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秋刀鱼是西北太平洋北部温带水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集鱼灯灯光配置是秋刀鱼高效捕捞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模拟灯箱光学特性实验,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秋刀鱼集鱼灯箱照度分布模型,对不同倾角的秋刀鱼集鱼灯箱的照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秋刀鱼集鱼灯倾角为30°、45°及60°时,集鱼灯箱的地面照度大小随地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并且不同倾角时的集鱼灯箱地面照度分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照度分布衰减程度也随灯箱倾角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倾角时的照度光场波动也存在差异,30°倾角时的集鱼灯灯光照度光场波动变化大于45°和60°倾角时的照度光场波动变化,而照度等位线密集度也随着倾角角度的增加而降低;秋刀鱼集鱼灯灯箱倾角为60°时,其照度分布和光场波动较稳定,诱集区域较大。  相似文献   

2.
集鱼灯的合理配置是光诱渔业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中根据"岱远渔807"光诱渔船的集鱼灯布置参数,对该船的水中照度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渔船集鱼灯总功率为130 k W时,10 lx的等照度曲线水平方向最远为55 m,水深方向不超过25 m,0.1 lx的等照度曲线水平方向最远为190 m,最深可至40 m水深;当总功率减为65 k W时,等照度曲线所在水层仅减少5 m左右;以0.01 lx为诱集鱿鱼的最低照度,增加一倍的集鱼灯功率,照度在水平方向上约能增加18.6%的有效诱集距离。研究表明,从集鱼灯的配置情况来看,"岱远渔807"渔船目前的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如能将灯高增大0.5 m,照度则可增加4.1%的有效水体体积,茎柔鱼较为活跃的照度范围为0.2~1.0 lx。  相似文献   

3.
集鱼灯照度分布计算和模拟是研究灯光渔船集鱼灯合理布置的重要途径。利用海表面风速、相对湿度数据、集鱼灯参数、渔船参数,在分析光子传输特性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灯光渔船集鱼灯海面照度模型。该模型利用米氏散射计算相对湿度与海表面风速对光子的吸收和散射,并考虑光子进入水面时海表风速对菲涅尔反射的影响。研究模型与叠加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斜率系数更接近1。计算不同风速及相对湿度的海面照度,结果表明:照度随着与船中线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湿度一定,随着与船中线距离的增加,先是风速越大照度越大,随后风速越大照度越小;风速一定,相对湿度对海面照度影响较小。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集鱼灯海面照度模型,为今后灯光配置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300 W型绿光LED集鱼灯的光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高光谱剖面仪Hyperspectral profilerⅡ对国产300 W型绿光LED集鱼灯的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并与国产1 kW型金属卤化物集鱼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kW型金属卤化物集鱼灯的光谱范围不仅包含整个可见光(波长为380~760 nm),并有部分紫外和红外光线,而绿光LED集鱼灯的光谱辐射量主要集中在绿光波段(490~560 nm),没有紫外线;绿光LED集鱼灯和1 kW型金属卤化物集鱼灯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2527和0.2494;当绿光LED集鱼灯总功率为9 kW(30盏×300 W)时,其0.01 lx照度分布的最深距离为85 m,而金属卤化物集鱼灯总功率为62 kW(62盏×1 kW)时,其0.01 lx照度分布的最深距离却仅为50 m.本研究表明,绿光LED集鱼灯具有良好的水中穿透性,且不会对船员的眼睛和皮肤产生负面影响,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根据浙岭渔23391灯光围网渔船的集鱼灯布置参数,对该船的水中照度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渔船集鱼灯总功率为344 k W时,10 lx的等照度曲线水平方向最远在80 m左右,水深方向不超过40 m;0.1 lx照度最深可至约70 m水深,最远为200 m左右;当总功率减为168 k W时,等照度曲线所在水层仅减少5 m左右。以0.01 lx为诱集的最低照度,增加1倍的集鱼灯功率,在水平方向上约能增加16.1%的有效诱集距离。从集鱼灯的安装配置情况来看,浙岭渔23391渔船目前的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从集鱼灯总功率的配置来看,可以考虑将集鱼灯总功率下调到280 k W。  相似文献   

