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条件下,为筛选出耐密植、易机械化粒收的适宜陇东旱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于2020年对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为129~137 d,均可正常成熟;在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存在差异,但均符合S曲线,其中陕单650的单株干物质总量最高,为1 026.0 g。折合产量以联创825最高,为14 266.80 kg/hm2;新玉108次之,为13 695.15 kg/hm2;科河699 居第3位,为13 211.10 kg/hm2;瑞普909最低,为11117.25 kg/hm2。8个玉米品种机械粒收时的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损失率等指标均满足《GB/T 21962-2020》要求,以籽粒含水率低、脱水快,生育期短和折合产量高为原则,推荐新玉108和先玉335可作为陇东旱塬地区全膜双垄沟播耐密植宜机收玉米品种推广。九圣禾2468籽粒含水率高达24.00%,联创825的破碎率≥5%,均不宜机收。  相似文献   

2.
适宜陇东旱塬区双垄沟播的耐密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陇东旱塬区对引进的25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5个玉米品种的平均折合产量为12 618.5 kg/hm~2,高于平均产量的品种有13个。其中以瑞普908折合产量最高,为16 827.0 kg/hm~2;其次是京农科968、MC278和先玉335,分别为15 291.0、15 181.5、15 168.0 kg/hm~2。折合产量超过13 500 kg/hm~2的品种有6个,分别是新引M753、陕单609、京农科728、陕单636、吉单66、西蒙6号。九圣禾2468、迪卡519和大丰30的产量均略高于平均值。通过综合性状及产量性状分析,以上13个玉米品种均适宜在陇东旱塬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生物胁迫对不同玉米杂交种苗期生长的影响,比较其适应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为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种玉米杂交种新玉47号、九玉J03、九圣禾2468为材料,分别用PEG 6000、NaCl、低温、强光胁迫处理一周后,测定3种杂交种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各种生长指标。【结果】不同非生物胁迫对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相对含水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种玉米品种的抗逆性表现各不相同。九玉J03适应盐和低温的能力较强;九圣禾2468适应旱、强光的能力较强;而新玉47号在这些非生物胁迫下均表现一般。【结论】3个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杂交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耐密系数为依据,结合株高、穗位高、平均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鉴定筛选与分析新疆干旱与半干旱区种植主要玉米品种的耐密性,为耐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 选用最新国审、省审、即将审定、进入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表现突出的先玉335、联创825、新玉108等11个中晚熟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设计2个密度水平(8.25×104株/hm2,10.5×104株/hm2),研究生育期对其株高、穗位高、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及耐密性。【结果】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增产,先玉335在8.25×104株/hm2低密度条件下产量为19 954.23 kg/hm2,10.5×104株/hm2高密度下产量为20 131.33 kg/ hm2,在高密度条件下产量达到最大潜力;国内品种联创825、新玉108号、九圣禾2468、MC703等品种产量潜力较大,但整体产量水平低于国外品种。九圣禾2468在8.25×104株/hm2低密度条件下产量为17 879.6 kg/hm2,10.5×104株/hm2高密度下产量为18 003.85 kg/hm2,表现出较强的耐密性。【结论】 结合产量、株高、穗位高、单株产量及耐密系数等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先玉335、先玉1225等国外品种耐密性较强,联创825、新玉108号、九圣禾2468等国内品种耐密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新品种‘九圣禾2468’在山西南部小麦玉米连作区的适宜密度,为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和加快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7种密度对‘九圣禾2468’玉米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九圣禾2468’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穗数增加,百粒重、穗粒数、出籽率均降低,空秆率上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群体干物质积累呈上升趋势,收获指数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密度在82 500~90 000株·hm~(-2)产量显著提高。因此,在本试验生产条件下,‘九圣禾2468’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在82 500~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区的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平凉市黄土旱塬区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露地种植的适宜密度为60 000株/hm2,在此密度下和中等水肥条件下,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产量可达5 612.2 kg/hm2.  相似文献   

7.
10个玉米品种在陇东旱塬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东旱塬区自然条件下,引进10个玉米品种露地种植,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瑞普909和联创825产量分别为13 508.33、13 383.33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2.18%、11.14%,综合性状优良,抗旱性较强,产量较高,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免地膜露地种植;强盛12号和MC703产量分别为12 900.00、12 891.67 kg/hm~2,比对照增产7.13%、7.06%,差异显著(P0.05),可作为搭配品种在陇东旱塬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进行玉米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先玉508,产量为9 989.70 kg/hm2;潞玉6号、明玉9011、成单22、正大666、彩稼8号、振兴508、鄂玉16号、辽禾308、中禾606、鑫玉968等品种的农艺性状、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在参展品种中均表现较好,可在中海拔区域大力推广种植;云试5号、三峡玉9号、宁玉721因后期灰斑病发生危害严重,不适宜在牟定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王彧超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0-21,64
为鉴定评价玉米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及其他特征性表现,该研究通过对参加合肥丰乐种业绿色通道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6个玉米新育成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试验,经过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丰乐266、丰乐378的平均产量为11710.8kg/hm2和11154.3kg/hm2,分别较对照先玉335增产18.63%和13%,且农艺性状、抗病(逆)性也与对照田间表现相当。  相似文献   

