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一、基本情况泰州姜堰区溱潼镇冯庄村现代渔业产业园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园”的标准和要求,对现有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重点打造,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 000亩,其中蟹塘生态化改造1 900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面积100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 000亩。园区按项目要求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是池塘生态化改造、池塘养殖尾水“三坝四池”模式处理区建设等;二期工程主要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区建设、池塘养殖尾水“二坝三池+稻田”模式处理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菱湖区淡水甲壳类养殖主要品种是青虾和河蟹,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青虾和虾、蟹混养两种。为了摸清菱湖区 1998年全区虾、蟹养殖情况,提高虾、蟹养殖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成熟的养殖模式,于 1999年 2~ 3月进行虾、蟹养殖现状的调查,调查了新溪、千金、菱湖、下昂、和孚等重点产区养殖户 20户,池塘 122只, 513.64亩,其中池塘主养青虾面积 302亩,池塘虾、蟹混养面积 211.64亩。   一、池塘主养青虾和池塘虾、蟹混养调查结果对比   虾、蟹混养亩收益比主养青虾增收 1363.76元,增幅 66.8%。虾、蟹混养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在上海崇明地区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的技术,在崇明西北部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池塘开展种草生态养殖成蟹试验。试验池塘面积15亩(15亩=1 hm2,下同),放养规格为100只/kg的中华绒螯蟹蟹种500只/亩,试验期间池塘整体水草覆盖率约为70%。试验结果:养殖成蟹871.95kg,亩产58.13 kg,其中雄蟹平均壳长64.23 mm,壳宽72.03 mm,体质量194.07 g,个体200 g以上的比例为40.0%;雌蟹平均壳长60.46 mm,壳宽67.51 mm,体质量140.88 g,个体150 g以上的比例为36.7%。结果表明,采用种草生态养蟹模式,可以在崇明地区养成大规格中华绒螯蟹,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兴化地区水面资源丰富,广大渔农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河蟹养殖生产。随着养蟹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了由"大养蟹"向"养大蟹、养优质蟹、养生态蟹"的转变,摸索出一套河蟹亩产量120千克以上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放养前池塘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0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池塘形状为东西向长方形,池塘四周沟宽5米,沟深  相似文献   

5.
<正>池塘“跑道式”养殖的全称为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这一模式自2012年引进我国以后快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发展,至2018年已有2 000多条流水槽,覆盖池塘近4万亩。该模式技术框架日趋清晰,标准设计要点是高密度养殖跑道占整个养殖的面积不大于5%,95%以上的水面为净化区(张振东等,2019)。净化区只引入滤食性鱼与大型软体动物、水生植物,搭配虾类与少量肉食性鱼,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面积达4200亩。种养模式有稻鸭、稻鱼、稻鳅、稻蟹、稻鳖和稻虾等,其中以稻虾为主要模式。笔者通过入户指导和走访调研,华港镇许庄村卢群2018年开展120亩稻虾连作模式成效显著,平均亩产小龙虾151.1千克、水稻640千克,亩效益5075.9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一、小龙虾养殖1.工程建设(1)地址选择:种养基地为姜堰区里下河地区华港镇许庄村卢群承包的120亩连片土地,土壤为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是江苏省三新工程重点项目"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之一。2014年,江苏启东市寅阳镇建丰村采用流水养鱼区与扣蟹养殖区(水质净化区)结合流水的方式,实现亩经济效益5248.4元。现将2014年项目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原理本试验是一种新型生态系统,即将鱼养殖池和扣蟹养殖池相互结合布置,实现鱼养殖池内水体和扣蟹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兴化市是全国河蟹养殖大县(市),2021年河蟹养殖总面积84万亩.兴化市积极推广蟹池套养淡水小龙虾的"兴化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稳定提升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一、养殖池塘工程建设 选取提水养殖塘口,开展蟹池套养淡水小龙虾养殖.提水塘口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附近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田块开挖,面积以20...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户对大规格母本河蟹大眼幼体的需求不断上升,常熟市特种水产苗种基地作为全市的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优质扣蟹高效培育技术,形成了一套亩均效益超万元的高效扣蟹养殖模式,现总结如下。一、养殖池塘条件基地位于常熟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270亩,西靠张家港河,南邻望虞河,2014年按照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成养殖示范、苗种培育、水质净化和设施养殖四个区域并建设循环水养殖,其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工业化"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是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配合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办事处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的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该模式在美国又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模式),其原理是在池塘中利用2%~5%的面积建设集约化养殖水槽,并配套相关气提推水增氧、底增氧和集排污装备进行类似"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其它水面作为净化区,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套养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等,对残留在净化区的粪便、剩饵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目前河蟹养殖"育优质蟹种,养高品质大规格商品蟹"的发展思路,笔者于2013年在江苏省盐城市绿发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60亩蟹种基地进行了优质蟹种模式化生产试验,获得了蟹种平均亩产量198千克、规格120~140只/千克、亩纯效益9750元的好效果,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设蟹种培育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进排水方便的地方,要求交通便利,水电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单只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塘坡比1∶(2~3),水深1.5米以上。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考虑到投饵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从美国引进到我国有4~5年,全国各地先后在水槽体内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密度以及循环流水速度等方面的研究,但多数单位在净化区开展生态种养技术方面研究不多。为进一步探索这种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2015年我们在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开展了池塘工业化生态种养模式研究。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条件试验池塘30亩,其中一级净化区面积24亩,二级净化区面积6亩,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为  相似文献   

