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闫鸿雁  胡国宏 《杂粮作物》2004,24(4):204-205
四杂系列高粱在吉林省的高粱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吉林省首例用自选抗蚜恢复系140R配制的抗蚜高秆杂交种四杂4号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并成为了玉米制种田中高秆障碍隔离之首选.而具有多抗性的中秆高粱杂交种四杂25号更是以其产量高、抗性好、高抗蚜虫、适应地区广等特点,广泛分布于吉林省的中部、西部、南部地区,占吉林省适应区高粱面积的50%以上,同时也扩展到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部分地区,并以其高价格卖点引起社会轰动.除此,四杂系列其它高粱也正处于逐年扩展的推广当中,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杂交高粱雄性不育系的种质基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吉林省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由中国高粱核体系到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发展到印度高粱核体系。讨论了不育系改良方式。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高粱生产现状与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于艳红 《杂粮作物》2010,30(6):452-454
高粱是吉林省的主要作物之一,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价值高,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阐述了我省当前高粱的生产现状及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的高粱生产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生产上品种单一,退化严重;种子混杂,假伪种子多;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产业链短,加工业落后等严重制约高粱产业的发展。改变吉林省高梁生产的困境应该从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提高产量、选育专用品种、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新技术、重视加工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的高粱育种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中熟中矮秆的吉杂90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中推广,中晚熟的吉杂83、吉杂97、四杂25也已通过审定并开始投产。其中四杂25从90年代末至今一直是吉林省的主栽品种,单品种面积占吉林省高粱栽培总面积的70%左右。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国高粱抗蚜资源7511和TAM428进行抗蚜育种,育成抗蚜高粱杂交种3个在生产中应用,高秆的四杂4号、中秆的四杂25号成为吉林省主推品种.四杂4号获1995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杂25号获2002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2001年累计推广面积38万hm2,创社会效益4.1亿元.  相似文献   

7.
优良高粱恢复系南133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133恢复系是以忻粱52为母本与Ⅵ494杂交,经南北方连续加代育成的优良恢复系,它形态象中国高粱,具有中国和亨加利高粱血缘,一般配合力高,抗病、抗倒伏、耐旱、籽粒不早衰、适应性强等特点。以它作父本相继育成四杂25、吉杂96、吉杂97、吉杂101,其中四杂25累计种植面积54万hm2,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种植面积已占吉林省高粱面积的70%,吉杂97获农业部后补助,南133恢复系已成为吉林省高粱骨干恢复系,它的育成及应用使吉林省高粱育种前进了一步,产量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8.
吉草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高粱不育系T32A为母本,以系选红壳苏丹草YN2092为父本,于2007年组配的饲草高粱杂交种。吉草2号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饲草高粱的双亲均为自选系,具有高产、粗蛋白和粗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高的特点。吉草2号对高粱丝黑穗病免疫,高抗叶斑病,增产潜力大,是吉林省东部草场、西部湿地以及东北农牧区交错带填闲地推广的优质饲草高粱。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粱(Kaoliang)的特点及利用高士杰,刘晓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136100)中国高粱起源于中国,已成定论。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周朝中国就有高粱栽培,距今有5千多年的历史。中国高粱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类型和用途各...  相似文献   

10.
高粱育种专家─—潘景芳研究员潘景芳,男,中共党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研究员。1936年出生,吉林省扶余县人。1961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学系,分配到辽宁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从事高粱育种和高粱品种资源研究。1981年调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