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松脂二烯在植物叶片表面的成膜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松脂二烯 (pinolene) 提高农药田间防效的机理,研究了其在植物叶片表面的成膜性能。以红叶石楠和山核桃为试材,分别将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和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与松脂二烯桶混后喷施到植物叶片上,通过电镜及光合测定仪,观测了松脂二烯对农药药液在叶片表面的成膜形态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氙灯光照,研究了松脂二烯抗雨水冲刷能力和抗光解能力。结果表明:添加松脂二烯的农药颗粒表面均有一层明显的油状包被。在不同雨水冲刷时间段,添加松脂二烯的噻虫啉处理组植物叶片上的农药保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松脂二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用,能显著降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光分解速率;松脂二烯叶片成膜致其光合速率下降5.16%,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松脂二烯和农药混用,可增加农药有效成分在植物叶片上的成膜性,且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较小,可有效减少农药受雨水冲刷损失和光解速率,延长农药持效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喷雾助剂提高烯酰吗啉防治莴苣霜霉病的效果,采用喷雾法测定了有机硅助剂Silwet 4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捷成、植物源助剂克欧森和怀农特4种助剂对50%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在莴苣上的沉积率及对霜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烯酰吗啉不添加助剂以及分别添加4种助剂后,第1次施药后1 d在莴苣植株内的沉积量分别为4.10、...  相似文献   

3.
为选择用于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喷雾助剂,利用全自动张力仪和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添加4种不同喷雾助剂后0.5%氯虫苯甲酰胺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玉米叶片上的接触角,应用大疆T20型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喷雾,分析添加4种喷雾助剂对玉米冠层不同位置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和雾滴沉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迈飞和Agrospred 910喷雾助剂后,药液的表面张力分别较未添加助剂时显著降低19.6%和30.1%;不同喷雾助剂对药液在玉米叶片上接触角的影响各不相同,添加Agrospred 910助剂后液滴接触叶片60 s后接触角降至11.92°;添加4种喷雾助剂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冠层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和雾滴沉积量,其中添加Agrospred 910助剂后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雾滴沉积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6.93%、35.92%和61.90%。表明在玉米田间使用植保无人机喷雾施药时,可以优选使用Agrospred 910喷雾助剂。  相似文献   

4.
红叶石楠是我国园林绿化常用的彩叶树种。近来,安徽合肥市红叶石楠叶斑病发生严重,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为科学防控红叶石楠叶斑病,对其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红叶石楠叶斑病的病原菌,并通过显微形态观察结合系统发育树的方法,最终将其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适宜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6。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正确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甲酯化油助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叶片上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模拟研究了5种自制甲酯化油类助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喷雾液桶混对其物理性状及在甘蓝叶片上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5种助剂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缩短药液干燥时间,并增加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叶片上的最大持留量及抗雨水冲刷力,增强农药的渗透性。花生油酸甲酯助剂(MPOA)对药液喷雾性能改良作用最为明显。添加0.02%的MPOA可降低药液表面张力28%左右,甘蓝叶片最大持留量增加约4倍,而且可大大增强药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作物叶片表面润湿性能,科学选用助剂提高化学防治水平,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定了小麦、玉米、辣椒、大豆和苹果5种作物叶片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进一步测定了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20%阿维 ? 杀虫单微乳剂两种药液液滴在添加Silwet 408和GY-Spry两种喷雾助剂后其在5种作物叶片上的接触角。结果表明:5种作物叶片正反面表面自由能差异较大,表面自由能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辣椒叶片 (54.12、45.08 mJ/m2) 和小麦叶片 (3.76、6.42 mJ/m2);同种作物叶片正反面表面自由能均有差异,其中辣椒叶片正反面和大豆叶片正面自由能以极性分量占主导,表现出亲水性,小麦、玉米、苹果叶片正反面及大豆叶片反面自由能以色散分量占主导,表现出疏水性。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000倍液和20%阿维 ? 杀虫单微乳剂750倍液中分别添加两种助剂后,药液液滴在5种作物叶片上的接触角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添加Silwet 408后两种药液接触角分别降低82.63%~100%和85.07%~100%,添加GY-Spry后分别降低0~57.54%和10.96%~59.13%,说明添加Silwet 408比GY-Spry使接触角降低得更为显著;加入助剂的两钟药剂在5种作物叶面上接触角下降趋势一致,0~30 s内接触角下降程度明显高于30~60 s。