13.
<正>芜湖县一家庭农场场主,经过10多年的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日益成熟。从"养多蟹"向"养大蟹、养优质蟹""套养优质品种"转变。在面积为61亩的河蟹池塘里,按"大规格,低密度,蟹、虾、鱼共养"技术模式进行养殖,即低密度投放大规格幼蟹,主养河蟹套养鱼、两季青虾。在2016年天气对河蟹规格、品质以及产量都有影响的情况下,因技术成熟、措施得力,还取得了丰产丰收,池塘内商品河蟹获利润50多万元,村里的养殖户不叫其名、直呼其为"50"。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对于大多数蟹农来讲是辛酸的一年,示范户陈汝平却取得了较大的丰收。他养殖的180亩河蟹池塘,共产出河蟹11214千克、青虾5580千克、鲢鱼3438千克、鳜鱼936千克、总产值1965491元、亩利润5840元。现将其主要技术概括如下:一、池塘条件1.池塘开挖与增氧设施养殖池塘选择在通州区东社镇五马路村绿洲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池塘周边水源充足、无污染。示范养殖基地总面积180亩,每口池塘面积均为30亩,东西向,池塘深1.5~2.0米。各池塘堤坝内侧5米处设有"回"字形环  相似文献   

15.
正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为做好这一技术推广,现将近年来这一技术模式在试验中的发展变化简要总结,并就不同变化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提出思考。一、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最早叫"郑州168底排污池塘生态养殖系统"。"1"的含义为1个池塘或1 000米2养殖水面,"6"的含义为6大技术模块,"8"的含义为8大好处。整个系统以1 000米2水面养殖,配套不低于5 000米2的水面处理养殖尾水、经净化后回用于养殖池,形成一套完整的循环水养殖净化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河蟹池塘养殖水体原位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州金坛区在池塘蟹、虾"155"养殖模式基础上加大技术研究,集成创新池塘双层护坡、复合型水草栽种、螺蛳优化投放、滤食性鱼类搭配、微生物制剂改底调水、微孔管道底层增氧、水质实时监测等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形成蟹、虾池塘水质原位净化技术,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养殖尾水可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本文结合养殖实际,将水质净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长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河蟹池塘"小群体、大规格"的养殖模式研究,在河蟹池塘养殖模式上作新的探索。一、模式设计1.试验地点与方法试验在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朱树成河蟹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塘面积16亩,对照塘面积34亩。池塘底部平坦,淤泥深15~20厘米。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完  相似文献   

18.
正由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雌蟹相对于雄蟹性成熟较早。常州地区市场消费规律一般是中秋国庆双节起开始有雌蟹少量上市,此时河蟹价格处于"尝鲜价",相对较高,而本地雄蟹上市要到11月中下旬。武进区前黄镇河蟹养殖户钱建国瞅准了这个商机,大胆创新养殖模式,在2014年河蟹雌雄分养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养殖模式,2015年进行了"河蟹雌雄8∶2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1.塘口情况试验塘口面积15亩,呈长方形,  相似文献   

19.
<正>在池塘循环水养殖净化区和湖泊网围养殖区域中,种植水生植物是处理养殖尾水、保障水源安全、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探索水生植物对水产养殖水源的实际处理效果,为发展生态渔业提供技术路径。一、材料与方法1.选择本市各辖区10个池塘循环水养殖单位,主养面积5874亩,净化区面积540亩,主养品种分别为河蟹、青虾、翘嘴鲌、银鲫、青鱼、草鱼等。净化区分为池塘、沟渠两种类型,分别种植浮萍、水花生、空心菜、菖蒲、  相似文献   

20.
兴化市永丰镇养蟹专业户沈先生2021年利用43亩池塘培育扣蟹,生产扣蟹138万只,每只售价0.7~0.8元,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利润约75万元,亩均利润约1.74万元.现将其高效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一、池塘准备 1.选择塘口.春节前选择新开挖塘口,培育池面积43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