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病毒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病毒病又称毒素病,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类型。其中以花叶型发病率最高,蕨叶型次之,条斑较少。但在危害程度上,则以条斑型最严重,蕨叶型次之,花叶型较轻。  相似文献   

2.
1病毒病病毒病是辣椒、番茄上的重要病害,分布普遍,有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三种类型。高温、干旱、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感病越早的植株病越重;果实膨大期缺水、干旱;土中缺钙、缺钾易发病;光照强易发病。防治措施:①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3.
病毒病是番茄生长过程中严重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技术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生产上番茄病毒病的首要传播媒介,并非蚜虫,而是从事田间管理的菜农,主要传播方式可称为“人媒传播”,即菜农手工作业时的接触传染。1症状表现生产上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表现类型:一是蕨叶型,番茄小叶退化,形似蕨叶,叶肉薄,叶缘向上呈筒状卷起,节间变短,枝叶丛生,生长受限;二是花叶型,叶片上有轻微斑驳或明显花叶,新叶小,叶脉紫色,植株短小,果面有花斑;三是条斑型,叶片染病后产生茶褐色小点或云纹,病茎初生暗绿色稍下凹的短条纹,随着病情发展,形…  相似文献   

4.
番茄蕨叶病是番茄病毒病表现症状之一。常见的有花叶病毒病、蕨叶病毒病、条斑病毒病三种。以花叶病毒病发病最高,以条斑型危害最重。大田生产,往往三种病害同时发生,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顶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有的叶片成条索状,叶肉退化,叶脉成紫色。中下部叶片微向上卷曲成筒状。花冠增大,但只看开花不见结果。条斑型茎叶均可出现症状,叶片上呈茶褐色斑点,茎上呈暗绿色或黑褐色条纹。病果呈不规则褐色油渍斑状。 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所致,通过蚜虫传染。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田间管理操作不当,也能导致病毒传染。  相似文献   

5.
1樱桃番茄病毒病1.1病毒病发生症状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有: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见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病株较健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  相似文献   

6.
1991年~1995年5月下旬~6月上旬,我们对上海近郊11个乡、镇的春番茄主要产区,进行病毒病调查,在露地和保护地分别采集病样,用酶联法(ELISA)测定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以及马铃薯X病毒(PVX)的侵染程度.结果如下:一、田间调查根据病害调查结果,露地番茄病毒病的危害症状,主要是条斑型和蕨叶型,田间感病较重,轻者达30%~50%,重者可达100%,果实失去食用价值.保护地番茄病毒病感病较少,而且以花叶型为主,其次是蕨叶型,个别地区有少量条斑型,发病率仅10%~20%,被调查的栽培品种,均含有Tm-2~(nv)的一代杂种.二、捡测结果检测结果(表1)表明,危害露地番茄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是TMV、CMV复合侵染(40.6%)和CMV侵染(37.7%),而TMV侵染仅9.9%.由于露地番茄病毒病严重,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此,我们又检测保护地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种类.1991年以TMV侵染为主(46.1%),其次是TMV、CMV复合侵染(38.3%),CMV侵染仅为7.8%,而1995年,以TMV、CMV复合侵染(46.3%)居首位,其次是CMV侵染(39.0%),而TMV侵染(4.9%)下降(见表 2).上海市近郊番茄病毒病主要毒源除TMV、CMV以  相似文献   

