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脂多糖(LPS)刺激的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选用48头(28±3)d、体重(8.45±0.14)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采用2×2因子设计,两个因子分别为不同日粮处理(0或500mg/kgABPS)和免疫应激(注射LPS或生理盐水)。试验期28d。在第14天和第21天,每日粮组的一半猪注射100μg/kgBW的LPS,另一半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后3h,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LPS刺激提高了第14天和第21天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及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P0.05),并降低了第21天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P0.05);ABPS提高了第14天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在第14天,LPS刺激降低了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及单核细胞比例(P0.001)。在第21天,LPS刺激降低了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含量及比例,而提高了中性粒细胞比例(P0.001)。ABPS提高了白细胞(14d:P0.10)和中性粒细胞(14d:P0.05;21d:P0.05)的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14d:P0.05;21d:P0.10),降低了淋巴细胞比例(14d:P0.05;21d:P0.10)。结果提示,LPS可引起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发生显著变化,ABPS在一定程度可缓解上述现象,表现出一定的改善免疫和缓解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红曲霉与中药合生素对延边黄牛血液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选择3头成年的延边黄牛母牛为试验动物(325±25)kg,采用3×3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红曲霉组、中药+红曲霉组。共分三期,每期12d,第12天于颈静脉采集血液,分别测定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的水平。结果表明,饲喂红曲霉与中药合生素对白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IgG、IgA、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含量和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从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后仔猪临床症状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仔猪,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氟尼辛葡甲胺组、黄芩苷低剂量(25 mg/kg)组、黄芩苷中剂量(50 mg/kg)组和黄芩苷高剂量(100 mg/kg)组。各组猪在注射LPS前0.5 h给药,黄芩苷各剂量组及模型组猪按体重0.1 mg/kg腹腔注射LPS,空白对照组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诱导6 h后再给药1次。于注射LPS 3 h后测量各组猪的体温,并统计呕吐、颤抖、嗜睡猪的头数;于注射LPS后第3,24小时对各组猪采血,检测血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LPS诱导后第3小时,LPS模型组猪出现体温升高、颤抖、呕吐和嗜睡等临床症状,黄芪苷各剂量组猪的体温较LPS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猪的呕吐和嗜睡症状减轻;LPS诱导后第3小时,与空白对照组比,LPS模型组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总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模型组比,黄芩苷中剂量组白细胞数极显著升高(P0.01)。LPS诱导后第24小时,与空白对照组比,LPS模型组白细胞数极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总数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模型组比,黄芩苷中剂量组血小板总数显著升高(P0.05)。LPS诱导后第3小时,与空白对照组比,LPS模型组总胆红素、肌酐、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糖含量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变化(P0.05或P0.01);与LPS模型组比,黄芩苷中剂量组肌酐含量显著降低(P0.05);LPS诱导后第24小时,与空白对照组比,LPS模型组总胆红素含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肌酐和血糖含量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变化(P0.05或P0.01)。与LPS模型组比,黄芩苷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降低总胆红素含量。说明50 mg/kg黄芩苷肌肉注射给药可以有效缓解LPS刺激导致的仔猪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异常变化、血小板总数降低及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天冬氨酸(ASP)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LPS组、LPS+0.5%ASP组(0.5%ASP)、LPS+1.0%ASP组(1.0%ASP)。结果表明:0.5%和1.0%ASP可缓解LPS刺激导致的日增重的降低(P<0.05);注射LPS 4 h后,0.5%或1.0%ASP可显著缓解LPS刺激导致的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数量的降低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增加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GB)浓度(P<0.05);注射LPS 24 h后,0.5%和1.0%ASP可显著缓解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和淋巴细胞比例的降低(P<0.05);0.5%或1.0%ASP可显著缓解LPS刺激引起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血糖的升高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降低(P<0.05)。结果显示,ASP缓解了LPS刺激所导致的生长抑制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针刺肝经腧穴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试验以健康家兔为研究对象,测定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前后的血液样本,分析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降低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降低最明显;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血小板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较明显,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针刺肝俞穴后升高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红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说明针刺肝俞穴、太冲穴能够引起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针刺后机体可能通过急性炎症反应调动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牦牛的影响,试验采用非配对试验设计,将24头牦牛分成两组(低蛋白质组和高蛋白质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半,低蛋白质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9.91%的日粮,高蛋白质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3.89%的日粮,每天早晚各饲喂一次,预试期15 d,正试期56 d,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指标(初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水平,葡萄糖、三酰甘油、尿素氮浓度,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瘤胃发酵特征参数(pH值,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水平,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丙酸和丁酸占比,乙酸/丙酸)及营养物质(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  相似文献   

7.
