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咖啡黑点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属鳞翅目Lepidoptea木蠹蛾科Cossidae豹蠹蛾亚科Zeuzerinae,近年来对枣树的危害日趋严重。枣树被害后极易风折或枯死,导致严重减产。据记载,此虫的寄主植物已有32科54种,但危害枣树,在本省尚属首次报道。经调查,此虫分布全市各产枣区,平均受害株率为43.2%,最高达84%;被害枝条枯死率平均为76.8%,且一株多枝被蛀害。特别是3~5年生的幼树,危害尤重。两年来,我们在市农垦场,青口乡等地,以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来控制松材互虫病的发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蜂在林间当代扩散半径达50m左右,寄生率平均为31.2%,3个月后各在林间扩散半径达150m左右,寄生率提高到25.0-46.1%。当年林间实际防效达74.30-87.44%,下一年的持续防效达85.16-95.68%  相似文献   

3.
目前,杨树栽培品种迅速增多,其中69杨和72杨发展很快。据知在山东省临沂地区这两种杨树,遭受桑天中(Apriona germari Hope)危害非常严重。如石河林场有的地块,2—3年生69杨和72杨被害株率为12.6%;在薛庄大队有的地块被害株率高达20%以上。故防治此虫已不  相似文献   

4.
杉梢细卷叶蛾今年在我省发生普遍,为害猖獗。据不完全统计,害虫发生面积已达二十三万七千余亩,不少发生地区杉林被害株率达100%,顶梢被害率有的也达9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杉树的生长。如何防治此虫已成为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柳缘吉丁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缘吉丁以幼虫钻蛀幼龄柳树主干及中龄柳树枝梢。据六十年代初期在济南市调查,被害株率94.7%,死亡株率90.2%,连续两年形成毁灭性灾害。该虫在济南年生1代,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在36℃时最为活跃;幼虫危害盛期为6月中旬末至8月中旬,8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边材蛀道内开始越冬。防治措施:加强苗木查疫;清除虫源木;选用苗木化较高的苗木;树干涂白预防成虫产卵:割虫斑刷石硫合剂及释放管氏肿腿蜂消灭幼虫等。  相似文献   

6.
刺槐豹蠹蛾(zeuzera sP.)属鳞翅目豹蠹蛾科(Zeujcridae),是蛀害林木和果树枝条的害虫。由于此虫为害,使枝条枯萎和折断,树冠残缺,严重影响生长和结果,东海县马陵山果园西山林场的刺槐林受害面积已达3500亩,其中严重受害的有1500亩。据1976年2月调查,被害株率最高达73.7—94.5%,平均被害株率达50%以上。在苹果园,据1975年调查有50%新梢受害,最多的一株有17—20根枝条枯死。 此虫在我省各地均有分布,寄主甚广,在林木上危害刺槐、法桐、核桃、薄壳山核桃、枫杨、乌柏、杨、榆、香椿、板栗、檀树等;在果树上危害苹果、梨、桃、柿、枣、樱桃、石榴等。此外,还危害茶叶、油菜、白腊、紫穗槐、木荆、蓖麻、棉花等。  相似文献   

7.
梦尼夜蛾是危害杜仲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以成都市大邑县杜仲人工种植林为试验基地,采集罹病的杜仲梦尼夜蛾僵虫,分离获得10株4种生长良好的纯菌种,表型特征、显微形态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该4种天敌微生物分别为:桔青霉,产黄青霉,球孢白僵菌(次优势菌),莱氏野村菌(优势菌株)。经室内幼虫毒力比较试验证明莱氏野村菌强于球孢白僵菌,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在幼虫表皮下生长,二者可望作为林间无公害防治杜仲梦尼夜蛾的原型生防菌株。将莱氏野村菌与球孢白僵菌制成复合粉炮在林间施用333.33 hm~2,一般在1周后开始产生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70%),随着时间增加,生防菌不断繁殖,防效可持续提高,稳定在85.1%~90%间,示范区与试验区趋势一致,粉炮施用后每半月收集的僵虫可分离到莱氏野村菌、球孢白僵菌,说明两菌能有效在幼虫上定殖。  相似文献   