6.
LED集鱼灯在海中的光谱分布及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验证LED水上集鱼灯的使用效果,将300W型LED集鱼灯安装到"宁泰61"鱿钓船,赴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进行实际生产,与使用2 kW型金卤灯的"宁泰62"鱿钓船进行对比试验,记录相关生产数据并对作业船周围集鱼灯形成的海面上、海面下光场及光谱进行实地测量。结果表明:右舷50盏LED集鱼灯在海面上照度为0.1lx的离船最远距离可达35 m,比使用50盏2 kW型金卤灯时少10m;50盏LED集鱼灯与50盏2 kW型金卤灯在海水中的照度分布接近;LED集鱼灯在海水中的光谱衰减速率明显小于金卤灯。使用LED集鱼灯不仅能大幅度减少燃油消耗,且诱鱼效果接近传统高功率金卤灯,能够在实际作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光灯间距对温室内苗床补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光灯在苗床上同一高度平行悬挂,研究其间距不同,灯下与灯间的光线分布。发现灯间距越小,同一测点的光线越强。同时发现,灯下的光强随距离加大而减弱,灯间下光强分布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其中最大位置与灯间距有关。由此,根据灯间距不同,应适当调整日光灯悬挂的高度,以确保秧苗生长区的光线分布最大且尽可能均匀。  相似文献   

8.
集鱼灯是光诱鱿钓作业中的重要助渔设备,直接影响到诱鱼范围和效果。为此,一些学者对集鱼灯的有效利用和捕捞对象的趋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开展集鱼灯光照度分布及其钓捕效果的比较试验显得十分必要。根据2003年9-11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进行的鸢乌贼资源调查中,开展的不同类型集鱼灯的对比试验结果,结合实际生产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别水上集鱼灯的光照度分布及其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为集鱼灯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集鱼灯是光诱鱿钓作业中的重要助渔设备,直接影响到诱鱼范围和效果。为此,一些学者对集鱼灯的有效利用和捕捞对象的趋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开展集鱼灯光照度分布及其钓捕效果的比较试验显得十分必要。根据2003年9-11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进行的鸢乌贼资源调查中,开展的不同类型集鱼灯的对比试验结果,结合实际生产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别水上集鱼灯的光照度分布及其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为集鱼灯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鱿钓船灯光有效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光源是光诱鱿钓渔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灯光的有效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同时还可以诱集更多的鱿鱼,从而提高钓获率和渔获量。其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很多,如集鱼灯种类、集鱼灯布置、灯具附属物采用、不同船型最适光强等。日本学者铃木恒由等对鱿钓船集鱼灯的有效利用进行了研究,日本也对其鱿钓船的灯光强度进行了限制。而国内还没有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其中,集鱼灯在船  相似文献   

11.
光诱渔业中光强分布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鱼灯合理配置是光诱渔业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探讨灯光配置包括种类、布局等是否合理。根据光学理论和集鱼灯的发光特点,使用面光源积分计算方法建立了集鱼灯光强计算的公式,该方法比以往的线光源以及点光源计算方法更为精确。通过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相比较,检验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分析了产生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一定误差的原因。以此为依据,通过M athem atica4软件计算了8154鱿钓船在海面上的光强分布,研究了8154鱿钓船合适间距的问题,认为在适宜照度0.005 lx下的合适作业间距为0.64 nm.。  相似文献   

12.
集鱼灯合理配置是光诱渔业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探讨灯光配置包括种类、布局等是否合理。根据光学理论和集鱼灯的发光特点,使用面光源积分计算方法建立了集鱼灯光强计算的公式,该方法比以往的线光源以及点光源计算方法更为精确。通过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相比较,检验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分析了产生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一定误差的原因。以此为依据,通过M athem atica4软件计算了8154鱿钓船在海面上的光强分布,研究了8154鱿钓船合适间距的问题,认为在适宜照度0.005 lx下的合适作业间距为0.64 nm.。  相似文献   

13.
李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62-1064
将具有节能环保、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的半导体照明技术作为集鱼灯的光源,可达到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科学捕捞的目的。基于OLED是面发光、柔性半导体光源,设计了一款OLED柔性集鱼灯。该集鱼灯采用彩色OLED模块作为光源、用单片机与数字电路控制、用集成电路驱动、用非接触供电系统对锂电池充电来提供电能,能制成条形、带形、网形、圆形、甚至鱼的形状,安装于船上、船底、渔网上、钢缆上等,能根据诱集目标鱼类的视觉特性调节出彩色的图像来诱集、驱集鱼群进行捕捞。  相似文献   

