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六: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了年(秦)t气象】 分元前221年一公元前177年△出现《天文气象杂占)),书中绘有各种云气图,这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云气图象。 《考古学和科技史》:“湖南一氏沙马王堆三号墓……帛书《天文气象杂占》,绘有各种彗星 和云气图形。”(1页) 《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内容简述》:“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种以 星、彗、云、气等占验吉凶的书。··一帛书的第一列和第二列开头的一段,无论标明是 云的,和大部份没有标明是什么的,看来都是云。画的那些动物、植物以及各种器物, 都是代表云的形状的。……书中称所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不同学者对马王堆3号汉墓“告地书”的释读,分析了马王堆3号汉墓“告地书”的相关问题。同时,借助不同墓地出土的“告地书”的文书格式、遣策和“告地书”的关系、“告地书”中的规范用语“敢言之”、“自言”等内容来归纳概述了“告地书”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压砂地砾石风化及成壤过程中的元素行为,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岩石风化及其影响因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演化、土壤中微量元素活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通过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岩石风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岩石物理特性等方面,对风化过程中元素行为的研究较少;而对土壤元素的研究也多是集中在土壤层面,并没有将风化和成壤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土壤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土壤环境和人为开垦的,而针对风化过程对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的研究很少,分析各种影响下岩石风化产物对土壤元素迁移和富集的影响方面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如果能深入的探索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与宁夏当地压砂地结合,进一步探索各种风化产物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将风化与成壤系统地结合起来,探索风化作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影响,对土壤发育以及植株生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尚书考异》是第一部系统考辨《古文尚书》为伪作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关于此书版本。较有价值的是台湾故宫藏旧抄本、《四库全书》文渊阁抄本、孙星衍平津馆刻本。台湾故宫藏旧抄本年代最早,有了它,可以大体推测《尚书考异》在传写过程中致误之由。文渊阁抄本最为常见,四库馆臣在将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时,对书中许多讹误作了校正。平津馆刻本最为完整,它不仅比前两个抄本多出两万余字。而且更全面而系统地对《古文尚书》进行了辨伪搜证工作。但此本虽经顾广圻、孙星衍两位清代大学者“详加校正”,但书中仍沿袭了故宫旧抄本的许多错误。这也就是说,《尚书考异》迄今尚无一部理想的版本。本文通过《尚书考异》版本的比较研究,以见各版本的优缺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17-219
选取河南省2018年5月15日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利用ADTD地闪定位系统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分析地闪在该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初始地闪发生时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地闪与垂直液态水含量、雷暴顶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闪在随时间的变化中具有多峰特征,整个雷暴过程中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达50.8%;正地闪的突然增加能指示降雹的发生;地闪频数的变化与液态水含量高值区面积的变化趋势较一致;40dBz回波高度与地闪频数的对应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6.
查新过程中的相关性判定是文献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本项研究通过调查查新人员和用户对100个查新课题的2500余篇检出文献的相关性判断,确立了文献与查新课题的相关性和与创新点的相关性,并阐述了各种文献源对查新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常用字字形的比较归类分析,将上博楚简中的《孔子诗论》、《子羔》、《鲁邦大旱》、《中弓》、《吴命》等篇归类为同一书手所抄写的同一种书体类型,并通过对这种书体类型的线条特征、结体特征和章法特征等方面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这类楚系文字多少受到过齐国书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长沙出土楚帛书反映了湖湘先民对宇宙起源及其秩序化过程的认识。在这一宇宙观中存在道、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等思想,是研究先秦湖湘地区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作为宋代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仓窖储粮在有宋一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洛阳含嘉仓遗址和湖北巴东旧县坪仓储遗址等考古工作的进行,发现了一批宋代仓窖的资料。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天一阁所藏明抄本宋《天圣令·仓库令》等文献的记载,将宋代仓窖储粮中的仓窖形态、规模、建造工艺等技术细节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空气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弹簧刚度可设计得较低,使列车在运行中具有很高的平稳性,同时又能大幅降低噪声。