8.
咖啡黑点木蠹蛾以幼虫蛀害林木枝条,使幼干、树枝枯死风折。幼树顶梢被害后,树木向上生长受阻,致使树干矮小、弯曲,降低木材使用价值。徐州地区林木于1964年始见其为害,至1976年已发展得相当严重,1978年调查淮阴、徐州二地区刺槐及枫杨人工林,被害株率高达93%,果园和城市行道树的被害情况也很严重。 1977-1978年我们在江苏省东海县马陵山果园、西山林场以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杉梢小卷蛾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以幼虫侵蛀杉木嫩梢,使杉梢枯死,严重影响立木的生长,是杉木主要害虫之一。 近几年来,此虫在金坛县普遍发生。1977年调查:方元茶场5年生杉木,主梢被害率在50—70%,雪布公社上阳大队新造杉木林主梢受害率在12%,主梢受害后,年平均高生长量为51.9—53厘米;而未受害的杉木,年平均高生长量为70.9厘米。因此,我所从1976年开始,连续4年,通过野外定期查虫观察、剥被害梢、室内饲养及点灯诱蛾等方法,对杉梢小卷蛾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防治初步试验。 一、生活史 杉梢小卷蛾在我县,一年发生2—3代,以第1、2代幼虫危害最严重,少数分化为第3代。各代幼虫发生期:第1代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2011年3月在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对2007年5月营造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不同无性系的星天牛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使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树干涂白剂、涂白剂+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白僵菌菌条等4种防治措施进行星天牛林间防治。结果表明,木麻黄不同无性系的星天牛幼虫有虫株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即在11月以前,不同无性系上的星天牛有虫株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而11月—翌年3月,有虫株率呈现出较稳定的状态;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有虫株率差异明显。不同防治措施的有虫株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无防治措施),且除了涂白剂与涂白剂+噻虫啉2种防治措施间有虫株率(分别为10.2%、9.1%)差异不显著外,其它防治措施间有虫株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使用白僵菌菌条绑缚在树干基部处理的有虫株率(8.7%)最低,防治效果(82.7%)最好;而树干基部喷洒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000倍液处理的有虫株率(24.5%)较高,防治效果(36.5%)最差。  相似文献   

11.
以被松梢螟危害的1~6年生湿地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坡向、坡位和地被物环境的虫害发生情况及化学防治当年主梢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松梢螟的有虫株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长,在5年生林达到100%。东南坡及南坡、下坡和有五节芒生长的湿地松林松梢螟危害最严重;不同林龄、不同坡位湿地松主梢恢复比例均随危害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有五节芒的林地主梢恢复比例高于有丝茅草、杂灌、蕨等地被物的林地。3年生林东南坡和南坡有虫株率分别为96.5%和88.9%,5年生林主梢恢复比例达100%;坡位对于主梢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xiangyunicus)低龄幼虫和茧空间分布格局及参数m*、K、α、β值估计低龄幼虫林间种群密度m=7563-7606P0、茧林间种群密度m1=0.9463(P-1.05670-1)×100;在9月初至10月中旬,以2.5%敌杀死乳油、25%灭扫利乳油20000倍进行超低量喷雾,选择性防治有虫株,防治效果达92.40%。在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对小面积虫源地、林缘地带林及个别高大树株,用15%杀虫双水剂每株5ml进行注干防治,防治效果为90.00%。在11月至12月上旬,采用敌马烟剂放烟,防效达97.81%。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高虫口成灾区,人工刨茧,防效达86.10%。  相似文献   

13.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东山县西埔镇梧龙村木麻黄防护林开展林间单独施用及混合施用白僵菌、绿僵菌粉炮防治木毒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在木毒蛾的2~3龄幼虫期,在林间施放白僵菌粉炮60个·hm-2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78%以上;施放绿僵菌粉炮30个·hm-2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80%以上;施放白僵菌和绿僵菌粉炮各15个·hm-2混合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84%以上。表明林间应用白僵菌和绿僵菌粉炮防治木毒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二者混合施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试验的方法,比较了性信息素与化学药剂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的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的防效普遍较化学药剂好.每666.7 m2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40只,虫果率为8.36%,防治效果83.15%.化学药剂连续防治3次,以1%甲维盐1 000倍液防治的虫果率最低,为9.19%,防效为81.49%.因此,性信息素可大范围用于桃园的梨小食心虫防治.  相似文献   

