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名茶--阳羡紫笋的品质化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历史名茶"阳羡紫笋"的品质化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从孓遗紫笋茶树上采集的紫笋芽叶与试制的紫笋红茶为样品,进行了无机组成、理化成分和香气组成等分析,结果表明紫笋芽叶的元素组成与同一茶园的普通芽叶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微量元素锌含量偏低,紫笋芽叶和紫笋红茶的酚氨比大大高于普通红茶,紫笋红茶的香气组成成分丰富,其中主要香气物质如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均比一级祁门红茶高,紫笋茶的香气组成特征赋予了它的独特风味.紫笋茶品质化学的研究将为阳羡紫笋茶的研制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保健饮品--桑叶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数千年历史的传统习惯。但长兴蚕种场与长兴紫笋名茶开发公司联合开发的桑叶袋泡茶,已经浙江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审核批准。它的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以及出厂包装、贮藏等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且在2002年9月初,首批1万袋2克装桑叶茶经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转赠日本友人后,反响良好。  相似文献   

3.
复合茶树主要生化变异及成茶品质初步研究叶美凤,周汉忠(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茶树品种是构成茶叶品质的基础。两个不同品种茶树嫁接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茶树,对其主要生化变异和成茶品质研究并不多见,为填补这一研究内容,笔者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茶树不同部位、不同品种以及茶树在不同季节对重金属Cd、Cr、Pb、Hg、Cu等和类金属As的富集能力、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茶叶中重金属的水浸出情况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茶企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了解重金属对茶树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的发展及其功用研究进展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茶的发现和发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见茶是由神农氏于4 000多年前寻药草时偶尔发现,该茶即是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山茶属山茶科木本茶树.史书记载,神农氏当时是咀嚼茶鲜叶,后人渐渐将其煮作羹用;至周朝,茶开始被用于丧事;春秋时正式将茶用作祭品,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开始高升起来;唐代茶叶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为改善香气,发明了蒸青团茶,开创我国绿茶先河;宋朝发明了片茶和蒸青散茶,因当时人们开始注重茶的香气,南宋初期,人们又创制了炒青散茶,此也即现代炒青绿茶的前身,以后龙井、毛峰等相继问世;明代相继研制出了黄茶、黑茶、红茶、花茶,至清代又推出了白茶和乌龙茶.  相似文献   

6.
香山云尖茶     
香山云尖茶刘金根(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香山云尖茶是1989年由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研制的一只新名茶,1991年工艺定型,1992年获池州地区名茶称号,并获优质农产品证书;1994年又在“中茶杯”首届名优茶评比中获一等奖。该茶品质独特...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都市从 1992年开始到 2 0 0 1年止共引进无性系茶树品种 12个 ,调进和繁育茶苗 4 0 0 0余万株 ,建成无性系茶园 35 0 0亩 ,其中大叶类品种茶园近千亩。通过多年对比试验的观察分析 ,我们认为大叶类茶树品种不宜在宜都发展。1 市场不认可 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三峡出口南岸 ,是历史悠久的古老茶区 ,早在 12 0 0多年前 ,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记述有“山南、峡州 (宜都、夷陵 )上”。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 ,宜都茶“条索紧结 ,细小秀丽”的产品特征早已被消费者认同。而大叶类茶树品种所产茶叶条索泡松、粗大 ,与传统的宜都茶差…  相似文献   

8.
茶籽,即茶树的果实,为茶叶生产的副产物。《本草纲目》记载:“茶有种生、野生。种者用籽,其籽大如顶指,面圆色黑。其仁入口初甘后苦,最戟入喉,而闽人以榨油食用。”以往人们对于茶树的种植、茶叶加工及产品的开发等关注较多,但对于茶籽的开发利用则不太重视。因此,成熟的茶籽除繁殖茶树外,其余大部分自然脱落,在地里腐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研究发现茶籽除经浸出或压榨可得到茶油外,茶籽壳可用来开发糠醛、木糖醇、活性炭等有用的物质;提油后的茶籽粕中还含有可利用的茶皂素、茶多糖等物质。  相似文献   

9.
韦公远 《蚕桑茶叶通讯》2009,(6):F0003-F0003
茶除了来自茶树外,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独具特色、非茶似茶的茶外“茶”,下面介绍几种有益于健康的茶。  相似文献   

10.
浅谈茶叶的色、香、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品质是指茶叶外形和内质的综合反映。茶叶的色、香、味、形是构成茶叶品质的主要内容。各种茶叶无论是名优茶还是大宗茶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品质特征,也就是有着不同的色、香、味、形。茶叶品质的好坏,是由制茶原料(茶树芽叶)和采制技术决定的。制茶原料的优劣受茶树品种、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