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处理方式对黄冠梨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冠梨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其打破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30d可使自然贮藏1 a的黄冠种子发芽率达90.5%,当年采收新种子发芽率15.6%;当年采收种子去皮后发芽率达72%;单独使用GA3和6-BA均能提高黄冠种子的发芽率,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4℃低温20d以上GA3和6-BA可使种子发芽率分别达51.66%和90.47%,6-BA浸泡后4℃低温20d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2.
金叶大叶黄杨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为打破其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采用赤霉素溶液浸种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叶大叶黄杨种子进行催芽试验.结果表明:用5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金叶大叶黄杨种子4d,后经低温层积30d,对于打破其种子休眠的效果较好,其种子发芽率达71.33%.赤霉素和低温层积相结合对打破金叶大叶黄杨种子休眠有一定作用,能显著提高其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64-67
泰山黄精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出苗缓慢,提高种子萌发率、缩短育苗时间是泰山黄精栽培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将泰山黄精果实与湿沙混合层积处理,处理温度设室外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和-20℃低温冷藏,然后用赤霉素浸泡,研究打破泰山黄精种子休眠的方法。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湿沙层积泰山黄精种子萌发率为35.61%~42.39%,-20℃低温冷藏后萌发率极低。湿沙层积处理后用赤霉素浸泡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4℃低温冷藏后用100 mg·L~(-1)赤霉素处理萌发率最高。形态学研究发现,泰山黄精种子萌发首先形成小球茎,小球茎分化出不定根和芽后休眠30~40 d,最后形成幼苗。由此推测泰山黄精种子存在二次休眠现象,即种子休眠和小球茎休眠。湿沙层积-4℃低温冷藏后的泰山黄精种子用100 mg·L~(-1)赤霉素浸泡24 h能够打破其种子休眠,显著缩短小球茎休眠时间,是提高泰山黄精种子育苗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低温层积处理对北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低温层积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以北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层积时间(10,20,30,40,50,60 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丁香最适宜的层积时间为50 d,在此处理下,萌发时间比CK提前1 d,萌发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从54.4%和18.0%提高到97.8%和85.6%,发芽指数从3.4提高到8.5,活力指数从1.85提高到8.28,胚根长从1.35 cm提高到2.75 cm。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永瓣藤种子休眠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贮存方法、硫酸酸蚀及赤霉素处理方法,探讨打破永瓣藤种子休眠并提高其萌发率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永瓣藤种子透水性差、具有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保湿、低pH值环境均不能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浓硫酸酸蚀处理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也不能打破种子休眠;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使永瓣藤种子萌发率达到(71.47 ±6.15)%.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五尖槭种子休眠的温度特性,通过不同贮藏方式和温度处理对五尖槭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五尖槭种子有休眠特性,低温和低温湿沙贮藏可以解除种子休眠,低温湿沙贮藏种子发芽率最高为47%,4℃低温60d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萌发率最高为45%,种子萌发率和低温积累量有关,低温10℃可以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种胚后熟是桧柏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的透水性与种子休眠无关,采用变温层积,低温层积催芽法均可打破种子休眠,应用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可缩短催芽时间;所有方法中以变温层积法催芽效果最佳,种子绝对发芽率可达95.7%。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菟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成熟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温等因素对种子休眠解除的作用,结果显示:种子采收后30 d进入休眠状态;在ABT生根粉200 mg/L浓度下浸泡种子24 h,对打破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发芽率达33.0%;10℃低温贮藏3040 d,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可达66.9%;10℃低温贮藏40 d后,再用浓度15040 d,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可达66.9%;10℃低温贮藏40 d后,再用浓度150200 mg/L的ABT生根粉浸泡种子24 h,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提高到85.2%、81.2%,且对实生苗的长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低温和高温2种温度环境对新疆黑果枸杞种子共同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启动日、发芽指数、发芽势进行研究,为其工厂化育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种子在5℃环境处理0~20 d,放入10~40℃温度环境测定种子发芽率等指标。[结果]低温处理(1)种子在T3环境发芽率最高65.0%,比常温种子高77.8%;低温处理(3)种子在T4环境启动速度最快,需要4 d,比常温种子快0.8 d,发芽指数也最高5.1,比常温种子高73%;低温处理(4)种子在T4环境发芽势最高24%,比常温种子高33.3%;低温处理(3)、(4)种子在T1低温环境可以打破种子休眠。[结论]种子低温处理后在较高的温度环境,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启动速度、发芽势、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0.
