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尼是世界养殖虾大国之一,现下其养殖虾的生产量仅次于泰国居世界第2位。养虾业是印尼的主要渔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渔业之一。印尼养殖的虾类.主要为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对虾类,其中主要的有班节对虾、墨吉对虾和周氏新对虾、刀额新对虾等。例如,1997年印尼养殖虾的产量为16.7万t,其中斑节对虾的为9.6万t(占58%),墨吉对虾的为3.1万t(占18%),新对虾属的为4.0万t(占24%)。  相似文献   

2.
金朝霞 《海洋渔业》2000,22(2):93-94,92
<正> 一、概述 泰国内陆养殖对虾(斑节对虾)已有十多年,但最近却成为土地和水体管理上很有争议的话题。泰国内陆养殖对虾始于1990年,当时泰国海边养虾场大范围发病,而内陆养虾者克服了咸水供应不足和仔虾对低盐度水的适应等问题,摸索出了低盐度水的养虾方法;加之养虾比种稻收益高,从而使得大量  相似文献   

3.
虾类养殖基本上限于两类虾:淡水沼虾和几种海水对虾。沼虾养殖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发于马来西亚,但在八十年代期间收益衰落,因为对虾技术的开发使海水虾类成为人们偏爱的虾种,对虾养殖在50多年前开始于日本,而后迅速扩展到东南亚。1991年养虾业收获量为699000吨,达到最高纪录,比1990年增长7%。虾类养殖在九十年代很可能继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将会降低。 目前大量养殖虾类的地区仅为两个:亚洲和拉丁美洲。1984年厄瓜多尔的气候现象对其虾类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开始报告收获量大增之前,厄瓜多尔是世界虾类养殖的先锋。当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虾类收获量在某些程度上是粗略估算的,但确定正在收获大量养殖虾类。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全国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的对虾养殖产量在增加。特别是海南的对虾养殖业于1997年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主要是推广斑节对虾高位池的养殖模式和低位池健康养虾技术,高位池养虾水面由1997年初的近百亩发展到1999年的近万亩,低位池养虾7万亩。随着养虾业的发展,对虾的病害也逐趋严重,在海南的发病率达60%—70%。根据近两年我们的调查和实践,对斑节对虾暴发性疾病防治技术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一、诱因分析 (一)外因 1.海区环境受污染,由于局部地区盲目追求高产量,采用高密…  相似文献   

5.
正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养殖虾类产量已经达到400万吨以上,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8%左右,其中主要养殖品种为凡纳滨对虾、克氏原螯虾、日本沼虾、罗氏沼虾等。最近几年来危害我国养殖虾类的主要疫病和新发病害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为了给广大的水产养虾  相似文献   

6.
1990年世界养虾总产量估计达63.3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较1989年增长12%;养殖虾类的产值已达数十亿美元,仅中国、印尼、泰国和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产值已达3~6亿美元。目前,世界虾类总上市量为260万吨,其中养殖虾占25%.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计算,到2000年世界市场所需的300万吨虾类中,养殖虾可占到50%。从事养虾的国家和地区达40余个,养殖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东半球养虾业较发达,有养虾场16565个,养殖水面共计89.35万公顷,育苗场3300个,带头虾产量达53.5万吨,占世界养虾总产量的84.5%,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西半球有养虾场1800个,养殖水面12.945万公顷,育苗场133个,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学名Penaeus monodn,俗称草虾、鬼虾、竹节虾等,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属暖水性虾类,是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该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盐范围广、食性杂、耐高温、产量高、可鲜活长途运输、出肉率高、售价高等特点,是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较好对虾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 虾类是海珍品之一,其经济价值较一般鱼类高出许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虾类的需要量供不应求,国内外市场畅销,国际虾价节节上涨,海区虾捕获量既不稳定,且有逐减的趋势,这就促使对养虾业的重视并迅速发展.台湾自然环境良好,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很适合养虾.台湾省渔民养虾历史颇久,养殖的品种是以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为主,日本对虾以及罗氏沼虾的养殖正在大力发展,目前,屏东县养殖罗氏沼虾丰收,1978年生产量30吨,1979年增至600~800吨,  相似文献   

9.
<正>南美白对虾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养殖虾类,其养殖规模和年总产量远远超过其它养殖虾类的总和。近些年来南美白对虾的白便症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养殖地区都十分猖獗,发病虾吃料慢、生长缓慢、产量低、饵料系数高,严重时虾体重下降,出现"干瘪虾",甚至发生"偷死",严重影响养虾成功率和经济效益。白便症的具体原因还不确定,本文总结了其流行特点,据此提出一些具体的防控措施。一、白便症的流行特点对虾发病症状为减料或不吃料,水面漂浮很长的白色粪便,对虾红须、  相似文献   

10.
总论     
940587 世界对虾的养殖状况=Worldshrimp culture[刊,英]//Wf..—1993,42(9).—5~7全球虾类养殖不外乎分淡水和海水虾两大类品种。日本的养虾业历史悠久,早在50年前开始搞养殖对虾,对东南亚各地的传播和发展很迅速。60年代马来西亚开拓莫桑比克对虾的养殖技术。目前全球对虾养殖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竞争剧烈,特别是在国际  相似文献   

