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树型金银花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型金银花茎尖为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对树形金银花茎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11:00、预处理方式为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4 h、解离采用1mol/L HCl在60℃下13min、染色液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min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8m+8sm+2st,其中第9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8M2+4M1+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47%,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表明树型金银花是较野生型金银花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和解离方法对树上干杏染色体制片的影响,观察1 000个根尖细胞,比较不同部位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显示,取材时间为8:30,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4 h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核型公式为2n=2N=16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 53.66% ,属4A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表明树上干杏在进化中处于偏向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3.
道地药材五鹤续断的染色体制片优化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恩施地区五鹤续断的根尖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对其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用此最佳条件进行了五鹤续断根尖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0.1%秋水仙素预处理2.5h、1mol/L盐酸解离30min的处理条件为最佳;五鹤续断染色体数目为18条,核型公式为2n=18=12m+4sm+2st,核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4.
天山雪莲根尖染色体制片影响因素研究及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天山雪莲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常规压片,旨在为其系统分类、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依据。分析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和酸解时间对天山雪莲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每处理随机挑选1 000根尖细胞进行观察,比较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表明,10:00取样,用0.002 mol/L 8 羟基喹啉与1 g/L秋水仙素按等体积混合0 ℃预处理24 h,1 mol/L盐酸58 ℃解离7 min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核型公式为2 n=2 N=20 m+16 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 n=32=8 L+6 M2+6 M1+12 S,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0.998 %,属于2B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说明天山雪莲在进化中处于趋向于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西藏目前主推藜麦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以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提供的藜麦品系W4为材料,对其进行根尖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采用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冰冻方法的预处理时间、1mol/L HCl酸解时间对藜麦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探讨最优的根尖处理方法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用0.1%秋水仙素溶液(离体)处理3h,1mol/L HCl 60℃酸解13~14 min的总体作用效果最佳;藜麦W4的核型公式为2n=36=32 m(2SAT)+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87%,核型分类中属2B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制备平邑甜茶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技术参数,以平邑甜茶根尖为试验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酶解时间和后低渗时间对平邑甜茶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6℃培养条件下,平邑甜茶最佳取材时间为11:00—11:30; 4℃低温冰水混合物进行预处理能够获得较为分散的染色体标本;酶解采用2. 5%果胶纤维素混合酶在37℃下处理最佳时间为2 h,后低渗最佳时间为20 min。核型分析发现平邑甜茶染色体属于小型染色体,染色体臂比变化在1. 01~2. 46之间,差异不大,核型组成成分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核型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7.
以米口袋根尖为供试材料,用常规压片法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和预处理时间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优化染色体制片技术,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旨在为米口袋的分类、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及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1)当预处理时间为3 h时,0.1%秋水仙素溶液预处理效果最好;当预处理时间为6 h时,0.01%秋水仙素溶液预处理效果最好。得到的分裂相多,染色体浓缩程度适宜,分散性较好,形态清晰;(2)米口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14,为二倍体植物。核型公式K(2n)=2x=14=10m+4sm,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的为第1、2、3、4、7对染色体,具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的为第4、5对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2L+8M2+4M1,染色体长度比1.30,没有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属“1A”类型,为对称型核型,说明米口袋在进化上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穿心莲染色体制片方法及其染色体数量和核型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08:00—8:30取材较佳,以0.10%秋水仙素溶液作为预处理液,预处理2 h,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于60℃恒温解离8 min,低渗15 min后,卡宝品红溶液染色25 min压片镜检,所得穿心莲染色体制片效果良好。穿心莲体细胞染色体数量为2n=2x=48。首次报道了穿心莲核型公式为2n=2x=48=14m+22sm+12st,其中中部染色体(m)为7对,近中部着色点染色体(sm)为11对,近端部着色点染色体(st)为6对,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61%,核型属3B型。  相似文献   

9.
