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降解DDT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DDT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12种禁限POPs之一.它的环境毒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生物降解是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型去除DDT污染的手段.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在DDT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降解DDT的微生物、微生物降解DDT的途径以及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降解DDT的因素.并对通过生物强化手段消除土壤中的DDT污染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陕西省安塞县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及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当地石油资源的开采,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和类型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耕地面积,特别是坡耕地面积减少,以果园、蔬菜大棚为代表的高技术、高产值的农产品增加、以林地为代表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土地利用面积扩大.进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当地农民个人纯收入由1989年的200多元提高到2004年2000多元.  相似文献   

3.
吴起县退耕农户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升值,土地开发市场很被看好,由此引发了形形色色的土地纠纷和土地犯罪案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从现阶段我国土地违法犯罪案件的特征着手,通过对现行刑法保护土地资源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防范土地犯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温室土壤连作对黄瓜主要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温室土壤对黄瓜主要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是导致黄瓜土传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黄瓜植株生长发育不良,黄瓜的光合速率及抗性酶活性降低,植株自身抗病性下降,是引起黄瓜病害发生加重的内因;温室内温度降低、湿度提高、光照下降,是导致黄瓜病害发生加重的外部条件.随着连作年限延长,黄瓜病害发生依次加重,土传病害对连作的反应比气传病害敏感,病害是土壤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少才 《南方农业》2012,(12):14-15
笔者7月到荷兰,已经错过了观赏荷兰国花郁金香的最佳时节,但是,夏季的荷兰仍然处处有鲜花,仍然是妩媚的世界,因为遍地的草原绿色,因为与绿色一样纯净的天空,因为处处有花的点缀,所以夏季游荷兰,同样能够得到丰厚的收获。荷兰人爱花,尤其是花期在四五月份的郁金香,讴歌郁金香的随笔游记也能信手搜来。荷兰有"欧洲花园"的美称,郁金香给这个古老的临海低洼之国披  相似文献   

6.
渭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降水是产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动力.以豫西土石山区的汝阳县和黄土丘陵区的嵩县为例,通过对实测的雨强、坡度等水土流失因子的观测和研究,初步探讨了降水变化对不同下垫面(梯田、林地、坡耕地、荒坡)造成的水土流失之分异影响,并推求出组合方程式表达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荒坡和坡耕地的蓄水作用最差,梯田和林地的蓄水功效则较高.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应当把梯田、林地以及配套的沟道整治工程等作为重要的雨水存贮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苦荞她的花期很短,风一吹,就熄灭了颤栗的芬芳。她的一生,从头至尾,模仿了村子里一些女孩的成长。她们一般只播种在山坡,落土就准备出发,连饥饿的飞鸟,也赶不上她们的萌芽。开始牵手,是蜜月般的花期。她们相互搀扶着,  相似文献   