犬胆道感染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个犬胆道感染病例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其治疗效果的归纳总结表明,该病多发于6岁以上犬,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敏感为主.血常规检查显示病犬白细胞(WBC)和嗜中性粒细胞(Neu)水平升高,淋巴细胞(Lym)水平降低,核左移.血清生化检查见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多数病例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四逆汤加减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及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3日龄腹泻仔猪120头,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0头,另选同群健康仔猪60头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每头仔猪每天灌喂5 g四逆汤加减中药液,连喂7 d;西药组按0.1 mg/kg BW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每天1次,连用4 d;空白对照组不做药物处理。给药期间观察并记录仔猪精神状态、采食情况、腹泻情况、平均日增重;给药前后,分别测定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果】用药5 d后,中药组治愈率达97%,显著高于西药组(87%)(P<0.05),且未出现死亡。治疗结束后,中药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血常规结果显示,中药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O)、中性粒细胞(GRAN)数量及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其他血常规指标在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结果显示,中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  相似文献   

9.
复合植物精油对脂多糖诱导的断奶仔猪免疫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断奶仔猪的免疫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基础日粮,注射LPS),OCT组(基础日粮+50mg/kg OCT,注射LPS)。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于试验第21天注射LPS(100μg/kg体重)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3h后前腔静脉采血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6h后屠宰,取胸腺、脾脏,-80℃保存,用于测量胸腺、脾脏免疫相关基因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以及转录相关基因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降低了仔猪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P0.05);与LPS组相比,日粮中添加OCT提高了白细胞的数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上调了脾脏、胸腺IL-6、STAT3mRNA水平(P0.05),下调了脾脏IL-4、TNF-α及胸腺IL-4、TNF-α、NF-κB mRNA水平(P0.05);与LPS组相比,添加OCT下调了脾脏、胸腺IL-6、STAT3mRNA水平(P0.05);上调了胸腺IL-4、IL-10、TNF-α、NF-κB的mRNA水平(P0.05)。综合上述结果,LPS诱导发生了仔猪免疫应激,OCT在一定程度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8只体重30kg左右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研究日粮中添加120g/d·只中草药添加剂对肉羊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羊增重方面,试验组羊育肥期采食量、平均期末体重、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面,试验组羊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对可以显著提高肉羊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谷氨酸(Glu)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肝脏组织及血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试验选用杜×长×大断奶仔猪24头[平均体重(7.02±0.21)k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LPS+1.0%Glu组、LPS+2.0%Glu组,试验期为28 d。在正式试验第28天,试验组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 h后采集血样并进行屠宰,取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LPS刺激导致血细胞分类计数发生显著的变化(P 0.05),同时使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s)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域受体(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m 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 0.05);添加1%或2%Glu可显著缓解LPS刺激导致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指数的降低,增加了单核细胞比例(P 0.05);同时1%或2%的Glu也显著降低了肝脏组织NOD信号通路中NOD1、NOD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RIPK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 RNA表达量(P 0.05)。由此可见,LPS刺激激活了肝脏组织炎症信号通路,而添加Glu抑制了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缓解LPS诱导的仔猪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究我国高原地区奶牛血液指标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测定了拉萨地区不同纯度的荷斯坦牛共435头健康泌乳个体的18项血常规、3项血气、4项电解质和2项生化指标,进行表型相关性分析,并综合牛场、月龄、泌乳阶段、体况评分、荷斯坦牛血统比例和测定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奶牛群体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s, RBC)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66±2.14)×109个·L-1、(6.94±0.74)×1012个·L-1和(405.73±224.48)×109个·L-1,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分别为(11.28±1.61)kPa和(3.39±0.38)kPa。在27项血液指标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状况及差异,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 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其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德系西门塔尔牛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白细胞、中性细胞数、中性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处于居中水平;荷斯坦牛白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中性细胞数、中性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则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1);西荷杂种牛白细胞、游离甲状腺素、皮质醇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5),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荷斯坦牛血清钾离子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5),德系西门塔尔牛游离甲状腺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荷斯坦牛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其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西荷杂种牛抗病力和抗逆性较强,德系西门塔尔牛代谢旺盛,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抗菌肽CJH在细菌性感染导致的仔猪免疫应激方面的应用效果,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成分建立了仔猪免疫应激模型,通过比较分析抗菌肽CJH对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明其在仔猪免疫应激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LPS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数量显著提高(P0.05),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MY)和单核细胞(MUNU)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谷氨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汁酸(TBA)、肌酸激酶(CK)、皮质醇(PCL)、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的水平显著提高(P0.05),总蛋白(TP)、球蛋白(GLB)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抗菌肽CJH+LPS组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上述情况,说明抗菌肽CJH对于LPS导致的仔猪免疫应激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赶黄草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影响,将60只1日龄红羽肉鸡分为对照(Control)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组和赶黄草提取物(Penthorum chinense Pursh,PCP)治疗组。