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免疫时机 预防禽流感关键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冬春季节是禽流感高发期.需根据家禽体内抗体消长情况制订合理免疫时间,适时免疫。种禽场和珍禽场提倡进行免疫监测,再制订适合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火鸡、乌鸡进行了禽流感H5亚型母源抗体、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以及保护性HI抗体滴度的研究,配合血清学监测及攻毒试验制定了禽流感免疫程序。火鸡免疫程序:首免,15~20日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禽流感H5亚型疫苗,0.5mL/只,肌肉注射;二免,45~50日龄,0.5mL/只,肌肉注射;三免,120~125日龄,1mL/只,肌肉注射;三免后5个月加免1次至淘汰。乌鸡免疫程序:首免,10~15日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禽流感H5亚型疫苗,0.3mL/只,肌肉注射;二免,45~50日龄,0.5mL/只,肌肉注射;三免,120~125日龄,0.5mL/只,肌肉注射;三免后根据检测结果再适时免疫。通过特禽生产应用表明,本研究制定的免疫程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1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应在家禽机体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免疫接种。采用胸部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雏鸡注射剂量为每只0.3毫升,成年鸡为每只0.5毫升。在低日龄家禽的方式首次免疫时,应尽量避开母源抗体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试验用小鹅瘟免疫原按8种免疫程序接种120日龄产蛋鸡,分别在接种后不同时间琼脂扩散试验试验检测卵黄抗体效价,筛选出最佳免疫接种程序。基础免疫,产蛋鸡每只肌肉注射小鹅瘟活疫苗1.0 m L(5羽份);在基础免疫后14 d进行第2次接种,加强免疫,产蛋鸡每只肌肉多点注射小鹅瘟灭活疫苗2.0 m L;在加强免疫后14 d进行第3次接种,强化免疫,产蛋鸡每只肌肉多点注射小鹅瘟灭活疫苗3.0 m L。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龄期鸽进行疫苗免疫和采用不同免疫间隔进行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动态及母源抗体的检测结果:在7~35日龄初免,7天后产生抗体,28~35天抗体滴度达到较高点,效果较好;首免后间隔20~90天二免,效果较优,当母鸽为高抗体水平(8.1log2)时产下的子代母源抗体至15日龄时已衰减至3.7log2。据此,提出了鸽场禽流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1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应在家禽机体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免疫接种。采用胸部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雏鸡注射剂量为每只0.3毫升,成年鸡为每只0.5毫升。在低日龄家禽的方式首次免疫时,应尽量避开母源抗体高峰期。通常来说,灭活疫苗注射后机体需14天才能产生免疫保护,疫苗的免疫期为4个月。在保证疫苗质量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7.
(一)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家禽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当一个地区面临疫病流行时,可实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顺序应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到疫区。在疫区,应先从假定健康家禽开始接种,然后再接种可疑感染家禽。  相似文献   

8.
一新城疫几种疫苗的比较见表1。参考免疫程序如下:1~3日龄:新支灵(C30/H120/IBN)1剂量滴眼;9~10日龄:新支灵冻干苗滴眼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油苗0.5毫升/只,颈部皮下注射;35~40日龄:L-H52冻干苗滴眼。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油苗0.5毫升/只,颈部皮下注射。110日龄:Clone I(C  相似文献   

9.
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减少鸡只的应激反应,本研究设计了4种免疫程序,即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鸡新城疫灭活油乳剂疫苗分别单独免疫和共同交叉免疫,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以上组别进行免疫效果检测和母源抗体消长分析。结果表明:商品肉鸡15日龄为最佳疫苗接种时点,首免接种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35日龄和55日龄分别加免新城疫灭活油乳剂疫苗,这种免疫程序可维持稳定持久的抗体水平,且大大减少鸡只的应激反应和养禽户的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0.
随机采取1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和20日龄等不同日龄的雏鸡20只,每只采血5ml进行监测。利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鸡免疫后血清中H5N1禽流感抗体水平,进而确定鸡群的免疫状态。结果表明,鸡场按免疫程序进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种母鸡按免疫程序接种,其子代最佳首免日龄应在10~20日龄。  相似文献   

11.
绍兴麻鸭的养殖一直是萧山区的一大养殖特色,全区家禽饲养量中鸭的饲养量占全区家禽饲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而绍兴麻鸭(尤其是雄鸭)的养殖占了全区鸭饲养量的70%以上.从2004~2006年本区的家禽禽流感抗体检测结果来看,肉鸡的免疫合格率均较高,而绍兴麻鸭的合格率则较低,尤其是雄鸭,由于是55~60日龄左右就出栏,当时多数采用一次免疫,其免疫合格率很低.2006年上半年全区虽然适当加大免疫剂量,从每羽0.5 mL加大到0.7 mL,但效果仍不理想.为寻求适宜的麻鸭雄鸭禽流感免疫程序,2006年萧山区农业局畜牧科主持开展了绍兴麻鸭雄鸭的禽流感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2.
实施程序化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疫病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对规模化养鸡场来说,更应重视。每一个鸡场,都要有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一般在制订免疫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当地家禽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母源抗体的水平;上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的水平;鸡的  相似文献   

