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盐生植物盐地碱蓬([WTBX]Suaeda salsa[WTBZ])为实验材料,以NaCl模拟不同盐度环境,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盐度环境下盐地碱蓬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轻度与中度盐环境下,盐地碱蓬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而高度盐环境下显著下降,且叶绿素的下降是由叶绿素a含量的降低造成的;高光强([WTBX]PAR[WTBZ]>1 400 μmol· m-2·s-1)下,随着盐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在轻度和中度盐环境下,盐地碱蓬幼苗对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重度盐环境下最大光合速率([WTBX]A[WTBZ]max)、光饱和点([WTBX]LSP[WTBZ])、光补偿点([WTBX]LCP[WTBZ])明显降低,暗呼吸速率([WTBX]Rd[WTBZ])明显增大,此时盐地碱蓬幼苗对强光的适应能力降低,而且将能量通过暗呼吸消耗掉。盐地碱蓬经过长期的进化,已经适应轻度与中度盐环境,使其光系统Ⅱ保持较高活性并维持稳定,但当环境中盐度过高时,也会对其光合系统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2.
硬枝碱蓬幼苗对盐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硬枝碱蓬幼苗为材料,通过NaCl和PEG6000设置不同程度的盐旱处理,对硬枝碱蓬苗期抗性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其的抗盐性和抗旱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0)相比,在NaCl为100~500 mmol/L范围内,随着NaCl浓度升高,硬枝碱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增加的趋势;2)与对照(0)相比,在渗透势为-0.7~-0.1 MPa范围内,硬枝碱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在高渗透时无显著变化,但在低渗透势时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随着渗透的下降呈增加趋势,POD活性随着渗透的下降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3)综合盐旱处理下硬枝碱蓬幼苗的生理指标变化,硬枝碱蓬幼苗表现出较好的抗盐性和抗旱性,但低渗透势(-0.7 MPa)会对其幼苗造成一定程度伤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Na Cl为盐分模拟不同盐度环境(轻度S1:2.5 g·kg~(-1);中度S2:5.0 g·kg~(-1);重度S3:7.5g·kg~(-1)),研究了施氮对盐环境下甜菜生长发育与氮素吸收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实验的三种盐度条件下,在N1(0.3 g·kg~(-1))~N4(2.4 g·kg~(-1))的范围内施氮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甜菜造成的伤害或显著增强其在盐胁迫下的生存能力,甜菜在轻度与中度盐胁迫下的最佳施氮量均为N3(1.2 g·kg~(-1)),在重度盐胁迫下的最佳施氮量为N2(0.6 g·kg~(-1));(2)在轻、中、重三种盐度下,随着施氮水平(0~2.4 g·kg~(-1))的提高,甜菜叶片渗透势随之降低,渗透调节能力呈增强趋势;(3)在各盐度环境下,施氮均可促进甜菜叶片(同化枝)光合色素的合成,增加光合色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同时增强其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能力;(4)在三种盐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菜氮素生产力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N1(0.3 g·kg~(-1))~N3(1.2 g·kg~(-1))水平下表现为大幅度下降,并且氮素生产力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下降;(5)在三个盐度环境下,甜菜块根、叶柄、叶的含氮量均随着施氮量(0~2.4 g·kg~(-1))的增加而升高,且同一施氮水平下甜菜各部位含氮量总体表现为:叶叶柄块根;(6)在轻、中、重三种盐度胁迫下的最高施氮限量分别为1.39、1.33 g·kg~(-1)和1.24 g·kg~(-1)(其最高干物质产量分别为90.09、72.86 g·pot~(-1)和32.47 g·pot~(-1))。  相似文献   

4.