7.
番茄病毒病在我县常表现为 :花叶、蕨叶、条斑等类型。花叶型 :叶片具有轻、重斑驳 ,皱缩 ,脉透明 ,落花落果。蕨叶型 :顶叶细长 ,螺旋形 ;叶片自上而下 ,变成蕨叶状 ,背面叶脉淡紫色 ;下部叶片向上卷成筒形 ;病果变形 ,果心变成褐色。条斑型 :叶片产生茶褐色斑点 ,有时形成云纹斑 ;茎蔓长长条斑 ,黑褐色 ;果实病斑较小 ,褐色 ,不深入表皮以下。番茄病毒病主要由蚜虫和病、健株摩擦传播。一般在高温干旱时期发病较重 ;地势低洼 ,积水潮湿的茄园发病也较重 ;土壤贫瘠 ,氮肥过量 ,也利于发病。防治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选园 应选择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8.
病毒病是一种潜伏性病害,一般在番茄开花结果后盛发,表现为花叶型、卷叶型、小叶型、蕨叶型、条斑型等各种症状,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在生产实践中,单一采用病毒钝化剂疗效不佳,我们采用摘心打叶方法,再辅以药剂防治,起到了延缓和抑制病害发展蔓延的作用,甚至使植株恢复到正常生长水平,减少产量损失效果显著。现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架番茄露地栽培,是指4月下旬至5月年旬定植的夏番茄和6月上中旬定植的晚夏番茄。可从6月上中旬开始,一直供应到10月份。近几年来,由于病毒病的猖獗危害,导致露地大架番茄严重减产,不少村组户几乎绝收。根据本区多年试验、调查和总结,现提出露地大架番茄病毒病防治技术。 1 病毒传播流行发病规律 番茄病毒病,包括条斑、花叶、蕨叶病毒三种。条斑病毒破坏性极大,其次是蕨叶病毒。三种病毒,主要在多种寄主和带毒体过冬。来年,通过有翅蚜虫迁飞、人为接触等方式传播。露地  相似文献   

10.
秋种番茄育苗乃至生育期间,正值天气高温干旱,日照强,育苗期间常由于土温过高而造成幼苗根系伤口和日灼伤口,有利于土壤中TMV的侵染。定植后,八月中旬病虫害开始发展,九月初严重发生,此时气候正适合蚜虫发育,为蚜虫传毒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病毒病加重,危害番茄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随着秋种番茄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茬现象增多,病毒病已成为一种常发性重要病害,其发病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冬春茬番茄病毒病,防治不当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1 主要症状有蕨叶型和条斑型,其花叶、卷叶及黄顶型也有发生,但频率较小、危害不重。1.1 …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南地区番茄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病毒病发病初始症状与缺少营养的症状类似,有花叶、条斑和蕨叶3种主要症状,防治不当会导致番茄减产,甚至绝收。简述了湖南地区番茄生产中病毒病发生现状,并根据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吉林蔬菜》2008,(2):79-79
1发病症状 西瓜病毒病症状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2种。花叶型植株顶部叶片现浓淡相间的花叶,蕨叶型植株病叶变得窄长,皱缩畸形。轻病株结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新生茎蔓纤细扭曲.花器发育不良,难于坐瓜。坐瓜后果实发育不良.容易形成畸形瓜,严重时果实表现凹凸不平,果实小,瓜瓤暗褐色,品质差。  相似文献   

13.
成桂军  季敏 《蔬菜》1991,(2):32-33
本文概述了番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番茄病毒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有花叶病、蕨叶病及条斑病三种类型。番茄病毒病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Y)及马铃薯(PXV)病毒引起,其中TMV引起的番茄病毒病约占70%。据调查:番茄病毒病常年病株率达20~60%,减产幅度在15~30%,病  相似文献   

14.
<正>番茄病毒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按照病原分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马铃薯X病毒等20多种,按症状分有花叶病毒病、条纹病毒病、蕨叶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等4种类型,以花叶病毒病发生最为普遍。近年来,条纹病毒病、蕨叶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危害也日趋严重,其中条纹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的发病植株几乎没有产量,对番茄生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王秀琴 《蔬菜》2001,(12):23-23
我市番茄种植面积很大,秋季栽培中病毒病常大量发生,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该病害主要危害秋番茄,还侵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是秋季必须加强防治的主要病害之 一、症状表现 由于引起番茄病毒病的病毒很多,所以表现出不同症状。主要症状有3种: 1.花叶型 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绿色且深浅不匀的斑驳。严重时,有明显黄、绿相间的花叶。有时有疱叶斑,叶片凸凹不乎,叶片变小,出现畸形,整株矮化。果实也呈花脸状,大量落花落蕾,造成严重减产。 2.条斑型 发病初期在茎上呈现出暗绿色下陷短条斑,后变为…  相似文献   

