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木盆景》2007,(12):9-15
岭南盆景产生于明清,建国后形成独特风格,是我国传统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 岭南盆景师承画理,融会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几经传承,形成了雄伟苍劲、纯朴自然、飘逸挺拔的鲜明风格。截干蓄枝和分段培育是岭南盆景的主要技法,  相似文献   

2.
《花木盆景》2007,(8):30-30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奇葩的新秀,以其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截干蓄枝”的独特创作技法,得到国内外盆景界的认同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岭南盆景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己一套成熟的技法和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盆景的一大流派。岭南盆景要不断学习其他盆景流派的长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创新提高,这已成为岭南盆景界同仁的共识。但是,岭南盆景艺术如何创新?是否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是否能突破已有的规则?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这次我们是专程来观摩、学习以探讨韩学年先生山松盆景艺术为主的岭南山松盆景研讨会。山松盆景的成功,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喜悦,韩先生不愧为岭南山松盆景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岭南盆景经过近百年的时间,通过岭南几代盆景艺术师的努力,从雏形到逐渐成熟,终于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时至今日,岭南派盆景已经被世人认可,在国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国内盆景界中最具活力,最有特色,最有潜质,最有影响力的盆景之一。不少国外盆景人士对岭南盆景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6.
《花木盆景》2014,(7):1-3
好联盟中国地区委员会主席陈昌在开幕式答谢词中表示,这次展览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样形式的展览,展现岭南盆景乃至中国盆景多年来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岭南盆景的国内外影响,并为推动中国盆景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走向世界做一些探索、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7.
岭南盆景就是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岭南盆景艺术师对各种素材进行培植、加工、造型,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相似文献   

8.
笔者向来喜欢悬崖盆景,经多年实践对其艺术渐悟理解,曾在有关杂志发表多篇文章阐述观点。近日,鉴赏了吴成发先生及韩学年先生各自的悬崖盆景,对岭南悬崖盆景艺术加深认识,觉悟精华,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岭南水岸盆景历来讲究形神兼备,力求在方寸之间尽显诗情画意,追求“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岭南水岸盆景《细水长流》之所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觉效果,主要是因为改变了传统的创作思路,在赏叶类树桩朴树(相思)上,大胆采用岭南三大流派的艺术手法,充分利用时空变换,令作品具有雄浑苍劲、古朴自然、飘逸轻盈的艺术特点,具体做法如  相似文献   

10.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11.
4.岭南盆景确立艺术鉴定准则——真、善、美 20世纪50年代,即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州市的各级领导对盆景艺术都非常重视,每年都举办盆景展览。每次参加展览的展品都有数百盆,造型多姿多彩,各异其趣,表现了各位作者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故当时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相似文献   

12.
张尽善 《花木盆景》2000,(1A):99-100
自古以来。庭院栽种石榴者众。近年来,随着盆景艺术的发展。石榴盆景已成为盆景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它入春嫩芽如枫,绿叶滴翠;仲夏满树新花,点点飞红;金秋佳果满枝.冬现苍古奇特.可谓风格独特,长年有景。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9日至11日,应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之邀,本人作为特邀嘉宾专乘赴香港参加了该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就职典礼。在港期间,笔者与香港盆景界同仁进行了广泛的盆艺探讨和交流,并借此机会专访了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会长黄就成先生。黄就成,现年65岁,现任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会长及创会会长、香港工会联合会业余进修中心园艺导师、香港圆玄学院园艺技师。从事盆景艺术研究、教学  相似文献   

14.
山松树木,高瘦挺拔,刚直不阿,满山遍野,到处可见,为建筑佳材。盆景爱好者打破常规造型,寻找奇、特、怪的素材,以求创新。岭南盆景艺术的“高瘦”流派(以素仁为代表),在山松盆景艺术创作中,有它不可磨灭的地位。任何流派的艺术造型,其精华不在形式而在内涵,形式只是一种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建 《花木盆景》2021,(1):26-33
2020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在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下,顺德区盆景协会在大良顺峰山公园举办"中国盆景名城"顺德区盆景协会成立四十周年暨第四届岭南盆景精品邀请展,展出盆景汇聚优秀作品260余件,既有树龄达到百年以上的珍贵盆景,还有数拾盆在国际级、全国、省市大展中获奖之作,特别是有许多是后起之秀的新力作,高于自然而巧夺天工,展现盆景艺术的清雅或娇媚或苍劲或雄奇,为顺德盆景艺术的传承提供一次观摩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刘少红 《花木盆景》2014,(11):62-62
9月29日上午10时许,由佛山市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办、顺德盆景协会承办的迎国庆盆景精品展在德胜文化广场隆重开幕。 顺德盆景历史悠久,是岭南盆景的发祥地之一。顺德区与容桂镇分别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授予"中国盆景名城"、"中国盆景名镇"称号;有著"千年花乡"美誉的陈村镇,更是中国最大的盆景花卉集散地。盆景艺术在顺德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盆景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从事盆景创作的人数达到8000余人,涌现出曾安昌、韩学年、彭盛材、吴松恩等国家级盆景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7.
96岁的徐晓白先生,是中国当代盆景艺术的带头人,是德艺双馨的名盆景艺术家。然而现实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诗人。在他新近付梓的《徐晓白诗集》中,共收录诗词1600余首,我在拜读之后发现,其中竟有100多首诗词是与盆景有关的。这些诗词,有的是对盆景艺术的热情歌咏,有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8,(8):29-31
魏绪珊,男,1941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工作之余酷爱盆景艺术,拜中国台湾盆景大师梁悦美教授为师,虚心钻研盆景艺术,数十年如一日。其作品清新自然,古朴典雅,风格独特,不拘流派而自成一家,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荣获各类奖项。2001年退休后,为潜心研究盆景艺术,推广、宣传盆景这一中华艺术瑰宝,他在日照市征地40亩,  相似文献   

19.
何庆鸿 《花卉》2013,(6):35-35
早春二月,第十九届广州(增城)园林博览会岭南盆景精品展览在增城隆重开幕。近180盆岭南盆景,春意盎然,争奇斗艳,为广州的春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与现状 山水盆景是中国独特的盆景艺术品种,国外很少有山水盆景。山水盆景早在我国的唐代初年就已有文物可考,唐代章怀太子墓墓道壁画,绘有侍仆平托水盘、内缀山石的“山水盆景”写照,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