13.
我站从 1993年起研究大型鸡场新城疫免疫程序,通过对无锡市两个大型鸡场鸡群 HI抗体监测,确定了符合该场的最佳免疫方法和程序。 1疫苗   荷兰英特威公司 ND冻干疫苗 clone30;荷兰英特威公司 ND油乳剂灭活疫苗;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家禽所)Ⅳ系 (Lasota)SPF级疫苗。 2 ND抗体监测   不定期随机取样,取样率为 0.1%~ 0.3%,监测单位:无锡市郊区畜牧兽医站。监测方法使用常规的 HIβ-微量法。 3免疫程序及方法 (见表 1)4四批种鸡后代雏母源抗体的衰减情况   种鸡后代雏从一日龄开始每隔 3~ 5天随机取样检测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鸡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总结禽流感病毒抗体在藏鸡体内的消长规律,制定最佳的鸡场禽流感免疫程序。对林芝市西藏农牧学院临床兽医楼养殖的86只藏鸡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并按程序完成三次免疫后每隔2周随机对接种过禽流感疫苗的20只藏鸡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直至完成最后一次免疫后第2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数值,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抗体效价。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水平并维持至第20周,直到第24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4log2附近;ELISA试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至第2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持续保持在一定高水平。18周开始,抗体水平开始逐渐下降,直至第28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50%附近。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第4~24周,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所有藏鸡血清中抗体效价平均值都在标准值4log2以上,抽检合格率均大于标准值70%;ELISA试验结果表明抗体数值(PI)均在标准值5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按本防疫程序防疫禽流感后,有效抗体在藏鸡体内维持时间为5个半自然月,建议第24周进行下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供港活鸡饲养周期长(85日龄~105日龄),禽流感抗体滴度要求高(21/28检测样品抗体滴度需≥4 log2)的特点,在原有H5N2疫苗对供港活禽免疫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对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估.结果显示,H5N1疫苗免疫效果明显高于原有的H5N2疫苗,初步推荐该禽流感灭活疫苗对供港鸡场的免疫程序为:首免7日龄~10日龄,0.3 mL/只,皮下注射;二免45日龄,0.5 mL/只,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一种适合四川某猪场的猪口蹄疫免疫程序,笔者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免疫程序进行了调整,然后采集调整前和调整后不同日龄的猪血清,用ELISA和IHA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调整前3日龄、25日龄、50日龄、90日龄和120日龄猪的ELI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30%、40%、50%、55%,IH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54.54%、66.67%、70%和85%;调整后ELI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5%、45.45%、61.11%和50%,IH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98%、83.33%、92.86%、95%和95%。可见调整后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调整前,调整后的免疫程序为:25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90日龄三免,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一种适合新疆乌鲁木齐垦区的猪瘟免疫程序,对不同日龄仔猪进行猪瘟免疫,然后采集血样,检测猪瘟抗体效价.根据效价不断校正,最终确定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其免疫程序是:猪瘟的超前免疫,剂量1头份,根据抗体效价下降情况,35日龄进行二兔,剂量4头份;仔猪常规免疫:一兔30日龄、剂量2头份;二兔50日龄、剂量4头份;生产...  相似文献   

18.
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的高发期,要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关键还要做好家禽的免疫接种工作,而且要做到适时免疫才有效果。适时免疫就是根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遵义市规模性养鸡户(场)迅速崛起,但是,有的养鸡户常由于鸡群免疫失败爆发鸡新城疫(ND)而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寻找免疫失败的原因,我们从鸡群饲养管理、免疫程序、免疫技术、疫苗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选用了养鸡户(场)较多采用的7日龄首免、40日龄加强免疫、150~180日龄补免一次的免疫程序,对某鸡群做了鸡新城疫免疫试验。用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HI)检测方法,对免疫全过程的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目的在于对遵义市较多采用的鸡ND免疫程序及效果作出评价,指导养鸡户采取正确的防制方法。1ND免疫及HI抗体水平的检测从民主…  相似文献   

20.
商品肉鸡新城疫不同免疫程序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是禽类的常发病,最理想的防治方法是疫苗免疫。肉用雏鸡母源NDV抗体可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雏鸡在不同日龄接种疫苗后,血清抗体也会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为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母源抗体效价消长规律为:在1~3日龄抗体维持在1:64~128的较高水平,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至24日龄抗体降至1:4以下,半衰期为4~5d。针对HI检测抗体效价〈1:40的3日龄雏鸡,对常用的3种有效的免疫程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第2组免疫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