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籼型三系不育系博Ⅲ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周波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2):100-101
博ⅢA是博白县农科所以博B与1441杂交,再与博A测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彻底,异交结实率高,柱头外露率高和开花习性好等特点。博ⅢA与自选的恢复系273配组育成博Ⅲ优273,抗病虫性较强,增产优势明显,12项米质指标全部达到优质米2级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2.
龙丰A是以(珍汕97B/博 B) F1为母本,(博 B/桂2)F1为父本杂交制保后,再与博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软米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3.
龙丰A是以(珍汕97B/博B)F1为母本,(博B/桂2)F1为父本杂交制保后,再与博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软米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4.
优质不育系嘉浙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嘉浙A是用优质早籼嘉浙B(代号Y33)作轮回亲本,与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连续回交育成.1999年7月通过浙江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嘉浙A的主要特性如下:①米质优: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测中心化验的十项米质指标中,嘉浙A有六项达国家优质籼米一级标准,四项达二级标准.②不育性稳定:嘉浙A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8%,符合籼型不育系的育性标准.③性状优良:嘉浙A穗型大,配合力好,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制,繁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回顾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博A的选育过程,博A在配组感光型杂交稻品种上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绩,以及其恢复系博B在培育新不育系博ⅡA、博ⅢA、西A上的应用,并提出对博A进行更高层次研究与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水稻优质不育系美A的选育及主要性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A是博A/博B/桂2育成的中熟偏早不育系,优质,抗稻瘟粉,分蘖力强,柱头外露率81.9%,千粒重17.6克。  相似文献   

7.
明41A是三明市农科所利用博B和特B杂交的后代,与D汕A连续多代回交育成的优质、高异交率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配合力好、异交率高、育性稳定、米质优、株叶型好、易于繁殖制种等特点[1],1999年12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与恢复系R527所配的组合明优527,于2001年、2  相似文献   

8.
梅岭A是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以Ⅱ-32A作母本,Ⅱ-32B/新露B//中9B的F5代优良株系作父本测交,并经多代择优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中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株型紧凑,穗大粒多,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制种,配合力高等特点。于2011年10月通过江西省育性鉴定,适用于配制超高产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培育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不育系并组配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为广西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品种更新换代保障.[方法]以抗稻瘟病优质水稻材料桂2为亲本,与汕B×博B后代杂交并复交,制保后再与博A回交选育成籼型水稻不育系青A,并与恢复系配组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结果]青A稻瘟病抗性1~3级,整精米率58.5%,粒长5.4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3,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25.1%,花粉不育度100.000%.采用青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好等特点.[结论]青A为稻瘟病抗性强、稻米品质优、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和配合力好的不育系,与不同熟期恢复系配组的杂种呈感温性,其杂交组合在应用推广中表现适应性广、高产性强、米质优和田间稻瘟病抗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选育配合力高的不育系,为杂交稻配组提供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中间育种材料。【方法】自2001年开始,用博B与金B杂交得到的优良保持系与博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培育感温籼型三系不育系。【结果】经4年7代次成对回交转育得到优良不育系玉丰A,其组配的杂交稻具有高产、抗性强和熟期适中等特点。【结论】玉丰A具有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配合力高等特点,2010年10月,玉丰A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虔S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虔S是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具有安农S-1亲缘的田丰S-1与Ⅱ-32B杂交,从其后代中定向选育的两用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配合力好、稻米品质优、育性稳定、株型好、熟期适宜特点。介绍了虔S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所配组合表现。  相似文献   

12.
博优938是广西钦州市农科所用新育成的恢复系钦938与博A配组而成的感光型高产优质晚籼杂交稻新组合,区内外区域试验均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寒不早衰,一般产量6.75~7.50kg/ha,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2000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4月获广西钦州市第一届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目前该组合已成为广西杂交晚稻当家组合,可在桂南稻作区、桂中稻作区南部以及广东、福建南部地区和海南省等地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优质稻“丝香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香1号”是以从广东农业科学院引进的“丝苗香”为母本、性状优良株系“608号”为父本(西山香×桂99的选育株系)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其特征特性表现为:生育期早造124d左右,晚造107d左右;综合农艺性状好,株型集散适中,每穗总粒数130.4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3.2g;适应性较广,易获得高产稳产,在2006~2007年区试中,产量为6401.10~6806.25kg/ha;米质优,整精米率、垩白粒率、胶稠度等5项指标达农业部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透明度、垩白度等5项指标达二级标准。其高产栽培要求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调控水肥及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籼型水稻优质不育系898A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98A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2004年以中9Bx德山B的F7代制保材料与金23A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早熟籼稻不育系.它米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农艺性状好,株叶型好,穗粒结构合理;不育性稳定,2004年在海南经专家鉴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9%,自交结实率0.1%,育性达到湖南省水稻三系不育系鉴定标准,开花习性好,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繁殖制种产量高;配合力好,所配组合优势强,于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115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该组合全生育期112~114d,单位产量7.5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感稻瘟病和自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较广,于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中优7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中优752"是利用优质不育系"中9A"与本所自育的强恢复系"752"配制而成的中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制种产量高和株型理想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60-19962
[目的]对紫叶水稻突变体PLM品质进行研究,为紫色水稻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种新发现的水稻紫色突变体以及与其组配的F1、F2为材料,测定其籽粒的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千粒重、糙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等指标。[结果]亲Z的粒型1级,糙米率1级,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均未达到1级标准;F2代籽粒变大、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胶稠度变软。[结论]亲Z品质指标多数未达到标准,但其F2代品质有所优化。  相似文献   

18.
优质早稻太子玉晶异地栽培试验证明,异地栽培对水稻子粒灌浆饱满程度和结实率有极显著的影响;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胶稠度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直链淀粉含量,湖化温度受栽培环境变化影响较小,株高和粒型等性状比较稳定,异地栽培条件下,处理982B的米质优于处理982A和对照。垩白度大小显著影响稻米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19.
籼型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江西省2005年主推的22个水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22个组合中只有4个组合的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593-2002)二级标准,垩白度和胶稠度达到一级标准的组合比例很少;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表明降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提高胶稠度是改良杂交水稻品质的主要目标。结实率与垩白度和出糙率之间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认为要兼顾杂交水稻的品质改良与产量的提高,可适当增加千粒重,同时必须根据各性状的相关性,在选配亲本时要全面考虑各性状的关系,特别是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品质性状间的搭配。  相似文献   

20.
紫叶水稻突变体PLM的品质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紫叶水稻突变体PLM品质进行研究,为紫色水稻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种新发现的水稻紫色突变体以及与其组配的F1、F2为材料,测定其籽粒的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千粒重、糙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等指标。[结果]亲Z的粒型1级,糙米率1级,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均未达到1级标准;F2代籽粒变大、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胶稠度变软。[结论]亲Z品质指标多数未达到标准,但其F2代品质有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