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滴灌施肥是利用压力灌溉系统,将肥料溶于水中,并随水通过各级管道最终以点滴的形式施入土壤的施肥技术。滴灌施肥利用滴灌系统作为施肥工具,在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均匀度等方面都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从而使滴灌作物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当前在生产实践中,棉花膜下滴灌施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深施基肥的基础上,结合滴灌补施追肥;另一种是将滴灌作物所需的全部肥料随水施用。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方法主要取决于肥料品种和土壤质地。1氮肥的施用技术氮肥水溶性好,在土壤中移动性大,可随水施用。据试验结果,氮肥随水滴施,利用率在60 …  相似文献   

2.
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滴灌施肥与传统灌溉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常规灌溉施肥处理A,滴灌施肥处理B(马铃薯浅植+培土),滴灌施肥处理C(马铃薯深植+不培土)。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的生物量;滴灌施肥处理在节约10%的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增幅达37.31%~47.39%,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对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滴灌条件下的甘蔗施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甘蔗减量施肥对甘蔗养分吸收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科学地指导甘蔗灌溉栽培和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施肥相比,滴灌减量施肥处理对甘蔗不同生长阶段(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量和吸收强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甘蔗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显著提高;滴灌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虽然显著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降低了生产用肥成本,但较高的滴灌设备投入导致纯收益低于无灌溉的常规施肥处理;滴灌区减量施肥(土层施肥)+滴灌施肥方式虽然同样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成本,但由于极大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甘蔗产量,从而使该处理的纯收益显著高于无灌溉的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滴灌施肥和喷水带灌溉施肥对香蕉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灌溉施肥方式对香蕉长势影响无显著差异,对香蕉叶片N、K、Ca、M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滴灌地香蕉叶片P的含量显著高于喷灌地;2种灌溉施肥方式对香蕉品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滴灌施肥方式有利于节水、节省用工成本,滴灌条件下的经济效益更好。本研究结果为滴灌施肥技术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滴灌条件下不同施钾量对甘蔗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甘蔗生产上应用滴灌施肥技术的效应,比较了滴灌系统及传统方法施用钾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甘蔗品种粤糖00-236为试材,进行了1年(2006~2007)露天盆栽滴灌种植试验.设置了4个通过滴灌系统施用的钾肥(KCI)水平,K1:10g/盆,K2:15g/盆,K3:20g/盆和K4:30g/盆,滴灌各处理施尿素15g/盆,和1个常规施肥方式(肥料施用量为尿素30g/盆和KCl 30g/盆).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显著促进了甘蔗的生长,比常规施肥的甘蔗产量获得显著提高,K1、K2、K3和k4处理的每盆蔗茎收获量分别比常规管理的增加了19.2%、38.6%、45.9%和56.4%.滴灌条件下,施钾量不同时甘蔗产质量有显著影响,甘蔗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多施用钾肥对甘蔗品质有负面影响.在甘蔗生产上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节省钾肥的施用量.而且钾肥用量为常规推荐施用量的一半即可获得较常规施肥高三成以上的产量,通过滴灌系统施用钾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非饱和灌溉条件下番茄施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非饱和灌溉条件下,研究减量施肥对番茄养分吸收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科学地指导番茄灌溉和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施肥相比,滴灌减量施肥处理对番茄不同生长时期(苗期、花期、结果期和成熟期)中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量和积累速率均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并且显著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滴灌施肥技术比广西常规施氮、磷、钾肥每公顷用量分别减少118、15、150 kg,有助于降低番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综上所述,滴灌施肥是一项适合于广西的自然条件,值得在番茄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施肥水平对滴灌棉田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推广膜下滴灌棉田施肥技术,2006年在博州主要滴灌棉区实施了示范试验,以示范试验的方式总结大田生产中滴灌棉田合理施肥的方法和作用,并通过示范田的带动作用向棉农宣传推广研究结果。1示范方法地点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敦乡国林公司三工区,加压滴灌,面积50hm2,由6户棉农种  相似文献   

8.
茶园滴灌施肥的增产提质及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设计3个不同氮素用量(450、300、150 kg/hm2),研究了茶园滴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3.4%~9.3%,施氮量与产量间呈明显正相关,以年施氮量300~450 kg/hm2产量较高,滴灌施肥对茶叶品质影响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成熟叶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季节性差异明显,秋茶﹥夏茶﹥春茶,滴灌施肥可促进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施肥方式对土壤pH值影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土壤pH值明显高于对照,可能因其氮素利用率较高而有助于减弱无机氮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戴路  雷春军  何翔 《中国棉花》2007,34(10):29-30
膜下滴灌技术是当今最为先进的棉花生产新技术之一,在滴灌条件下,由于给水和施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棉花根系生长环境及在耕层中的分布特点与沟灌及漫灌方式相比明显不同。要实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优势,必须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水肥具有高度控  相似文献   

