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25—2系江苏徐州甘薯中心以徐薯18作母本,放任授粉,经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萌芽性较好,中短蔓,叶片心形,顶叶和成年叶色绿,叶主脉色淡紫,茎绿色;薯形纺锤形,红皮白肉,结薯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10,(2):F0003-F0003
济紫薯1号是济宁市农科院选育的花青素型甘薯新品种。 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分枝数6个左右,茎粗中等,叶片心形带齿,顶叶绿,叶深绿色、叶脉淡紫色、茎色绿带紫色;薯形纺锤形,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整齐.单株结薯4个左右,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食味糯,耐储藏;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业科学》2009,(12):F0004-F0004
济紫薯1号是济宁市农科院选育的花青素型甘薯新品种。 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分枝数6个左右,茎粗中等.叶片心形带齿,顶叶绿。叶深绿色、叶脉淡紫色、茎色绿带紫色:薯形纺锤形,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整齐,单株结薯4个左右,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食味糯,耐储藏;高抗蔓割病,抗茎线虫病、根腐病黑斑病:抗旱性好。平均花青素24.18mg,/100g鲜薯。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4.
特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薯8号以苏薯4号作为母本,以苏薯1号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多点异地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产量特高,鲜薯较徐薯18增产50%左右,薯干增产20%左右。红心,食味佳,结薯特早,耐旱,抗黑斑病及茎线虫病,适应性广,春夏种植均宜,属优良蒸煮、烘烤及食品加工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湘薯13号(原编号82~42-2)是我院农学系万之秀副教授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红薯新品种,其母本是湘薯11号,父本是徐薯18.1982年进行有性杂交,1987~1939年参加省区试,1990年进行生产试验,1991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顶叶浅绿带褐边,叶脉紫色,茎绿带紫,叶心脏形,较大;蔓长190 cm左右,分枝5~7个;单株结薯2~3个,薯块纺锤形,皮红色,薯肉黄白有紫晕。萌芽性较好,苗期  相似文献   

6.
金徐薯69是从徐781和徐薯18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鲜食烘烤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红皮、橘红肉,表皮光滑,纺锤形;单株结薯66个,大中薯率906%;长蔓,茎绿色,分枝数4~7个;顶芽凹,顶叶绿色,脉基紫色,叶浅缺刻;可溶性糖含量59%,淀粉含量152%,烘干率260%,胡萝卜素含量1082 mg·kg-1;浙江省多点品种比较试验2年平均667 m2产量2 2048 kg,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270%;具有萌芽性好,结薯集中、丰产性好,较耐贮藏,烘烤食味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周靖 《农技服务》2010,27(2):184-184
阜薯24是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干、高抗于一体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鲜薯产量26019.0kg/hm2,比徐薯18增产2.5%;薯干产量7143.0kg/hm2,比徐薯18增产2.1%;平均干物率为27.6%,略高于徐薯18。高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适宜在安徽、河北等省大部分地区作春、夏薯栽培。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丰收2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品种亚有限结夹习性,株高70cm左右,紫花、长叶,百粒重17g左右,种皮黄色、籽粒圆形,成熟时不裂夹。籽粒蛋白质含量39.90%,脂肪含量20.56%。接种鉴定为抗灰斑病、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9天。2006年-2007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公顷平均产量2466kg,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10.6%,生产试验公顷平均产量2269.5kg,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10.1%。  相似文献   

9.
冀薯99鉴定编号国鉴甘薯2006001作物种类甘薯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冀21-2/Y-6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食用型,中短蔓型,茎色绿,叶形三角形,顶叶绿色,叶绿色,叶脉紫色,叶柄绿色,基部分枝较多,单株结薯3个左右,薯块纺锤形,红皮浅黄肉,结薯集中整齐,上薯率高。  相似文献   

10.
徐薯27是一个高淀粉甘薯新品种,200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从徐薯18自然开花放任授粉后代中选出。2007年起参加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增产幅度较大,综合性状表现好,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地上部茎叶全部淡绿色,薯蔓短,茎偏细,叶片小,心形无齿,分枝多,通风透光好;结薯早,整齐而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大、中薯率高,薯块长纺锤形,  相似文献   