以叶用甜菜绿梗品种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解离时间、预处理时间和取材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 mol·L-1 HCl 60 ℃解离12 min,染色体着色良好而且细胞质透明,对比度高;0.002 mol·L-1 8-羟基喹啉预处理9 h染色体收缩性最好,形态最佳,分散性好;上午9:00取材,分裂相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最多。叶用甜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8,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2SAT),染色体长度比为1.52,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8M2+10M1,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8.75%~13.29%,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6.67%~47.04%,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13~1.73,其中,第2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且具有随体,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50%,核型分类标准属1A型。同时,该研究还比较了叶用甜菜与已报道的糖用甜菜的核型结果,发现两者在核型公式、核型分类、随体和核型不对称系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揭示叶用甜菜的核型特征,为今后进行不同类型叶用甜菜的核型比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和优化桉树染色体压片技术,获得收缩度好、分散充分的桉树染色体显微镜观察图,对比不同取材时间、不同预处理剂和不同解离方法处理下的染色体压片效果,得出最优的处理方法为:上午09:00进行取材,以8-羟基喹啉进行预处理4 h,用卡诺氏固定液于4℃固定24 h,酶解35 min,卡宝品红染色10 min,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得到清晰、可计数的染色体。该技术可用于桉树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倍性鉴定等细胞生物学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黄花芥蓝典型品种"福州黄花"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材时间点、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上午9:00取材,分裂相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最多;0.002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5h染色体收缩性最好,形态最佳,分散性好;1mol/L HCl 60℃解离8min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良好而细胞质透明,对比度高。黄花芥蓝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8,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66%~14.29%,染色体长度比为1.48,其染色体类型包括长染色体(large chromosomes,L)、中长染色体(middle chromosomes 2,M_2)和中短染色体(middle chromosomes 1,M_1),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2M_2+14M_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27.86%~48.19%,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08~2.59,其中第1、4、6、9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s,sm),其余5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satellites,SA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95%,核型分类标准属2A型。同时,本研究还比较了黄花芥蓝与已报道的白花芥蓝的核型结果,发现两者在核型公式、染色体长度比和相对长度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丰富了对芥蓝遗传组成的认知,为芥蓝分类地位与种内亲缘关系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青花菜染色体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花菜为材料,筛选染色体制片流程,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根尖长度为13~15 mm时,中期分裂相最多;在4种预处理中,0002 mol·L-1 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效果最好;青花菜染色体数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8m+10sm(2SAT),其中第1、2、5、6、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第3、4、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青花菜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05%±056%)~(1363%±006%),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8M2+10M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213%±337%)~(4223%±157%),臂指数为18.核型分类标准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核型.  相似文献   

13.
以金盏菊根尖为材料,分析取材时间、根长、预处理时间与试剂种类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研究其核型。结果表明:在根长为1.0~1.5 cm、上午8:30至9:30取材,能获得较多有丝分裂中期相的细胞;用对二氯苯饱和溶液在6 ℃处理金盏菊6 h,可以获得浓缩程度适宜且形态清晰的染色体。通过染色体制片可以观察到,金盏菊常染色体数为28,包括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5.93%~8.46%,相对长度系数为0.83~1.18,臂比最大值为2.34;金盏菊体细胞中有多达11~18条B染色体,B染色体有棒状和点状形式,其核型公式为2n=18m+10sm,为2B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木耳菜Basella alba染色体制片条件,并了解其核型特征,为今后研究不同类型木耳菜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木耳菜品种‘大叶木耳菜’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材部位、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木耳菜主根根尖的分裂相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比例最多;0.002 mol·L-1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6 h,木耳菜染色体收缩性最好,形态最佳,分散性好;在60℃下1mol·L-1的HCl解离8 min,木耳菜染色体着色良好且细胞质透明,对比度高。木耳菜的核型公式为2n=2x=44=38m(2SAT)+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0 M2+22 M1+2 S,染色体长度比为1.93,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3.13%~6.06%,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5.19%~47.86%,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09~1.84,第10、16、17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3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木耳菜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89%,核型按分类标准属1A型。【结论】明确了木耳菜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条件参数,并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木耳菜的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8-羟基喹啉和冰水混合物,按不同时间对广义菊属内7个野生种质根尖进行预处理,设置解离时间梯度,获得每种野生种最优解离时间。结果表明:广义菊属内7个野生种质经过冰水混合物24 h预处理,可得到分散良好,形态正常,便于统计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最适宜的解离时间为:灌木亚菊为12.5 min,甘菊和太行菊为12 min,神农香菊、野菊和小红菊为11 min,毛华菊为14 min;得到了7个野生种的核型公式。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ulosa)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1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26%;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核型公式为2n=2x=18=17m+M,1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3.71%;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核型公式为2n=2x=17=14m+2M+sm,1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95%;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var.aromaticum)核型公式为2n=2x=18=15m+2sm+M,2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86%;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核型公式为4n=4x=36=31m+3sm+2M,2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28%;小红菊(Chrysanthemum chanetii)核型公式为4n=4x=36=25m+8sm+2T+M,2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95%;毛华菊(Chrysanthemum vestitum)核型公式为6n=6x=54=36m+11sm+4T+2M+1 st,2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33%。  相似文献   

16.
