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生物量是衡量森林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不仅影响林木的生命活动,也能反映出林木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性策略。该文介绍了林木生物量的分配规律,进而对目前林木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后续林木生物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义乌市林木采伐公示制实施两年的效果表明:对提高林木采伐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避免或减少村级组织因林木采伐而引发矛盾,对限额采伐林木起到一定作用。为完善公示制法律内容,阐述了义乌市林木采伐公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真正做好限额采伐林木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源调查是林木资产评估的基础工作,作者通过以往资源调查内容的分析,认为其资料不能满足林木资产评估的要求,在进行林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林木资源进行重新调查或至少作一些补充调查,为上经,对林木资产评估中的资源调查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林木资产评估的目的,对如何进行资源调查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广西林业》2008,(6):26-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条例》于2008年8月1日,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该条例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条例》是我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及国家有关林木种苗政策规定的具体体现。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区林木种苗健康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法制保障,对进一步理顺林木种苗管理体制,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规范和加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管理,维护林木种苗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林木良种化、种苗产业化建设,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乌兰察布盟林木种苗工作紧紧围绕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对林木种苗的需求,以生产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良种壮苗为目标,以林木种苗工程建设为龙头,不断提高林木种苗的科技含量,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国内林木育种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育种的特点,并对福建省林木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木病虫害化学防治中的农药污染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探讨了施用农药防治林木病虫害对林木、人畜和环境的影响,污染现状和原因,以及林木病害的特点,提出了防治林木病虫害和减少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国柱  赵聪  孙楠 《绿色科技》2014,(2):109-110
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的干形进行控制,对林木形数和形率两个指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林木干形有一定的影响,密度相对越大,林木的干形越好。造林密度为4400株/hm2林分,林木干形相对较为饱满,可见,有效地控制林分密度对干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苗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保障,林木种苗生产供应则直接影响到全国造林任务的完成。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2013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这两个意见的出台是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林木种苗工作的高度重视,林木种苗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真菌病害是林木的主要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突破,转录组技术和代谢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林木真菌病害研究,主要包括致病和抗病关键基因的挖掘、林木防御物质的动态合成、抗病分子育种等方面,但林木如何抵御真菌病害及其两者间的互作机制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中通过对林木遭受真菌侵染后的转录组信息和代谢组信息进行探讨,包括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林木防御关键基因和关键代谢物、关键防御机制及功能网络等,将在理论上丰富林木响应真菌病害侵染的过程,为林木和真菌病害的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林木抗性育种和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此外,基于目前转录组和代谢组在林木真菌病害防御反应方面的研究,对林木基因组研究、多组学联合研究以及病原菌组学研究等进行展望,以期为林木真菌病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环境建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未来林业的格局,认为福建省的林木良种工作应拟制多树种、多目标、多种良种类型并举的计划,并广泛收集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建立和发展育种群体。  相似文献   

12.
根据辽源市林业经济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在建设林木良种基地、树种结构调整、加强经营管理,制定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中人类作用于森林的主要措施。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森林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和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林分产量、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指出,以后的森林经营工作要实施分类经营,重视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的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实施长期封禁,通过固定标准地对白桦萌芽林多项生长因子进行定期调查测定,开展白桦萌芽林不同龄级年均生长量和根系生长发育、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强度以及立地条件变化对生长的影响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封育的白桦萌芽林树高年均生长量最大期在6~15年之间;胸径年均生长量...  相似文献   

15.
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造林林种和树种组成,指出其存在林种选择上经济林面积过小,使退耕农户从退耕地中收益减少;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等问题。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多营造混合林。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石灰岩区水保林林分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太行山石灰岩区乔灌、灌木、灌草三类水土保持林林地上现存 19种林分模式调查 ,并通过典型林分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生物量比较研究 ,得出乔灌、灌木、灌草三种类型林地上现存林分模式应是针阔、乔灌、灌草混交林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不同森林带林分的生产力及影响产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带林分生产力差异显著,热带山地雨林产量最高,常绿季雨林稍次,山顶苔藓矮林最低;同带间不同森林类型差异不显著。由于尖峰岭的天然林已达成熟阶段,干形变化不大,因此,影响林分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林分的平均直径、树高和密度。次生林目前尚处于中幼龄阶段,产量较低,如能加强管理,可获高产。大面积的次生林是一不可忽视的后备资源,应加强管育,促使早日成材。  相似文献   

18.
Non-contaminated drinking water may become a scarce resource in the future. In that case, forest watershed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upply of clean drinking water. However, forest management affects this supply considerably. Christmas tree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income generator in Danish forestry but is also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non-point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because of its application of fertiliser and pesticid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cision to convert a natural or semi-natural forest into Christmas tree production, when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s irreversible and future returns on non-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Christmas tree production are uncertain.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ventional expected net present value analysis which treats conversion as a ‘now or never’ decision, may not lead to an optimal decision rule. It is shown how the option to postpone conversion and acquire new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Application of an option value approach shows that the optimal decision strategy is more conservative when the option to postpone is recognised, i.e. option value analysis prescribes that the return on Christmas tree production should be higher to justify conversion. An empirical example shows that when using option value analysis the return on Christmas tree production should increase by more than 100% to justify conversion. Moreover, it is shown that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natural forest may increase by more than 12% when the option value is included.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城市群园林绿化程度很高,但一些城市仍缺少乡土树种特色,危及生态系统稳定。长三角地跨北、中两个亚热带,有三类林木群落组成,即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长三角范围乡土树种丰富,城市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森林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森林工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木材采伐工程、迹地更新造林工程、抚育采伐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林内路桥工程和装备系统工程。策划和实施森林工程时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森林工程活动将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置于首要位置,二是森林工程工艺系统要与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持一致。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生态过程决定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所以森林工程实施时,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保护要着眼于群落结构的连续性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着眼于目的树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生境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保护要着眼于水土流失、土壤和地质性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