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及推广应用前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玉米根茬粉碎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玉米根茬粉碎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适用于轮番耕作的垄作地区(东北地区)。这类地区玉米很茬粗大,人工不宜创除、切碎。在不耕翻的年份,采用报茬粉碎还田机具,将站立在垄上的根茬(地上及地下10厘米以内部分)粉碎后直接均匀混拌于0-10  相似文献   

2.
随着种植大豆玉米效益的变化,黑龙江省垄作区种植结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因此,根据玉米、大豆种植比例及生长需求,研究轮作轮耕制度及对应的机械化作业工艺与规范对地区农业生产及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调研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构建黑龙江省土壤合理耕层结构,保证大豆、玉米生产需求为目标,筛选和凝炼了适合目前种植结构的大豆-玉米轮作方式,并结合大豆、玉米收后茬地特点及后茬作物生长需求,确定该区域不同轮作制度对应的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与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与轮作耕作制度相应的大豆、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工艺过程及规范。本研究旨在为推进黑龙江省垄作区大豆玉米生产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依据,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米根茬粉碎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垄作地区机械化轮翻耕作制的内容之一。在不耕翻的年份,采用根茬粉碎还田机具,将站立在垄上的根茬(地上部分及地10cm内部分)粉碎后直接均匀混于10cm的耕层中,达到播前除茬整地的要求。一、作用和意义1·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据多年试验测  相似文献   

4.
<正>根茎类中药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社会上普遍认同根茎类中药材的药用保健功效,关注度及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足40%,尤其是根茎类药材综合机械化水平存在着区域不平衡问题,河北、甘肃地区较高,山西、宁夏、陕西等地相对较低,有的地区全程仍为人工作业。就山西省来说,现阶段应重点以中药材机械化收获为突破口,完善耕种收一体化农机农技协同技术,针对现有产品的技术缺点,补齐短板、研发更具适用性的药材联合收获机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是在冬小麦、夏玉米耕、播、管、收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高效率、高质量特点,机械化作业,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增产增收的综合性技术。本技术是多种农业、农机技术的充分运用,具体包括:小麦精少量旋耕播种技术、小麦联合收获技术、化肥机械深施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玉米铁茬播种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一、推广条件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在我市的普及推广是我市广大农机战线工作者充分研究国内农机、农艺发  相似文献   

6.
推广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朱新民江苏省为典型稻麦两熟制地区,现有三麦面积4300多万亩,其中稻茬麦有2600万亩左右。为解决稻后种植三麦机械作业这一难题,江苏省80年代研制出少免耕条播机、园盘开沟机、鼠道犁、化肥深施器、分段及背负式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是临夏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临夏州的粮食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全州种植面积在91.53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2)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4.21%。临夏州又是典型的农牧业结合地区,草食畜牧业既是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推动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是临夏州大力推广的一项农机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地区采用人工收刨。推广机械化收获,作业高效快捷,可抢季节、保农时,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两茬平作”———粮食丰收的希望管信为了进一步扩大机械化“两茬平作”工程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机械化“两茬平作”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总结几年来示范点工作经验,规范生产工艺,明确今后工作目标,加快我省机械化“两茬平作”工程建设的步伐,山西省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麦茬、麦秸杆的处理已成为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的突出问题。为了抢农时,不少农民采用焚烧秸杆播种法,但这种方法对生态环境和土壤有机质破坏很大,也极易引发火灾。而小麦秸茬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将其粉碎还田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据专家测定秸杆还田量达到300—400公斤/亩即可稳定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保持水土。近年来,宿州市各级农机部门对小麦秸茬还田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反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却一直不能大面积推开。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全国其它小麦、玉米(大豆)两茬平作地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小麦夏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王天水李耀光郭海鸿小麦、夏玉米两茬平作是在套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制度。采用机械化技术,变套作为平作,解决了播种效率低、麦田损失大的缺陷,并能有效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年来机械化两茬平作的实践,提出在山西省大面积实施机械化两茬平作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并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是一项适用于积温在3600℃以上地区,于前茬作物收获前的20d~40d,在地头制钵育苗,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就地移栽到大田的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技术。它可用于移栽棉花、玉米、烟叶、甜菜、花卉、苗木、蔬菜及各种温室作物。1.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优点在山西省南部棉区,6月上旬收麦后至9月下旬种麦前的100多d时间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完全可以再种植一茬特早熟棉花。但是由于受时间所限,在下茬小麦播种时,棉花难以完全收获,不拔柴腾地势必影响小麦的适时播种,而拔柴腾地又要影响棉花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9NP-1.2型柠条平茬机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柠条机械平茬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平茬作业效果分析,提出了柠条机械化平茬存在的问题及平茬机具的结构性能要求,为柠条机械化平茬、柠条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旱作技术在襄汾开花结果自1992年以来,襄汾县汾阳岭地区(包括6个乡镇)一直实施旱作农业技术。采取伏前深耕、耙耱保墒、小麦高茬还田、机械播种等机械化旱作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92年的0.4%上升到1994年的0.58%,每667平方米产量由...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八五”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推广硕果喜人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朱新民江苏为典型稻麦两熟制大省,现有三麦面积4300多方亩,其中稻茬麦有2600万亩左右。为实现稻茬麦机械化,我省八十年代研制出少免耕条播机、圆盘开沟机、鼠道犁、化肥深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江苏垦区麦稻两熟轮作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提出了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高产机械化作业模式与作业机具配套方案。作业模式创新和关键装备技术创新提高了稻茬麦种植质量,实现了齐苗、匀苗、壮苗,并通过秸秆全量还田与复式作业,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大小麦种植水平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大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2015年陕西省凤翔县立足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条件的实际,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集成当前农机化高新技术,就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模式作了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和试验论证。初步创建出了符合当地生产条件,可复制的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全程机械化模式文本。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是河南省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9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北沿黄地区。据调查河南稻区种植模式大多是小麦、水稻轮作。目前小麦、水稻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种植成了制约稻区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水稻栽培环节机械化水平为29%,稻茬小麦播种机械化水平为10%,尤其是沿黄稻区由于积温少,茬口紧,小麦、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还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稻农基本上是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  相似文献   

2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耕种、管、收等20个作业项目的质量指标、判定依据及相应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化耕种管收等作业质量的检查,并作为仲裁作业质量纠纷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