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沈从文自小生长于湘江楚水间,故乡源远流长的屈原文化、奇异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态蕴就了他独特的情性。他以一个忠实信徒的态度、度诚赞美着心中理想的人生形式。于是,那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湘西世界”成就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文化。但是,现实冲撞着这个古朴和谐的、牧歌式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完美”被撞碎或变质。沈从文终于清醒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而要给“湘西世界”找到新生和光明,就不得不思考变革的问题了。《箱子岩》比较显著地显示了作者这一思想裂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杂文在沈从文创作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它却涵纳了沈从文思想艺术中的诸多曲折与矛盾。特别是《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这一组杂文,展现了三四十年代沈从文曾经有过的尝试、探索与失败,补充了沈从文由"边地牧歌"转向"抽象的抒情"的精神轨迹。而《沈从文全集》对"杂文"的收集、归纳,又为我们提供了沈从文研究的一条新思路,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沈从文被经典化的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3.
论文主要研究沈从文笔下湘西边城的自然与生命、人情与人性的美好。论文认为生命之静美和人性之温柔在《边城》里得到了极致的阐释。《边城》是沈从文的巅峰之作,是一个颂扬爱与美、和谐的故事,虽是悲剧,但作者无意挖掘其悲剧内涵,而是旨在创造出一曲审美理想化的田园牧歌。用诗意横溢的文字为读者勾画出奇妙独特的湘西边城,他将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朴的湘西风情有机的结合,描绘了边城茶峒中的自然美、民俗美和人性美。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所说的“地方重造”指的是大湘西的重新改造。从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地方重造”思想逐渐生成。湘西地方实际存在的问题是沈从文“地方重造”思想生成的外在客观依据,而他热爱湘西地方的浓烈情感则是内在成因。就湘西地方如何重造,沈从文提出了个人的方案设计。沈从文“地方重造”思想的特点在于地方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统一,且与其湘西少数民族立场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描写了独特的湘西世界。上世纪20年代未期到30年代中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代表作为《边城》,作品着力表现的是湘西劳动人民身上人性的善和美的光辉,希望是把这种积极健康的生命活力输入到整个民族的道德文化建设中,促使民族生命力的觉醒。在他的作品里孜孜不倦地描写着人性的善和美,赞美着原始自然的生命活力,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独特而又美好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6.
新夜行地图     
黄健 《百姓》2009,(8):22-23
一到8月,北京的大小场所都在积极地为黑夜开绿灯,自然博物馆上演"奇妙夜",游乐园开办夜场狂欢,还有家门口的水上威尼斯之旅,无论用形式还是场地,大造狂欢气氛.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商人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商人。有首名为《叶子》的歌,里面有两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一个人把孤单上升为心灵的狂欢,已然进入佛门  相似文献   

8.
《平凡的世界》之独特的底层叙事,是该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融"崇高"于"平凡"的情感叙事;二、重"立体"而"现实"内心叙事;三、窥"时代"以"悲悯"的人性叙事;四、探"人生"之"真相"的反思叙事。该作品的底层叙事,充分彰显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杨彦 《河南农业》2012,(2):62+64
沈从文是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清新、朴实、自然.特别是关于湘西乡村风情的小说,以表现人性为中心,传递出作者原始古朴的人生审美理想.对善良淳朴的民风民情等人性美的讴歌、对美的刻意追求和作品中展现出的浪漫色彩是沈从文乡土小说中重点表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坤哥 《中国农资》2013,(50):4-4
《坤哥走市场》这个不错的专栏,坚持了整整十年,窃以为蛮了不起!十年,一棵小葱早就长成了参天大葱,偶亦成坤叔了,胡子一大把,受宠若惊中。十年的青春,是一场落寞的狂欢。走市场中短暂的狂欢,至少留给我们一个错误的美丽、骄傲的背影,我们依然在云淡风轻处,嗅着香樟树的浓郁芬芳,仿佛短暂狂欢中细碎的笑语声、低低的哭泣声,历历在目,并未走远,只是不再属于我们了。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种全球化趋势最早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全球化思想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社会主义中国不应该回避,而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发展,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世界多样性,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国际关系民主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木原则,但是多样性所伴生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会阻碍国际关系的民主进程,因此木文立足于多极化趋势的背景下具体分析世界多样性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苔丝》是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睐,被视为一件光彩夺目的艺术佳品。本文分析了它在结构与情节上的两点特色。笔者认为,小说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场次式特点,非常简洁、明快。并分析了哈代选用红色意象,布下了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政府财政数据,将世界各国(地区)的税制结构分成六种类型,并对中国间接税比重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基本属于“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尽管中国间接税比重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已经高于世界经验水平。如果税制结构得不到改善,将逐渐偏离世界发展一般经验规律。在分析影响间接税规模的影响因素基础之上,提出构建与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宏观经济目标一致的“双主体”税制结构;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形成的主要依据。坚持独立自主,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成为多极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国适时地调整了外交政策,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而。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礼学中,人们将世间的器物划分为祭器与养器两种类型,这是基于神圣与世俗两重世界的理论;而将礼器分为祭器与明器两类,则是依照存在人与鬼神的两个世界的理论。周人在死者的随葬品中,兼用这两种器具,正是灵魂禁忌潜在地表现出理智与情感两种矛盾的反映,礼的器具下蕴含着深刻的礼意。礼意依存于礼器的朴素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道器关系的沉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日两国在1952-2016年参加体操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中的男子比赛成绩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中、日两国男子竞技体操发展历程,分析中、日两国男子竞技体操各阶段发展的异同点,目的是为中国男子竞技体操今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及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头足类是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种类之一,已成为世界海洋捕捞业的重要组成。根据1970—2016年世界各国头足类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世界头足类渔业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分析认为:1970—2016年世界头足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到3.68%,远高于同期世界海洋捕捞产量的增长率,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10—2016年,头足类捕捞产量占世界捕捞产量的比重稳定在4.5%~6.0%。不同年代柔鱼科、枪乌贼科、乌贼科和章鱼科的产量组成及其比重有所差异,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排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年代各科所占比重依次为柔鱼类(58.41%)、枪乌贼类(11.98%)、章鱼类(8.92%)、乌贼类(8.40%)。亚洲在40多年的世界头足类渔业组成中地位极为重要,日本头足类产量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第1位下降到2010年代的第5位,我国从1970年代的第5位上升到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第1位。对大洋性鱿鱼资源的认知能力、开发能力和掌控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生产性探捕的监测体系,研制全球远洋鱿钓渔业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自主产权的渔具及标准化装备体系,研发渔获品质控制技术与溯源体系,开展基于物联网工程的远洋渔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起我国主导研究的头足类渔业资源评估体系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把握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辣椒产业的战略地位,实现辣椒育种技术创新,把握辣椒种业芯片地位,推动中国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情报学和经济学中调研分析、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全球及中国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从科研论文、专利数据和产业主体等方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的辣椒育种进展和发展趋势,研判辣椒育种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全球辣椒生产规模和产量持续扩大,中国辣椒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贸易规模维持高位,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辣椒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中国辣椒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瞄准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产业结构;2)突破育种关键技术,培育专业型辣椒品种;3)发展信息技术,加强大数据育种平台建设;4)注重标准化建设,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以上建议为推进中国辣椒育种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