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工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信息对于国际贸易及进行更精确的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均非常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食品法典关于制定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和开展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数据要求、评估方法以及加工农产品分类等信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目前共制定了586项加工农产品中的农药MRL标准,其中针对谷物碾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煮、蒸、炒、腌制)烹饪加工后,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样品加工前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变化,计算加工因子,并根据我国3个代表性人群(儿童、育龄妇女、一般人群)的膳食数据,估算加工前后农药膳食暴露量变化以及对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的贡献率(ADIi%)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ARfD)的影响,评价了清洗和烹饪加工过程对减少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以及降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芥菜采用食用小苏打水清洗,普通白菜采用食用盐水清洗,对2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显著优于自来水清洗;经过清洗、烹饪后,其加工因子(PFTotal)在芥菜中介于0.06~0.24 (虫螨腈)和0.04~0.11 (高效氯氰菊酯)之间,在普通白菜中介于0.05~0.21 (虫螨腈...  相似文献   

3.
稻谷加工过程中4种常用杀虫剂残留的消解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控制水稻籽粒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研究了稻谷中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氯虫苯甲酰胺4种杀虫剂从农田到餐桌的残留消解规律,阐明了水稻生长后期4种农药的施药期、用药量、采收间隔期与籽粒中农药残留分布的关系,并结合食用加工过程,分析了稻米入口前农药的残留消解情况,评估了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田间试验参照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准则进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农药在稻谷不同加工过种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脱壳和碾米2种稻谷加工过程对4种农药的去除具有促进作用,其加工因子 (PF) 均小于0.5;稻米食用加工过程中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可有效降低4种农药在稻米中的残留量,PF<0.2,可进一步提高农药摄入的安全性。农药种类、施药剂量与采收间隔期和稻米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氯虫苯甲酰胺和丁硫克百威主要分布在稻壳和谷糠中,两者占总含量的85%以上,因此即使蜡熟期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21 d,2种农药也均未检出;而毒死蜱和三唑磷在收获后的籽粒中仍有检出,残留量范围分别为0.032~0.043 mg/kg和0.053~0.073 mg/kg。精米中三唑磷含量分配比随采收间隔期延长先降低后增加,其累积具有显著的滞后性,使得三唑磷残留量高于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0.05 mg/kg,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以降低其最终残留量。即使在乳熟期施药,所有剂量处理收获后的大米经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后,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低于MRL值。因此,适当的食用加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米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欧盟、美国和日本评估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数据要求和试验准则,以及开展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推荐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的方法,汇总了用于农药残留评估的加工农产品及其分类,分析了加工农产品中农药MRL制定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相关领域技术提供借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和美国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加工试验数据要求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试验准则,美国在试验准则中描述了加工农产品中农药MRL的推荐原则;美国和日本制定了一定数量的加工农产品中农药MRL,欧盟建立了适用于监管农药MRL的加工因子数据库;欧盟、美国和日本均在相关法规中规定了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合规性判定。  相似文献   

5.
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常用加工因子(Processing Factors,PF)来表示。加工不仅可以改善果蔬的食用特性,还对果蔬中农药残留具有重要影响。果蔬在食用前通常经历加工处理有清洗、去皮、烹饪等,某些农产品还会通过腌制、脱水等处理以改善保藏时间和食品风味。本文以常用的家庭处理为出发点,综述了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为确定合适的家庭处理方法提供参考,为膳食暴露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食品中农药残留量,以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1、如何清除果蔬中的农药残留? (1)将蔬菜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对包心菜可从中间切开后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淘米水清洗蔬菜的效果并不可靠,因淘米水本身可能就含有从大米中溶出或搓洗下来的农药,反而对蔬菜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就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1)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其科学依据;2)如何认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三要素 (毒理学、残留化学、膳食消费) 及其重要性;4)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情景、尺度和数据要求;5) 如何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论。结合上述问题的讨论,就目前我国在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将农药残留定义分为2类,即植物源产品残留定义和动物源产品残留定义;同时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又将农药残留定义分为风险评估残留定义和监测残留定义。JMPR在植物源产品农药风险评估残留定义中包含的代谢产物类型主要分4种情况:一是残留定义包含母体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是农药;二是残留定义包含母体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不是农药;三是残留物定义只包括代谢产物,且代谢产物不是农药;四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本文综述了JMPR关于植物源产品残留定义中含有代谢产物的农药进行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时残留数据的计算,旨在为我国制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但是目前基于我国试验数据开展的膳食风险评估和最大残留限量推荐实践非常少.本文结合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评估实践,重点介绍了评估所需试验数据的要求、动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水平的估算、膳食风险评估和最大残留限量推荐的方法,分析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动物源性食品中...  相似文献   

