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焦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引起的发热、贫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2006年6月28日,巍山县某畜牧场,发生奶牛焦虫病发病2头,病情严重,经临床症状观察,结合血检,确诊为奶牛焦虫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可引起奶牛发热、贫血、黄疸、发情延迟、阴道炎、乳房炎等症状。2009年5月~2011年9月,笔者利用土霉素、三氮脒、青蒿素组方和麻杏石甘汤方、白虎汤方治疗了124头患附红细胞体病的奶牛,治愈108头,治愈率达87%。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治疗过程和心得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皮肤真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我镇奶牛饲养大户黄某(共饲养78头奶牛)有6头奶牛相继发生皮肤病,先是在头、颈部,不久遍及全身,畜主按一般的寄生虫性皮肤病治疗无效。经笔者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整理,与同行探讨。1临床症状畜主在前不久从外地购进了3头奶牛。饲养不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达20%~70%,该病可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和牛奶品质下降,不仅给养殖业造成极大损失,也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在奶牛生产中尤为重要.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引入澳青年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繁殖障碍,屡配不孕,影响奶牛生产的一个重要疾病。2004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从澳大利亚引进2950头未受配育成奶牛,因种种原因屡配不孕的达47头,占1.6%。经与澳专家进行生殖系统检查,分类治疗、淘汰,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就该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3~6胎次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天内发病。2010年我地某牧场共分娩牛453头,发生产后瘫痪38头(发病率8.4%),其中1头因治疗无效死亡,2头因治疗无效被淘汰。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养殖中,奶牛盲肠扩张和扭转时有发生.笔者近期共治疗8头盲肠疾患的奶牛,根据其症状的不同,分别采取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该病诊治的体会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郑州市5个地区24个奶牛小区的538头奶牛随机采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血清抗体,结果显示24个奶牛小区均有抗体阳性牛,场阳性率为100%,其中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牛场阳性率为84%,阳性率最低的牛场阳性率为26.67%。538头奶牛有319头为IBR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29%,表明该病在河南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保定市部分奶牛场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并选取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进行中兽医方法治疗。结果表明,保定市部分奶牛场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29. 76%,并且在12月份发病率最高,为57. 14%,8月份最低为6. 25%,差异极显著(P 0. 01)。发生难产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为79. 49%,而顺产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为16. 14%,差异极显著(p 0. 01)。本调查应用中兽医方法治疗,所治疗的15头奶牛中,12头奶牛有效果,治愈率达80. 00%。  相似文献   

10.
观察四种治疗方法治疗奶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奶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治愈率。选取确诊为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奶牛80头,将患牛随机分4组,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又分别采用中兽医的方法治疗,四组分别为综合治疗组、中药内服加点眼组、柳枝穿插顺气穴加自家血注射组及对照组。综合治疗组的治愈率95%;中药内服加点眼组治愈率80%;柳枝穿插顺气穴加自家血注射组的治愈率7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5%。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疗效高于其它三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摸清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乳房炎流行规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加州奶牛亚临床乳房炎试验(CMT)方法对3 家规模化奶牛场的547 头泌乳奶牛进行亚临床乳房炎检测,调查该病与奶牛胎次、泌乳期和乳区的关系。结果 奶牛阳性率为20.11%,乳区阳性率为10.88%;1~2、3~4和≥5胎次的奶牛发病率分别为13.37%、20.53%和29.46%;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发病率分别为15.11%、22.12%和30.89%;乳区阳性率介于8.59%~13.16%。结论 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与胎次、泌乳期存在正相关,与乳区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不同方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试验采用激素疗法、子宫疗法、综合疗法、中药疗法、全身疗法、手术疗法6种治疗方法对宁夏某万头奶牛场的32头胎衣不下奶牛进行了尝试治疗,除了2头病牛用手术疗法之外,其余每种疗法都是治疗的6头病牛。结果表明:激素疗法治疗后有1头奶牛出现子宫内膜炎,发情率和受胎率都较低;手术疗法治疗的2头奶牛出现了子宫感染情况,受胎率为0;而子宫疗法、综合疗法、中药疗法治疗后的奶牛都未出现子宫内膜炎。全身疗法治疗后有1头奶牛未发情;综合疗法和中药疗法治疗的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都是100%。说明较为理想的防治方法是综合疗法和中药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判定为产后恶露不尽奶牛进行分组,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试验Ⅱ组采用中药对奶牛产后恶露不尽进行治疗,试验Ⅰ组采用西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不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用中药对奶牛产后恶露不尽进行治疗,治愈率达100%,并且治愈奶牛全部恢复发情.用西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53%,治愈奶牛全部恢复发情.对照组只有1头奶牛自愈,但未恢复发情.试验证明中药治疗奶牛产后恶露不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不食综合征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以高产奶牛和头胎的奶牛发病率较高.主要对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典型病例以及治疗方法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皱胃积食,是由于迷走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导致皱胃弛缓,内容物滞留,胃壁扩张而形成的一种疾病.随着当地奶牛饲养业的发展,奶牛皱胃积食的发生有所增加,而且常多见于奶牛的围产期(分娩前后),若一旦失治、误治,往往造成母子双亡,给奶牛饲养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疗效,若延误时机,引发皱胃炎时颇为棘手.笔者近两年来共诊治该病11头,治愈9头(其中2例因继发皱胃炎、腹膜炎合并心包炎而死亡),治愈率81.7%.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是奶牛产后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产科疾病,该病的发生常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该病的病原、病因以及发病机理、诊断、治疗、防控等几个方面,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中药生化汤煎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采用子宫内灌注的方法治疗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256例,其中第1疗程治愈201头,占78.5%,第2疗程治愈49头,占19%,无效6头,占2.5%,故总治愈率为97.5%。证明该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炎是现代规模化奶牛生产中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该病往往会引起奶牛的不孕症,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益。我县一规模奶牛场共存栏奶牛约1566头,其中成年适繁母牛711头,均为全年舍饲饲养。2012年该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51.8%以上,严重影响了本场的生产和发展。该实验从本场中共收集病例88头,分成4组,每组22头,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宫炎清进行子宫内灌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9.
大理州某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64头,因在饲料中添加尿素,造成94头奶牛慢性蓄积性尿素中毒,发病率达20.3%,其中死亡49头,病死率52.1%,给该饲养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07年7月16日~8月6日该奶牛饲养场兽医采取治疗措施效果不明显,8月6日~9月3日采用大理州畜牧兽医站和大理市兽医站技术人员提供的处治方案进行治疗,制止了继续发病,治愈45头奶牛.  相似文献   

20.
从澳引入青年奶牛繁殖障碍原因分析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从澳大利亚引进2950头未受配育成奶牛,因种种原因屡配不孕的达47头,占1.6%。经与澳专家进行生殖系统检查,分类治疗、淘汰,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就该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