本研究表明,喷雾助剂Silwet 408 和GY-Spry能提高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20%阿维 ? 杀虫单微乳剂对5种靶标的润湿性,效果上Silwet 408 好于GY-Spry。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疆MG-1P型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在棉花生长中期进行喷雾施药处理,探讨了喷雾参数及添加的助剂类型对农药雾滴在棉花植株叶片上沉积分布的影响。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及3种飞防助剂(倍达通、ND-800和G-2801)为试验药剂,在不同喷雾参数及飞防助剂条件下在棉花生长中期进行喷雾处理,以诱惑红作为药剂沉积指示剂,采用雾滴测试卡和滤纸检测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滤纸洗脱溶液的吸光度值,计算单位面积的药液沉积量,利用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密度。结果显示:植保无人飞机的飞行速度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最大,而飞行高度则对其无显著影响。添加不同助剂对棉花植株叶片正反面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不同:3种助剂均可使棉花冠层上、中、下部叶片正面的雾滴密度显著提高;而对于叶片反面,则仅添加ND-800后棉花冠层上、中、下部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分别增长688.9%、590.9%和327.5%,而添加G-2801与倍达通助剂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引起四川省红叶石楠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潜在侵染源,采集疑似感染炭疽病的典型病叶进行分离获得纯化病原菌菌株,从中随机选取菌株HYSN3制成分生孢子悬浮液和菌饼,以无伤、刺伤、剪伤3种方式进行接种,筛选出效果最好的接种方式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多基因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到种,并采用筛选出的接种方式将分离自其它19种寄主的23株炭疽菌接种到红叶石楠上,明确其潜在侵染源。结果表明,从红叶石楠病叶中共纯化得到14株菌株,基于形态特征和显微初步鉴定结果,从中选择8株代表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3种接种方式中,以刺伤后接种菌株HYSN3菌饼的效果最好,可用于致病性测定。基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5株)、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1株)和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2株),表明四川省红叶石楠炭疽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来自其它寄主的23株炭疽菌菌株都能侵染红叶石楠,但致病力强弱不同,附近受炭疽菌侵染的植物都有可能成为红叶石楠炭疽病的潜在侵染源,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需予以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模拟雨水冲刷条件下,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了添加4种自制喷雾助剂AY904-1 (含有4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AY904-2 (含有3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AY904-3 (含有2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 和AY904-4 (含有1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 对提高嘧菌酯在玉米叶片表面耐雨水冲刷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喷雾助剂对嘧菌酯药液物理性状及其玉米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模拟冲刷试验中,两种检测方法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嘧菌酯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1.0%的AY904-1和AY904-2以及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的AY904-3和AY904-4均可显著提高嘧菌酯在玉米叶片上的持留量,且助剂的添加量越大,耐冲刷效果越好,其中以AY904-1的效果最好。在嘧菌酯药液中添加4种喷雾助剂,均能降低药液在玉米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但与嘧菌酯药剂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AY904-1和AY904-2的干燥薄膜在水中溶胀度较低,成膜性能较好。将4种喷雾助剂与氯虫苯甲酰胺药液桶混后喷雾,发现其对3个品种玉米均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疆MG-1P型植保无人飞机在棉花苗期进行喷雾,探讨喷雾量及助剂对农药在棉花上的沉积分布及对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以5%啶虫脒乳油为试验药剂,在3个喷雾量 (15.0、22.5和30.0 L/hm2) 及添加2种飞防助剂 (YS09和倍达通) 条件下进行喷雾,以诱惑红为雾滴沉积和农药利用率测定的指示剂,采用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密度和雾滴覆盖率。结果表明:采用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棉花叶片上的雾滴密度和覆盖率随着喷雾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喷雾量为30.0 L/hm2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雾滴密度最高,分别为43.42 和58.04 个/cm2,雾滴覆盖率分别为6.44% 和6.34%。3个喷雾量下农药沉积率分别为3.53%、3.70%和4.00%,低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处理,药后1~3 d对棉蚜的防效也低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处理。喷雾量为22.5 L/hm2 时,添加助剂YS09和倍达通对叶片上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农药利用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对棉蚜的防效,药后1 d防效为86.24%和84.40%,分别比对照提高9.34%和7.48%,药后3 d防效达95.34%和94.73%,显著高于对照 (88.06%),达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水平 (94.36%)。