10.
天门市大米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暴露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体忠  陈祥瑞 《湖北植保》2011,(6):49-52,40
通过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对天门市早、中、晚稻米中毒死蜱、三唑磷、氧化乐果和甲胺磷等4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大米质量安全状况与农药最高残留量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米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2.0%,超标率为4.0%,均为三唑磷残留污染。安全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大米中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单项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杨梅中农药残留风险及去除效果,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了来自市场流通和生产环节的239个批次杨梅样品中检出率和残留量相对较高的4种农药(2,4-D、咪鲜胺、嘧菌酯和多菌灵)残留量.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价了杨梅中4种农药的膳食暴露风险,并分别选择清水冲洗...  相似文献   

12.
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2020,22(5):727-733
文章从中国制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和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常用的术语及模型出发,就相关研究及数据选择中易出现的问题,如定义不准确、数据选择偏差、模型模糊、结论依据不足等进行了分析评述,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和观点,以期加深理解,达成共识,正确应用风险评估原则,完善风险评估研究方法,从而提高风险评估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管理的支撑水平。  相似文献   

13.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on certain varieties of green leafy vegetables revealed very high BHC residues. The significance of certain comm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reducing the pesticide residue level on the raw material was investigated. Cooking the material in water for 5 minutes and immersion of the sample in 1% acetic acid solution and subsequent cooking reduced the level of pesticide residue within the permissible limit.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模拟沉积农药条件下,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GC-MS/MS) 检测技术,研究了经水洗、水煮、炒制、去皮和腌制5种加工方式后,多菌灵、吡虫啉、啶虫脒、乙霉威、霜霉威、丙溴磷、氯氰菊酯、三唑磷、敌敌畏和嘧霉胺10种农药在黄瓜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5种加工方式中,以去皮处理对农药的去除效果最明显,其中丙溴磷和氯氰菊酯的加工因子 (PF) 均为0.04,其他4种加工方式对农药去除效果的强弱顺序为水煮>炒制、水洗、腌制;农药的log Kow(辛醇水分配系数) 值跟农药的去除效果直接相关,经水洗和水煮2种加工方式处理后,农药的log Kow值越小,越易被去除。另外,水洗、水煮和炒制处理,在0~10 min内随处理时间延长农药残留量呈减小的趋势,10种农药的PF变化范围为:水洗时PF在1.00~0.62之间,水煮时PF在0.86~0.37之间,炒制时PF在1.13~0.52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最佳清洗方法,提高芹菜的食用安全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自来水、食盐、食醋、小苏打和果蔬清洗剂对田间芹菜样品 (以下简称田间样品) 及实验室模拟芹菜样品 (以下简称实验室模拟样品) 中吡虫啉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种清洗方式对田间样品及实验室模拟样品中吡虫啉残留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其中,田间样品去除率分别为自来水18%~46%、食盐溶液42%~75%、食醋溶液39%~68%、小苏打溶液14%~42%和果蔬清洗剂溶液29%~75%,去除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食盐溶液 = 果蔬清洗剂溶液 > 食醋溶液 > 自来水 > 小苏打溶液。实验室模拟样品去除率分别为自来水35%~63%、食盐溶液13%~31%、食醋溶液23%~42%、小苏打溶液13%~40%和果蔬清洗剂溶液25%~44%,去除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来水 > 果蔬清洗剂溶液 > 食醋溶液 > 小苏打溶液 > 食盐溶液。以去除率为评价依据,清洗液的清洗时间、温度、质量分数和浸泡次数对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去除芹菜等蔬菜中吡虫啉残留,降低膳食摄入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药残留监管与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法律法规、监管体系、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农药残留监管现状,从当前研究进展、标准制定情况和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明确我国标准体系建设动态。指出目前我国农药残留状况持续好转,标准体系建设势头良好的同时,我国农药残留技术法规、监管效率、标准数量、风险评估、体系协调性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展望我国农药残留发展需立足现实,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以法律为依据,以标准为中心,以农产品为单元,以农药为对象,全面推进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民健康诉求。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药资源,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广受关注。在中药材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由于农药不规范使用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甚至出口贸易。本文对我国中药材上农药登记情况及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 标准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归纳了炮制加工过程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影响,同时就中药材上农药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降低农药残留污染的相关措施。旨在明确中药材从采收到入口全过程中农药残留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加强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控制,降低农药残留污染风险以及为我国中药材上农药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凭借其独特、显著的疗效而被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材料,然而因其种植及加工过程不规范造成农药残留问题突出。本文对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比了不同地区和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加快我国药用植物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制修订,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