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修正A值法的西安市大气环境容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估算西安市大气环境容量,为西安市大气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国标<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13201-91)中规定的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推导出的宏观总量控制A值法.西安市SO2、NO2和PM10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11.38、12.04及4.83,单位为104t/a.估算结果表明,SO2和NO2...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与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内蒙古地热地质条件,分析了全区地热田分布规律、形成机理,进行全区地热资源量计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针对不同地热区和热储类型确定了隆起山地对流型和山前平原、沉积盆地型地热田两种类型的计算方法与参数进行潜力评估。结果表明:内蒙古地热资源总量为1.99×1016k J。实际开采热量4.60×1011KJ/a,可替代的常规能源量2.6×104t/a,可减少CO2气体排放量6.24×104t/a、可减少SO2气体的排放量443.89t/a,可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量156.67t/a,可减少悬浮质粉尘208.89t/a,可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以每年多少吨煤渣计量)2.62×103t/a。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宁夏大气环境容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1961—2018年气象站逐日历史观测资料,根据箱模型原理对宁夏大气环境容量A(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值时空分布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对2018年大气环境容量进行区划评估。结果表明:宁夏各季节大气环境容量A值总体呈减小趋势,速率为-0.47×10^(4)~-0.24×10^(4)km^(2)·(10a)^(-1)。各季节A值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和冬季较小。月A值呈单峰型变化,8月最大、12月最小,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受贺兰山、六盘山地形及区域降水量等因素影响,A值低值中心位于银川市和石嘴山市,高值中心位于固原市南部地区。风速和混合层高度变化对宁夏大气环境容量A值年代际演变趋势具有决定影响;降水和风速对其影响存在明显季节和地区差异,风速对北部春季A值贡献较大,降水对中南部夏秋季A值贡献较大。受冶金、火电、化工、建筑等高耗能产业和车辆排放影响,平罗县和利通区属于宁夏大气环境SO_(2)、NO_(x)临界及以下等级承载区,利通区以南各地为高承载区。  相似文献   

4.
以榆林市榆阳区1984~2003年各乡镇的粮食产量统计数据为依据,选用了适合农用地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模型,对该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单位面积量及总量进行分区动态测算,以揭示生态环境对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 1984~2003年间,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在波动中上升,20 a内总物质量从21.94×104 t/a增加到57.98×104 t/a,年度递增率为5.24%.(2) 在1984~2001年间,榆阳区北部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远高于南部,且呈较快上升趋势,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呈较平缓的波动变化,且略有下降.(3) 在1984~2001年间,榆阳区城区、近郊、远郊的差异性在单位耕地面积净第一性生产力上体现为城区>近郊>远郊;在耕地NPP总量方面,城区、近郊和远郊都表现为在波动中上升,三区变化以远郊波动幅度最大.(4) 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的大幅增长有农业投入增加的原因,但主要得益于该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环保局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分配的西部地区SO2总量控制指标,选择与地区SO2控制指标紧密相关的评价指标,利用基尼系数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对应的基尼系数,依据基尼系数综合评价西部各地区SO2总量控制指标分配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计划"对西部各地区总量控制指标分配是合理的。证明基尼系数评价法对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合理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碳足迹动态分析及碳排放等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山西省的碳足迹及碳排放水平,采用IPCC和中国《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推荐的方法对山西省1999-2010年的碳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碳排放等级评估。结论如下:碳足迹逐年增加,从38884.72×104t增加到88937.40×104t,年均增加7.81%;其中,能源碳足迹总量从38829.36×104t上升到88186.20×104t;水泥生产过程的碳足迹由470.21×104t增加到1209.45×104t;植被固碳由414.85×104t波动增长到458.25×104t。人均碳足迹由12.14 t增加到24.91t,年均提高6.76%;单位面积的碳足迹从0.25t/hm2增高到0.57t/hm2,年均提高7.81%;万元GDP的碳足迹从37.71t/万元降低到24.80t/万元,年均降低3.74%;能源强度从6.30t标准煤/万元降低到4.69t标准煤/万元,年均降低2.66%。碳排放指数从0.28(中下)逐年增加到0.58(较高),跨越了3个亚级。可见,自1999年以来,山西省能源活动对碳足迹的贡献在99%以上,而植被的固碳减排作用仅占1%左右;人均、地均碳足迹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高,但万元GDP碳足迹和能源强度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降低,说明该省的碳减排水平和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碳排放等级增幅很大,碳减排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相似文献   

7.
