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国家逐渐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助力农村落后地区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生态文明放在首位,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思想,不断将农村自然环境优势转变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优势。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农村落后地区生态致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并研究生态扶贫助力农村落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教育农林专业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在农林专业在社会上不受重视、农林专业教材比较枯燥,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农业和农村经管人才.坚持"农林为本、经管相融"的理念,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教学和管理平台;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战略,结合教学实践过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具体实施细则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强虹  池勇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537-15539
阐述了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其特色要求的必要性,介绍了近年来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与对策。提出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切入点推动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依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际提高设计环节教学质量;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结合影像资料和可视化教学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郭东攀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150-152
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新型农民、高新技术以及大量信息,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高普遍开设的农林类专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推广农业科技、提供致富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农林专业教育依托专业师资、示范基地和信息通畅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载体和方式很好地发挥了农村职教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但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中职农林专业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必须加强专业师资建设、实行农科教结合并创新服务机制,不断丰富服务载体。  相似文献   

7.
社会需求导向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十二五"后,中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同时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该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重新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以提升本专业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培养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德国是植被和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也是非常重视农林环境保护的国家。为了增强中学生对农林环境保护的意识,德国政府决定在中学生中实施“森林环境教育日”计划,规定每个中学生每学期必须到农村、野外或森林中去学习一天的农林  相似文献   

9.
吴晓红  孟楠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57-58,94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农林专业人才,有利于当前农林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分析了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未能得到很好的融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淡薄等,并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领导、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培养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构建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也是卓越人才计划培养的中心目标,培养一大批有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这使得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高等院校必须要深化教育课程的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发展对农林卓越人才的需要。本文以百色学院为例,将重点对新时代国家注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背景之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独立学院所服务的区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应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贴近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提出搭建专业教材建设框架、组建教材建设团队、构建多维立体教材建设体系等方面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林院校法学专业存在着模仿和照搬法学专门院校和综合型大学的做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都缺乏特色。高等农林院校法学专业目标应定位为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将法学专业和农林院校特色专业相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服务农村的实用型法律人才。构建以"农"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是彰显农林院校特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产学合作育人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农林类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联合知名企业,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合作育人模式探索,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育人基地构建、校企合作课程打造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推进了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合作育人建设新工科模式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郭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321-322
"三农"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国家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切实整合农林科教资源、全面提高农林院校科教战略地位以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势在必行。该文阐述了高等农村院校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高等农林教育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以全面提升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改革的意见》(第三次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文件,1994)中提出:“高等农林院校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的思路是:根据社会需要,在现有专业基础上适当延伸,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向;在以农科和林科专业为主体的前提下,可根据区域特点和学校条件,逐步增设一些农村或林区急需的非农专业,以发挥各校自身的优势,面向社会办学,挖掘潜力,满足社会对多方面人才的要求,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新农科教育是高等农业教育融入产业技术革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应立足新产业新业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面向新农科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之路:构建"院+校"农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农科生"订单式"培养新模式,提升农林教育专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多类型、多样化、共建共享的教学科研示范基地,组建"三支"新农科师资团队。  相似文献   

17.
农林院校的法学教育,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就业倾向等方面,应该依托农林院校专业特色,发挥法学教育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比较优势。从农林院校的背景、农林行业对于具有法学知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体现出农林院校在法学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等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是新农科和新工科相互融合的学科专业,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本科院校是高等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通过对3所不同办学层次的高等农林本科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从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布局、教学组织模式、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核心课程与实验实训环节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对当前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面临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人才分类塑型,推动教学组织创新,深化通专教育融合等农业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校是农业部部属院校,因财政体制关系,财力不如地方院校,办学条件有限。同时受专业性质的制约,全校2400名学生中,外地生占82%,其中来自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占80%;困难生比例超过30%,其中特困生比例达23%。外地生源多,农村生源多,困难生多,特困生比例高构成了我校的一大特色。与此相适应,在我校,学生对勤工助学表现出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非常突出。顺应这种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统计分析表明,目前独立学院存在专业设置高度集中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电气信息类5个二级类以及农林院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轻农林、重经管等问题。独立学院应根据校本部的学科专业优势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应以校本部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现有专业加以调整和改造,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亦应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林院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设置农学门类专业和涉农类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