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耐寒乌菜新品种"黛绿1号"的选育经过、选育结果,并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2.
"青角10"(原名"繁10")系青浦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选育的晚粳新品系,现就其选育过程、试验示范、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中王"细毛型长毛兔系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采用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遗传标记辅助选育,经过8个世代的选育,育成A、B、C等3个具有不同特征的细毛型长毛兔品系,成功培育出一个绒毛质量优、产毛量高、体型大、粗毛含量低的细毛型长毛兔新品种,于2006年通过了浙江省畜禽新品种审定。新品种推广至全国17个省市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苏申麦一号"是由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上海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跃进农业管理总站共同选育而成,由扬州大学小麦所从"扬麦1号"突变株采用放射性同位素60 Co于300Gy剂量场经辐射选育而成的白软麦,2007年通过审定,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理想的优质饼干、糕点用弱筋小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 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MM群体>HZ群体>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Da)逐渐增大(F2~F4的Da = 0.155 6,F4~F6的Da=0.375 7),遗传分化系数(FST)也逐渐升高(F2~F4的FST = 0.036 4,F4~F6的FST= 0.111 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Da<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淮麦17号"(原名淮阴9467)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优质品系"淮阴82057"为母本,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的优质资源"徐州7471"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2000年1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麦17号"(国审麦20000004).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了优质白菜新品种"淮中雪地乌"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西子糯2号"是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选育的中熟偏早、高产优质的鲜食糯玉米新组合.母本Z03和父本Z31均是由糯玉米品种间杂交,后代经过连续自交,定向选育获得的自交系.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鲜食外观品质好等性状,2007年通过浙江省审定.  相似文献   

9.
F05-3苦瓜是以广东农家品种"长身苦瓜"变异株系选育的自交系为母本;以日本的大白圆锥苦瓜选育的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具有极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状好以及适应我国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早熟优质抗虫棉"晋棉2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技术将Bt基因导入到常规优良品种"晋棉七号"中,通过PCR检测、田间及室内抗虫性鉴定、后代材料的自交及系统选育,培育出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  相似文献   

11.
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津引8号"分别由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和天津蔬菜所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1998年引入我地进行试验和示范,结果产量与性状均表现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H8701"是由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青6号"的自然突变个体,采取同型交配和个体系统选等多种方法,经过10年20代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寒柞蚕新品种,其开发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紫晶1号"为中等辣味型一代杂种彩色辣椒,其母本H-10-BP是通过杂交选育的优良自交系,父本H-12-SY-8是从紫色辣椒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该文介绍了"紫晶1号"的选育经过及其结果,结果显示,该品种中早熟,从定植至采收紫色商品椒约50d;抗性强,耐低温弱光;果实耙齿形,鲜果紫色,生物学成熟果深红色,辣味中等,商品率高;鲜椒产量37500~45000kg/hm~2,适于秋延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绿丰1号"苦瓜是福建省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苦瓜新品种,2002年秋季和2003年春季在建瓯市东游镇引种示范,表现高产、优质.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紫燕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种研究室育成的辣味型一代杂种彩色椒.其母本9708A是从"安庆早椒"经航天搭载变异材料中选育的不育株经5代回交选择育成的优良不育系,其父本9718是从国外紫色甜椒中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株系.  相似文献   

16.
超甜玉米"金穗6号"是云南农业大学新选育的专用型鲜食玉米良种组合,先后在本校农场、元江县、华坪县、西双版纳等地丰产示范栽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绥香9230(绥粳四号)田间变异单株,经5年系统选育,获得一批有利用价值的选育材料,再根据其特征特性异地鉴定,终于培育出"湿地莹光"系列品种(系),在2002年"莹光"系列3个品种(系)用于生产并进入市场,2003年将有2个品系投入大面积生产,2004年将有6个品系推广,社会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8.
"巴单三号"是巴盟农研所采用单交种自交选育的方法,经过7代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1999年10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京农五号"红小豆是北京农学院作物所选育的小豆新品种.1999年6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罗汉果新株系"伯林三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林三号"是从青皮果中选育出的产量与品质俱佳的罗汉果组培苗新株系.描述了"伯林三号"的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从选地、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