深度,横向、纵向送秧量等调节不到位;秧针、推秧器变形或磨损;秧爪上附有干泥  相似文献   

9.
正插秧机是将水稻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插秧机的工作原理因结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原理为:秧苗以秧块的状态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横向移动距离为移距。使栽植臂纵向逐次分格纵向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纵向取秧距离为取秧深度。在插秧机推秧机构、传送机构行程作用下,按农艺要求将秧苗插入水田中。根据水稻插秧机标准GB/T6243-2003《水稻插秧机试验方  相似文献   

10.
由李太云同志设计、延吉市农机化枝术推广培训中心(电话: 0433-2813982)研制的2ZBP-96 型水稻简塑盘钵苗抛秧行栽机,于 2005年11月通过省级农机新产品鉴定。主要结构及性能特点: 1.配套使用独特形状的简易塑料钵苗盘,这种简塑盘同时满足钵育苗农艺要求和整排起秧、送秧的机具要求。 2.采用秧爪从钵块底部抓取秧苗的取秧方式,在工作过程中秧  相似文献   

11.
在南方水稻地区,随着机耕、机收和机械植保技术的全面推广,机插环节的插秧机成了当前农民最关注的热点。目前插秧机械已经较为成熟,各地正进入示范推广阶段。然而,你了解插秧机吗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液压仿形系统、插秧系统等组成。结构并不复杂,运转似乎也很简单,仅是将秧块及时下移,利用插秧机构的秧针插入秧块抓取秧苗移插到田地里。但是机具技术要求却是很高的,如不能漏株、插秧深度要一致、取秧量要均等、秧苗间距要均衡等,所以才有南方地区几十年机插推广不成功的历史。插身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身速度…  相似文献   

12.
2SB6型水稻钵秧摆栽机简介周鹏飞辽宁省农机局(110001)钵秧栽植水稻的增产效果已被农业专家多年证实,也已为很多稻农接受。但由于人工抛秧达不到农艺要求的均匀性,立苗状态和均匀的钵块入泥深度,因而不能充分发挥钵块栽植水稻的优越性,更因为人工抛秧劳...  相似文献   

13.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  相似文献   

14.
潘荣翠 《南方农机》2017,(10):31-32
插秧机的漏插率是衡量机械插秧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降低漏差率,可以从选种育秧、苗床秧块的水分控制、机插的取秧数量以及耕地的平整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文章结合各地进行漏插率调整的措施经验进行分析,希望对于插秧机技术的推广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机具的准备使用前要对抛秧机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和调整,使机器处于正常状态才能投入作业。1、抛秧机安装完毕后首先应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可靠,各运转部件转动是否灵活;各部分需注油的部位按规定加足油。2、有关部位的正确调整(1)喂秧斗位置的调整:喂秧斗决定抛秧带位置,完成试运转后,切断行走传动,使抛秧盘转动(应达额定转速的80%~90%)进行试抛,若偏左侧,则将秧斗向左移动,反之则向右移动,直到位置正确时紧固即可。(2)抛幅宽度的调整:喂秧斗的喂秧点与抛秧带的位置是相对应的。若全幅抛秧,则应在整个喂秧口喂秧;…  相似文献   

16.
机械插秧对秧苗的素质要求很高。适宜的、成本低的育秧方法有2种: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另一种是双膜淤泥育秧,这种育秧方式成本低,简单方便。现谈谈早稻双膜淤泥育秧技术。一、作业流程(1)精作秧板;(2)铺放有孔地膜;(3)铺平床土;(4)均匀播种;(5)盖种;(6)封膜盖草;(7)切块;(8)机插。二、具体实施1.精做秧板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的田块作育秧田,秧田与大田的面积比约为1∶100。在播种前5天连续旋耕2遍,耙平秧田。待泥地沉实后开沟,按秧板畦宽1.5米,沟宽0.25米,沟深0.15米做平。…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自走式番茄收获机果秧分离装置国产化适应性的需要,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果秧分离装置性能进行优化研究。以激振器主轴转速、激振器偏心块质量、滚筒自转转速和番茄果秧的喂入量为影响因子,以果实分离率、破损率、含杂率为响应指标,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了多元数学回归模型,运用决定系数R2、P值、残差的方差S2等分析了预测模型的可信性;并基于响应曲面分析了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探究了因素间的影响规律及最佳水平组合,并结合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对果实分离率、破损率、含杂率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激振器主轴转速342.86r/min、激振器偏心块质量40kg、滚筒自转转速22r/min和番茄果秧喂入量19kg/s时,对应的果实分离率、破损率和含杂率分别为98.33%、3.37%和4.17%。经试验验证,响应面法所得到的果秧分离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排除方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  相似文献   

19.
为使育出的秧苗盘根良好,叶绿棵壮,符合机插秧苗的标准,育秧管理要做到"四勤"。(1)勤控水控温。育秧苗前期应按水育秧方式管理,保证芽谷齐发、齐生根所需要的大量水分。苗期头7 d,开好平水口,保持齐秧盘底板的平沟水。控制温棚中温度在28~35℃之间,保温保湿促齐苗。这期间特别注意沟水不要满上秧板,防止僵苗、烂秧现象发生。(2)勤揭膜炼苗。苗期8~12 d时,采取干干湿湿的控水方法,每天上午9-10时放一次跑马水,让床土完全湿透后放入半沟水。"干"是为了促进秧茎生长与秧根盘结,减弱秧叶快速生长;"湿"是为了秧块  相似文献   

20.
从一种人力插秧机专利的秧根分离机构出发,提出一种改进方案;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问题的症结,研究其再改进的理论依据,提出一种新型的秧根分离机构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