表明采用植保无人飞机在棉花苗期进行施药,提高喷雾量有助于药液在棉花叶片上的沉积,在啶虫脒乳油中添加助剂YS09和倍达通,可提高药液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添加植物油助剂Aero-mate 320对植保无人机施药体系的影响,评价其作为航空喷雾助剂的可行性,通过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药液中添加0.3%、0.6%和1.0%的Aero-mate 320,测定并评估其对药液体系理化性质、抗蒸发性以及雾滴在水稻田沉积分布和沉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Aero-mate 320的适量添加可以改善药液的理化性质,提高喷雾的均匀性,减少蒸发,增加雾滴在水稻冠层的覆盖及沉积,并能显著增加农药沉积利用率。其中,添加0.6% Aero-mate 320后药液的表面张力以及在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显著减小,分别降低13.3%和30.3%,黏附张力由-9.7 mN/m增加至9.1 mN/m,黏附功增加51.3%,药液更易润湿叶片;雾滴粒径显著增大,雾滴谱相对跨度显著变窄,雾滴分布更加均匀,小雾滴数量显著降低,减少了雾滴的飘移;对喷雾雾滴蒸发的抑制率为25.0%;同时药液在水稻冠层中的沉积密度和覆盖率增大,沉积量显著增加,农药沉积利用率增至66.8%。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飞防助剂和施药液量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在棉花冠层的雾滴沉积和对棉花上蓟马防效的影响,选择倍达通、功倍、杰效丰和迈丝4种飞防助剂,设置3种施药液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植保无人飞机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后其在棉花冠层的雾滴密度、覆盖率、沉积量和雾滴均匀性以及对棉花上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4种飞防助剂和3种施药液量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的雾滴沉积和蓟马防效均有显著影响。增加施药液量可显著增加雾滴在棉花冠层的密度与覆盖率,添加飞防助剂对雾滴密度的提升效果显著。4种助剂对农药雾滴在棉花冠层上、中、下部的覆盖率的影响趋势较为一致,与棉花冠层上部相比,对中、下部位覆盖率的影响较低。施药液量为2 L/667 m2时,添加倍达通、功倍、杰效丰、迈丝及无助剂对照的雾滴穿透性分别为46.0%、49.1%、33.6%、36.1%和44.3%,该施药液量下各处理雾滴穿透性均较好。随着施药液量增加,药后1、3、7 d对棉花蓟马的防效也显著提升。在相同施药液量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药液中添加飞防助剂倍达通和杰效丰相较于功倍和迈丝,对棉花蓟马具有更高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为植保无人飞机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研究添加4种喷雾助剂 (有机硅、TM-10、卵磷脂和SY-6535) 对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含菌量的影响、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变化、助剂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影响等,并测定了添加助剂生防菌对白叶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以及在水稻叶表定殖动态,最终筛选出适合的喷雾助剂。结果表明:添加卵磷脂的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浮剂的含菌量显著降低;添加有机硅、TM-10和SY-6535均能有效降低悬浮剂的表面张力及其在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安全性评价显示,有机硅、TM-10和SY-6535对水稻幼苗生长无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TM-10和SY-6535后,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浮剂 (4.0 × 109 cfu/mL) 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7.70%和56.56%,显著高于未添加助剂的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定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后,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在水稻叶表的定殖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航空喷雾在丘陵果园对柑橘的影响,在植保无人飞机精准果树作业模式下,研究了3类喷雾助剂 (植物油类助剂倍达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助剂Y-20079和有机硅类助剂806) 对丘陵柑橘冠层及地面的沉积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作业参数条件下,与空白对照 (CK) 相比,不同类型助剂、同一助剂不同体积分数对雾滴密度、覆盖率、沉积量的影响均不同。其中:添加倍达通体积分数1.0%的优于0.5%的,且差异显著,雾滴密度、覆盖率及沉积量最高分别可提高42.0%、92.3%及33.6%;添加Y-20079体积分数1.0%的优于0.5%的,且差异显著,雾滴密度、覆盖率及沉积量最高分别可提高101.0%、86.5%及36.0%;添加806体积分数0.5%的优于0.25%的,且差异显著,雾滴密度、覆盖率及沉积量最高分别可提高43.9%、76.0%及35.0%。添加助剂后供试药液对柑橘冠层上部和下部的穿透性可分别提高10.2%~41.5%和4.0%~42.0% (倍达通)、101.0%和7.3%~78.7% (Y-20079) 及10.2%~43.9%和41.3%(806)。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助剂后农药在冠层投影区域的沉积量分别减少38.2%~48.5% (倍达通)、10.1%~46.3% (Y-20079) 和42.1%~56.2%(806),在相邻植株间的空白区域农药沉积量分别增加3.7%~39.3% (倍达通)、7.0%~50.9% (Y-20079)和22.3%~41.4% (806)。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山地丘陵柑橘园进行精准航空施药时,在药液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倍达通、1.0%的Y-20079或0.5%的806,均可有效提高丘陵柑橘冠层的施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有机硅表面活性剂Tech-408和Fairland2408对农药雾滴在烟草叶片上覆盖面积的影响,寻找提高农药使用效率的途径.[方法]将10%吡虫啉乳油稀释3 000倍,分别加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Fairland2408和Tech-408以及农乳500#后,采用连续拍摄的方法,测试直径范围为340~360 μm单个雾滴在‘NC471,、‘云110,和‘T66'3种烟叶片上的蒸发时间和覆盖面积,重点研究Fairland2408和Tech-408对药液雾滴在烟草叶片上覆盖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面活性剂不同,雾滴覆盖面积的扩展程度也不同.