11.
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52-2252,2273
选用7个高花青素品种同普通甘薯徐薯1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花青素品种济薯18、烟薯337、徐紫薯1号、广薯104等4个品种鲜薯、薯干产量均超过徐薯18,且增产幅度大,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2.
福克212系由“燕子×克新2号”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89 d左右,叶片绿色,茎绿带褐色,单株块茎数6~8个,薯型扁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黄色,芽眼浅,干物质含量18.5%,适口性好,休眠期60 d左右,产量25 500~27 000 kg·hm-2.2011年3月福克212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新品种 一、川凉薯7号 1.选育单位 四川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 2.品种来源 1999年用从中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引进的IX-55-6作母本,3903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3.特征特性 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1天左右.株型半直立,分枝数多,株高57cm左右,茎、叶绿色,花冠近圆形、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薯块椭圆形,黄皮白肉,芽眼数量中、深度浅.贮藏性优于米拉,结薯集中.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干物质22.80%,淀粉16.50%,还原糖0.31%,蛋白质1.57%,维生素C25.7mg/100g鲜薯. 4.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 596kg,较对照米拉增产2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1 834kg,比对照米拉增产28%.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新品种——紫花851,生长期100天左右(出苗后至成熟),与克新3号相近。株型直立,株高42厘米,叶片绿色,茎绿带褐色。平均单株结薯6个,大、中薯率72%,薯块大而整齐,结薯集中。薯块扁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较浅,商品性好。现场田间观察未发现晚疫病、病毒病。平均鲜薯亩产1873.2公斤,比对照种克新3号增产12.9%。现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引进品种和宁波地方品种作亲本杂交,经过5年6代选育,育成优质高产绿豇豆新品种“绿豇2号”。表现为熟性早,从播种至嫩荚采收春季约60d、夏季约48d;豆荚绿色,平均荚长60.9cm、宽0.7cm,单荚质量18.6g;商品性佳、品质优;产量高,一般667m^2产量2000kg左右,比对照本地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徐薯27红薯是由江苏甘薯研究中心以徐薯18作母本,通过放任授粉,经有性杂交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该品种稳产高产,遗传性稳定,出粉率高,并具有耐寒、耐旱涝,高抗根腐病,中抗甘薯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抗“糖化”,适应性广等特点。春薯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00千克,最高为6560千克;夏薯平均产3000千克,最高为4500千克。比徐薯18、商薯19增产27%以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徐薯22在江苏省甘薯品种联合鉴定、江苏省甘薯品种区试及国家长江中下游甘薯大区区试中薯干产量稳居第一位,平均鲜薯产量2323,0kg/667m^2,与对照相比鲜薯增产5.7%、薯干增产13.8%。该品种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研究表明,徐薯22高产形成的主要因子为干物质转化快、净同化率高。  相似文献   

18.
甘薯浙薯13     
《农技服务》2009,26(3):26-26
<正>认定编号浙认薯2005002。作物类别甘薯。品种名称浙薯13。选育单位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品种来源浙3481×浙255。产量表现根据多年多点试验,平均单产鲜薯3.75万kg/hm~2左右,比对照徐薯18增产10%以上。特征特性系中晚熟品种,露地种植全生育期135 d左右,秋季易现蕾开花。长蔓,生长势强,叶片较大,叶心形带  相似文献   

19.
1991~1992年,我国有五个甘薯新品种通过省级品种审定。遗字513是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育成,抗黑斑病,较抗茎线虫病。鲜薯、薯干和淀粉分别比对照徐薯18增产8.7%、28.3%和32%。鲁薯6号是山东省农科院育成,该品种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抗旱、耐瘠、品质中等,比徐薯18鲜薯增产40.2%,薯干增产13.3%。皖薯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该品种高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比徐薯18鲜薯增产5.3%~10.9%,薯干增产7.7%~17.7%。苏  相似文献   

20.
洛薯9816-1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及生长动态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洛薯9816-1,是洛阳市农科院1998年以宁88-10为母本,经过嫁接及短日照处理,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符合兼用型甘薯品种鉴定标准,2009年2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部门的品种鉴定,适合河南省甘薯种植区种植。洛薯9816-1于2004-2005年参加河南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2008年参加河南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2004-2008年4组试验,全省18个点次汇总,鲜薯产量31 852.7 kg/hm2,较对照(徐薯18)增产10.2%;薯干产量9 150kg/hm2,较对照种增产6.98%;烘干率为27.4%。该品种薯皮粉红色,薯肉白色,薯块纺锤形,结薯整齐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