15.
松梢象鼻虫的生物学习性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梢象鼻虫(Pissodes nitidus Roelofs)亦称黄星象(虫甲),属鞘翅目象鼻虫科。主要危害7—12年生的人工林幼树的当年和前一年的主干顶梢,造成树干顶梢枯死,第二年重萌分杈新梢,多次被害时即难以形成主干。危害侧枝不严重。以一个经营所的调查为例,在全部的红松和樟子松造林地进行的调查中得知:百分之四十的林分被害;被害率平均百分之五十;严重地块被害率达百分之六十六;顶梢死亡率占百分之五十;个别地块幼树百分之百被害。  相似文献   

16.
核桃小吉丁虫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小吉丁虫是核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高达20-30%、严重的高达70%以上,主要危害核桃的枝条。幼虫蛀入1-3年生枝干皮层。枝条受害后,常表现枯梢,树冠变小,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死亡。采用林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捷  林毓银 《林业科学》1990,26(2):117-125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是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主要为害中华猕猴桃。我们于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1年1代,幼虫7龄,以3—4龄虫在枝条隧道中越冬。越冬幼虫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树龄5年生以上受害严重;离地30cm高处的主干围径超过15cm的植株,其被害株率均为100%。结合冬季清园修剪,清除虫枝可显著压低发生基数;春季在寄主植株展叶前应用敌敌畏、杀螟松、敌杀死等药液于被害处注射或涂抹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对杨干象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真菌菌株,测定防治效果,为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7株虫生真菌菌株对杨干象幼虫进行室内致病力测定,筛选出高致病力菌株并进行林间生防试验,对受侵染的杨干象幼虫的致病症状进行研究。【结果】1)用菌株CFCC87323以108conidia·m L-1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杨干象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3.38%,致死中时LT50为3.536天,致死中浓度LC50为7.0×103conidia·m L-1;林间生防试验采用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涂干法,校正死亡率达77.62%。2)用菌株ACCC30830以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处理杨干象幼虫,校正死亡率达81.46%,致死中时LT50为4.248天,致死中浓度LC50为5.43×103conidia·m L-1;林间生防试验采用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涂干法,校正死亡率达66.06%。3)用菌株ACCC30831以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校正死亡率达73.51%;林间防治试验采用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涂干法,校正死亡率达58.48%。4)用菌株CFCC87327以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校正死亡率达72.85%;林间防治试验采用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涂干法,校正死亡率达56.32%。5)观察杨干象幼虫感染的致病症状发现,杨干象幼虫被菌株CFCC87323侵染后,从出现明显症状到死亡变成僵虫需要(74.67±2.31)h,到虫体布满菌丝需要(93.67±3.21)h。【结论】白僵菌菌株CFCC87323对杨干象幼虫致病力最高,菌株ACCC30830次之。菌株ACCC30831和CFCC87327对杨干象幼虫也表现出较好的致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种子园球果害虫—微红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红梢斑螟是我省严重为害湿地松种子园2年生球果的害虫,被害球果种子损失率达43%以上。该虫在广东1年4~5代,以高龄幼虫和蛹越冬,翌年1月中旬40%高龄幼虫化蛹,3月下旬后85%羽化为成虫。在5月上旬开始为害球果,9月中旬为害最严重,有虫株率达55.4%。该虫主要集中在树高8m以下树冠层内的2年生球果上和林内生势弱的母树以及缓坡地中坡底的母树上。寄生天敌有广大腿小蜂等16种。化学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浓度为8000~10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或采用营林等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县法国梧桐遭到了毒蛾的危害。该虫为鳞翅目,毒蛾科,古毒蛾Orgyia sp。据-一九八二年在黎平县城调查法国梧桐受害株率达97.2%,平均虫口密度为1372.5头,多的达万头以上。被害树重者叶片全被食光,只剩叶脉,被害树下舖满了虫粪,既影响了生长又污染了环境。在进行防治的同时,对该虫作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