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探究严重危害养殖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病原的宿主范围以及不同宿主寄生虫株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广泛采集了金鱼、红鲫、异育银鲫、彭泽鲫、方正银鲫、淇河鲫、金背鲫等我国常见鲫复合种样品,采用18S rDNA PCR检测了各样品伪鳃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并进一步通过巢式PCR克隆测序获得部分样品洪湖碘泡虫的ITS2序列。PCR检测结果发现来自7个地区8种鲫属鱼类品系都存在洪湖碘泡虫的隐性感染,感染率为25.0 % ~ 88.2 %;ITS2序列分析表明感染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株系间序列差异较低,所获得的序列间仅有6个差异信息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不同来源虫株间共存在7种单倍型, 其中H1、H2和H3只出现在金鱼、红鲫寄生虫株,H5广泛存在不同来源的异育银鲫寄生虫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来自不同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聚集为2个分支,其中寄生金鱼的虫株与瓶囊碘泡虫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控疾病发生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对近几年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地区引起池养异育银鲫大批死亡的粘孢子虫进行了形态和分子等方面分析研究,发现该粘孢子虫主要特点是:孢子梨形,部分孢子后部外周包围有透明无色的膜状鞘和壳瓣底部内侧呈现1~6个"V"形缺刻,两个极囊大小不等,孢子前端内侧两个极囊间有一个细长的囊间突起,胚质中无嗜碘泡,孢囊大小10~25 mm,孢子长16.82±0.43(16.03~17.69)μm,孢子宽10.26±0.43(9.12~10.88)μm,孢子厚8.09±0.29(7.50~8.75)μm,孢子长宽比1.64±0.09(1.50~1.93);大极囊长8.66±0.25(8.25~9.16)μm、宽3.65±0.25(3.01~4.19)μm,小极囊长8.35±0.28(7.60~8.85)μm、宽3.58±0.23(3.09~4.11)μm,囊间突起长1.80±0.12(1.59~2.00)μm。特异性地寄生在异育银鲫的口咽腔上颚的咽组织内、具有寄主和寄生在咽部的专一性,PCR扩增得到1 576 bp的18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Q726700。该粘孢子虫与相近的其它粘孢子虫比较,孢子长分别与白鲟碘泡虫(Myxobolus psephurusi)和扭曲碘泡虫(M.twistus)无显著差异(P>0.05),与M.ampullicapsulatus、M.wulii和鳙碘泡虫(M.aristichthydis)分别有显著差异(P<0.05);孢子宽和厚、极囊长和宽分别与M.ampullicapsulatus、M.wulii、白鲟碘孢虫(M.psephurusi)、鳙碘泡虫(M.twistus)和扭曲碘孢虫(M.aristichthydis)有显著差异(P<0.05);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显示,与M.ampullicapsulatus在同一个分支中,亲缘关系最近。从孢子形态学、寄主的特异性、寄生部位的专一性以及18SrDNA序列等特点综合比较分析,表明该粘孢子虫为一新种,命名为咽碘泡虫Myxobolus pharynae n.sp.。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射阳地区主养的淡水鱼类为草鱼和异育银鲫,单个品种精养或者一种为主混养少量另一种品种。草鱼一般不会得孢子虫病,而鲫鱼容易得孢子虫病。鲫鱼的孢子虫病一般指的是粘孢子虫病。寄生于鲫鱼危害较重的黏孢子虫种类主要有五种,分别为鲫鱼碘泡虫、库斑碘泡虫、圆形碘泡虫、银鲫黏体虫、鲮单极虫,它们分别寄生  相似文献   

4.
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放射孢子虫的发现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丙文  李鹏  陈凯  章晋勇  谢骏 《水产学报》2016,40(4):644-651
鲫养殖中粘孢子虫病非常严重,为掌握其病原的感染传播途径,实验通过粘孢子虫生活调查研究,在底栖寡毛类苏氏尾鳃蚓体内发现了一种放射孢子虫。该放射孢子虫的孢子无孢柄;孢体顶面观和侧面观都呈近卵圆形,长(19.8±1.3)μm,宽(18.2±1.1)μm;3个极囊梨形,呈点状聚集分布在孢体顶端,极囊长(4.53±0.4)μm,宽(3.4±0.4)μm;3个尾柄几乎等长,刺状,从孢体基部向下伸展,尾柄间夹角100°,尾柄长(195.0±15.7)μm,宽(11.5±0.8)μm。根据形态特征将其划归为橘瓣放射孢子虫集合类群。18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该放射孢子虫与鲫体表寄生武汉单极虫为同一物种,序列相似率为99.8%~100%。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发现单极虫类群中多数种类的放射孢子虫阶段主要寄生在苏氏尾鳃蚓体内。本研究首次发现和报道了鲫寄生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寡毛类宿主及其放射孢子虫的形态特征,为鲫粘孢子虫病生态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孢子虫病根据不同的病原分为艾美虫病、粘孢子虫病、微孢子虫病、单孢子虫病和簇虫病五大类,其中粘孢子虫病又分成碘孢虫病、粘体虫病、草极虫病、旋缝虫病。本文以碘孢虫病为例,简单介绍该病的症状,流行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3,(8):63-63
孢子虫是水生动物寄生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危害比较严重的有球虫目的艾美虫病;粘孢子虫病中的鲫鱼碘泡虫病、圆形碘泡虫病、饼形碘泡虫病和鲫鱼粘体虫病、中华粘体虫病等。 1.艾美虫病:又叫球虫病,主要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和海  相似文献   