14.
1 kW国产金属卤化物灯光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集鱼灯的基本性能等基础理论研究是光诱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1 kW国产金属卤化物灯的光学特性,包括配光特性、不同介质中衰减系数等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得到1 kW国产金属卤化物灯的配光曲线极坐标函数为:〖WTBX〗Iθ=-3375.6+12786.7×〖KF(〗〖WTBZ〗sin〖WTBX〗θ〖KF)〗,其在空气、淡水和海水中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128 1、0.395 4和0.180 9。当渔船分别配置130个和100个〖WTBZ〗1 kW型金属卤化物集鱼灯时,其30 m以下水中照度相差不大,等照度曲线所在水层差值约为2 m左右。加大渔船集鱼灯总功率不能很有效地增加水中光照强度,但能扩大表层的有效光诱范围,从100 kW增加到130 kW约能扩大50 m。1 kW国产金属卤化物灯在印度洋鸢乌贼的钓捕实践中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其经济寿命达3 000 h,能够满足渔业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水下LED集鱼灯光色、功率、放置深度和海水叶绿素浓度对光场分布的影响,本文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建立了水下光束传输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水下光场分布,并提出以0.1~10 lx等值线所包围的面积与计算截面面积比值为相对有效光照范围(Relative effective illumination range,REIR)。以REIR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条件组合下的光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相同功率条件下,REIR依次为:绿光>白光>蓝光,以功率420 W、叶绿素浓度0.1 mg/m^3 为例三种光色的REIR比值为1.58:1.31:1;(2)相同光色条件下,当叶绿素浓度0.1 mg/m^3 时,灯具功率从420 W增至1200 W,蓝绿白三种光色灯具的REIR分别从31.68%、50.27%、41.78%增至38.59%、56.91%、50.15%,功率增加近3倍,但REIR增幅有限;(3)随着灯具放置深度增加,REIR先增加后稳定;以叶绿素浓度1.0 mg/m^3 、功率为420 W为例,绿光与白光灯REIR的最大值约为9.69%~9.84%,出现在水深20 m左右,而蓝光灯的REIR最大值约为5.60%,出现在放置深度为15 m左右;(4)当灯具功率为420 W,海水叶绿素浓度从0.1 mg/m^3 增至5.0 mg/m^3,蓝绿白三种光色灯具的REIR分别从31.89%、48.25%、42.05%减少至1.65%、2.09%、2.22%。研究结果可为水下灯具光色功率选型、深度放置以及有效光场分布范围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鳜鱼不同生长阶段中趋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光梯度方法研究了鳜鱼生长发育中对 6种光的趋光特性。结果表明 :鳜鱼 (全长 4.7~10 5 .0mm)在水平光梯度下对 3× 10 -1~ 2× 10 3lx的不同色光表现出不同的趋光反应。平游、开食阶段的鳜苗(全长 4.7~ 5 .8mm)对蓝光以外的各色强光均具有强烈的趋光性 ,其中对黄光的趋光反应最为强烈和稳定 ,最大趋光率为 98.2 7%。随着鳜的生长发育 ,对强光的趋光性逐渐减弱 ,而对弱光的趋光性逐步增强 ,其适宜照度逐渐由强光区移至弱光区。全长 30~ 40mm的夏花阶段是鳜鱼的趋光特性明显转变的过渡时期。鳜鱼在不同照度下的适宜光色不尽相同 ,随其生长 ,弱光区的适宜光色为短波段的蓝、绿光 ,而强光区的适宜光色由长波段的黄、橙、红光移至短波段的绿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19日-2005年5月22日在浙江省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的南麂岛综合育苗场进行实地测量以及试验,通过用绿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共5种颜色的光,并且以100lx、200lx、300lx、400lx、500lx共5档照度作为刺激源,同时还用7种颜色的网片(黑色、蓝色、绿色、橙色、白色、青绿色、红色)作为刺激源,把实验水池按照离光源的不同距离共分为4个区域,观测大黄鱼对各种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大黄鱼对于不同颜色网片的反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黄鱼穿过蓝色网片、绿色网片的比例分别为64.97%、52.68%,比其它颜色网片的比例高。在对各颜色光及不同光源照度的反应实验中,5种颜色对大黄鱼的分布无显著性(P〉0.05)影响,4个区域对大黄鱼的分布有极显著性(P〈0.01)影响。大黄鱼趋于照度较高区域(0.5~500lx)比趋于照度较低区域(0~0.5lx)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在照度较高的区域内,大黄鱼对光源照度为300lx的蓝光或200lx的绿光有一定的正趋向性。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19日-2005年5月22日在浙江省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的南麂岛综合育苗场进行实地测量以及试验,通过用绿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共5种颜色的光,并且以100lx、200lx、300lx、400lx、500lx共5档照度作为刺激源,同时还用7种颜色的网片(黑色、蓝色、绿色、橙色、白色、青绿色、红色)作为刺激源,把实验水池按照离光源的不同距离共分为4个区域,观测大黄鱼对各种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大黄鱼对于不同颜色网片的反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黄鱼穿过蓝色网片、绿色网片的比例分别为64.97%、52.68%,比其它颜色网片的比例高。在对各颜色光及不同光源照度的反应实验中,5种颜色对大黄鱼的分布无显著性(P〉0.05)影响,4个区域对大黄鱼的分布有极显著性(P〈0.01)影响。大黄鱼趋于照度较高区域(0.5~500lx)比趋于照度较低区域(0~0.5lx)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在照度较高的区域内,大黄鱼对光源照度为300lx的蓝光或200lx的绿光有一定的正趋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