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叶夹角是高密度育种的重要影响因子,与株型育种及产量高度相关;叶夹角相关QTL/基因的鉴定不仅有助于剖析叶夹角的遗传基础,也为玉米叶夹角及株型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分子靶点。以自交系‘LY8405’自然突变获得的突变体‘FU1603’为主要研究材料,开展叶夹角性状的表型鉴定、遗传分析及定位等试验。结果表明,与‘LY8405’相比,‘FU1603’穗三叶的叶夹角显著降低(P0.05),而且伴随有叶片卷曲等表型;且在植株的株型、穗部性状及籽粒性状上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P0.05)。遗传分析表明‘FU1603’为一个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突变体(χ~2值0.5)。采用BSA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方法筛选到与突变位点紧密连锁的3个SSR标记C1-2、C1-16和C1-18,利用‘FU1603’与‘B73’自交系杂交产生的160个F_2单株开展了上述3个连锁标记的共分离分析;进一步利用此3个标记筛选后代重组交换单株,最终将控制叶夹角的突变位点定位在玉米第一染色体1.02 bin标记C1-18和C1-2之间9 Mb范围之内,为后续该位点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关于玉米株型与性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玉米株型研究的发展、株型分类。尤其是从叶夹角、叶向值、叶面积指数、产量等方面,探讨了不同玉米株型与性状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的玉米高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252CF裂变快中子辐照诱变得到的6个玉米突变体的配合力效应,评价其在玉米育种实践中的利用价值,以昌7-2、Mo17、B73、LY0986和LY1621为测验种父本(P1),6个突变体fu18312、fu1603、fu17138、fu18321、fu18398和fu18362为被测系母本(P2),在前期表型鉴定的基础上,对11份参试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按NCII设计(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为两组,组配30个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效应值在同一性状或不同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矮秆、低穗位突变体fu18312株高和穗位高的GCA效应为负效应,降秆作用显著,可用于抗倒性的改良;叶夹角突变体fu1603和黄绿叶突变体fu17138多数性状的GCA效应均为正效应,可用于高秆、大穗、多粒型丰产品种的选育,但应注意与矮秆品种搭配,以防倒伏。尽管fu17138叶缘黄化,但结实正常,与对照相比单株产量降低,因此,可作为标记性状在种子生产上加以利用,以保护知识产权。所配组合中,(LY0986×fu17138)为强优势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SCA)表现为较高的正效应,为品种选育奠定了种质基础,为快中子诱变突变体的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玉米株型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株型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玉米株型的研究进展以及株型的划分,特别从叶夹角、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性状等方面对玉米株型与性状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玉米的高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高玉米产量是育种工作者的目标,选育理想株型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对株型与叶夹角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叶夹角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以穗上叶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环境定位,以期找到在不同环境中稳定表达的"一致性QTL"。  相似文献   

6.
培育高产品种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叶夹角是株型选择进而提高产量的重要指标,对叶夹角的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机理解析是开展耐密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基础。从叶夹角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叶夹角的形态建成、遗传基础、分子调控机制及QTL定位和基因克隆等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对玉米叶夹角的遗传与分子调控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未来玉米叶夹角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耐密型品种,提高玉米产量潜力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产量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小区产量与株型性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与叶间距、株高、叶片数等玉米株型性状因素关联紧密,说明玉米的产量变化是单株穗粒重与株型各性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玉米杂交选育中以杂交优势为基础结合株型育种,应注重叶间距、株高、叶片数、茎粗、茎叶夹角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郑芳英  翟雨  李宗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06-12407,12418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株型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明确各株型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方法]2005年对18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及棒3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夹角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在穗位保持有一定高度的前提下,应适当降低株高,着重对棒3叶长度的选择;在保证一定种植密度的前提下,应选择叶夹角大的玉米杂交种,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高产育种特别是为育种工作者田间选择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株型的划分标准及其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株型育种日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农民也逐渐讲究选用紧凑型玉米,以获取高产。玉米的株型,按其紧凑的程度,有紧凑、松散和中间类型之分。这种划分试图从总体上反映叶片与茎秆之间夹角的大小、叶片的下披程度、叶片的长宽、茎秆的高度、雄穗的大小及其上述器官着生方位和相互配置疏紧的情况。但至今仍缺少一种严密的表达方法,没有量的指标。有时把涉及性状很多,内涵复杂的株型过分简化,仅仅以单个性状的特点加以概括。如把茎叶夹角小称之上冲(举),等同于紧凑型;把夹角大称之平展,表示松散型。即便如此,也没有夹角小到何种程度为紧凑型;夹角大到怎样才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玉米诱变变体库,创制玉米新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玉米优良自交系B73和郑58,构建变体库;选取小叶夹角突变体rla1、rla2进行密植产量测定和遗传学分析.[结果]2个突变体库的M2代含有表型丰富的突变体,尤其是一些突变体表现出优良农艺性状,如叶夹角小、棕色叶中脉、矮化、抗性,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rla1、rla2表型相似,较初始材料耐密植,在试验各种植密度下,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产量随着密度增大而提高,其最大密植度在100000株/hm2.遗传学分析显示,rla1、rla2都是单基因隐性突变,而且是等位基因突变.[结论]B73和郑58的EMS突变体库为玉米育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资源.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为试材,在抽穗开花期进行干旱处理。在干旱条件下,从玉米的叶向直、叶夹角、叶形值变化规律得出,玉米的形态调节能力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果从株型方面着手提高玉米的抗旱性,关键还是玉米株型自身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高粱叶夹角是指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高粱叶夹角大小直接影响叶面积指数,从而影响群体的光合效率,最终影响籽粒产量.适宜角度的叶夹角有利于塑造紧凑株型改善群体结构、提高光合效率和产量.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ylsulfone,EMS)诱变高粱测序品种BTX623,获得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高粱叶夹角变小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3.
