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省苹果施肥状况评价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为了解陕西省苹果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5~2009年的21个县7141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有机肥施用农户分别占到99.96%、24.52%和20.37%,全省平均50.15%;化肥氮、磷、钾施用量从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到关中灌区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氮肥(N)由490 kg/hm2增加到619 kg/hm2,磷肥(RO5)由318 kg/hm2增加到447 kg/hm2,钾肥(K2O)由73 kg/hm2增加到382 kg/hm2.各区域苹果化肥氮磷钾和有机肥施用量整体上与产量都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化肥和有机肥养分投入均表现出报酬递减趋势.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化学氮肥施用适量农户分别占18%、17%和12%,全省平均17%,过量农户分别占67%、74%和78%,全省平均72%;磷肥施用适量农户分别占12%、27%和15%,全省平均20%,过量农户分别占42%、52%和65%,全省平均50%;钾肥施用适量农户分别占11%、12%和14%,全省平均12%,不足农户分别占84%、48%和15%,全省平均56%.陕西省农户苹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为氮肥投入过量、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因此,增加有机肥投入,大幅度降低氮肥投入和合理施用磷肥是今后陕西省果农施肥的重点.另外,在陕北高原和渭北旱塬要注重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确定菜用大豆最佳钾肥施用水平,为广西菜用大豆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在氮、磷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按不同钾肥施用水平设4个处理,K2O施用水平分别为对照(K0):0 kg/667 m2、K1:2 kg/667 m2、K2:4 kg/667 m2、K3:6 kg/667 m2,结果表明在氮磷肥施用量相同基础上,处理K2施用K2O 4 kg/667 m2产量最高,比对照K0增产23.81%,比处理K1施用K2O 2 kg/667 m2增产8.57%,比处理K3施用K2O 6 kg/667 m2增产3.17%,由此说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菜用大豆鲜荚产量,但不是施钾肥水平越高鲜荚产量高,而是钾肥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菜用大豆产量不再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单株粒数、单株鲜粒重增加,是菜用大豆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增加产量,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考虑,施钾肥量建议控制K2O用量为4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选取一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连续 2年田间试验研究施用硫酸钾(K2SO4)和氯化钾(KCl)及不同施钾(K2O)水平(0、337.5、675、1012.5 kg/hm2)对三七生长发育、养分吸收、钾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 K 2SO4和 KCl可促进三七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和生物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三七产量( P.0.05),增幅 7.21%~27.33%,以施用 K 2SO4 675 kg/hm2处理(KS 2)产量最高。施用 K 2SO4和 KCl增加了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钾肥农学效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钾量 675 kg/hm2时达到最高;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P.0.05)。施用 2种钾肥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七根腐病的发病率,与 K 0相比,施用K2SO4和 KCl分别平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 35.80%和 28.40%;各施钾处理中以 KS 2处理降低根腐病发病率幅度最大。施用 K 2SO4和 KCl均明显提高了三七皂苷 R1含量和人参皂苷 Rg1、Rd、Re、Rb1以及总皂苷含量,增幅分别为 21.74%~89.13%、21.65%~57.22%、21.88 %~68.75%、15.79%~68.42%、19.11%~ 49.68%和  相似文献   

4.
