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农业》2008,(2):34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相似文献   

2.
猴年冬闲季节到鸡年春节期间,农村青年男女“抢结婚”现象很严重。有的男女双方刚认识不久,相处不到一个月,即抢在腊月登记结婚;有的还不到结婚年龄,也多报岁数抢在猴年结婚。一个村子里如果碰到“吉日”,同一天结婚的竟超过10对。为什么会出现“抢结婚”的怪现象呢?据调查,出现这种现象,与民间流传的一种迷信说法有关:2005年2月4日立春,但依据农历,要在2月9日才是春节,而2006年春节又在那年的立春之前,这样一来,2005年农历的一整年便没有立春了。民间老辈人有一种“没有立春的一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的迷信说法,因而出现“抢结婚”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儿时的春节     
儿时的春节,虽说时光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仍然记忆犹新,往事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又出现在眼前……与其说“春节”,我更愿意叫“过年”。小孩都盼着过年,到了腊月,年在孩子心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忙年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在我家,最忙的就是母亲,她天天晚上都要忙到半夜。  相似文献   

4.
春节的习俗     
《河北农业》2009,(1):35-35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祭灶与扫尘     
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通常称“小年”。过去,这一天要“祭灶”。“小年”过后要“扫尘”。 《后汉书·阴识传》载:汉宣帝时,有个名叫阴之方的人,腊月烧早饭时,看见了“灶神”,就杀了一只黄羊来祭祀,此人后来发迹,杀黄羊祭灶的风俗便流传下来了。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灶王爷”原是天上的一颗星,因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百姓家中,专门监督人们的言谈行为,每逢腊月二十三,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7,(2):55-57
寒冷的冬天挡不到人们期待春节的热情,从进入腊月二十三,年味就越来越重了。二十三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相似文献   

7.
在六合到处都是销售活珠子的门店,元旦春节时间是活珠子卖得最火的时候。原来这“活珠子”就是孵了12天的受精鸡蛋。其实这种鸡蛋在我国民间并不稀奇,在安徽、浙江叫做凤凰蛋,而六合农民却把它经营出了一个市场。算起来,用孵小鸡的炕房生产“活珠子”,却比卖小鸡还嫌钱。活珠子  相似文献   

8.
品哥是卖肥料的。在同一条街上,有卖肥料的门市七八家,到卖肥料的旺季,只有品哥肥料店的门口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每年春节,品哥都要宴请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农。吃完饭,又给他们一人一个红包。原来被宴请的老农是品哥的“线人”。这里面的学问大了——买肥料的,不一定有现钱,那就赊吧。农民怕人家不赊,卖肥料的又怕赊了不还。村里的“线人”就把各户人家的品行、收入状况向品哥汇报,品哥赊肥料的胆量就壮了。农户拿着“线人”的“介绍信”就可以赊到肥料,所以手中没现钱的人都集中到这儿了。还账的时间到了,“线人”就提醒农户,有些农户直接就…  相似文献   

9.
韦宇 《新农村》2006,(4):5-5
今年春节期间,东阳市江北街道永久村显得特别热闹,原先有些村民在家过了大年三十后就“离家出走”,而如今他们都安安心心地呆在村里,与家人、亲友过了一个完整的春节。原来,永久村有一半左右的村民在城区或义乌等地经商,由于村庄位置偏僻,加上群山环抱,移动通信信号很弱,致使这  相似文献   

10.
春节的习俗     
<正>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  相似文献   

11.
春节的习俗     
<正>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  相似文献   

12.
1990年春节刚过,粤西山区的一个村庄里,我的哥哥姐姐和村里的青年男女一样,忙着收拾行装,准备到经济发达的特区深圳市打工“捞世界”。惟独高考失利后的我,却鬼使神差地来到了海南省牙叉农场十七队,成为一名农垦新兵。莫非这里有挖不尽的金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3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接连不断。今年全国又取消了农业税.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局起步.国家支农资金进一步加大……广大农民面对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还“怕”什么呢?最近.笔者走访了河北省鸡泽县部分村庄的农民.鸡泽县有169个行政村.25余万人.农业人口占95%.耕地39万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可以说该县农民的思想基本上是全国广大农民心态的缩影.现将农民的“怕”与盼望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忙年”是农家过年时的民间习俗.一入腊月门,农民就忙着请财神、购鱼肉,办年货,满乡满村的年味儿。然而,这代代相传的古老习俗,今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腊月十二日,已是天寒地冻的时令。在山东平度市乡村,一辆辆机动车满载着化肥穿梭乡里,这是有眼光的生意人在为农民逞“土地年货”。在张戈庄镇大玉湾村,两车化肥一进村就被一“抢”而光。农民刘玉发一下子买了20袋化肥。他说,去年他的8亩辣椒亩产200多公斤,这一项就收入了近4万元。今年一到年关,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备足明春的肥料,争取再发农财。据  相似文献   

15.
感受"年味"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已延续了4000多年.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全国人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草莓是病害重、怕重茬的作物之一,有句谚语是“一年好,二年平,三年再种就不行”,意思是说,草莓怕重茬,到第3年就会出现大片死苗现象,严重影响产量。为防治草莓病虫害,又过多打药,影响草莓品质和食品安全。在草莓栽培中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产量和品质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过年的味道     
不知不觉中,光阴又从指间溜走,眼看就要过春节了.如今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只有穿过岁月的河流,才能找到那过年的味道. 记得从喝完腊八粥起,我就开始了“扳指头”盼过年.那时的日子,好像特别的长.每一个年,都让我望眼欲穿.等闻到远处飘来炸肉丸的诱人香味,我就再也控制不住了,整天围着家人要提前吃.可是,不管我怎么纠缠取闹,母亲总要等到大年三十的午后.也许她是考虑女儿多,怕炸早了吃不到初五吧.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虫子,它使一个村庄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有一种虫子,它一到繁殖季节就吸引全村老少直奔岸边,浪中淘"虫";有一种虫子,它让村民用麻袋把钱扛回家.它就是丰年虫.  相似文献   

19.
《油气储运》2010,(8):57-58
草莓是病害重、怕重茬的作物之一,有句谚语是“一年好,二年平,三年再种就不行”,意思是说,草莓怕重茬,到第三年就会出现大片死苗现象,严重影响产量。为防治草莓病虫害,又打过多药,影响草莓品质和食品安全。草莓也是对二氧化碳需求迫切、反应敏感的作物之一。在草莓栽培中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相似文献   

20.
2007年2月14日,即农历丙戌年腊月27,距离新的一年——丁亥年仅3天了。今天,又恰逢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上午10点,我到我们村子的几户贫困户家中看望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