10.
菠萝(Ananas comosus)生产上存在着较多的施肥不合理现象,导致肥料利用效率偏低,限制产量提高。另外,菠萝产区的季节性干旱,对肥料利用效率和产量也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为有效缓解这一系列问题,以期为指导菠萝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实现增产增收提供理论参考,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展开菠萝滴灌施肥技术研究,探索滴灌施肥条件下菠萝需肥特性。结果表明:(1)滴灌施肥下,菠萝植株对K的需要量最大、N次之、P最少,各时期N、P、K养分比例为1∶0.06~0.11∶2~3;(2)滴灌施肥下,N、P、K肥料养分利用率显著提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提高了23.41%、11.39%和33.94%;(3)滴灌施肥下,旺盛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对养分的吸收量最大,施肥需重点集中在旺盛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   

11.
为广西甘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现代化生产方式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对广西赤红壤区甘蔗滴灌施肥条件下氮磷钾的适合施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滴灌施肥用量为常规施肥量的30%~50%时,蔗茎产量和各项农艺指标处在同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滴灌施肥可节约用肥50%~70%。采用常规施肥量30%的滴灌液肥既不会造成甘蔗产量的降低,更能体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广西赤红壤区甘蔗规模生产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丘陵山地水蜜桃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丘陵山地水蜜桃种植中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根据生产实际对滴灌施肥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2014-2015年的应用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滴溉施肥系统,在更实用和易于操作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传统灌溉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节水41%、节肥28.3%、省工80%、增产10.8%,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值得在丘陵山地水蜜桃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1 997年 ,石河子垦区开始进行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通过 3年试验 ,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和方法 ,并在全兵团植棉垦区推广。 2 0 0 1年兵团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已发展到 4.3万公顷。为进一步了解棉花膜下滴灌的作物需水规律及相关机理 ,特别是水盐运动、施肥技术及膜下滴灌栽培适应的土壤含盐量范围等 ,2 0 0 2年进一步对棉花膜下水盐运动规律进行了试验。1试验方法1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石河子总场高新园区 3号地进行 ,面积 2 1 .3hm2 ,土壤为灌耕草甸土 ,质地中壤 ,前茬棉…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对花生施肥农学效率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膜下滴灌对花生施肥农学效率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设膜下滴灌和传统栽培方式下施用不同肥料处理,利用差减法计算肥料利用率与农学效率。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单独或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处理的农学效率高于不滴灌处理;膜下滴灌单独施肥可提高氮利用率14.50%、磷利用率5.00%、钾利用率10.77%,配合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7.20%、7.88%、16.62%。由此表明,膜下滴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花生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棉田滴灌栽培体系是地膜覆盖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由于膜下滴灌提高了灌水质量,减少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田间小气候,特别是棉花根系活动层的土壤温度、空气和水分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协调,使之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肥力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因此施肥技术较之地膜栽培棉田有很大不同.从2000年至2001年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和探索,避免了滴灌棉田施肥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6.
自“九五”后期 ,石河子垦区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 ,特别是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到 2 0 0 2年底推广面积已达到 7万公顷 ,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灌溉技术的革新必然为施肥技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水肥耦合技术的应用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并使垦区棉花施肥向精准化迈进成为可能。为此 ,于 2 0 0 1— 2 0 0 2年设置小区试验对“滴力”牌棉花滴灌专用液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研究 ,为完善垦区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 .1供试材料。试验设在石河子农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春小麦滴灌模式下,对施肥用量和施肥方式及时期的研究。得出在肥料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施肥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同时在相同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量之间也存在差异。依据研究结果对将来在武威地区推广小麦滴灌栽培技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在河西灌区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滴灌大豆氮素积累与分配的肥效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节水滴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其中种肥为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90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氮素积累量大,转移率和吸收利用率较高。综合产量因素,在施用种肥,结荚期再施用滴肥(即T5处理下),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张掖黑河流域的推广现状和研究进展,阐述了滴灌设备安装、管网铺设、系统运行和按甜菜生育规律需求精准滴灌、精确施肥以及地力优化、科学播种、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机械收获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及其经济效应,展望了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的推广前景,为张掖乃至甘肃河西地区科学种植甜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灌溉施肥模式在季节性干旱期对菠萝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开展了等量灌水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施肥模式的田间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滴灌灌水较传统施肥处理显著促进菠萝植株总干物质的累积,增幅达20.29%,产量提高9.33%。与传统施肥相比,滴灌肥水一体化、微喷带肥水一体化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菠萝产量分别增加26.27%、23.11%和6.72%,肥料贡献率分别增加16.31%、14.71%和4.93%,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18.05 kg/kg、15.88 kg/kg和4.62 kg/kg。在施肥量和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滴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菠萝总干物量比微喷带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分别提高7.35%和21.63%,产量分别增加2.57%和18.32%,肥料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60%和11.38%。滴灌肥水一体化、微喷带肥水一体化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均达到37 kg/m3以上。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滴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净收益较传统施肥、微喷带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分别提高96.30%、5.24%和67.19%。因此,滴灌肥水一体化模式是在季节性干旱期给菠萝灌水施肥的最优水肥耦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