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体有效微生物群在玉米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烈  丁秀华 《杂粮作物》1999,19(5):37-39
以玉米为试材,对固体有效微生物群合理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有效微生物群中起作用的是活性菌群;用量以150kg/hm^2交合适,施用方法以基施更佳;不同品种的增产幅度在5.9%~19.6%.  相似文献   

2.
鲁中丘陵山区花生5000kg/hm^2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鲁中丘陵山区春播地膜覆盖花生种植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施用量优化模型,获得期望目标5000kg/hm^2以上的配套措施为:密度135000 ̄150000穴/hm^2;施用有机肥45000 ̄75000kg/hm^2,尿素112.5 ̄187.5kg/hm^2,过磷酸钙375 ̄450kg/hm^2,硫酸钾180 ̄300kg/hm^2。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产量优势稳中求高的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水稻威优64和汕优63十年联合区域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威优64作早稻区试产量变6180~6900kg/hm^2,平均6456kg/hm^2,变异系数1.16%;作中稻区试6645~7815kg/hm^2,变异系数2.08%,汕优63作晚稻区试5759~6525kg/hm^2,平均6215kg/hm^2,变异系数1.43%,中稻区试7728~8759kg/hm^2平均8304kg/hm^2,  相似文献   

4.
杨光  梅世金 《江西棉花》1999,21(4):29-31
在句容市丘陵蛙地缺钾明显地区,进行增施钾肥,对棉花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比不施钾增产288kg.hm^-2,增幅44.3%,用量以施K2O150kg.hm^-2为最佳,对棉花总果节,脱落率,单株结铃以及百铃重等经济性状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杂交玉米单作密肥措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李钟  郑祖平 《杂粮作物》2000,20(2):23-27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四川盆地杂交玉米单作栽培的4项密肥措施,即密度、氦肥、氮肥、磷肥、钾肥4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与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产量〉65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为55222.5 ̄56925.0株/hm^2,施尿素539.1 ̄608.6kg/hm^2,施磷肥,施钾肥为273.7 ̄305.4kg/hm^2。  相似文献   

6.
饱和—D设计模拟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氮,磷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饱和-D设计方法模拟旱地冬小麦产量与降水,施氮,磷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是影响旱地冬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其次是氮,磷,在设计范围内,冬小麦最高产量为4651kg/hm^2,此时降水量,施纯氮量及施纯磷量分别为600mm,150kg/hm^2和110kg/hm^2。另外,还模拟了在五种不同降雨量下取得最高产量时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盐碱荒地覆膜滴灌施氮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盐碱荒地滴灌条件下,N肥的施用量与甜菜产质量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0~240kg/hm^2施N范围内,块根产量随施N量增加而提高,且呈线性正相关(r=0.9921);每公斤N增加块根产量比常规灌高,说明滴灌利于N肥吸收。随施N量增加,块根含糖率下降。当施N超过150kg/hm^2后,N肥对糖分的影响作用随施N量的增加,含糖率明显下降。无论是青头还是根体,含糖率均较常规灌高。施N240k  相似文献   

8.
高效生物活性肥料在花生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效生物活性肥料是利用锯末的载体进行生物发酵,形成了大量生物活性的物质而制成的一种生物活性肥料,它与对照,等价值的磷酸二铵,三元素复合肥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810kg/hm^2,270kg/hm^2和180kg/hm^2;净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25元/hm^2,1350元/hm^2和900元/hm^2,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春对花生根瘤形成和产量的影响,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花生上一般用量的840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4.5%,增产729kg/h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9%,增产240kg/hm^2;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4.7%,增产165kg/hm^2,比未磁花粉煤灰复混肥增产3.3%,增产120kg/hm^2。最高产量为  相似文献   

10.
机械覆膜穴播啤麦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机械覆膜穴播啤麦在宁夏淡灰钙土地区条件研究,其最适播种量99~159kg/hm^2。合理群体结构:基本苗225万~300万/hm^2,最高总茎数1200万~1350万/hm^2,分蘖成穗率达50%以上,收获穗750万/hm^2以上,每穗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40g,增产4.9%~8.9%,增加效益525.60~974.40元/hm^2。  相似文献   

