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天津地区刺蛾科昆虫多样性研究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以及近年来对天津蓟县八仙山自然保护区、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地进行的多次昆虫多样性资源调查,共记述刺蛾科昆虫11属13种,其中3种为天津新记录种.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这些种类的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并进行了初步区系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经对标本鉴定和文献搜集,共整理鉴定出蜻蜓目昆虫2亚目12科45属69种,其中甘肃新记录种22种。蜻科(Libellulidae)为优势科,有10属24种。区系分析表明,甘肃蜻蜓以古北、东洋共有种居多,有37种,占总数的53.6%。在甘肃省不同地理区域中,以陇南地区蜻蜓资源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新小卷蛾亚科隶属于鳞翅目卷蛾科,世界广布。该亚科很多种类是农业、林业和果树上的重要害虫,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于2006年7月和9月对天津蓟县八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新小卷蛾亚科资源进行了2次调查,结果共记述12种,其中8个为天津新记录种。文中给出了每个种的详细文献引证、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北京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状况,自2008年至2010年在北京多个区县的小溪、水库、湖泊、河流环境进行多次针对蜻蜓的采集调查,获得了较全面的标本数据。采集地涉及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平谷、昌平、大兴及市区公园绿地。通过网捕成虫及对稚虫的饲养,共采获蜻蜓目昆虫标本400余号。该文提供了北京蜻蜓目昆虫名录—9科41属62种(包括文献记载的3种),其中包括北京新记录科1科及北京新记录种16种,对前人研究中鉴定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更正,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表明:北京蜻蜓区系主要由古北成分构成,达53.2%;水体污染是导致北京平原地区蜻蜓种类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调查天津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和区系分布情况,2019—2021年,选择不同的代表性生境确定30个采样点,通过网捕方式采集成虫样本,共记录到样本2259个,并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2022年、2023年,对部分采样点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新记录分布种1种。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蜻蜓目昆虫共有2亚目9科35属56种(包括1待定种)。物种组成中,差翅亚目种类6科28属43种,占总种数的76.78%;均翅亚目种类3科7属13种,占总种数的23.22%。天津地区的蜻蜓目昆虫在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中,可分为古北界分布型和古北界+东洋界分布型2种类型的16个区系型,呈现明显的古北界-东洋界过渡特征。其中,古北界+东洋界分布型具显著优势,共44种,占全市蜻蜓目昆虫种类总数的78.57%;少数种类为古北界分布型,共12种,占总数的21.43%。人为干扰是影响蜻蜓目昆虫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综上,蜻蜓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多样性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7科51属75种,其中40种为保护区新记录,34种为天津新记录.对蝶类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古北东洋共有种为主,占总种数的76%;其次为古北界,占21.33%;东洋界最少,仅占2.67%.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的区系特征,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蜻蜓目昆虫14科、65种,保护区蜻蜓目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隶属东洋区的有43种、东洋-古北共有种15种、古北区2种、东洋-古北-澳洲2种,东洋-古北-新北、东洋-古北-非洲、东洋-古北-新北-澳洲各1种。在中国动物区系中,该65种蜻蜓目昆虫在西南区均有分布,但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共有种也达15种,表明4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陕西蜻蜓目昆虫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宏杰  杨祖德  霍科科  陈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65-11567
对陕西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共有蜻蜓目昆虫117种,隶属于2亚目16科59种。其中新纪录种17种。  相似文献   

9.
张大治  代金霞  杨贵军  田兴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38-8539,8553
根据近些年对宁夏蜻蜓目昆虫资源的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现知在宁夏境内分布的蜻蜓目昆虫有7科20属共计38种。调查中发现宁夏新记录种6种,即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 Drury、高斑蜻Libellula basilinea McLachlan、异色灰蜻Orthetrum melania Selys、Orthetrum sp.、竖眉赤蜻Sympetrum eroticum ardens McLachlan和长叶异痣Ischnura elegans(Van der Linden)。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状况,作者2010~2013年在洛阳地区所辖9县2区,进行了多次针对蜻蜓的采集调查,获得了较全面的标本数据,共采获蜻蜓目昆虫标本700余号。本研究记述了分布于洛阳地区的蜻蜓,共计6总科、15科、37属、57种。通过对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的资源调查研究,列出了洛阳蜻蜓名录,并对洛阳分布的蜻蜓属(种)数量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对八仙山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213号,经鉴定为7种,隶属2目、3科、7属。鱼类种类不多,但区系构成复杂,以北方平原复合体和古代新第三纪复合体为主。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鱼类多样性存在空间差异,与水生植物和底质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天津自然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天津地区植物标本种类较全,可以说是天津地区植物资源库。对天津地区有文献记录的高等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馆藏天津地区高等植物标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天津高等植物共计183科812属1 757种(含种下阶元、栽培种),其中天津未记录植物149种(栽培种67种),隶属于62科128属;馆藏天津植物共计150科621属1 156种;天津有记录但该馆无收藏的种类共计309种(不包括263种栽培种),隶属于80科216属。该研究结果为天津地区植物区系研究和多样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天津自然博物馆下一步的采集和收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调查,莱阳河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222种,隶属17目45科,约占云南省鸟类种数的28.0%。在实地考察和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莱阳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区系分析,同时计算了鸟类的G—F指数。结果表明:莱阳河保护区的鸟类G—F指数为0.82,从相对面积比例而言,其鸟类物种多样性和丰富程度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4.
扎龙自然保护区湖泊边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5年的7—8月份和2006年的7—9月份,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湖泊边的昆虫区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昆虫共104种,分属8目35科,其中优势类群为蜻蜓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半翅目,它们分别占昆虫总数的53.97%、16.55%、13.47%、11.07%。各月中,昆虫的种数和个体数按大小排序为:7月>8月>9月。昆虫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E)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7月>8月>9月,优势集中性指数(D)的变化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春季鸟类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地区对40个样方连续进行了1813次观察,共记录鸟类64种3706只。采用Shannon-Winner指数对该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林地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灌丛次之,草甸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6.
蒋才云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153-154
为分析广西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多样化程度,监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根据广西5个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名录,通过物种组成比较并运用G-F指数进行科属阶元的多样性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猫儿山、岑王老山、弄岗、龙滩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G指数(DG)、F指数(DF)、G-F 指数(DG-F)分别为2.8144、3.9577、0.2889、2.8521、3.9831、0.2840、2.5709、3.5835、0.2826、2.5383、3.4516、0.2469,2.2481、2.2691、0.0093、较好地反映出广西5个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的科属阶元的多样性程度,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省龙头大山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45科93属181种(包括亚种、变种及贵州省1个新纪录种),而且单种科、单种属在植物组成中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科数的57.78%、总属数的58.06%;区系成分复杂,分布交错,可划为13种类型。其中,以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26%和23.2%,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也占一定的比例,分别为18.23%和10.5%。  相似文献   

18.
2009年5月~2010年12月,对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94种。其中,CITES收录的鸟类有2种: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和白鹤(Grus leucogeranus);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2种: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和白鹤;国家II级保护动物8种。从居留型组成来看,留鸟55种,冬候鸟17种,夏候鸟19种,旅鸟3种。从鸟类区系组成来看,东洋界鸟类36种,古北界鸟类28种,广布种3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