锂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并与罗布麻有相似药效,罗布麻中锂含量的高低决定其药效强弱。以大叶白麻和红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锂浓度对罗布麻幼苗生长及锂累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富锂极限。结果表明:锂并不是罗布麻生长的必需元素,随供应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叶片锂含量高于根和茎,且红麻叶片较大叶白麻更为耐锂。各处理相比,在锂浓度100 mg•kg-1时,叶部锂累积量达到峰值,但生长量有限;在锂浓度为25 mg•kg-1的条件下,虽然叶片锂累积量较100 mg•kg-1时低,但仍高于对照,且生长量所受限制很小。综合考虑不同锂浓度对罗布麻产量及药用价值的影响,认为在种植罗布麻时,锂浓度以低于25 mg•kg-1为宜。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依照等氮替换原则,设不施氮肥处理,优化氮肥施用量180 kg·hm-2单施化肥、40%有机肥替代化肥、60%有机肥替代化肥,常规氮肥施用量240 kg·hm-2单施化肥、40%有机肥替代化肥、60%有机肥替代化肥共7个处理,探究河套灌区盐渍土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酿酒高粱生长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施氮量下,6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成熟期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增加10.52%~12.77%、36.36%~50.64%、41.58%~51.33%。(2)相同施氮量下,4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高粱产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增产6.63%~15.72%。(3)施氮量180 kg·hm-2 40%有机替代处理较其他施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提高1.98%~22.84%,氮肥偏生产力提高3.49~17.19 kg·kg-1;施氮量240 kg·hm-2 40%有机替代处理较其他施肥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提...  相似文献   

6.
NaCl对囊果碱蓬、梭梭和白梭梭种子及初期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是干旱区植物群落建成的关键。试验表明,在700 mmoL/L NaCl处理时,与盐生植物梭梭和囊果碱蓬相比,旱生植物白梭梭种子胚中的K~+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700 mmol/LNaCl处理5 d后,白梭梭、梭梭和囊果碱蓬胚中K~+/Na~+分别是对照的33%,27%和74%。高盐处理显著降低3种植物尤其是白梭梭初期幼苗体内K~+含量以及K~+/Na~+。低盐处理下,囊果碱蓬初期幼苗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白梭梭和梭梭;高盐处理对3种植物初期幼苗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沙培方法,研究四翅滨藜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对NaCl浓度和盐胁迫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胁迫时间对四翅滨藜叶片中脯氨酸、Na+、K+、Cl-含量和K+/Na+有极显著影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中脯氨酸、Na+含量增加,K+含量、K+/Na+下降,Cl-含量变化趋势较复杂;NaCl胁迫<40 d时,脯氨酸和Na+含量增加幅度相对较小,>40 d时均大幅增加。② NaCl浓度对四翅滨藜叶片中脯氨酸、Na+、K+、Cl-含量和K+/Na+也有极显著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中脯氨酸、Na+含量增加,K+含量、K+/Na+下降;高NaCl浓度处理下,脯氨酸和Na+含量增加幅度以及K+含量、K+/Na+下降幅度均较大。③ 四翅滨藜体内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盐胁迫下,根向茎选择运输K+,将Na+滞留在根部;茎向叶选择运输Na+,抑制了K+向叶片的运输,使从根部运输的K+贮存在茎中;不同营养器官中K+/Na+从高到低依次为:茎>叶>根,并且都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NaCl浓度对脯氨酸、K+、Na+及K+/Na+的影响逐渐放大,并且NaCl浓度与胁迫时间的交互作用也对以上指标(除K+外)有极显著影响,因此在研究盐分浓度对植物盐胁迫的影响时,应考虑时间因素及盐分浓度与胁迫时间的交互作用。
  相似文献   

8.
以加工番茄品系KT-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10、0.025 mmol·L-1)外源CO对盐胁迫(150 mmol·L-1)下加工番茄的光合参数、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加工番茄的光合和生长,导致光合同化效率降低和PSⅡ反应中心活性下降,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降低了72.11%、35.04%。叶片喷施CO供体可不同程度地改变OJIP曲线形状,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光合同化效率,调控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降低盐胁迫对细胞膜结构的伤害;其中以Na150H1效果最佳,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盐胁迫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0.58%、19.52%,净光合速率、表观CO2利用效率与盐胁迫相比分别提高了87.24%和152.58%,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盐胁迫相比分别降低了40.16%、25.18%。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外源CO提高了叶片的光合能力,激活自我保护机制,降低过量的活化电子对细胞光合膜结构的破...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为材料,采用砂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根施甜菜碱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10mmol·L-1甜菜碱能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促进其生长,使根系伸长并改善其水分状况与细胞质膜透性,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探索水资源限制地区提高春小麦水分利用率及其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与施氮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水分利用率有显著影响。