7.
2月下旬至4月下旬,我省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大面积发生病害,来势凶猛,损失惨重。目前病害已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主要病害为水霉病(烂鳍烂尾)、小瓜虫、孢子虫(鳃上为微孢子虫、体内体表为粘孢子虫)等,其中引起大量死亡的是小瓜虫及孢子虫,这两种虫害造成的鱼种死亡率达到10%~  相似文献   

8.
2.小瓜虫痛药物防治及存在的问题 诊断相对容易.从外观就可以判断:显微镜检查鳃部可确诊小瓜虫感染。但有时会误诊为脱粘病或粘孢子虫病.或者虫菌混合感染.并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引发小瓜虫病暴发。部分养殖场对病情把握不准,淡“虎”色变.潜伏感染情况下乱用滥用药物.结果适得其反.引发流行或药害。  相似文献   

9.
(4)孢子虫、肤孢子虫、鳗匹里虫病内服:孢虫散3~5克/千克料。外用:灭孢宁0.1毫克/升,精养池使用蓝天使0.3毫克/升+孢虫散1~2毫克/升浸泡72小时,杀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利用现行主流分类衍征,重新对荆州碘泡虫(Myxobolus kinchowensis)进行了详细描述,其分类特征如下:包囊圆形,寄生于鲫肌肉与肾脏,肌肉包囊大小(126.7±1.8)μm,肾脏包囊直径为94.2μm;两寄生部位各形态参数无显著差异,成熟孢子正面观呈梨形,缝面观呈纺锤形,含一大一小两梨形极囊;无明显囊间突起,孢子后端无褶皱,无粘液膜。组织病理显示在两寄生部位均未引起严重的炎性反应,且感染强度不高,推测该种对宿主无显著影响。基于18S r DNA进化分析发现荆州碘泡虫与寄生在肌肉部位的碘泡虫属种类聚为一个大枝,然后该大枝又根据地理位置远近分为北美枝、欧洲枝以及亚洲枝。通过形态比较研究以及分子分析可确定荆州碘泡虫为有效种,其寄主为鲫,寄生部位为肌纤维间和肾小囊。此外,两组织差异明显的寄生部位出现说明荆州碘泡虫相应的放射孢子虫在宿主鲫体内存在不同的发育与移行途径,而肌肉可能为其常规寄生部位,肾脏为其异常寄生部位,这种寄生部位的转移与宿主转变可能是粘孢子虫物种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三代虫病是由三代虫寄生于鱼类体表和鳃而引起的疾病.为我国三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为三代虫(Gyrodactylus spp.) ,属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ea)三代虫目(Gyrodactylidea)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三代虫属(Gyrodactylus).是一类常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三代虫现已报道400余种,常见的种类有:大西洋鲑唇齿鳚三代虫(Gyrodactylus salaris)、鲩三代虫(G.ctenopharyngodontis)、鲢三代虫(G.hypopthalmichthysi)、金鱼中型三代虫(G.medius)、金鱼细锚三代虫(G.sprostonae)和金鱼秀丽三代虫(G.elegans).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是由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引起的对虾病害,本研究从患AHPND的凡纳滨对虾样品中分离得到5株副溶血弧菌,采用致AHPND的副溶血弧菌(VPAHPND)的相关质粒的引物AP2进行PCR检测,表明这5株菌中均存在AHPND相关质粒.利用丝裂霉素C进行溶源性噬菌体筛选和噬菌体诱导发现,其中2株副溶血弧菌(20130629002S01和20130726001S01)可能存在溶源性噬菌体感染;从经0.5 μg/ml丝裂霉素C诱导的20130629002S01和20130726001S01中分别分离得到两种噬菌体phage1和phage2.透射电镜观测显示,phage1为有尾噬菌体,phage2为球形噬菌体.将上述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卤虫无节幼体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它们对卤虫无节幼体均有致病力,且各分离株的毒力表现出显著性差异;20130629002S01和20130726001S01两株带有溶源性噬菌体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力显著低于无噬菌体的副溶血弧菌(20130721001S02).本研究结果表明,5株VPAHPND分离株都含有AHPND相关的质粒,表现出显著的毒力差异,可能携带不同的溶源噬菌体,也可能不携带溶源噬菌体,溶源噬菌体与副溶血弧菌各分离株的毒力并无必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文衍红 《内陆水产》2005,30(4):40-41
我国淡水鱼孢子虫病主要有球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及单孢子虫四大类。其中以球虫、粘孢子虫种类繁多,鱼病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笔者1997~2004年对广西青狮潭水库灌区鱼苗场鲤鱼出现的肤孢虫病进行了8年的跟综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采用0.0750ppm小瓜虫没1号治愈金鱼、鲤鱼小瓜虫病新方法,施药后48h在鱼体未找到活体 小瓜虫。小瓜虫没1号对金鱼的安全浓度为0.0999ppm。  相似文献   