以忍冬种子为材料,研究忍冬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打破休眠的方法以及发芽最佳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忍冬品种种子大小和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低温处理前后忍冬种子胚率从41.57%上升到53.07%,说明低温具有破眠作用;浸种0~2d种子吸水率由0快速上升到52.35%,说明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砂纸摩擦和0.3~0.7g/L赤霉素均可促进忍冬种子破眠,其中砂纸摩擦+0.5g/L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为68.30%,效果最佳;蛭石+松针土(体积比为1∶1)发芽率为10%,是种子发芽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11.
言实 《北京农业》2002,(2):16-17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健壮成长,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低温层积材料、种子去壳与否、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种子储藏时间等因素入手,研究各因素对甜樱桃种子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育苗基质等材料可以替代常规粗沙等材料进行层积处理,并可显著提高种子萌芽率;经过1 000 mg/L赤霉素(GA)处理带壳甜樱桃“燕子”种子后,160 d后其萌芽率可达46.5%;去壳的甜樱桃“美早”种子经过900 mg/L GA处理后,其萌芽率可达96.5%;GA相对于6-苄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种子萌芽效果最好,经过1 000 mg/L GA处理甜樱桃“布鲁克斯”种子萌芽率可达86.0%;甜樱桃种子采收后立即处理其萌芽率最高,种子萌芽率会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该研究初步探索出可以显著提高种子萌芽率、缩短种子萌芽时间的方法,极大地提高种子萌芽效率,大大缩短了甜樱桃实生育种时间,对于降低甜樱桃品种选育周期、难度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穿龙薯蓣种子直接播种出苗率低,且出苗不整齐的特性,进行了穿龙薯蓣田间种子的不同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温水浸种能提高穿龙薯蓣种子出苗率,赤霉素对打破种子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室外低温沙藏+赤霉素处理30~40 d后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其赤霉素最佳浓度为100~200 mg/kg,在播种及幼苗生长初期遮阳30%有利于保湿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六盘山野生桃儿七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提高桃儿七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方法,发现经过90 d低温层积、150mg/LGA3浸种24 h的处理,能有效地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以综合手段处理后的胚为外植体,摸索建立桃儿七胚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适合桃儿七胚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5 m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健壮生长,中草药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主要常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蔺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物理、药剂、低温层积以及多种配合处理方式对破除马蔺种子休眠及诱导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蔺种子种皮约占种子风干质量的27.99%,种子透水性较差,种子自然萌发率较低,为2%~3%.物理、药剂、低温层积处理方法的单一处理对破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效果不明显.但将几种方法配合处理后,发芽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层积处理60d,又经300mg/L赤霉素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可达14%.由此可见,多种处理方法的配合使用对破除马蔺种子休眠以及提高其萌发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八棱海棠种子分别进行水浸处理、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蔗糖溶液浸泡处理、低温层积等处理,而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分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移栽生长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蔗糖溶液和赤霉素溶液浸泡均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低温层积是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低温层积90d后,可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8.
山桃稠李种子休眠机理及催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山桃稠李种皮的透水性、胚形态后熟及催芽过程中发芽抑制物质的转化过程,探讨了山桃稠李种子休眠机制.结果表明:山桃稠李种皮透水性差,刺破种皮和完整种皮的山桃稠李种子分别吸水32.97%、27.79%,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山桃稠李种子存在明显的胚后熟现象,种子成熟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层积处理...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杜梨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杜梨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KNO3,硫脲,萘乙酸处理和低温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KNO3和硫脲均能有效地破除种子休眠,且药剂浓度不同,种子发芽率也有所不同;种子低温处理天数不同,种子发芽率明显不同,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逐渐增加,处理时间30 d以上为宜;低温处理与药剂处理配合对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低温对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休眠的解除效果,以12个种源山桐子种子为材料,在5℃、10℃、12℃、15℃分别处理0 d、20 d、40 d、60 d,并在15/25℃条件下观测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增加了5.38%~35.41%,增幅为8.26%~114.18%;发芽势增加了7%~48.96%,增幅为37.49%~276.19%。不同种源最合适的低温处理温度和低温处理时间不同,最适低温处理温度大致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10℃的低温对大部分种源的休眠解除效果较好,20 d的低温处理即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在较高的温度下,过长时间的低温处理会抑制种子的萌发,15℃的低温处理会延长山桐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在低温处理60 d时,15℃的低温处理甚至导致了临安种源种子不发芽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