在CO2浓度升高90μmol·mol-1环境条件下,135 kg·hm-2和315 kg·hm-2施氮处理春小麦产量的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5.8%和15.1%;225 kg·hm-2和405 kg·hm-2施氮处理春小麦产量的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9.3%和8.9%;225 kg·hm-2和405 kg·hm-2施氮处理使春小麦生物量水分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0.4%和10.8%;而135 kg·hm-2和315 kg·hm-2施氮处理造成春小麦生物量水分利用率不同程度地下降。90μmol·mo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对不同盐(NaCl)浓度处理下毕氏海蓬子和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提高了盐环境下毕氏海蓬子和盐角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在外源甜菜碱处理下,毕氏海蓬子和盐角草幼苗根茎长及叶绿素含量都高于单盐处理,表明外源甜菜碱提高了毕氏海蓬子和盐角草抗盐能力.甜菜碱对毕氏海蓬子种子萌发率、发芽势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于促进幼苗根茎的生长及提高活力指数和耐盐性方面对盐角草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NaCl处理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6叶期幼苗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50,100,200,400 mg/L NaCl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盐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气孔导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处理蒸腾速率在盐处理5 d后趋于稳定,但均低于对照,且盐浓度越大,蒸腾速率越低。盐处理初期(1 d),各处理的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且盐浓度越大光合速率越低;盐处理3 d后光合速率开始恢复,并保持相对稳定;但处理11 d或13 d后又呈现下降趋势。NaCl处理期间,各处理的Fv/Fm值与Fv/Fo值和Fo与Fm分别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盐处理9 d后各处理趋向接近;qN值呈下降趋势,但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盐地碱蓬在高盐碱土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罗布泊钾盐矿区人工植被生态示范区种植的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对象,重点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盐地碱蓬在盐碱土改良中的生态学意义。结果显示:全换土区植物个体生长较其他土壤类型生长良好,而炉渣区生长相对较慢,这说明好的土壤环境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于炉渣区而言,虽然其含盐量不是最高,但因为其孔隙度大的物理性质使其保水力相对较差,因此,植物生长相对最差。而原状土区虽然植物发芽存活率低,植被盖度低,但是存活的个体生长良好,说明盐地碱蓬一旦适应了盐土环境,高盐土环境不会对其生长产生较大影响。根冠比结果表明,原状土区炉渣区炉渣+换土区全换土区,这说明在较差的土壤环境中(高盐/高孔隙度),植物为了更好的生存,必须发展出较为强大的根系,以获取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来维持生活,这正是植物适应外界胁迫环境的一种生态机制;对于土壤盐分和养分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盐碱土环境中种植盐地碱蓬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然而,其盐分含量和p H在原状土区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小,说明盐地碱蓬有利于该区土壤盐碱性的降低以及土壤养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50、100、200μmol·L~(-1)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NO可明显缓解Na Cl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与不施SNP的处理相比,100μmol·L~(-1)SNP处理全株干重的增加幅度达到19%。外施NO降低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其中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分别降低19.9%和7.9%,根系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9.6%和9%。外源一氧化氮(NO)使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叶和成熟叶叶鞘的Na~+含量分别降低38.4%、5.1%和17.2%;同时,增加根系和成熟叶叶鞘中K~+、Ca~(2+)、Mg~(2+)含量,降低玉米幼苗各器官内的Na~+/K~+、Na~+/Ca~(2+)比值,维持盐胁迫下玉米幼苗中的离子平衡,但对成熟叶片中离子含量的影响不大。研究认为,外源NO可维持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碳氮代谢平衡,改善玉米幼苗离子的吸收与分配,缓解Na Cl胁迫对玉米幼苗带来的伤害,其中以100μmol·L~(-1)的SNP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盐生豆科植物骆驼刺与盐敏感植物绿豆在盐胁迫下光合日变化与光合“午休”现象的成因,在网室培养,并用0 mmol•L-1(对照)、50 mmol•L-1、100mmol•L-1、200 mmol•L-1 NaCl处理2周,测定光合作用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和Rubisco大亚基基因的表达等参数。结果表明:未经盐处理时,骆驼刺和绿豆光合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经盐处理后,两者光合日变化响应有明显差异。骆驼刺50~200 mmol•L-1NaCl处理后,其净光合速率(Pn)均比未处理(对照)上升速率快,而其他处理峰值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绿豆对照光合速率的上升则比盐处理的快,盐处理光合速率峰值低于对照。骆驼刺50 mmol•L-1、100 mmol•L-1和绿豆50 mmol•L-1处理Pn没有出现“午休”现象,而骆驼刺200 mmol•L-1处理与绿豆100 mmol•L-1处理出现“午休”现象。骆驼刺在重度盐胁迫下,由于气孔导度(Gs)下降而引起轻微的“午休”现象,而盐处理绿豆中Rubisco被抑制,对Pn 午休的贡献比其Gs的贡献更为显著。在绿豆中大亚基基因(rbcL)的表达量随着盐胁迫的提高而下降。骆驼刺中rbcL的表达在50 mmol•L-1和100 mmol•L-1处理下有所增加,而在200 mmol•L-1处理显著降低。绿豆和骆驼刺的总叶绿素含量及其Chl a/b比值的动态变化表明,绿豆PSI复合体下降速率较PSII快;与此相反,骆驼刺盐处理后PSI复合体浓度的增加却比PSII复合体快。  相似文献   

16.
