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森林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受大众认知、经营者市场定位和产品供给等因素共同制约。选取四川省内典型森林康养基地,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旅游者森林康养需求和主观态度,探索经营者市场定位及产品开发方式,为推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游客普遍关心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注重生活品质;超过半数的人对森林康养旅游认知模糊,但出游意愿较强,且动机需求多样,比较看重目的地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交通便捷程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的相关性分析和交叉分析,对广州市989位游客进行了森林康养产品选择意向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森林康养产品的喜好程度依次为运动型游乐型食宿型文化型疗养型。按具体产品来看,大众最为喜好森林漫步、慢跑(占67.44%),仅有12.44%的游客选择了森林疗养院;男性更偏好垂钓和徒步登山,女性更倾向手工类艺术创作、森林瑜伽、太极保健操和养生SPA;35岁以下的年轻游客更偏好游乐型和文化型康养产品,35岁及以上的游客对疗养型康养产品感兴趣。月收入低于7 000元的游客更倾向于选择文化型康养产品,月收入高于7 000元的游客更多地选择食宿型和疗养型康养产品;学历较高的游客更多关注疗养型康养产品,学历相对较低的游客更多关注文化型和食宿型康养产品;在职人员更喜好游乐型康养产品,离退休或无业人员更喜欢疗养型康养项目,而学生更偏好文化型康养产品。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延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游客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长白山延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地因素对森林旅游呈较强的积极影响,游客对长白山地区满意度最高;游客对住宿、交通等基本满意,地区增值性因素对森林旅游呈积极影响;地区旅行社的供给和森林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广东东源县8个具有代表性旅游景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各种因素,提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对旅游景区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与竞争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森林康养是林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全民健康的必要途径,厘清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最邻近距离法、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展开研究,发现: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大;集中程度高,呈典型凝聚型空间分布;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影响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差异,以地州市为研究尺度时,地州市人均GDP对森林康养基地分布有较强决定力,以森林康养区为研究尺度时,森林康养区A级景区数与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相关性最大。为此,从优化森林康养基地选址、扩展森林康养基地内涵、整合省内森林康养资源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四川省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康养旅游是一种新型产业,研究消费者参与意愿对发展康养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特点,基于辽宁省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森林康养旅游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文化程度、生活品质的关注度、工作生活压力等因素对康养旅游市场具有显著影响,且消费群体对森林景观和空气具有明显偏好。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品级较高,具备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资源优势。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比分析,运用RMP分析理论,依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分类评价体系对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客源市场的选择定位,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产品创新的环境。在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对江西森林康养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针对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问题从建立健全森林康养产业的开发体系和运行体系、搭建森林康养科研平台、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森林康养资源和环境、打造江西森林康养旅游品牌、全方位及深层次开发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引入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森林旅游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器”,有助于带动偏远地区脱贫攻坚。但是,目前大多数森林旅游产品单调雷同、特色不足.只能满足“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观光式旅游需要,无法留住游客深度旅游。下一步.森林旅游亟需从“看风景”向“过生活”转变,以满足人们观光、度假、康养等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江西是林业大省,森林覆盖率达63.1%,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森林康养旅游作为集林业、医药、卫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等于一身的综合性朝阳产业,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片蓝海,已成为国际林业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本文简要论述森林康养旅游国内外发展现状,剖析江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江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秦戈 《绿色天府》2019,(2):36-37
崇州山清水秀、宜业宜居宜游。这里有天府之国最富魅力的生活方式,有处在新经济前沿的大数据产业基础,是开拓绿色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崇州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以“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域景区”理念指导森林康养产业旅游发展,突出康养旅游主导地位,明确森林康养、古镇医养、山水怡养主攻方向,使森林康养产业旅游发展建设迸发活力,扎实有效,理想诱人。  相似文献   

11.
