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有利于词优粮食结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近年来,金华县玉米呈现稳步增长趋势,1999年全年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左右。但长期以来,由于对玉米生产技术改良重视不够,良种更新缓慢,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当家品种丹玉13已有15年历史,品种老化、退化,制约着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尽快寻找替换品种,金华县种子公司于1999年引入玉米新品  相似文献   

2.
李超民 《农业展望》2008,4(3):22-25
论述了美国玉米消费结构变化的经济后果,分析了由于美国不断提高乙醇汽油产量,造成美国国内玉米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其中燃料乙醇生产的玉米消费量不断扩大,出口比重趋于减少,从而造成了世界粮食市场总供给减少的“价格效应”、不同粮食品种的种植“替代效应”,造成经济波动,我国对此应当未雨绸缪。提出了产业政策、能源和环保政策、粮食生产和贸易政策方面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是陕西省春玉米主产地之一,玉米为该市四大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约占全区粮田播种面积的20%左右,其单产一直徘徊在600~700kg/667m2。近几年来,延安市农科所引进玉米新品种沈单10号推广,使延安地区的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突破性进展缓缦。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优良的玉米主栽品种及相应的丰产配套技术。1998~1999年延安市农科所在富县、宜川农业科技集团承包点,延川的小康点和扶贫点,黄龙、黄陵的“粮食自给工程”项目点上进行沈单10号玉米新品种比较,通过覆膜、施肥、播期、密度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为延安市“玉米吨粮田”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配套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谈粮饲兼用玉米在德州市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种植结构逐步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玉米是“粮—经—饲”三元作物,被称为“饲料之王”。以德州市为例,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0万亩,98%的玉米品种属于普通粮食型玉米,而用作饲料的玉米已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饲料玉米种植面积却很小,品种结构也不合理。随着德州市由农业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转变,饲料粮的缺口越来越大,如何在不减少玉米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增加畜牧养殖量,促进德州市的畜牧业发展?当务之急,只有大力发展粮饲兼用玉米。  相似文献   

5.
徐琴  蔡丽娟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3):70-70,72
杂交玉米是毕节市种植推广的主要品种。2004年毕节市在扩大杂交玉米种植时,结合毕节地区玉米百万亩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探索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选择适宜毕节市种植的最佳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玉米擢升为中国“谷物之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世纪10年(2000年-2009年),中国玉米生产发展达到最好水平,也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波折。新世纪初期玉米面积和产量急剧滑坡,而后几年又连续增长,2005年恢复到1999年水平,2009年玉米种植面积跃居所有作物之首,擢升为中国“谷物之王”。引用2005年时任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的文章说:“全国粮食增产主要是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  相似文献   

7.
王智宽 《吉林农业》2006,(10):32-32
经市场调查:近年来,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效益低下。但同时群众却反映说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扁豆、绿豆、大麦、高粱等小杂粮。这个市场信号说明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小杂粮还是个“短腿”,充分挖掘小杂粮的生产潜力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正一、我省的玉米生产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2013年黑龙江省深入推进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工程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三大主要品种粮食种植面积呈现"两增一减"态势。即: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作物面积增加,玉米首次突破1亿亩大关,达到10780万亩,比上年增加858万亩。可见,玉米生产在国计民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选用良种1.1选用优良玉米品种的依据(1)成熟期适当、霜前充分成熟。适合一个地方种子的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汶上县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常年玉米播种面积35万667m^2左右,大力推广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4,(3):46-46
该成果深入分析了近期中国粮食生产及其品种产需情况,提出适时调整我国粮食总量平衡目标与粮食生产临界线的观点;计算了1994~1998年全国31个省(市、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总产、单产、经济效益、商品量四个单项优势指数及其综合优势指数,提出了水稻、小麦、玉米品种生产的“四单一综”(四个单项及其综合)优势区。  相似文献   

11.
品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农业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品种的选择对青贮玉米的高产优质起着重要影响。为满足川南地区农民对青贮玉米的生产需求,促进当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试验以各育种单位提供的9个青贮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参试品种农艺、经济、抗性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出适合在四川省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凉2020”“乐1999”“成单623”3个品种表现优良,丰产性好,适应环境能力强,综合抗性较好,均达到国家青贮玉米1级质量标准,适宜川南生态条件。其余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不宜在川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一、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2013年黑龙江省深入推进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工程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三大主要品种粮食种植面积呈现"两增一减"态势。即: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作物面积增加,玉米首次突破1亿亩大关,达到10780万亩,比上年增加858万亩。可见,玉米生产在国计民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选用良种1.1选用优良玉米品种的依据(1)成熟期适当、霜前充分成熟。适合一个地方种子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居民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鲜食玉米在我市亦已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玉米作为蔬菜的独特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我市目前普遍种植的玉米仍以粮食玉米品种为主,糯玉米发展较慢,而甜玉米,笋玉米等特种玉米几乎没有种植,从食用品质上讲,这一状况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鲜食玉米生产的发,为了筛选适合在我市种植并具良好用品质及较高栽培效益的玉米品种,我们通过多渠道引进了6个国内优良鲜食玉米品种进行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我省是玉米的主要产区。2013年黑龙江省深入推进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工程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三大主要品种粮食种植面积呈现"两增一减"态势。即: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作物面积增加,玉米首次突破1亿亩大关,达到10780万亩,比上年增加858万亩。可见,玉米生产在国计民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选用良种1.1选用优良玉米品种的依据(1)成熟期适当、霜前充分成熟。适合一个地方种子的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前景广阔。玉米是丹东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位居各类农作物之首,种植面积10.1万hm2,年产量35.53万t,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1%和粮食总产量的5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丹东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丹东地区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包括品种筛选与布局、提高单产增加增产,高产栽培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省粮食生产取得了连续6年突破100亿千克的成就,特别是占全省粮食总产66.4%的玉米,通过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单产纪录不断被刷新。谈到玉米高产,不能不提起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国亮,经他选育并通过审定的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丰系列”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同时扩种大豆油料作物,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支持黄淮海地区粮豆轮作,完善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安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试点,为粮食和油料生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夯实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安全根基。近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南阳市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对品种利用有特殊要求。本文在介绍南阳市玉米生产概况和品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退出南阳市的玉米经典品种及对当地玉米选择利用的要求,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继2020年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可见该技术落实至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十三五”以来,广西地区围绕技术创新需求,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及支持下开启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建立示范区、推广优良大豆玉米品种以推动技术落实,研发关键性技术及其配套设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浚县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自200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小麦玉米两熟丰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题项目。2005年和2007年浚县农科所分别创造了夏玉米1hm^2面积15102.75kg和15971.7kg的高产记录。通过技术的示范辐射带动.浚县玉米单产由2005年的6847.5kg/hm^2提高到2007年的8100.0kg/hm^2。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与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改变玉米播种方式、构建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