11.
梁康成 《水产科技》1998,(5):9-10,8
高位池养虾是我市近两年来兴起的一种对虾养殖新模式。所谓高位池养虾,就是提高水位养虾,在海水高潮线以上的沙滩建造养殖池开展对虾养殖。其最大特点就是养殖池建在海岸线以上的沙滩上,不论高潮、低潮都能把池内水体排干,因而有别于传统的滩涂围垦挖池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虾养殖业迅速增长,随着养虾业的发展,伴随着传染病和非传染的病原体相应发生,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养虾业。现将国外养殖对虾类病害研究的进展,作扼要地概述。  相似文献   

13.
<正>斑节对虾俗称草虾,为当前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品种之一,在我国南方沿海可以养两茬,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干露,易干活运销。随着对虾养殖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养殖不规范、种质退化等原因,虾病趋于严重,养殖成活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制约了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虾病频发的原因与分析1.清塘不彻底虾苗放养前,大部分养殖户仅用漂白粉或强氯精等药物简  相似文献   

14.
<正>"据农业部统计,2013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达140万吨,比2012年的产量下降了13万吨。广东、广西、海南等养虾大省的对虾养殖产量减少较为厉害。"3月18日,浙江澳华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胜兵在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2014年年会暨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研讨会上表示。此次会议在海口举行,400余人参与。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会长王博文、澳华农牧集团总裁潘唐贺、海南  相似文献   

15.
养殖长毛对虾虾体长体重关系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icock)是福建省近海大型虾类优势种群,也是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优良的种质资源之一。福建省于1979年开展生产性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尔后逐步推广发展到目前20多万亩的养殖规模。虽然近几年开展多种虾和多季虾养殖,但是长毛对虾养殖面积仍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虾病流行,使养虾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中国对虾遭受的病害极其惨重,虾类养殖产量大幅度降低。为了弥补虾类养殖产量的不足,我们根据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点,自2000年开始,历时两年时间,利用当地窑坑、自然坑塘和旧鱼池,进行南美白对虾生产性试养,通过  相似文献   

17.
斑节对虾的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也是我国本土优质对虾资源之一,但尚未形成遗传稳定的养殖品系,养殖种苗除少数来自海捕外,绝大多数通过人工繁殖获得。供人工繁殖的亲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捕捞野生怀卵虾,二是通过摘除眼柄和人工诱导野生雌虾性成熟和产卵,但二者均依赖野生资源。斑节对虾养殖的迅速发展对野生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过度开发势必引起种质的退化;同时,长期依赖野生亲体培育苗种产生了一些弊端,如亲体携带病毒,养殖对象生长减慢,抗病力下降等。因此,为保护野生资源和阻止野生虾类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尽快形成遗传稳定的养殖品系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郭辉 《河北渔业》2006,(8):48-49
我国甲壳类水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但有大量的海捕虾、蟹,而且还有大量的淡水虾、蟹。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动物性食品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水产品在动物食品中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这一形势给水产品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国虾蟹类加工的传统产品主要是冷冻虾、蟹以及干制品等。近几年,虾蟹加工及其保鲜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品日趋多样化。现综述如下。1虾类加工与保鲜的研究进展虾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7.8%,脂肪含量为1.3%,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虾类浸出物成分中含多量的甜菜碱、精氨酸等成分,具有独特的风味。但是虾类的鲜度降低较快,易黑变、软化,这给虾类的加工与保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1.1虾类加工1.1.1原料我国虾类加工以前主要是以中国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以及中国毛虾、日本毛虾、龙虾、日本沿虾等为原料,近年来随着虾类资源的相对减少,人们开发出了新的资源,一方面,南极磷虾的发现,年捕获量可达0.5~1亿t,被誉为“动物蛋白质仓库”;另一方面,随着育种和养殖技术大发展,淡水养殖虾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还有海捕低值虾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对虾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和方式不断丰富。沿海地区是山东省对虾的主养区,主要养殖品种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凡纳滨对虾苗种多使用来自福建、海南的一代苗;养殖多采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室内土池养殖、室内覆膜养殖、室外土池养殖(大池塘、小池塘)等养殖方式。尽管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前景广泛,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苗种质量难保证、土苗泛滥、滥用药物等,影响了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因此,应加强对虾养殖和育苗过程的监管,扶持对虾育种研究,建立和规范育种体系,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和加强疾病防治等工作,以促进山东省对虾养殖产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翁善钢 《水产养殖》2012,33(11):46-48
虾是一种重要的海鲜产品,虾类的贸易额约占全球水产品国际贸易总额的17%.其中,75%的虾类产品来自于海水养殖.目前,虾类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是黑虎虾(black tiger shrimp,Penaeusmonodon,也称斑节对虾)和太平洋白对虾(white Pacific shrimp,Penaeus vannamei,也称南美白对虾).疾病对养虾业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