当Tech-408、Fairland2408和农乳500#的添加比例为0.03%时,雾滴覆盖面积在上述3种烟叶片上扩展的平均倍数分别为8.1、6.4倍和1.2倍.表面活性剂添加比例不同,其对农药雾滴覆盖面积的影响程度也明显不同.随着Tech-408、Fairland2408和农乳500#的添加比例从0.03%增加到0.1%,雾滴在‘T66’烟叶片上覆盖面积分别增大了39.8%、156.1%和53.3%.[结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Tech-408和Fairland2408和其添加比例均对吡虫啉在烟叶上的雾滴覆盖程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出适宜于飞防的苦参碱可溶液剂,并明确其润湿性能及喷雾性能,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测试了各配方的热贮和低温稳定性,利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制剂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利用水敏纸测试苦参碱可溶液剂在无人机喷雾时的雾滴密度及覆盖率,以此评价药剂的润湿性和喷雾性能。结果显示:BY-125为适宜于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剂,且当BY-125用量为1%~5%时,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BY-125用量升高,苦参碱可溶液剂的静态表面张力(SST)和动态接触角(DCA)逐渐下降。向稀释液中添加1.5%倍达通后,SST和DCA均分别降低48.78%~52.39%和56.59%~62.81%;桶混1.5%倍达通后,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燕麦蚜虫麦二叉蚜的防效、雾滴密度和覆盖率较未桶混倍达通时均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BY-125可用于配制苦参碱可溶液剂,其最佳用量为1%,桶混1.5%倍达通可显著提高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性能和沉积性能,本文优化了苦参碱可溶液剂在飞防中的喷雾性能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喷雾助剂在苹果园化学防治中的作用,采用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等分析了GY-T12、NF-100和迈润等3种喷雾助剂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 (CMC) 时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片表面润湿性能和持留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添加的3种喷雾助剂达到其CMC时,氟啶虫胺腈药液表面张力降低至27.64~35.64 mN/m;根据水滴在苹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小于或大于90°判定苹果叶片近轴面为亲水性表面、远轴面为疏水性表面,添加助剂使药液在近轴面和远轴面30 s的静态接触角分别降低23.2°~41.3°和68.0°~93.5°,同时使亲水性近轴面黏附功降低5.36~12.56 mJ/m2,而黏附张力增大9.27~11.26 mN/m,在疏水性远轴面黏附功与黏附张力分别增大27.45~36.66 mJ/m2和47.55~53.28 mN/m,对改善远轴面的黏附润湿性更显著;药液表面张力和最大稳定持留量存在抛物线状函数关系,当表面张力为40.89 mN/m时,持留量达最大值12.53 mg/cm2;3种助剂中,NF-100和GY- T12可显著增加药液持留量,且GY-T12对靶标害虫苹果黄蚜有显著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苹果园应用时应依据预期目标选择适当的喷雾助剂,并通过调节药液表面张力使其处于适宜范围以增加药液持留量、提高对靶标害虫的毒力。  相似文献   

18.
Zabkiewicz 《Weed Research》2000,40(1):139-149
The influence of adjuvants on spray liquid behaviour and herbicide performance is reviewed. Total formulation efficacy can be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deposition:retention:uptake: translocation:a.i. toxicity]. Adjuvants influence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plant interactions involved for each factor. Deposition efficiency of spray droplets on to a target is dependent largely on the droplet spectrum, whereas retention performance is dependent on plant leaf surface character, orientation and canopy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droplet volume, velocity and dynamic surface tension effects. Uptake into plant foliage is affected by the leaf surface wax, cuticle age and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variability. Uptake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appropriate formulation to provide either stomatal infiltration or much greater and faster cuticular absorp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inherent translocation capability of the a.i. is not affected directly by adjuvants, which are relatively immobile, but they can increase the mass of absorbed a.i. translocated, as a consequence of improved uptake or may reduce it as a result of localized contact phytotoxicity.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developing models of spray droplet deposition, adhesion and retention, as well as uptake. In future, individual models may be combined to provide an integrated formulation effica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