16.
刘琳 《西南园艺》2003,31(3):34-34
西瓜病毒病近年呈上升趋势 ,蕨叶类型较花叶类型发病普遍 ,给西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据调查常年减产 2 0 %左右 ,严重年份减产达到 50 %以上。1 症状有花叶和蕨叶两种类型。花叶型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花纹 ,以后叶片皱缩不平 ,节间缩短 ,不伸头。蕨叶类表现为上部心叶变窄细长 ,扭曲变形。2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西瓜病毒病主要由瓜类花叶病毒引起 ,种子可带毒 ,但传毒的主要介体是蚜虫和其他少数昆虫。蚜虫吸食病株汁液后 ,迁飞到健株上吸食 ,同时把病毒传到健株上 ,此外 ,田间整枝、压蔓都可以传播病毒。高温、干旱 ,蚜虫为害重 ,植…  相似文献   

17.
黄仲生  杨玉茹 《蔬菜》1992,(4):13-14
一、番茄病毒病症状主要有;叶子呈花叶型或蕨叶型,还有为害果实的条斑型或混合型。所谓条斑,果实产生褐色下陷油渍状不规则坏死斑,后期变为枯斑,而混合型的果实病斑块较小而且不凹陷,这就是两者区别的主要点。常用的农药有: 1.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番茄种子20~30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是消毒TMV带菌的种子。 2.弱疫苗接种:用N_(14)弱疫苗防治春保护地番茄的烟草花叶病毒(TMV);S_(52)弱疫苗防治秋番茄的黄瓜花叶病毒(CMV)。这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 3.抗毒剂一号水剂:喷200~300倍液,从苗期开始,隔7~10天喷一次,连喷4~5次,效果良好。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研制的新农药。 4.植病灵乳剂:每亩用83~125毫升,加水100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北方西瓜病毒病连年大面积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经过多年试验,采用化学药剂和技术措施相结合,已基本上控制了西瓜病毒病的发展。一西安地区西瓜病毒病的类型、症状主要有花叶和蕨叶两种类型。病株一般不死,幼茎生长点部分向上翘起,形成“龙抬头”。叶片黄绿相间、凸凹不平,形成花叶(花叶型),严重时,叶片变小,枝蔓、叶片皱缩,呈簇生现象;蕨叶型新叶狭长,皱缩扭曲,形成“鸡爪叶”,病株难于坐果。病果表面有浓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果实变小并有不规则的小突起,形成“畸形果”。二西瓜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本病…  相似文献   

19.
病毒病是京郊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通常年份减产5—10%,流行年份减产20—40%,严重地块达50%以上,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番茄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等引起的。主要症状有花叶、条斑、蕨叶、矮化等。据鉴定,春季保护地番茄以TMV为主,春栽露地番茄TMV和CMV并重,夏秋番茄以CMV为主。TMV机械传播,CMV蚜虫(主要是桃蚜)传播,机械也能传播。从病株采收的种子、病根、残枝落叶是TMV的初浸染源。整枝打顶、生长素蘸花、中耕锄草等农事操  相似文献   

20.
番茄为京津地区主栽蔬菜之一,种植面积很大。因其营养丰富,价格便宜,即可鲜食,又可贮藏加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近年来,番茄病毒病日趋严重,特别是夏播番茄,有的年份受病毒病危害后几乎绝收。天津农科院植保所1982年6月初定植的番茄发病株率100%,症状主要为蕨叶和花叶,病株果实已失去商品价值。近来,春播番茄病毒病也有发展的趋势。1983年田间调查,天津市南郊区灰堆大队二小队有一地块,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