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物质采食量(DMI)是反刍动物饲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科学配制反刍动物饲粮的前提.它决定着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养分的数量。正确估计DMI对于制定饲料配方尤为重要.它可以防止供给养分的不足或过剩,以及促进养分的有效利用。养分供应不足会限制动物的生产性能.并影响健康;养分供应过剩会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并造成大量的养分随粪排出.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2.
干物质采食量(D M I)是反刍动物饲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科学配制反刍动物饲粮的前提,它决定着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养分的数量。正确估计D M I对于制定饲料配方尤为重要,它可以防止供给养分的不足或过剩,以及促进养分的有效利用。养分供应不足会限制动物的生产性能,并影响健康;养分供应过剩,会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并造成大量的养分随粪排出,造成浪费。1干物质采食量的概念干物质采食量通常是指动物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中干物质的总量。根据采食活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随意干物质采食量、实际干物质采食量和规定干物质采食量。这三种干…  相似文献   

3.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8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粗饲料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生产实践中,DMI的大小往往是动物营养的第一限制因素,因为DMI是反刍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量化基础,是衡量动物生产性能、评价反刍动物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干物质采食量(DMI)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生产实践中,随意采食量(Voluntary Intake,VI)的大小往往是动物营养的第一限制因素,因为DMI是反刍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量化基础,是衡量动物生产性能和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决定反刍家畜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Vansoest,1994)。通常反刍家畜采食基础日粮(如羊草)的量为40~90g/kg BW^0.75或体重的1%~2.8%,准确地预测DMI对于科学设计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5.
《饲料与畜牧》2008,(1):59-60
新一代植酸酶高效生产技术 植酸酶是一种单胃动物和鱼类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它的应用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磷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减轻动物高磷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缓解我国磷资源供应不足的局面。本项目特点:  相似文献   

6.
动物源性饲料原料的混杂性,不仅是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和痒病的风险,劣质的动物源性饲料对猪禽等动物的健康饲养也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危险。要想管理好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必须了解和掌握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的全过程及其使用的原料,知己知彼才能管理到位。  相似文献   

7.
《湖南饲料》2004,(6):4-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有可能引发或传播动物疾病,如疯牛病、痒病就是因使用来源于反刍动物的饲料饲喂反刍动物造成的。而其他动物疾病也会因为加工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通过饲料途径传播;另一方面,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自身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在加工过程中掺入或残留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会直接影响到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如皮革蛋白粉作为鞣制皮革的副产物,其中含有金属——镉,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导致饲料产品中镉超标,即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并颁布了本办法,通过加强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严格防范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利用动物副产品制成动物性饲料是补充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但为规避风险,农业部于1992年就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并于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养殖场(户)无视国家禁令,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产品,造成一定的“疯牛病”隐患。笔者指出,从英国开始的“疯牛病”就是由于使用了含有肉骨粉的配合饲料而引发的。特别是已证实的,即不同来源的动物性饲料对反刍动物危害最大。从安全角度看,危害来源,一是动物源性饲料特别是不同来源混合加工的动物性饲料,对动物生产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受二嗯英污染的鱼粉;三是病原生物体污染的动物性饲料;四是假劣鱼粉;五是受重金属污染动物性饲料;六是外源性毒性污染动物性饲料;七是动物性饲料来源于被疫病污染地区;八是牛羊源性动物性饲料不但禁止使用在反刍动物饲料中,而且应限制使用在宠物饲料及家禽饲料。美国为了防止疯牛病向人类传播,防止恐怖分子通过食品链发生攻击,将原来对动物脑和脊髓组织的禁用范围从牛饲料扩大到狗、猫、猪和家禽饲料。因此,动物源性饲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养殖业安全,甚至是关系到人类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这个问题已不仅是科学利用资源的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国民生存安全的大问题。所以,必须引起相关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的高度重视,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文中提出我国于15年前就严厉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但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事件却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饲料生产企业不知饲料原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动?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不同地区的牧草和饲料中微量元素都呈不同程度的缺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在集约化饲养中,我们将微量元素添人配合饲料中,以满足动物需要。然而在大多反刍动物饲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第一,我国的放牧反刍动物和农区的耕牛基本上不喂配合饲料。因而无从添加微量元素;第二,有一部分生产管理者和生产者,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与观念,认为牛羊靠吃草就行。这就使得大多反刍动物处于微量元素营养不足状态,从而影响动物的繁殖生长和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将微量元素制成缓释丸的形式使之缓慢释放,以利于动物吸收,是补充反刍动物微量元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谷物是反刍动物饲粮的重要组分,也是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其在维持动物生长发育、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现代奶牛、肉牛和肉羊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过量使用谷物饲料,导致动物消化道健康受损,这已经成为现代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反刍动物饲粮中谷物利用与动物健康生产为例,阐述谷物作为反刍动物能量饲料与动物健康的关系,为反刍动物营养调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曾被认为是最好畜禽蛋白质的动物源饲料,为什么就被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禁止了。那么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禁用动物源饲料是怎样提出的?答案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面对世界范围内连续发生人畜共患的恶性传染病——疯牛病的抉择。不用动物源饲料能否养好反刍动物?答案是反刍动物的食性为草食,具有采食、消化大量牧草及其它植物性饲料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特点。为什么过去在一些反刍动物饲粮中使用动物源饲料?答案是要提供优质蛋白质或补充植物源饲料中某些氨基酸(如蛋氨酸)的不足,提供不可降解的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及钙、磷等。能否用非动物源饲料达到上述添加动物源饲料的目的?回答也是肯定的:在植物源饲料中也有一些饲料含较大比例的过瘤胃蛋白质,在设计饲粮配方时,通过调节过瘤胃蛋白质含量不同饲料的比例,可获得所需不可降解蛋白质比例的饲粮;可用石灰石粉、磷酸氢钙等化工制取的矿物质补充饲料。本文对这些人们关注的问题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乔伟  周安国 《饲料世界》2003,(10):21-23,30
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HMB)是一种有效的反刍动物蛋氨酸(MET)源,它比MET更能抵抗瘤胃微生物的降解,过瘤胃率40%以上。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HMB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并对动物健康和环境保护有利。  相似文献   