15.
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对江苏省大丰市和射阳县异育银鲫精养塘发生的粘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5种典型症状,粘孢子虫病全年发病率达到64.4%,是异育银鲫养殖中影响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中以寄生于咽腔的碘泡虫病对异育银鲫成鱼和鱼种影响最大,死亡率可达30%以上,给养殖者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养殖欧鳗寄生虫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欧鳗寄生虫病有隐鞭虫、多子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粘孢子虫、伪指环虫、复殖吸虫囊蚴、血居吸虫、九江头槽绦虫、鳗居线虫、寡毛类环节动物和锚头鳋等20多种。其中小瓜虫、粘孢子、伪指环虫危害严重。寡毛类环节动物,体内寄生纤毛虫,鳗居线虫形成局部流行,危害日趋严重,本文着重描述小瓜虫、粘孢子虫,伪指环虫病流行危害的原因和防治现状,建议从改善养殖模式、杜绝病原和科学管理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鉴定三棱碘泡虫的有效性,补充其生物学特征,实验利用现代粘孢子虫整合分类学方法,包括形态特征、寄生特性(宿主特征和寄生部位)及分子特征,对其进行重新描述,证实其分类有效性,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三棱碘泡虫专性寄生于草鱼鳃丝间,未在其他器官(肝脏、肾脏、肠道等)检获孢子。包囊呈乳白色,长椭圆形,长(2.4±0.3)(2.1~2.7) mm,宽(0.8±0.1)(0.6~0.9) mm。成熟孢子壳面观呈卵圆形,孢子后端未见"V"形褶皱,孢子外包裹有一层透明的圆形黏液膜,缝面观呈纺锤形,孢子缝面可见三条平行而突出的脊线;孢质均匀,孢子后端具有一个大嗜碘泡;成熟孢子长(10.3±0.4)(9.4~11.0)μm,宽(9.5±0.5)(8.7~10.9)μm,厚(7.4±0.5)(6.4~8.0)μm;两极囊等大,梨形,极丝7~8圈;组织病理显示,病灶鳃组织未出现严重炎症反应。BLAST比对发现,三棱碘泡虫与隐杆碘泡虫小核糖体RNA序列相似性最高(89.58%),但远低于种内序列相似性。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三棱碘泡虫先与寄生于鲤科鱼类的隐杆碘泡虫形成姊妹关系,再与寄生于胭脂鱼科鱼类鳃的诺布尔碘泡虫、微小碘泡虫及毕斯塔斯碘泡虫形成独立的鳃寄生碘泡虫分枝,表明宿主亲缘关系与组织趋向性在鱼类组织寄生碘泡科粘孢子虫系统演化历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本研究补充了三棱碘泡虫包囊形态结构、组织趋向性及分子数据,证实了其分类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徐广宏  王军 《淡水渔业》1999,29(5):14-15
粘孢子虫(Myxosporidian)属于孢子纲,粘孢子目,其种类繁多分布广,鱼体的各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且每个种类都有特定的寄生部位,粘孢子虫对鱼类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辽宁地区最常见的种类有:鲤单极虫(Helohaneluscyprini)。鲤碘泡虫(...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是由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引起的对虾病害,本研究从患AHPND的凡纳滨对虾样品中分离得到5株副溶血弧菌,采用致AHPND的副溶血弧菌(VPAHPND)的相关质粒的引物AP2进行PCR检测,表明这5株菌中均存在AHPND相关质粒。利用丝裂霉素C进行溶源性噬菌体筛选和噬菌体诱导发现,其中2株副溶血弧菌(20130629002S01和20130726001S01)可能存在溶源性噬菌体感染;从经0.5μg/ml丝裂霉素C诱导的20130629002S01和20130726001S01中分别分离得到两种噬菌体phage1和phage2。透射电镜观测显示,phage1为有尾噬菌体,phage2为球形噬菌体。将上述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卤虫无节幼体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它们对卤虫无节幼体均有致病力,且各分离株的毒力表现出显著性差异;20130629002S01和20130726001S01两株带有溶源性噬菌体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力显著低于无噬菌体的副溶血弧菌(20130721001S02)。本研究结果表明,5株VPAHPND分离株都含有AHPND相关的质粒,表现出显著的毒力差异,可能携带不同的溶源噬菌体,也可能不携带溶源噬菌体,溶源噬菌体与副溶血弧菌各分离株的毒力并无必然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鲩鱼幼苗肠道粘孢子虫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它常与车轮虫病同时并发,往往使人误认为足寄生性鳃病,结果不易获得治疗效果,从而导致鱼苗大批死亡。我们鱼苗场近几年来鲩苗培育成活率下降,1973年总成活率仅10%左右,其主要原因就是粘孢子虫病所致。因此,防治粘孢子虫病就成为提高鲩苗培育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