甜菜是我国及世界主要糖料作物之一,但钾肥的不合理利用严重制约了甜菜生产。以不同甜菜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施用不同钾肥类型及不同钾肥用量对土壤钾素迁移、甜菜块根产量、产糖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确定适宜甜菜的钾肥类型及施用量。试验设置2个甜菜品种(KWS9899、KWS7748)、2种钾肥类型(氯化钾和硫酸钾)、4个钾肥施用量(以K2O计0、105、210、315 kg/hm2)。结果表明:(1)在距离滴灌带水平10、20 cm处,两种甜菜均以施用钾肥(K2O) 315 kg/hm2时土壤的速效钾迁移量最大,并且氯化钾肥的速效钾迁移量大于硫酸钾肥。同时,两种肥料类型下土壤中的速效钾均在20~40 cm土层中积累。(2)钾肥会提高甜菜块根产量和产糖量,以施用硫酸钾肥(K2O 210 kg/hm2)的产量与产糖量最高,且两种甜菜钾肥利用效率均随氯化钾肥和硫酸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综上,施用钾肥可以增加耕层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进而提高了甜菜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增加了钾肥农学利用率。硫酸钾肥(K2O 210 kg/hm2)对甜菜的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调查表明,湖北省红薯施用化学氮(N)、磷(P2O5)肥分别平均为132.0kg/hm2和43.5kg/hm2,基本不施用化学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可以促进红薯获取高产,氮磷钾肥施用比例(N:P2O5:K2O)以1:0.4~0.5:0.8~1.0为宜,其中氮肥(N)用量以150~225kg/hm2、钾肥(K2O)以120~225kg/hm2为好,氯化钾可以作为红薯钾肥来源,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施用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6.
施用钾肥对温室黄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温室田间试验,研究施K2O 0、240、480、720、960 kg/hm2等5个钾肥处理对津春3号黄瓜光合特性、产量、效益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K2O 720 kg/hm2时,黄瓜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施K2O 240 kg/hm2,黄瓜的叶面积和叶数最大。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黄瓜的光合作用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过程,钾肥量与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式为y=-4.160+4.5307x-0.6693x2,r=0.9470**。施钾肥能够提高叶绿素含量,钾肥量与叶绿素含量增量SPAD值关系式为y=-6.66+7.406x 8-0.97x2,r=0.9836**。施用钾肥对黄瓜的前期结瓜作用明显,前期施用钾肥,结瓜数量和产量增加显著。施用钾肥黄瓜增产14.7%~53.5%;施K2O 720 kg/hm2时,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施用钾肥使黄瓜提前结果,并延长了黄瓜的结果期。施用钾肥改善黄瓜品质,在K2O 240~720kg/hm2范围内,随着K2O量增加,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逐渐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玉米—小麦轮作条件下连续2年的大田定位试验,以钾空白(CK)、普通氯化钾常量(K1)、普通氯化钾高量(K2)为对照处理,研究通过控释氯化钾常量(CRK1)、控释氯化钾高量(CRK2)、氯化钾与控释氯化钾等比掺混常量(BBF1)、氯化钾与控释氯化钾等比掺混高量(BBF2)处理对玉米产量、钾肥利用率和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1)BBF2玉米-小麦季产量分别为11 697.8kg/hm2和11 921.1kg/hm2,增产和增收效果最好,较K1分别显著增产13.3%和15.7%,较K1分别显著增收16.6%和19.6%;(2)BBF2钾肥农学利用率较K1分别显著提高了49.0%和41.9%,生理利用率较K1分别显著提高了17.6%和34.8%;BBF1钾肥表观利用率最高,玉米—小麦分别为23.73%和35.22%;(3)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株高和茎粗;BBF2提高了玉米吐絮后期至成熟期的株高;CRK1、CRK2、BBF1、BBF2均提高了玉米吐絮后期叶片SPAD值。本试验条件下,控释氯化钾与普通氯化钾掺混施用可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钾素需求,提高玉米产量和钾肥利用率,BBF2处理为玉米最佳钾肥施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每公顷施用K2O135kg时产量最高,达7735kg/hm,比对照(NPK0)增产12.1%。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20135kg最高,比对照增收1008元/11m^2,产投比为3.3:1。钾肥施用量在K2O18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 纤维品质、 钾肥利用率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确定钾肥正确的用量和合适的施用时期,可为棉花主产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连续2年在山东平原县、 河北威县、 新疆昌吉市进行田间试验。