8.
探讨耕地储备的内涵,对新农村建设形势下耕地储备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归纳出耕地储备的3种形式:结构型储备、休耕型储备、开发型储备;提出3种不同类型的耕地储备运行模式:政府主导的政府 企业型、企业主导的政府 企业型、政府支持的农户自愿型.围绕耕地价格评估、耕地储备数量、资金来源、期限设置、准入条件、储备后的投放利用及耕地保护、农地流转、农村社会保障、农地金融等方面论述耕地储备的实施及其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药是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物品,是一类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农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重庆市农资市场农药三年的跟踪监测发现,农药三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85.4%.其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抽检平均合格率依次为83.8%,76.7%和92%.对此提出了四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道生态护坡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协同发展的开放性生态系统,涉及的范围较广,因素较多.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满足岸坡稳定的前提下,以维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态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为基本原则.为了验证生态护坡结构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所选植物种类的适应性,在太浦河泵站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设施栽培的5年生"早红珠"油桃/毛桃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膨大期摘心、疏果处理对油桃叶片15N -尿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摘心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叶施15N的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15N在树体内的运转、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摘心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果实、短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长梢的分配率;摘心7 d后15N同化物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比对照稍大,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却远大于对照,此时摘心株大枝NdFF%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疏果处理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梢顶嫩叶和长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果实和短梢的分配率;疏果处理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并无太大差异,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远小于对照.本研究可为制定油桃丰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叶位差诊断香蕉钾素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叶位差诊断香蕉钾素营养的研究表明:传统的以第三叶片作为钾素诊断材料埘施钾不敏感,找出了香蕉对施钾的敏感部位是低位叶的中前部的叶(主)脉。明确了采用自顶向下计第5叶和第1叶叶脉含钾的比值(Vm/Im),来评价香蕉的钾素营养状况;叶脉采样的代表部位为叶片与叶主脉的连接带和采用混合样分析的可行性。比较了影响鲜样浸提率的三个主要因子,选出其优化组合;论述了采用叶位差诊断符合香蕉营养的生物学特性,拟定Vm/Im值<1.0为供钾不足,>1.0为供钾充足。证明使用叶位差法比当前传统的第三叶片法有更宽松的采样期,满足及时指导施钾的需要,并可以消除不同香蕉品种含钾量不同造成的困难。Vm/Im值与香蕉鲜果产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土壤碳库是输入、输出土壤碳量的平衡:大气CO2浓度升高有可能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理过程来增加输入土壤的碳量,输入土壤碳量的增加使土壤成为一个潜在的碳汇,有可能缓解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但另一方面输入土壤碳量的增加,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能量,从而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土壤呼吸增强,土壤碳输出增加.本文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输入、输出的影响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阳春三月的塘背,山清水秀,果木葱茏。在江西省兴国县水保生态园的梨树下,熟练的工人手持铁锹在竹节沟内培土施肥,好一幅人勤春来早的美丽江南画卷!"这一片有800棵梨树,眼下这个季节,不仅要施肥,还要喷药治虫,之后梨树才会挂果。"果林的女主人万秀娟指着满眼的梨花说。作为园里的生态示范户,万秀娟的爱  相似文献   

15.
分析宁夏彭阳县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效果,认为黄土丘陵区利用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恢复植被效果良好,植被恢复的目标应为当地潜在的植物群落;小面积的高效开发是大面积封育保护的基础,实践证明畜牧产业化开发应是该区域发展的方向;搞好项目后期管理是生态修复成功的关键,宣传教育人们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6.
1996-2005年新疆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新平  吕晓  罗桥顺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128-130,134
新疆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以及21世纪重要的资源接替区,研究其耕地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1996年以来新疆耕地数量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借助SPSS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耕地变化的驱动力,揭示新疆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提出新疆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木结构发展史,但是在今天,木结构的应用几乎成为空白。而现在在发达国家,小到园林小品,大到大型体育馆,木结构都有广泛的应用,木材作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已经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木结构的性能、应用的探讨,展望中国园林景观木结构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川南地区秋季黄秋葵网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葵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营养保健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在9—10月市场供应相对短缺期,种植效益更为显著,而宜宾等川南地区7—8月的高温、暴雨、强光照天气极不利于秋季黄秋葵的育苗和栽培。为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光照强度与P肥施用水平对两种重要麦田杂草婆婆纳与离子草的生长及其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光照下,婆婆纳和离子草的生长都相应减弱,但婆婆纳植株能萌发更多的叶片以适应弱光照条件:增施P肥,无论是在弱或强光照条件下都有利于婆婆纳的生长,但在弱光照强度下并不能显著促进离子草的生长.相比之下,离子草比婆婆纳更能忍受低P土壤养分条件,而后者却比前者更能忍受弱光照条件.因此,在土壤P素养分低,且光照强度较高时,离子草的相对竞争能力大于婆婆纳:而在土壤P素养分高时,无论是在弱或强光照条件下婆婆纳的相对竞争能力都要大于离子草.  相似文献   

20.
铜污染土壤上施用氮磷肥对小麦POD酶活性及铜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土培方法,比较2种N肥(尿素、碳酸氢铵)、2种P肥(磷酸二氢钙、磷酸氢二铵)对土壤有效态Cu、小麦吸收积累Cu及其体内P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施用量的N肥促进小麦生长和对Cu的吸收,而高施用量抑制小麦的生长和对Cu的吸收,小麦吸收积累Cu与土壤有效Cu以及小麦生物量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2种P肥均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对Cu的吸收,但小麦吸收积累Cu与土壤有效Cu及小麦生物量变化无明显关系.低施用处理下尿素、碳酸氢铵和磷酸氢二铵可抑制小麦幼苗生长的不良影响,减少小麦体内过氧化物的产生,而较高用量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