以红泡刺藤(R.niveus)、栽秧泡(R.ellipticusvar.obcordatus)和插田泡(R.coreanus)绿枝或硬枝扦插生根的根尖为材料,通过取材时季与扦插环境气温,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对二氯苯3种药剂在不同的温度下预处理不同时间,混合酶液和盐酸在不同温度下解离,醋酸洋红、卡宝品红、席夫试剂和铁矾-苏木精各染色剂染色压片等的对比研究,并以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的清晰性、分散程度和聚缩程度以及染色体的形态为衡量指标,探索出适于树莓属植物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方法是:当根尖长至1~2 cm、扦插环境气温17~23℃时取材,卡诺氏固定液I低温固定24 h,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在0~4℃下预处理24 h,再用1 mol/L HCl(60±1)℃恒温解离4~7 min,最后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能获得效果好树莓染色体标本,该染色体标本完全适用于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白肉火龙果的实生根为制片材料,在去壁低渗法的基础上改进染色体制片技术,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以白肉火龙果种子在粗砂砾中萌发的实生根为材料,以等体积的0.2%秋水仙素与0.002mol/L8-羟基喹啉预处理1h,在1mol/LHCl中60℃下解离13min,制片效果最好。核型分析显示白肉火龙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2,全部染色体都为中部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2=22m;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6.95%~12.97%,核型为1A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2.6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染色体核型信息是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础。亚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是现代牡丹育种的重要方向。牡丹组植物染色体形态相似度高,远缘杂种的核型分析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预处理是影响染色体制片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改良预处理方法,提高染色体制片质量和效率,对获得牡丹远缘杂种准确的核型数据、研究牡丹远缘杂交育种的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研究以‘正午’牡丹幼嫩花蕾中的雌蕊为材料,量化分析了4 ℃条件下不同预处理液和预处理时间对染色体收缩程度和分散程度的影响,统计了不同预处理效果下核型数据的差异。   结果   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或对二氯苯-α-溴萘混合液进行预处理,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4 ℃下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预处理36 ~ 72 h,或对二氯苯-α-溴萘混合液预处理24 ~ 48 h,可稳定获得大量收缩适度、分散良好的染色体制片。利用大量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获得了‘正午’牡丹更多的核型信息:其核型公式为2n = 2x = 10 = 8m(2SAT) + 2st(2SAT),随体位于第4、8、9、10号染色体短臂上,其中9、10号染色体上的随体比4、8号染色体上的随体更容易观察到。   结论   通过改进预处理效果能有效提高‘正午’牡丹染色体制片质量和效率,获得更加丰富、准确的核型信息。本研究采用的量化方法能从染色体收缩程度和分散程度两个方面有效评价染色体制片质量,筛选出的预处理方法稳定、高效,为远缘杂种牡丹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进一步遗传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染色体计数方法对滇龙胆的染色体进行研究,对其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取材时间为早上10:00~11:00;预处理用秋水仙碱和对二氯苯处理1h;最佳解离时间为10 min;染色体压片结果显示宣威野生药用植物滇龙胆染色体数为2n=22,鉴定其为2倍体。  相似文献   

20.
黄芩根尖预处理方法的优化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黄芩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所在高峰期,探讨黄芩根尖的最佳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取样时间和方法对黄芩根尖进行预处理,观察黄芩染色体收缩程度、分散度、着丝点清晰度以及染色体所处分裂时期。结果表明黄芩有丝分裂中期在8∶30、12∶00和16∶00左右达最高峰。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对黄芩根尖进行离体处理3 h,所得染色体分散度较高,收缩长度适宜,为最佳处理方法;采用非离体处理4 h,染色体收缩程度不明显,分散度较低,但可显示一定的带型。故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离体处理3 h的预处理方法对黄芩进行核型分析,核型公式为2n=2x=18=10m 6 sm 2 st,染色体基数为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