钾肥用量试验山东设K2O 0、 30、 60、 120、 180、 240 kg/hm2,河北设K2O 0、 37.5、 75、 150、 225、 300 kg/hm2,新疆设K2O 0、 18.75、 37.5、 75、 112.5、 150 kg/hm2。钾肥施用时期试验3地点均设不施钾 (CK)、 钾肥100%基施、 钾肥50%基施+50%花期追施、 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 钾肥50%蕾期+50%吐絮期追施、 钾肥50%花期+50%吐絮期追施。【结果】山东、 河北、 新疆试验点上棉花开花期后累积的钾占整个生育期钾素累积量的54%~62%、 70%~73%、 49%~67%。施用钾肥增加皮棉产量和收益,钾肥用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2013年比2012年明显,三个地点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新疆山东河北,其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42、 240、 174 kg/hm2,经济最佳施钾量分别为136、 212、 150 kg/hm2。钾肥不同用量除影响某些纤维指标外,对品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秸秆不还田时,山东和河北试验点钾肥用量180 kg/hm2 和150 kg/hm2时可以维持棉田钾素平衡,而在新疆所有钾肥用量下棉田钾素都是负平衡。河北和新疆50%钾肥蕾期+50%钾肥铃期追施、 山东50%钾肥基施+50%钾肥开花期追施的皮棉产量、 钾肥的农学效率和施钾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施用时期。钾肥施用时期影响纤维长度、 断裂比强度或纤维伸长率,但因地点和试验年份而不同。施钾时期对纤维整齐度和马克隆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钾肥用量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影响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山东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80~24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 河北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50~18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 新疆试验点钾肥的适宜用量为K2O 112.5~150 kg/hm2,最佳施用时期为钾肥50%蕾期+50%铃期追施。  相似文献   

10.
在高沙土农业区土壤速效钾(K2O)低于60mg/kg的土壤上施用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水稻以基施或早期追施增产效果最好,其最佳钾肥用量为K2O 139.1kg/hm2,最佳施钾时产量为7648.3kg/hm2,投入产出比为1:5.2.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5种钾肥[粉碎性钾矿粉(K1)、全部枸溶性钾肥(K2)、含25%水溶性钾的枸溶性钾肥(K3)、含50%水溶性钾的枸溶性钾肥(K4)和硫酸钾(K5),施钾量均为K2O 150 mg/kg]及其施用量(0.5K2、K2、1.5K2和2K2,施钾量分别为K2O 75、150、225和300 mg/kg)和配施(0.5K2+0.5K5)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钾相比,施钾肥处理(除K1外)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相同施钾量下,随着肥料水溶性钾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以K4(分别为240.90 g/盆、2.60 g/盆、75.4 mg/kg)和K3(分别为234.86 g/盆、2.24 g/盆、73.9 mg/kg)处理最高。与水溶性钾肥(K5)处理相比,K4和K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35%和6.61%、40.43%和21.26%、22.01%和19.58%(P0.05)。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及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同一种枸溶性钾肥(K2)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2K2最高。综合结果表明,在相同施钾量下,含25%~50%水溶性钾的枸溶性钾肥(K4和K3)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佳,而全部枸溶性钾肥在2倍施钾量下可获得相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钾素对薄皮甜瓜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薄皮甜瓜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明显增加甜瓜的叶比重,明显提高其光合速率、产量和品质.与对照相比,其中施钾肥(K2O)121.5.kg/hm2时,甜瓜的光合速率提高最多,提高36.6%,叶比重、产量和折光糖度也增加最多,分别增加54.3%、13.7%和29.5%.在本试验范围内,甜瓜的田间最高产量施钾量(K2O)为121.5 kg/hm2.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每公顷施用K2O135kg时产量最高,达7735kg/hm2,比对照(NPK0)增产12 1%。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2O135kg最高,比对照增收1008元/hm2,产投比为3 3∶1。钾肥施用量在K2O18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14.
