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采用对峙培养、显微观察、孢子萌发、室内防效测定等方法研究其抑制能力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 d时,长枝木霉T6菌株对该病菌的抑制率为60.09%;显微形态观察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菌丝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缠绕;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1.00%;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防效为69.06%。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内生真菌N-1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类地位,探索其防治植物病害的潜能,采用平板五点对峙培养法、生长速率法和防效盆栽试验测定N-1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 序列分析对N-1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内生真菌N-1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5 d菌株N-1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75.93%,发酵液原液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0.94%和82.87%,室内盆栽相对防效为76.41%。通过形态学和rDNA ITS 序列分析,将菌株N-1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该菌株最佳生长培养基为SDAY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35 ℃,最适生长pH为7,可利用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酪氨酸。研究表明,内生真菌N-1菌株具有潜在的生防价值,可为美洲南瓜枯萎病生防菌剂的研发提供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6,(3):41-45
为降低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抗药性,提高防控效果,用菌丝生长速度法确定了番茄灰霉病病原菌适宜生长的温光条件,并对常用的化学药剂和6种生防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在5~3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5~30℃,超过33℃病原菌不萌发,病原菌生长速度在光照条件下总体上略快于黑暗条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剂C效果最好,在前8天抑菌率达100%;其次是药剂A,药剂B、药剂D效果较差;有光条件下病原菌在含药剂A平板上比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略快,在含药剂B、D平板上则慢得多。生防菌株以木霉、拟康氏木霉、黑根霉、匍枝根霉对番茄灰霉病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在65%以上,拮抗级数均达到Ⅱ级,其中木霉、拟康氏木霉、黑根霉对峙的病原菌菌落呈现萎缩现象,抑菌效果较好。在田间试验中,化学药剂C、A对番茄灰霉病防效最高,分别为69.14%、66.01%;生防菌株中木霉发酵液防效最高,为61.09%,其防效处于4种化学药剂的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生防菌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等6种药用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棘孢木霉F_2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菌丝体可以通过空间竞争对病原菌进行抑制,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 90%,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的抑制率达100%;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稀释5倍对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92. 6%、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2. 6%、对离体感病叶片的防治效果为74. 0%;病害发生前使用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预防,接种病原菌7、15 d后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3. 4%、81. 7%;病害发生后使用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防治,相对防效为52. 6%。试验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生防制剂,采用对峙培养法、含药培养基法和显微观察法,测定生防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6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活性,初步探究长枝木霉菌株T6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5 d时菌株T6不仅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抑制率为66.50%,而且对其菌丝具有明显重寄生作用。菌株T6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培养4 d时其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29%和71.91%。因此,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主要通过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发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防放线菌组合防治枯、黄萎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良放线菌及其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生物防效,筛选出具有良好防效和促生作用的复合菌株。【方法】采用离体抑菌作用测定法和温室人工接菌法,研究不同生防放线菌及其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防效和促生效果。【结果】离体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菌株SC11和SE2的菌体、发酵液和发酵滤液对大丽轮枝菌和西瓜枯萎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孢子萌发抑制率高;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C11和SC1复配的C2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防效显著,防效分别达到84.93%和71.48%,且高于各菌株单一使用的效果;C3组合的发酵液对西瓜的株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影响突出,经C3处理后的西瓜根系还原强度值最大,对茄子的促生作用仅次于菌株SF6。【结论】生防放线菌组合的防病促生作用优于单个菌株,组合菌株间通过协同作用可达到优势互补,只有全面考虑各菌株的习性并进行合适的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防草莓灰霉病的药剂,选择了5种供试生物药剂,分别开展了室内抑菌实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药剂抑制菌丝生长效果明显,生物类药剂显著优于化学类药剂(腐霉利对照),其中,多抗霉素WP和香芹酚AS抑菌效果明显,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WP和丁子香酚SLX、哈茨木霉菌WP。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7d显著低于第2次施药后14d效果,各药剂处理防效得到显著提升,多抗霉素WP和香芹酚AS防效最高,防效分别为86.12%和82.32%;枯草芽孢杆菌WP和丁子香酚SLX防效次之,防效分别为75.36%和72.77%;哈茨木霉菌WP防效最差,防效为65.20%,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生物类药剂持效性更佳,显著好于化学类药剂,故可推荐多抗霉素WP、香芹酚AS、枯草芽孢杆菌WP和丁子香酚SLX 4种药剂作为防控草莓灰霉病的生防理想药剂,旨在为徐州地区绿色发展新理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哈茨木霉菌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培养皿试验和盆栽试验分析了哈茨木霉菌对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皿对峙试验中,发现哈茨木霉菌菌株DQ002及其挥发性物质和发酵液均能有效抑制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7.18%、18.73%和22.79%;盆栽试验发现哈茨木霉DQ002可以有效缓解甜瓜枯萎病的发生,并且提高了甜瓜幼苗叶片和根部的PAL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总之,哈茨木霉菌DQ002通过空间竞争及其发酵液和挥发物质明显抑制了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并通过提高甜瓜幼苗PAL和β-1,3-葡聚糖防御酶活性增强了甜瓜对枯萎病的抗性,降低了甜瓜枯萎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枯萎病病原菌和拟康氏木霉T886配合施用,研究拟康氏木霉T886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施用方法以及对黄瓜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拟康氏木霉T886的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其中CK3(只接种木霉发酵液)对黄瓜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在枯萎病防效方面,T1(木霉菌剂和病原菌同时接种)、T2(霉菌剂先接种,2d后接种病原菌)、T3(病菌先接种,2d后接种木霉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CK1(只接种病原菌)、CK4(稀释800倍的多菌灵药剂与病菌带菌发酵液同时接种),其中以T1防治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拮抗研究和发酵液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以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研究,从6株生防木霉菌株中筛选出对致病疫霉菌具有生防作用的高效生防木霉菌株T-28,该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拮抗等级为I级,发酵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4.71%,孢子囊萌发相对抑制率为64.41%,孢子囊游动孢子释放相对抑制率为68.31%。经ITS PCR扩增产物分析,T-28菌株与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的ITS序列具有99%的最大同源性,验证为哈茨木霉。对哈茨木霉T-28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发现其对生长温度、pH、碳源和氮源要求不严格,是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效生防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