以藜麦为研究对象,使用盆栽育苗法,设置0(CK)、150、300 mmol·L-1 3个混合盐碱(NaCl∶NaHCO3=1∶1)浓度处理,通过测定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及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长及生理指标,研究盐碱胁迫对10份藜麦(Q1~Q10)种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程度加剧,幼苗的株高、根长较对照有少量增高,Q1的150 mmol·L-1和300 mmol·L-1处理较CK增高3 cm,而鲜质量相较CK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300 mmol·L-1至150 mmol·L-1减少0.19 g;叶片叶绿素含量中的Q6由CK的2.7 mg·g-1在150 mmol·L-1时上升至4 mg·g-1,在300 mmol·L-1时下降至2 mg·g-1;Q1的可溶性糖由CK的30.8 mg·g  相似文献   

17.
盐碱胁迫对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中性盐)和Na2CO3(碱性盐)胁迫三种盐生植物盐地碱蓬、碱蓬和盐爪爪正在萌发的种子,以研究不同类型盐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种盐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下降,萌发率与盐浓度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盐地碱蓬、碱蓬和盐爪爪种子萌发率与NaCl胁迫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6、0.8989和0.8956,与Na2CO3胁迫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8、0.7193和0.6327;蒸馏水中三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率最高,Na2CO3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耐盐葡萄砧木并探究其耐盐机制,以13种1 a生葡萄砧木为试材,研究100 mM NaCl浇灌处理下葡萄砧木的生长量、光合特性及植株体内Na+、Cl-、K+、Mg2+、Ca2+的差异性变化。盐害指数结果表明:110R和101-14盐害指数较小,为高抗盐砧木,Dogridge、5BB和香槟尼为抗盐品种;5C、贝达和B.R.No.2为中抗盐砧木,Valiant和山河2号为盐敏感品种,188-08、3309C和140R盐害指数最大耐盐性最弱,为盐高敏感砧木。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发现:NaCl胁迫下,砧木5BB、101-14、Valiant、山河2号、Dogridge、5C其茎粗增加量、新梢增加量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葡萄砧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盐胁迫后期,140R和188-08叶片Pn分别为0.38μmol·m-2·S-1和...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滴灌减氮对玉米吐丝后叶片衰老特性、碳氮代谢及物质积累的影响,设置正常施氮(240 kg·hm-2,N240)和减氮25%(180 kg·hm-2,N180)2个氮肥量和4个滴灌水平(0 m3·hm-2,B0;375 m3·hm-2,B1;750 m3·hm-2,B2;1 125 m3·hm-2,B3),并以不施氮且不滴灌为对照组(CK),分析比较了不同氮肥水平下滴灌对玉米吐丝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碳氮代谢酶(蔗糖合成酶,SS;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及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保护酶和碳氮代谢酶活性以及吐丝后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和滴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滴灌条件下20%θf、40%θf水分胁迫与N、P、K营养元素耦合对矮砧富士幼树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各种保护酶活性的抗旱响应,于2019—2020年以3 a矮砧富士幼树为试材,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设计方案开展盆栽试验,对处理后的矮砧富士幼树形态指标、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轻度(40%θf)水分胁迫下施用N 150 mg·kg-1时,矮砧富士幼树的新梢生长量降幅最小,为9.95%;施用P 70 mg·kg-1时叶面积降幅最小;施用K 250 mg·kg-1相对叶绿素含量不降反增,升高了41.8%;MDA含量在施用P 35 mg·kg-1时降幅最小,为45.76%;相对电导率在施用P 70 mg·kg-1时降幅最小,为15.66%。在重度(20%θf)水分胁迫下施用N 150 mg·kg-1新梢生长量降幅最小,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