钾肥分期施用对苏丹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KCl分期施用对苏丹草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用一定量KCl对基本苗数量影响不大,过量施用KCl则对苏丹草基本苗产生抑制作用。施钾没有导致苏丹草叶片质量比例下降。施用KCl明显提高苏丹草对蚜虫的抵抗能力,5个施钾处理所寄生的蚜虫数量平均为不施钾的27.2%。施用KCl显著增加苏丹草鲜草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钾肥用量相同时,不同施钾时期及钾肥用量分配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在5个施钾处理中,以50%作基肥、在第2、3和4次收获后平均施用余下50%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16615kg/hn^2,增产幅度达26.1%,每千克K20增收苏丹草46.2kg;而KCl一次性作基肥施用增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施钾对加工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年的加工番茄钾肥用量田间试验和示范,研究加工番茄的钾肥效应。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加工番茄产量,经济效益显著;由钾肥的效应方程可以得出:推荐施钾(K2O)量为144~146 kg/hm2,N∶K2O为1∶0.8。施钾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加工番茄果实茄红素含量,减少烂果量,同时可提高果实糖酸比、果实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改善加工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沙田柚为对镁敏感作物。由于忽视施用镁肥,在生产上较容易观察到沙田柚叶片缺镁症状。研究了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配施不同用量钾镁肥对沙田柚叶片营养、柚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镁可明显减轻沙田柚叶片的缺镁症状,提高叶片镁素营养;在土壤有效钾含量中等,有效镁含量缺乏的情况下,施用钾肥(K2O)340.2kg/hm^2基础上配施镁肥(Mg)22.5及45.0kg/hm^2,果实产量提高1.2%~18.7%,种植效益提高0.4%~24.7%;施用钾肥(K2O)453.6kg/hm^2基础上配施镁肥(Mg)45.0、81.0及117.0kg/hm^2,果实产量提高11.2%~31.7%,种植效益提高11.7%~39.4%,同时柚果品质得到改善。在施用钾肥(K2O)340.2、453.6kg/hm^2的基础上,推荐镁肥适宜配施用量分别以(Mg)45.0、117.0kg/hm^2 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施钾对甘薯光合产物运转动力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甘薯不同时期施用钾肥的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甘薯光合产物运转动力的调控效应。【方法】选用典型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北京553",以硫酸钾(K2SO4)为供试肥料,于2011 2012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处理为:不施用钾肥(CK)、全部钾肥基施(JS)、全部钾肥封垄期追施(FS)和全部钾肥高峰期追施(GS)。分析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功能叶光合产物的输出能力、运输茎的农艺特性、源-库间光合产物运输的渗透动力(茎顶-基部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K+浓度梯度)及块根中光合产物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块根鲜薯产量和干重,提高块根膨大速率,其中,基施和封垄期追施钾肥处理增幅较大。基施钾肥显著降低生长前期(栽秧后50 d左右)功能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蔗糖/淀粉比值,提高生长中后期(栽秧后110 d、170 d左右)功能叶中蔗糖和蔗糖/淀粉比值,增幅分别为10.01%和27.14%(2011),16.16%和61.57%(2012),提高该时期功能叶蔗糖的输出能力。基施还提高生长前期基部茎粗,两年增幅均在20%以上,增大光合产物运输的横截面积;基施和封垄期追施钾肥处理提高生长中后期分枝数,基施处理两年增幅的均值为36.53%和48.44%,封垄期追施的为19.60%和46.17%;同时,降低生长中后期源-库距离,提高有效距离(51—200 cm)所占比例。茎顶部到基部间氨基酸和K+浓度逐渐降低,施用钾肥能提高该浓度梯度的降幅,提高渗透动力,以基施和封垄期追施效果较好,其中,氨基酸浓度两处理的平均增幅分别为87.58%和39.56%,K+浓度的平均增幅分别为272.81%和75.58%。基施钾肥显著降低生长前中期茎基部蔗糖和淀粉含量,基施和封垄期追施钾肥可显著降低生长后期茎顶部和基部蔗糖含量,同时降低淀粉含量。【结论】施用钾肥可减少生长前期功能叶中淀粉的合成,保证块根中光合产物的充足供应,扩大运输通道的横截面积,提高茎部运输的渗透动力促进茎基部光合产物的卸载,及时形成较强的库,提高生长中后期功能叶蔗糖含量和可运输态(蔗糖)的比例,增加光合产物运输通道数量,降低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有效性,并提高茎部运输的渗透动力,促进茎基部光合产物卸载,促进块根的膨大,形成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基施钾肥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8.