11.
水肥充足的黑土地上紧型高粱杂交种内杂5号的最高产量为10983kg/hm^2(密度105000kg/hm^2)。普通型高粱杂交种哲杂20号最高产量为10368kg/hm^2(密度为82500株/hm^2);而干旱瘠薄的白五花土地上内杂5号的最高产量为7653kg/hm^2(密度105000株/hm^2),哲杂20号的最高产量为8418kg/hm^2(密度82500株/hm^2)。高粱的叶角与下叶自  相似文献   

12.
小麦在生育后期,旗叶O2产生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叶绿素(Chl)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生理功能减弱,逐渐衰老死亡。增施钾肥可减少旗叶O2产生,降低MDA含量,减缓Chl和Pr分解,起到延缓衰老、增强旗叶功能,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上产量的作用。施用量在150kg/hm^2以上时,效果随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超过150kg/hm^3以后,效果又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棉花高产规范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产在1650kg·hm-2以上的高产棉花研究结果,单位面积结铃数是制约棉花高产的主要因素,单株结铃数对单位面积结铃数的影响最大。实现单产1650kg·hm-2以上目标的规范技术是:密度458~525万株·hm-2,施有机肥30~375t·hm-2,纯氮150~225kg·hm-2、P2O5120~147kg·hm-2、K2O114~150kg·hm-2,应用生长促进剂化促4~5次、应用缩节胺30~45g·hm-2化控2~3次。  相似文献   

14.
刘青海  毕君 《中国麻作》2000,22(2):19-22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大麻生产中的播期、播种量 、磷、钾肥料用量等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优化栽培,选出期望目标2000kg/hm^2以上的配套技术为3月26日~4月1日播种;播种量为45~50kg/hm^2;纯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65~75kg/hm^2、25~30kg/hm^2、60~70kg/hm^2。  相似文献   

15.
坚尼草高级品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6a中,高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CIAT6172的年干物质产量和年粗蛋白产量均居首位,分别为16278kg/hm^2和1045kg/hm^2比对照种分别增产42%和34.5%,CIAT6901的年干物质和年粗蛋白产量均居第二位,分别为14789kg/hm^2和987kg/hm^2,比对照种分别增产29%和27%。  相似文献   

16.
甜菜施用微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施量一定的条件下,增施微肥使甜菜产质量都有提高。硼元素是影响根产量的主要微肥,锌元素是影响含糖率的主要微肥,生产上施用微肥可参考选用本试验的最佳组合:硼砂15kg/hm^2、硫酸锌7.5kg/hm^2、硫酸锰37.5kg/hm^2。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的移栽密度、施肥总量、基追肥比例及适宜的搁田期,获得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单产10.13t/hm2以上的密、肥、水的技术方案:移栽密度为17.1~31.1万穴/hm2,施氮总量214.95~305.33kg/hm2,基追肥比例56.11∶43.89~86.57∶13.43,适宜的搁田期69.14%~122.84%。  相似文献   

18.
水肥措施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不同水肥措施对坝上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的基础上,进行补水可以显著地提高产量,并以在小麦需水关键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补水150mm产量最高,补水225mm(三次)则降低产量.施肥可显著增产,水分和肥料间互作效应显著,以补水150mm、施N180kg/hm2、施P120kg/hm2产量最高.肥水措施可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穗粒重,而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施锌、施氮有效棉田,氮锌配合子棉增产20.8%~37.5%,其中施锌肥增产4.6%~10.2%。子棉产量在3720~5030kg·hm-2时,硫酸锌用量为52~65kg·hm-2。  相似文献   

20.
麦后夏播油葵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麦后夏播油葵的品种筛选、种植密度及施肥试验等,研究影响夏播油葵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高产油葵杂交种G101产量达2463.0kg/hm^2,比其它品种增产8.7%~55.2%。夏播油葵适宜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蕾期追施氮磷肥比花期追施增产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