陈云  刘大均 《绿色科技》2023,(24):250-256
森林康养旅游供给是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核心基础。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评价了2021年我国森林康养旅游的供给水平,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森林康养旅游供给水平宏观上表现为自东向西梯度降低的空间格局,并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高值集聚区位于中、东部,而低值集聚区位于西部;七大地区的供给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华中、华南、华东、西南、东北、华北、西北。(2)森林康养旅游的供给既受到资源禀赋、环境质量、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因素的单一作用,又受到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基础设施因素不仅在单因素作用中具有最强影响力,而且在双因素交互作用中还具有主导性影响;所有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均强于单因素作用,森林康养旅游的供给更多是受到多因素交互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调查了游客对乐山休闲旅游的认知度、体验度及满意度,结果表明:1乐山休闲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游客认知度,乐山大佛与峨眉山是乐山休闲旅游核心竞争景区;2游客体验度整体水平可观,游客个体因素对旅游体验评价存在主观性;3游客对乐山旅游满意度较好;4个人月收入、乐山休闲旅游文化品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影响游客重游乐山意愿。建议:1重点打造乐山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品牌;2建立休闲旅游景区链;3完善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能力;4建立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体系。提出了乐山休闲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解析森林康养概念的基础上,梳理森林康养旅游发展重点,选择月岩国家森林公园为实例,总结提出森林公园在优化森林康养环境、开发特色森林康养产品、构建森林康养文化体系、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康养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策略应用,以期为同类型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轶  王博 《绿色科技》2023,(20):170-175+235
游客在游览活动后的网络在线评价日趋成为塑造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游客的决策行为与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游客角度阐述景区的旅游形象,使用爬虫软件获取青秀山景区旅游网站的评论,借助集搜客和ROST CM6软件,将文本材料具体化和直观化,进行高频词统计。并从认知、情感、整体3个形象维度对青秀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论为:服务质量与价格是游客关注的核心因素;整体情感态度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景区收费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不达标。整体上来看,游客对青秀山景区旅游形象的评价比较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景区要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加强管理以及构建网络宣传平台等措施,提升游客满意度,推动青秀山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重点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立县、绿富双赢"战略,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将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作为突破口,借助生态优势,确立森林旅游首要地位。近三年,全县年均接待游客860万余人次,实现森林旅游年产值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通过对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和旅游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其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条件,结合优良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等有利条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最后对公园内森林康养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设想,策划出休闲度假、心理疏导、视觉冲击、运动保健、健康饮食和文化体验六大类型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探索性研究工具, 分析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借助经典扎根理论, 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的总体框架; 采用开放式访谈与多种类型研究资料, 经过概念化、范畴化等多重编码, 归纳出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的10个主范畴和35个范畴; 在此基础上, 根据上述范畴在原始资料中所呈现出的内在逻辑关系, 构建了由制度环境(I)、监管与建设行为(R)、干扰活动(D)、安全状态(S)4个范畴模块构成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的IRDS模型, 并分析景区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模块(I, R, D)对其安全状态模块S的作用机理; 最后, 探讨了IRDS模型作为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研究的理论框架, 在彰显影响主体间角色关系, 强化风险源与状态、响应间关系, 以及提升不同尺度下研究结果普适性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水体、土壤、空气、声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植物生长生存条件发生退化,并对游客的景观感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的传递性分析表明,景观感知安全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转移到自身的一种反映,它对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预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对景区生态安全构念的分析,建立了包括生物生存环境安全和生物资源安全要素在内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结构,及其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9.
"游园指数"评价指标包含景区人流量、景区环境、景区周边设施等静态指标和综合实时天气及交通状况等动态指标。由游客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公园"游园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并以现有的国家规范、行业规定以及相关研究确定评分标准。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宫森林公园和广东省广州市火炉山森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园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广泛应用到森林公园及部分郊野公园中。文章最后对森林公园的建设提出建议:各森林公园应该加强自己在自然及人文知识方面的传播与普及;各公园应注意旅游品牌的建设,应该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和自身优势,发展健康旅游产品增强自身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就森林旅游景区规划而言,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吸引物最基础的要素;二是旅游营销与服务,是构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审美主体间的网络;三是如何架设审美主体对特定旅游景观资源的渴望并产生旅游动机,这三方面是不能少的,也是相互统一的.但作为影响因子来说,前两个因素是有一定确定性的,后却复杂得多,这关系到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及个性趋向.要做好森林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及管理,分析游客的心理感受与行为特点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