氮钾肥施用量对秋季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秋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明:本地区常年蔬菜地种植秋季大白菜,氮肥(纯N)施用量宜控制在300kg hm-2以下,钾肥(K2O)用量150~225kg hm-2,氮钾肥施用比例1:0.5~0.8;氮肥用量增加植株内的亚硝酸盐含量提高,钾肥用量增加可相应降低大白菜体内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则是随着氮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氮钾肥用量对大白菜容重也有较大影响,决定了大白菜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19.
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稻-油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水稻和冬油菜产量、 地上部钾素累积量、 钾肥利用率以及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明确长期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果,为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中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4年在湖北省粮油主产区-江汉平原选择土壤供钾能力较高的农田,布置水稻-冬油菜轮作定位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 1)CK(-K); 2)+K; 3)+S; 4)S+1/4K; 5)S+1/2K; 6)S+3/4K和7)S+K。其中K和S分别表示钾肥和还田秸秆,K2O用量为90 kg/hm2。【结果】 1)与不施钾(-K)相比,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水稻和冬油菜年均产量和钾素吸收量,尤以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处理(S+K)的水稻和冬油菜产量和地上部钾素吸收量最高,与对照(-K)相比增产率分别为12.8%和19.1%; 地上部钾素(K2O)累积吸收量增幅分别达到35.7%和79.3%。2)在当前推荐钾肥用量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和冬油菜的钾肥吸收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均使两种作物的钾素吸收利用率显著降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后水稻季的钾肥与钾素农学利用率明显降低,而冬油菜季则分别显著提高与持平; 秸秆还田后,水稻季的钾素农学利用率显著降低,而冬油菜季则持平。3)通过对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用量与增产率、 地上部吸钾量增幅的相关分析得出秸秆还田后当前的推荐钾肥用量偏高。根据肥效模型并结合实际产量和农田钾素养分平衡拟合得出,水稻和冬油菜的年均适宜钾肥用量分别为52.0和61.9 kg/hm2,比推荐用量可分别减少42.2%和31.2%。【结论】在土壤钾素含量较高的情况下,稻-油轮作区开展连续秸秆还田不仅能够降低钾肥投入量,获得较高的粮油经济产量,还可以提高土壤有效钾含量并维持农田系统养分平衡以及秸秆钾素资源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钾肥用量和品种对桑叶生产及蚕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为期 4年的田间施肥试验和 1季养蚕试验 ,研究了钾肥用量和钾肥品种对桑叶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K2 O 1 5 0、30 0、375kghm-2 a-1 处理分别比不施K肥年均增产桑叶 2 3.9%、31 .7%、36 .0 %;等量钾肥时 ,KCl对桑叶增产效果基本等同于K2 SO4;施钾增产效果有逐年增加趋势 ,同时钾肥施用表现后效。施钾明显提高桑叶中N、K和S(K2 SO4为钾源时 )含量 ,而降低Ca、Mg和Zn含量 ,对P含量影响不大。结果显示 ,钾肥施用大幅度促进了桑树对各种养分的吸收 ,从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施钾明显促进桑叶品质的改善 ,随着钾肥用量增加 ,桑叶中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糖分和油脂含量均呈增加趋势。KCl施用也能提高桑叶品质 ,但效果比K2 SO4差。蚕茧质量测试结果表明 ,桑树施钾后对喂养的蚕茧品质产生正面影响 ,蚕重、全茧量、上茧率、茧丝长、解舒率、茧丝净度等指标均因施钾而提高 ,高量钾比低量钾效果好 ,在等量钾用量时K2 SO4对蚕茧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K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