按双列杂交 Griffing II估算了7个糯玉米自交系及21个组合叶夹角性状的配合力,并对玉米叶夹角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自交系叶夹角性状的 GCA值大小顺序为 N22>N8>N28>N7>N23>N27>N4, N27的 GCA值表现为较大的负效应,其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较小,说明 N27可作为培育叶夹角较小、株型紧凑的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糯玉米叶夹角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叶夹角性状的增效受隐性基因控制,叶夹角性状的广义遗传率较低,为68.50%,狭义遗传率较高,为72.62%,在育种实践中,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控制玉米叶夹角的基因遗传规律,以株型存在显著差异的2个糯玉米自交系组配的P_1、P_2、F_1、BC_1、BC_2、F_2 6个世代为试验材料,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探明控制糯玉米叶夹角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F_1叶夹角杂种优势表现为负向离中亲优势,无超亲优势;糯玉米穗上第一叶叶夹角与穗下第一叶叶夹角遗传模型相同,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穗上第一叶叶夹角BC_1、BC_2、F_2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63.96%、72.90%、82.55%,穗下第一叶叶夹角BC_1、BC_2、F_2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63.41%、71.83%、82.01%;27.58%的表型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决定,非加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易晚代进行叶夹角性状选择。研究结果为糯玉米叶夹角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株型育种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按双列杂交Griffing II估算了7个糯玉米自交系及21个组合叶夹角性状的配合力,并对玉米叶夹角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自交系叶夹角性状的GCA值大小顺序为N22N8N28N7N23N27N4,N27的GCA值表现为较大的负效应,其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较小,说明N27可作为培育叶夹角较小、株型紧凑的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糯玉米叶夹角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叶夹角性状的增效受隐性基因控制,叶夹角性状的广义遗传率较低,为68.50%,狭义遗传率较高,为72.62%,在育种实践中,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叶片数量及叶夹角的大小影响玉米截光能力和光合利用率。在分析玉米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状况的基础上,从玉米叶片数与花期之间的相关性、玉米叶片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叶夹角研究进展等方面总结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培育适宜高密度种植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需求.本研究以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通过测量株高、穗位高、基部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夹角,计算叶向值和叶面积,计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新单61'、'新单68'、'新单6...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交群体的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耐密紧凑株型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叶夹角和叶向值是衡量株型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选用叶夹角和叶向值存在差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PH6WC、87-1和自330构建1个四交(郑58/豫87-1//PH6WC/自330)组合,以228个四交F1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1张含225个SSR位点,全长1 387.2cM的玉米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间距为6.19cM。基于四交群体应用区间作图法检测4个环境下的QTL,共检测到13个叶夹角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3、4、5、7和10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1%~20.0%的表型变异;检测到15个叶向值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4、5、7、8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4%~20.1%的表型变异。其中qLA-E2-2和qLA-E4-2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692-umc2297(bin 5.03),分别解释16.6%和13.2%的表型变异;qLO-E1-1、qLO-E3-2和qLA-E4-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568-bnlg1953(bin1.02),分别解释10.1%、19.9%和12.3%的表型变异;qLO-E2-1和qLO-E3-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phi056-phi427913(bin 1.01),分别解释13.8%和10.0%的表型变异。这些多个环境共同检测到的QTL将为玉米耐密理想株型育种中叶夹角叶向值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益信息,加速耐密株型玉米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玉米株型主要性状作图群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优良玉米自交系豫82、沈137及其F1、F2:3家系为材料,测定株高、穗位高、叶长、叶宽、叶夹角和叶向值6个主要株型性状研究表明,亲本自交系在株型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与自交系沈137相比,自交系豫82叶夹角小55.1%,叶向值大86.8%,穗位高低32.6%;后代F2:3家系间存在明显差异,各株型性状均呈连续变异、正态分布。这说明所选材料适合做QTL定位与分析的作图群体。  相似文献   

20.
利用3个回交后代分离群体结合混合分群法,对发现的玉米矮秆平展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体主要是由于植株节间长缩短而导致株高降低,同时穗上叶夹角接近直角,表现为典型的一因多效作用.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株高与叶夹角变异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玉米第3染色体的3.05 bin,位于SSR标记umc2265和umc216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5和5.4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