官厅水库及其上游流域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北方水系普遍水量较小,污染较重.水环境容量的测算可以为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以官厅水库及其上游流域为例,依据流域水文特征选取合适的水环境容量模型,分别求出流域内各功能区段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流域内COD、NH3-N的水环境总容量分别为5097.82 t/a,268.18 t/a;相比于污染负荷,水环境容量明显偏小;不同功能区段水环境容量差别较大;水环境容量偏小的主要人为因素在于上游流域大兴水利工程,农业用水量大且用水效率低;污染负荷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能源(煤)化工基地物质代谢特点的基础上,构建能源(煤)化工基地物质流分析框架,并以宁东能源(煤)化工基地为案例,深入分析基地内不同行业物质代谢规模、效率以及污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火力发电行业是基地内最大的污染物排放源,其污染物排放量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2.98%;煤化工行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其新鲜水生产率最低,而废水排放率最高;新型材料制造行业物质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在各行业中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通过对1981-2006年黑龙江省工业SO2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黑龙江省工业SO2排放量经历了先减后升的过程,排放强度显著下降,主要来源于能源生产、造纸及纸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制造业部门,资源型城市的排放量占全省工业SO2排放量的50%以上,而综合性工业城市则占到1/3左右。EKC模型对工业SO2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关系的模拟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现较为典型的U型关系。分解分析结果显示,规模效应、清洁技术效应是影响工业SO2排放的重要因素,其中清洁技术效应对工业SO2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水环境保护目标不明确,总量控制政策未能围绕保障人体健康和水生态安全这一目标进行设计,同时总量控制政策法律地位的缺失导致其缺乏制度保障;以目标总量控制为主的考核体系,以水环境容量为依据进行计算,以行政区为单位、年为时间尺度,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种主要污染物为依据,以水污染物排放量为主实施的总量控制政策不合理且缺乏科学意义,无法保障水质达标。在此评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大气氮素沉降为例,对环境养分的概念、研究方法、数量及其与人为活性氮排放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总结文献资料发现,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等环境养分已经成为我国农田及自然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养分资源,其数量高达1.8×107t/a,相当于全国氮肥用量的60%.因此,通过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充分利用好这一环境养分资源是实现我国农田及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文中运用2000-2015年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测量数据以及2015年胡杨伐倒木称重资料,首先运用森林材积源生物量法研究了2000年胡杨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然后对胡杨生物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1)建立了胡杨地上生物量模拟方程F=128.09(D2h)0.6318(R2=0.892)与胡杨树龄模拟方程B=12.711/(1+3.339×e-0.208D)(R2=0.9971),通过模拟可得2000年胡杨总生物量和总净生产力分别为20.329×104t、1.134×104t·a-1,单位面积生物量与生产力分别为2.386t·hm~(-2)、0.133t·(hm~2·a)-1。2)建立了生态输水量与胡杨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模型Y=1.0448Ln(x)+1.1154(R~2=0.8608);通过成长模型模拟,可得胡杨生物量增长潜力很大,在合理生态输水并加强保护的前提下,胡杨生物量可以从2000年的20.329×104t增加到2040年的71.62×104t。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对官厅水库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规划目标至今未能实现,官厅水库水质劣于水环境功能要求;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点源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政策体系缺乏法律效力,导致其对地方水环境保护约束力极其有限;以行政区域为控制单元来进行总量指标的分配难以满足和实现流域内河流水质的目标要求;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没有与水质达标直接联接;流域内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不协调,河流和湖库水质标准中总磷浓度限值也存在不协调;现状流域管理体制根本无力承担横跨四地的流域跨界管理;工业企业没有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支付全成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浅层地温能潜力评价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经济、清洁的新型能源,我国可供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资源潜力巨大。