LPS组和PCP组分别在12、14、33和35日龄腹腔注射250μg/kg的LPS诱导免疫应激,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PCP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 g/kg赶黄草提取物,试验周期为35 d。在第2、5周,每组随机选择5只鸡,经颈静脉采血,在最后1次LPS注射12 h后,每组随机选择10只鸡,以颈椎脱臼的方式处死,收集肝脏。结果显示,PCP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水平,提高了生长激素(GH)的水平;降低了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含量,提高了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有效缓解了LPS引起的肝脏损伤,降低了血清和肝脏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黄芩苷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后血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杜×长×大"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GPS感染模型组、对照药物氟尼辛葡甲胺组和不同剂量黄芩苷处理组(肌内注射,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饲养3 d后进行攻毒及药物处理,攻毒后48 h和96 h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血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攻毒后48 h,氟尼辛葡甲胺能缓解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血小板、单核细胞数量的降低(P0.01),缓解嗜碱性粒细胞数量的降低及谷丙转氨酶含量的升高(P0.05);25、50及100 mg/kg黄芩苷能缓解血小板、单核细胞数量的降低(P0.01);25、100 mg/kg黄芩苷能缓解谷丙转氨酶含量的升高(P0.05);50 mg/kg黄芩苷能缓解红细胞数量的降低(P0.05)。攻毒后96 h,氟尼辛葡甲胺能缓解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升高及淋巴细胞数量的降低(P0.01);25、50及100 mg/kg黄芩苷能缓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升高;50 mg/kg黄芩苷能缓解血小板数量的降低(P0.05);100 mg/kg黄芩苷能缓解葡萄糖、磷含量的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仔猪因感染GPS引起的血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天冬酰胺(ASN)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4头"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LPS组(基础饲粮+LPS);0.5%ASN组(基础饲粮+LPS+0.5%ASN);1.0%ASN组(基础饲粮+LPS+1.0%ASN)。试验第16天,分别给LPS组、0.5%ASN组和1.0%ASN组的猪注射100μg/kg BW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1)0.5%ASN组可显著缓解LPS导致的平均日增重的下降(P<0.05)。2)在4 h时,0.5%ASN组显著提高了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1.0%ASN组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和血小板数量的降低(P<0.05)。在24 h时,0.5%ASN组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压积的降低(P<0.05);1.0%ASN组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的上升和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的下降(P<0.05)。3)在24 h时,0.5%ASN组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上升和葡萄糖含量的下降(P<0.05);1.0%ASN组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GOT活性的上升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值的下降(P<0.05),显著提高了总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由此可见,ASN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所导致的断奶仔猪生长抑制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评价1株从杜仲中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安全性。试验从菌株溶血性、氨基酸脱羧和明胶液化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腹腔注射、经口灌胃、抑菌活性等进行安全性综合评价。腹腔注射试验分为腹腔注射组(1.0×1010 CFU/0.3 mL)和生理盐水组,一次性注射,连续观察5 d。经口灌胃试验分为高剂量组(1.0×1010 CFU/0.2 mL)、中剂量组(1.0×109 CFU/0.2 mL)、低剂量组(1.0×108 CFU/0.2 mL)和生理盐水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结果显示,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小鼠均健康存活,未见临床变化,试验期间体重正常增加,各组小鼠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未发生易位,氨基酸脱羧和明胶液化试验均为阴性。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对所测的8种抗菌药物均表现敏感。除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外,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上清液对其余6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视黄醇对大鼠大肠杆菌乳腺炎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选用7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6).怀孕后10d起,灌胃视黄醇(溶剂为大豆油)8000I.U/kg·d,连续灌注10d;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大豆油.产后72h,经乳头管灌注LPS 10μɡ/侧到第四对乳腺内.分别于灌注前(0h)及灌注后2、4、8、16和24h(n=6)颈静脉放血处死大鼠后采样.髓过氧化物酶活力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视黄醇降低了LPS诱发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中的积聚与持续激活,有效控制了细胞损伤,并加快了组织修复;同时,视黄醇处理显著降低LPS灌注后IL-8及外周血PMN活性氧的释放.实验结果表明,灌胃视黄醇对LPS诱导的实验性乳腺炎大鼠PMN引起的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脂多糖(LPS)对断奶仔猪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注射LPS。注射后1.5 h和3 h采血,3 h采血后屠宰。结果表明:LPS刺激后1.5 h,中性粒细胞含量及其比例显著下降(P<0.05);LPS刺激后3 h,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含量显著下降(P<0.05)。LPS刺激后1.5 h,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激素(CRH)含量显著上升(P<0.05);LPS刺激后3 h,血浆TNF-α、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显著上升(P<0.05);LPS刺激导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和髓质中PPARγ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这表明LPS导致免疫应激,激活HPA轴,诱导HPA轴PPARγ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