在列车运营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往往会加速空气弹簧的磨损和老化,从而大大缩短空气弹簧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空气弹簧常见的漏风故障和胶囊故障,分析了各种故障的现象以及故障产生的原因,为有针对性地防范和解决此类故障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医书出土,46年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者围绕马王堆医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诸多著作和论文纷纷出版、发表,掀起了研究的热潮。本文旨在对马王堆医书迄今为止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加以汇总梳理,并对今后的马王堆医学文化发掘思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香物,展开对该时期楚地用香的文化意义及医学运用的探讨。楚地香文化历史“从上古矣”,马王堆汉墓处在植物类香料使用的鼎盛时期。其香料运用有祭祀、礼制、卫生、医学等方面,其中重点通过环境医学、社会医学及临床医学三部分对楚地香文化的医学运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传播为视角,关注公元8—11世纪茶叶的西向传播。公元7世纪以后,丝绸之路在历经数百年的沉寂之后再次成为世界东西交流的大通道,隋唐文化的"世界重心"地位推动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传播广度大大超过了前朝。中唐以后饮茶之风遍及南北,形成了成熟的茶叶消费市场,茶的种植、制作、销售成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随粟特、回鹘等民族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活动,茶叶在当时成为丝路流通的重要商品之一,并得以逐渐西传。可以说,粟特、回鹘人的贸易活动直接推动了茶与茶文化在亚洲腹地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湖湘地区的太阳崇拜行为对湖湘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王堆医书认为阳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营养、温煦的功能,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并记载了应用药物、食疗、导引术、艾灸等多种调养阳气的方式。马王堆医书对阳气的重视及重点论述的调阳治法,对中医治未病,调整亚健康状态人群阳虚体态,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与健康都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马王堆医书作为重要的医学文献,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医书不仅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阐释,还饱含了人类需要主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界一切其他生物,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生态理念。研究医书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形成中医养生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还能够为生态医学的理论架构提供基础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天麻白绢病致病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昌俊  王绍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02-7903
[目的]对天麻白绢病致病菌进行鉴定,并探讨该病的防治。[方法]以从湖北宜昌低山地区天麻种植基地采集到的染病天麻为材料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柯赫氏法则(Koch’s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种,最后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白绢病致病菌属于弱寄生菌,直接侵入的能力差,一般只能通过伤口侵染寄主而发病。根据其菌丝菌核的形态及致病特性,天麻白绢病病原菌被鉴定为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菌核菌属的真菌。[结论]该研究可为罗氏白绢小菌核菌引起的天麻白绢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一开始"驻军图"、"守备图"或"防区图"这些命名,就造成了大家认识此图性质的框框。唯有跳脱出来,才看得见其它的可能性。对照马王堆地形图和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来看,这幅"驻军图"有可能是一张汉代郡国常有普通的箭道行政区地图,在汉代或应名为箭道图或箭道封域图。如此一来,"驻军图"上一些难解之处,或许可以得到较合情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以大花萱草"黄绣客"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成分、光照强度和封口膜的透气性对"黄绣客"愈伤组织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琼脂和蔗糖质量浓度,降低硝酸铵以及激素质量浓度,能有效降低"黄绣客"玻璃化现象,激素质量浓度是影响"黄绣客"玻璃化的主要因素;能够有效降低"黄绣客"玻璃化的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琼脂7g/L+蔗糖50g/L+硝酸铵400mg/L;培养期间增强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光照强度也能有效降低玻璃化。  相似文献   

19.
郑振铎著录书目提要的风格独特,反映了其文风、学风、史观和学术发展轨迹。《农桑辑要》题跋是郑氏所有书目提要中最具典型之篇,内容简约丰美,转相发明,耐人体会玩昧,不愧是历代题跋之精品,代表了郑振铎作为一代目录学家之成就。本文以此著录为例,通过古今比较,阐述郑振铎书目提要的著录体例特点,并从文本、学术史、目录学等多视角解读其书目提要之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印丝路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印丝路文化交流、中印丝路景观变迁、佛教文物艺术研究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独到的视野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多元集纳,互动创新,让我们受益匪浅。会议上,专家学者们最新研究成果质量之高、对西域文化的兴趣之浓厚.都远超我们的预料。可以说,这次的学术研讨会,不仅增进了我校同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等与会单位的友谊,也促进了大家学术经验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交流;不仅推动了关于法显、玄奘、义净等大师西行的文化交流研究,也拓展了我们在西域文化研究方面的领域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