文中提出了浅层地温潜力的评价方法,并结合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情况,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84个地级市)进行了浅层地温资源潜力评价,其总量为7.0×1011kWh/a,在此基础上,依据能量均衡原理,对可利用的潜在浅层地温能进行了可装备空调面积计算,其总量为1.7×104km2/a,则可供1.3亿人取暖,4.3亿人制冷,每年节约2.3亿吨标准煤,减少6.1亿tCO2、198万tSO2以及173万tNxOy温室气体排放,对于节约供暖(或制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2),基于GIS/RS平台,按照渭河流域现状地理、地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条件和2004年社会经济情况,构建了模型需要的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模拟了研究区域渭河流域现状条件下,9个子流域日径流量的变化,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分析了流域工业与生活污染源CODCr在各模拟子流域中的分布情况,结合流域丰、枯水期CODCr这一特征指标的变化,同时考虑了流域点源与面源有机污染负荷的影响,确定了各模拟子流域年CODCr污染负荷消减系数,实现流域水环境功能目标,流域模拟年CODCr污染负荷削减总量为15.7万t。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和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器对乌鲁木齐市采暖期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形态结构及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不同功能区大气PM2.5类型多样,主要类型有硅铝酸盐、硅铝飞灰、铁氧化物颗粒、硫酸/碳酸盐晶体、钛聚集颗粒物、碳质气溶胶(烟尘集合体、焦油球、不规则碳质颗粒)、富氟颗粒和不明物质等,其中硅铝酸盐、硅铝飞灰、烟尘集合体在各个功能区都观测到,富氟颗粒仅存在于头屯河区、天山区和水磨沟区;②SO42-、NH4+、NO3-、Cl-为乌鲁木齐市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部无机离子的90.3%;③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的pH在3.72 ~5.76之间,平均值为5.11,其大气气溶胶整体偏酸性,其中[NO3-]与[SO42-]的比值小于1,可认为固定源排放是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是进行林火污染物排放估算的重要手段,而空间分辨率的差异会对林火污染物排放估算产生重要影响。文中采用“自下而上”的遥感估算方法,针对三种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哨兵2号、Landsat OLI、MODIS)分别进行了林火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结果表明:1)由空间分辨率造成的火烧迹地整体差异范围介于1.81%~9.82%之间。2)从可燃物载量来看,林地可燃物载量最大相差20.69%,灌丛最大相差13.78%,草地最大相差31.13%。3)从各燃烧强度面积来看,重度燃烧的差异范围为12.93%~45.08%,中度燃烧的差异范围为18.22%~18.84%,轻度燃烧的差异范围为6.20%~10.96%。4)基于MODIS、Landsat OLI以及哨兵2号遥感数据计算的污染物总排放量分别为4.13×105t、4.44×105t以及4.92×105t,哨兵2号与Landsat OLI计算结果的差异为9.77%,与MODIS计算结果的差异为16.01%。  相似文献   

18.
CO2地质封存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也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路径。构建STIRPAT模型,对内蒙古2019-2030年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利用CCUS技术对内蒙古CO2地质封存潜力进行评估,进而提出利用CO2地质封存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路径。结果显示:2030年内蒙古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在12.99-16.83亿t之间,与碳达峰排放强度约束下的排放量存在10.03-13.87亿t的剪刀差;利用CO2深部咸水层封存技术潜力最大,达到59.38亿t,利用CO2-ECBM、CO2-EOR和CO2-EGR分别可实现34.45亿t、18.58亿t和15.02亿t CO2地质封存;利用CO2地质封存技术,可助力内蒙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封存的CO2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从而获得生态补偿,利用CO2地质封存得到的内蒙古生态产品价值总量约为...  相似文献   

19.
文中使用1934-2010年5-9月降水总量资料,分析研究宝鸡近80a旱涝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市近80a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势,并且以0.12次/10a的速度增加;旱涝出现的频率为39%和28.6%;旱涝演变具有24a左右的长周期和2a的短周期;20世纪40年代、80年代以偏涝为主;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头10年以偏旱为主。宝鸡市近80a以来,年Z指数明显下降,其下降速度为0.16/10a。1953-1990年涝年多、旱年较少,1993年以后旱年多、涝年很少,近年来有旱涝交替的特点。四季的Z指数变化趋势不同,冬、夏季Z指数变化不大,冬季呈略上升趋势;夏季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春、秋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干旱趋势增强,春季最明显,秋季次之。春季涝、旱和正常年基本各占1/3;夏涝、秋涝、冬旱的发生频率高。各季旱涝变化都具有2a的周期。研究结果对旱涝趋势预测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