10.
为乌当区玉米新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栽品种贵单8号为对照,引进云海4568、荃玉388、昊单534、金玉932,贵单8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各引进品种在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均较对照品种有明显优势,且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金玉932的抗倒伏性较好,荃玉388和昊单534的产量较高,分别为766.71 kg/667m2(较对照增产25%)、693.37 kg/667m2(较对照增产13.4%)。荃玉388、昊单534两个玉米品种在试验抗性、产量等各项指标表现较好,可作为乌当区玉米推广品种。在选择种植荃玉388时,应注意苗期的肥水管理,以防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6%。2008~2009年在山西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7位。在2009年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10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6位。忻玉6009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2.8%,属于高淀粉品种。忻玉6009中抗矮花叶病,抗玉米穗腐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结论]忻玉6009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2.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59.1);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郧单20的需肥规律,制定郧单20的高产栽培体系。[方法]以高产玉米新品种郧单20为材料,采用底肥和追肥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底肥和追肥不同处理对郧单2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该品种不追肥的产量较追肥低;追肥量在450~600 kg/hm~2时,虽然产量较高,但倒伏也较严重,且与追肥量300 kg/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该品种在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施肥水平下,产量为11 425.50 kg/hm~2,其抗病性、抗逆性、植株农艺性状较优。[结论]郧单20较为适宜的施肥量为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南通地区的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本研究对5个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虫性、穗部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看来,苏玉糯602和苏甜糯818表现优异,鲜穗产量分别为850.0 kg/667m2和812.5 kg/667m2,排名前两名,抗性优异,农艺和穗部性状相对较好,比较适宜南通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高产是玉米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开展品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5个鲜食糯玉米新组合的田间农艺性状、抗性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以及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各组合之间的产量,从而选出产量较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组合。[结果]糯15病害严重,应该被淘汰;糯3和糯11的产量不稳定,不建议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糯7的产量稳定,且抗性好,是优良的组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结论]保持优良抗倒伏性的情况下,选育果穗长、行数多的组合有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北京市密云地区春播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2004年对中单28、德玉1号、农大4967、高油4515的产量性状,抗病抗倒、农艺性状和果穗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单28产量高,生育期适宜,株高穗位合理,抗病性强,抗倒性好,可以作为密云县推广种植的苗头品种进一步进行不同年份,不同试点的示范种植。2005-2006年进行了不同试点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中单28在密云地区相对农大108的增产效果显著,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均表现出高产、稳产以及很好的抗逆性,适宜在密云地区推广种植,能够代替农大108作为密云地区的春播玉米主推品种。高产栽培试验表明:中单28在3 600~3 900株/667 m2的密度下产量最高,且倒伏率、空秆率都较低,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施肥模式与灌水模式下中单28的农艺性状、抗性、投入、产量及效益得出,常规施肥模式下中单28株高穗位合理,抗逆性较好,投入低,经济效益高;雨养栽培模式下中单28株高较低,投入低,效益高,是节支增效的理想栽培模式,可以做到增产增收。探索推广模式,帮助企业决策,加大宣传品种力度,加快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不同类型的夏玉米品种进行了种植比较,研究其在当地(阿拉尔)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关系,进而筛选出适合南疆夏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与生育期长短显著相关,并且与穗部呈正相关的性状大小排列为单穗重〉穗粒数〉穗长〉百粒重〉双穗率,与生长形态呈正相关的性状大小排列为穗位高度〉空秆率〉株高。因此,在选择夏玉米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生育期,以保证能正常成熟为准,并应注意对穗重较高、穗粒数较多、穗长较长、穗位较低等性状的考察。早熟品种新玉29和新玉13号产量表现较好,可为南疆复播玉米品种,但应注意防止新玉29号的后期倒伏。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筛选适宜在天水旱作区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2021年对从当地收集的27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7个参试玉米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以优迪919折合产量最高,为13 014.29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1.08%;玉源7879次之,折合产量为12 995.24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0.92%;翔玉218居第3位,折合产量为12 941.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0.46%;登海182、德单1403、龙博士7号、翔玉329、登海9号、金凯3号折合产量也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9.31%、9.05%、8.56%、8.16%、8.12%、7.56%。这9个品种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幅度均在7.50%以上,且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优良,总体表现相对较好,可在天水市旱作农业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