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草莓的种植可以分为露地栽培、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抑制栽培和无土栽培等五大类别,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优点。无土栽培可以分为三大类:基质栽培、水培、气雾栽培,气雾栽培和水培因为一次性设施投入昂贵以及运行耗能较高而不能得到普及,应用无纺布袋基质种植绿色有机草莓,生产效益倍增。  相似文献   

2.
番茄无土栽培与土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番茄进行无土栽培(水培和基质培)与土壤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定植后60d,水培和基质培的番茄株高、开展度、根颈粗均优于土壤栽培,产量分别比增60.4%和51.5%,单果重增加,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病毒病发病率降低10.3~21.1个百分点,并能避免土传病害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草莓露地栽培或简易覆盖栽培,供应期主要集中在5-6月,实现草莓周年生产,栽培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是制约设施生产栽培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设施条件下栽培方式的选择和病虫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草莓保护地栽培的研究陈玉山,吴明武,郝庆(新疆农科院园艺所,乌鲁木齐,830000)草莓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高档水果。但其果实成熟期集中,又不耐贮运,因而鲜果供应期短。如乌鲁木齐地区露地栽培的草莓,6月初成熟,6月下旬采收完毕,鲜果供应期只有20余天。...  相似文献   

5.
草莓吸肥特点和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露地及促成型栽培草莓吸肥规律以及不同肥料水平对草莓产量效益影响的研究,表明露地栽培和促成型栽培草莓有着不同的吸肥特点,露地草莓由于近4个月的时间处于越冬休眠期,前期吸收养分仅占整个生育期的5%-15%,后期吸收的养分占整个生育期的50%以上,N的吸收高峰在膨果期,占整个生育期的46.2%〉P的吸收高峰出现在膨果期和收获期,占整个生育期的70%,而K的吸收在收获期最多,达整个生育期的51.8%。  相似文献   

6.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植物,但在我省只能作一年生秋冬栽培。草莓露地栽培易发病,不仅不利于无公害生产,且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我站多年来进行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每667m^2产量可达2600kg,比普通栽培产量提高22%~28%,可溶性固形物达9%~11%。现就小拱棚栽培草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运》2008,(5):48
温室大棚里种草莓不是啥新鲜事,但要说到最能赚钱的栽培方式,就不能不提到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草莓立体栽培。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模式栽培为大棚立体模式栽培,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大棚葡萄、草莓、小白菜立体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棚葡萄-草莓-小白菜立体栽培,可获得比露地栽培及大棚单一栽培更好的经济效益,且草莓、葡萄的经济性状和商品性均明显高于露地栽培。提出了立体套种的高效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草莓是一种以果实为食用目的的草本植物,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时令水果,在民和县塑料拱棚早熟栽培已有几年。但是草莓在18—22℃,高湿条件下,不管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都非常容易发生灰霉病。一般可减产10%-30%,发病严重时可减产50%,给草莓生产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新技术》2022,(2):24-26
<正>草莓是多年生蔷薇科草本植物,其果实色泽鲜艳,口感柔滑多汁、风味浓厚、营养丰富,生育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备受消费者和种植户青睐。我国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栽培方式也由以往的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相结合。随着草莓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莓连作现象日趋普遍,由于不能定时对土壤及时更换或杀菌,设施草莓根部病害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