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地宝兰在国际植物学界名声赫赫,目前它在全球的唯一种群在广西的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1921年,贵州地宝兰在贵州罗甸被命名和描述后,人们就没有在野外发现过,直到2004年才在广西雅长发现。在全世界野生兰科植物遭遇不同程度破坏的今天,雅长保护区还难能可贵地保存着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和基因库。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9个兰花资源热点之一中国首个、世界第二个国家级野生兰花保护区已知兰科植物有44属136种莎叶兰、大香荚兰、带叶兜兰居群数量密度分布居世界首位贵州地宝兰、天贵卷瓣兰、广西羊耳蒜、雅长玉凤花唯一野外分布2009、2010、2012年,保护区举办了三届国际兰花学术研讨会雅长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形式审查,近期将进入终极评审以雅长兰科植物为主线的专题报道在著名的美国杂志《science》发表,以专刊论文集形式在著名的植物学杂志《Botanical Review》发表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9个兰花资源热点之一中国首个、世界第二个国家级野生兰花保护区已知兰科植物有44属136种莎叶兰、大香荚兰、带叶兜兰居群数量密度分布居世界首位贵州地宝兰、天贵卷瓣兰、广西羊耳蒜、雅长玉凤花唯一野外分布2009、2010、2012年,保护区举办了三届国际兰花学术研讨会雅长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形式审查,近期将进入终极评审  相似文献   

4.
兰科植物是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重点保护类群,具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报道了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兰科Orchidaceae虾脊兰属Calanthe一广西新分布记录种——贵州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Tang et F.T.Wang var.guizhouensis Z.H.Tsi,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唯一的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作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区内已查明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49属136种。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 Schltr.),兰科(Orchidaceae)地宝兰属(Geodorum G.Jacks.),其模式产地为贵州省罗甸县,据《中国植物志》及《贵州植物志》等有关记载。该种在野外多年未见,其资源濒危等级处于极危(CR)。2014年6月,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珍稀植物调查(贵州省)》项目组、六盘水林业局和六枝特区毛口林业站等单位,在六枝牂牁江开展《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调查过程中发现贵州地宝兰,该植物生于溪谷陡峭稀疏灌丛地段的石灰岩石缝土中。经调查,仅发现  相似文献   

6.
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乐业县境内,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山原地带。保护区东西长26.2km,南北长18km,总面积22062hm^2。经过近几年来的调查,到目前植物专家们已在雅长林区内发现兰科植物40属110多种,不少物种单位面积密度及居群数量在国内极其罕见,如中国最大的带叶兜兰居群,莎叶兰居群和香荚兰居群。  相似文献   

7.
健康 《广西林业》2005,(4):36-36
广西野生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位于乐业县雅长境内。保护区东西长26.2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220平方公里。据专家科考,目前在雅长境内发现兰花102种。特别是带叶兜兰、香夾兰呈连片分布,并和其它兰花混生,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8.
《广西林业》2012,(10):52-53
以兰为名,幽然山中,兰色缤纷,兰香飘远……这里,是中国第一个以兰科植物命名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莎叶兰野生居群、越南香芙兰野生居群和带叶兜兰野生居群。这里,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及基因库,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评为"中国兰花之乡"。广西雅长兰科植  相似文献   

9.
为厘清我国历史典籍中"苏"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整理出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以及它们的植物分类学特征,尝试确定这些植物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研究发现,在历史资料中一共记载了15个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确定了其中8个名称所代表的原植物的学名,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上分别属于唇形科、菊科与爵床科等。研究表明,中国先民在对植物命名的时候,在植物名称的使用上有等级的区分,因此为了准确地了解中国先民对特定植物特征以及分类学位置的认识,需要开展更多的现代植物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他已80岁高龄,仍常深入山区,翻山越岭,用"脚底板"发现植物,识得满地草木,交得花草为友。他通晓英、法、俄、拉丁语4种语言,一辈子几乎走过了中国所有省份,到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他6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植物分类学,是中国植物的"活字典",大地上的植物,只有没见过的,没有他不认识的。他被授权为木樨属(桂花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权威,全球范围内桂花属植物的命名由他权威认证。  相似文献   

11.
2021年2月,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白冠长尾雉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级为一级。近期新发表的一篇论文《广西雅长发现白冠长尾雉》公布,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发现白冠长尾雉,确认为广西鸟类分布新记录种。此前,广西历经多次调查,一直未发现其踪迹。  相似文献   

12.
8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穆虹考察了全国首个兰科植物保护区--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穆副主席等一行领导早闻雅长兰花开得正盛,在考察乐业时特意来到雅长参观了兰科植物种质基因园和兰科植物繁育中心.  相似文献   

13.
6月9日,乐业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同时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兰花之乡"称号。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野生兰物种丰富度为每平方公里达0.52种,局部地区每平方米达0.8种,而且群集度高。从石山到  相似文献   

14.
银杉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在植物分类学的拉丁学名中,银杉的属名Cathaya,译成中文是伟大中华的古称“华厦”的意思。从这个属名就可以看出银杉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远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时,银杉曾广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万年—300万年前,地球发生大量冰川,几乎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但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花坪,位于五岭山脉西部的越城岭,龙胜、临桂两…  相似文献   

15.
该项研究通过引用标本记录、参考公开出版物建立了兰属植物数据库。兰属植物的分布模型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兰属分布区域得到的。分析结果发现兰属植物的分布集中在贵州、广西、四川、云南。分布有10种以上兰属植物的县有8个,因此这些地区应为优先保护区域。把兰属植物分布图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重叠,就得到了兰属植物保护空缺区域图。此项研究将用于解决兰科植物分布模式的数据处理机制和兰属植物优先保护策略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厘清中国历史典籍中"蓼"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以中国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材之一——"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历史典籍中搜集整理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及特征,采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探究这类食材和相关植物及其对应的现代植物分类群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发现:在历史典籍中,共有20个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经过比较形态学分析,确定了其中11个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水蓼"与"辣蓼"可能不是同一种植物,二者不能作为同义名对待。同时发现,在历史上,"花"的特征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说明,在研究与对待先民记述的植物类群时,要综合利用多种除"花"之外的特征,以便对这些植物类群有准确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对雅长保护区管理局来说,是科研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因为,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兰科植物新种、两个广西兰科植物种新分布种、五个保护区兰科植物新记录种。一般地,一年能发现其中一个就算很了不起的了。"科研是保护区的灵魂",雅长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伯高说,近年来,科技干部凭着热爱和执着,以苦为乐,不断扩大兰科植物种群科研监测的范围,加强兰科植物生境调查、传粉生态学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研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健康 《广西林业》2009,(5):F0004-F0004
2009年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我区雅长被批准为国家级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兰科植物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9.
后来。植物分类学家把1955年在广西花坪地区采集到了“00198”模式标本。定名为银杉,因为它叶子像杉树,叶背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微风吹拂便闪闪发光。  相似文献   

20.
报道我国5属:坛花兰属Acanthephippium、毛兰属Eria、沼兰属Malaxis、鸢尾兰属Oberonia、长喙兰属Tsaiorchis,5种兰科植物镶囊坛花兰Acanthephippium striatum、马齿毛兰Eria szetschuanica、小沼兰Malaxismicrotatahtha、小叶鸢尾兰Oberonia japonica、长喙兰Tsaiorchis neottianthoides在西藏、江西和湖南的新地理分布点,同时补充叉喙兰和小叶白点兰在贵州和湖南的具体分布点.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标本馆(IBSC)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PE)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所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