13.
王跃先  朱慧媛 《饲料研究》2023,(17):177-181
微贮饲料是指在微生物的介入下稳定储存并减少营养物质流失的饲料。与传统饲料相比,微贮饲料的优点在于易于贮存、适口性好和营养价值高,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文章简述了微贮饲料的定义与分类,探讨了微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微贮饲料在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为微贮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液体饲料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改良型饲料产品,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饲料观念。液体饲料一般是以糖蜜作载体,加入尿素(反刍动物专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其它天然原料精制而成,可以针对不同动物需要或集中补充一般饲料所缺乏的养分,其产品主要有高蛋白、高脂肪等不同类型,适用于饲喂各种动物。据介绍,液体饲料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中应用“定时释放”制造工艺,饲喂反刍动物时具有缓释功能,可避免引起中毒。2、混合均匀度高,避免动物挑食、消化吸收快。3、产品便于运输保管,使用更方便,可添加在配合饲料中制粒,也可加…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估测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DMI)在动物营养学理论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建立预测模型并不断完善的时期。动物营养学家提出了多种预测反刍动物DMI的模型,尽管所建立的模型不同,但使用的变量、原理和评价方法是相近的。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采食量的影响因素、调控理论以及DMI预测模型的种类和评价方法,分析了美国(NRC,1996和2001)、英国(AFRC,1993)、法国(INRA,1989)和澳大利亚(CSIRO,2007)等国家提出的DMI预测模型特点,最后提出了探索和完善我国反刍动物DMI预测模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瘤胃中的微生物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代谢机制和对各种营养的适宜需要量及需要形态上,其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发挥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及对饲料蛋白质尤其是非蛋白氮的利用效率,以向体组织提供足量且比例适宜的挥发性脂肪酸及增加流入小肠的微生物物质,特别是含可消化氨基酸丰富而平衡的微生物蛋白质。随着人类对家畜生产性能的追求,在人类的选育下,家畜的生产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高产动物的营养需要和供给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营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其在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反刍动物的营养研究逐渐向肠道营养代谢扩展,如研究小肠可消化蛋白营养需要量、不同条件下过瘤胃氨基酸、淀粉和脂肪对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有关奶牛过瘤胃营养的研究,并已开发了许多过瘤胃产品在生产中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未来我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都将大幅度发展和提高,奶牛饲料资源及其安全性问题将是首先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农业部于1992年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2004年10月1日又施行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乳及乳制品外,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随着近期饲料原料涨价,肉、奶、蛋产品价格上升,个别饲料企业和奶牛养殖场急功近利,没有深刻反思猪链球茵、无名高热症、禽流感、疯牛病等疾病的暴发对养殖生产带来的重创和教训,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原料的使用重新抬头。近年来,随着对动物健康养殖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理论和观点不断出现,从动物营养与健康的角度提出了:动物抗病营养理论、系统营养理论、全方位营养理论,对饲料、营养、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等综合技术进行技术集成,科学的应用于动物生产全过程,突出绿色、健康养殖、产品安全为主题,而不片面根据价格和营养素的含量来衡量某种饲料质量的观念,彻底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因此,很有必要从饲料安全的角度再次认识血液制品饲料原料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威胁,以期再次引起相关饲料企业、奶牛养殖生产企业(户)关注动物健康养殖,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营养策略在提高反刍动物终生生产性能的作用。通过营养干预手段延长反刍动物生产寿命不仅提高了反刍动物寿命和福利,而且降低了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环境影响。本文讨论此类营养干预是如何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和农场盈利能力,包括氧化还原平衡、骨骼发育和健康、营养利用和可持续性,以及不使用抗生素饲养反刍动物和降低甲烷排放。虽然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需要一种多学科的方法来制定营养战略,使反刍动物能够对它们的生命周期中必需承受的环境和生理挑战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反刍动物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本文从动物兽医科学和营养学方面探讨了可持续的反刍动物生产、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动物健康和福利以及降低炭排放。  相似文献   

19.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其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粗饲料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动物源性饲料对补充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癸的意义。但由于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来源复杂、易传播疾病及易受微生物污染等特点,动物源性原料的使用给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来源,有屠宰场下脚料、有来自饭店、农村零星收购的杂骨和动物废弃组织,成分和来源复杂。由于原料的混杂性,牛羊源性成分混杂其中也在所难免,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和痒病的风险。所以,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使用的安全控制意义重大而紧迫。笔者指出,近几年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甚低,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十分严重,对此,各级饲料管理和检测部门应加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市场抽检力度.重点检查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因子、动物源性饲料的卫生指标、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率、产品标签。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媒体曝光,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整顿动物源性饲料市场秩序,加紧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订和修订,以确保饲料安全,为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安全的物质保障。 文中笔者阐述了动物源性饲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剖析了导致危害的成因,并对安全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及加工质量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饲料企业、养殖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