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亩总铃数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它由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所组成。我省沿江棉区,一般以7月20日以前开花结的桃称为伏前桃;7月21日至8月15日期间开花结的桃称为伏桃;8月15日以后开花结的桃称为秋桃。每亩成铃数和“三桃”组成比例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1986~1988年不同开花期棉铃异质性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3年平均落铃率为43.27%;就落铃率而言,晚秋桃>伏前桃>早秋桃>伏桃,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挑3年平均铃重分别为49、55、75天;>10℃的有效积温是影响铃重的主导因素;干旱的天气和高温能使纤维缩短。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南疆棉区陆地棉棉铃发育过程中各组分干物质累积变化规律,对19个陆地棉材料分别测定第5、10、15、20、25、30、40、50、60天棉铃各组分干质量。结果表明:棉铃的种子、纤维、铃壳干物质质量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棉铃各组分的干物质积累快慢不同,铃壳的干物质积累比较快,花后20 d左右即可达到最大值;花后20 d左右棉纤维和种子进行内容物充实,棉纤维干物质的累积速度要快于棉籽干物质的累积速度,棉籽和棉纤维干物质积累都要延续到开花50 d后才能达累积的最大值。伏前桃的干物质累积速度最快;伏桃进入和结束快增期的时间晚,历期长,但累积速度慢于伏前桃;秋桃的各组分的干物质累积速度最慢,种子、纤维累积量最低。棉籽干物质的累积速度大于纤维的累积速度,铃壳干质量最高。同化物质的分配在棉铃发育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棉铃发育后期纤维、铃壳中的同化物质有再分配利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分析了历年棉花“三桃”调查资料 ,结果表明调查的 7个性状因子与单株成铃数的相关关系大小依次为 :8月 15日总果节数 >伏桃数 >7月 15日总果节数 >秋桃数 >7月 15日蕾数 >8月 15日蕾数 >伏前桃。  相似文献   

5.
一、地膜覆盖棉花 亩产100-125公斤皮棉的产量结构亩收获株数3000~4000株,单株成铃20-25个,亩铃数6-8万个,单铃重5-6克,衣分率38%左右,伏前桃和伏桃占80%左右,霜前占90%左右。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不同坐果点对棉花纤维品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第二坐果点棉铃对纤维品质的贡献率最大,达到38.31%,其次是第一坐果点(31.81%),再次是第三坐果点(29.88%)。确定了棉株65个坐果点的品质特点,并以综合指标为尺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表明,这些坐果点可分成差异明显的6大类,其中Ⅱ—Ⅴ类为优质类,Ⅰ类、Ⅵ类为较差类。就时间分布而言,7月20日以前(伏前桃)的纤维品质最差,贡献率仅16.38%;7月20日-8月20日(伏桃)的纤维品质最好,贡献率达35.36%。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国试验成功一项棉花新的增产措施——摘早蕾。通过摘除部分早蕾,暂时抑制棉株的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并使两者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保持同步,从而改变三桃齐结的传统模式,把伏桃和早秋桃作为产量构成的主体(应占总桃数的80%以上)。这样不但减少了伏前桃常因阴雨烂铃而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提高铃重,改善纤维品质。据试验,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棉花,每株除去8个早蕾,皮棉产量比对照增加8.9—23.65%,级别提高0.5—1级。1—3级优质棉亩多收22.2公斤,僵瓣花、霜后花都少,经济效益提高,亩增收88.18元。  相似文献   

8.
辽河流域棉区不同铃期和铃位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辽河流域棉区棉铃纤维品质受外部环境条件影响的程度,采用对比法试验设计,对2 个棉花品种(‘辽棉19 号’和‘AC-33B’),3 个坐果时期(伏前桃、伏桃、秋桃)、2 个坐果位置(1~4 果枝、5~8果枝)棉铃的棉花纤维品质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了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和伸长率,以及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辽棉19 号’和‘AC-33B’的纤维品质都达到了短季棉A级或AA级的标准,同时马克隆值受环境影响更为明显。对于不同铃期和铃位的棉铃,其纤维品质的各项指标以及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表现有所不同,但规律相似,即前中期(伏前桃、伏桃)形成的中下部(1~4 果枝)棉铃综合品质优于后期(秋桃)形成的上部(5~8 果枝)棉铃,说明环境条件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形成。总体来说,伏桃的纤维品质表现较优,应该成为高产优质栽培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缩节安对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花期给地膜栽培的中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抗岱16号亩喷缩节安3.2~4.8g,能明显提高棉株中、下部果枝和内、中围果节的成铃率;增加伏前桃和伏桃的比例;增进铃壳和子棉干物质积累的速度和铃壳中贮存物质向籽棉中运输的速度。缩节安还能使铃重、子指和衣指有所提高;它对棉纤维整齐度和秋桃纤维的强度有增加趋势,对纤维长度、细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茄子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新品种种子快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开花后15d起,每隔5d,取种测定茄子鲜干重、含水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直至花后55d。[结果]茄子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持续下降;在种子发育前期干物质迅速积累;花后第45天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达到最高峰,随后缓慢回落;花后第35天开始,淀粉积累速度加剧,随后较缓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分别在花后第25、40天达到峰值,花后第40天后开始明显下降。花后第50天,茄子种子具备基本发芽力,此时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已经达到峰值或越过峰值。茄子各项指标与对照品种差异较显著,其有机物质积累水平均低于对照。[结论]花后50d茄子种子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度。  相似文献   

11.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麦后移栽棉的种仁干重前期积累慢,后期积累快,达到最大量的峰值高于麦行套栽棉,并主要与植株体内营养分配有关。将棉铃发育过程中种仁脂肪含量与铃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多项式拟合,两处理均呈二次曲线关系。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的铃龄在45天。不同时期形成的棉铃种仁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高度依赖于生产环境,受不同种植方式的影响较小。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s),以晚秋桃最高,其次力早秋桃,伏桃和伏前桃。  相似文献   

12.
棉花成铃率高低决定于降水量,特别是开花当日上午的降水量影响最为明显,而棉铃重量和铃期长短,则受温度——热量条件限制.棉花正常成铃吐絮,要求从开花至吐絮期间≥10℃的活动积温在1500度·日以上.全省各地有效花的终止日期自南向北逐渐提前,南北相差10~15天.我省优质花期在7月25日至8月25日(即梅雨期后).在相对伏旱少雨时开花形成的棉纤维品质最好.优质棉要求的气象条件是:降水和雨日偏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偏大、日较差较大及有适宜偏多的积温.对我省优质棉生产进行的农业气候分区表明,我省西半部(大别山区除外) 的条件好于东半部,特别是沿江西部一带,可成为优质棉生产的最佳区域.其次是淮北地区的西部.  相似文献   

13.
通过1983~1984年试验研究明确了地膜覆盖植棉是获得棉花早熟高产稳产的有效新技术,二年试验结果,地膜覆盖棉可比露地棉每亩增产皮棉30.6斤~37.7斤,增产率达18.1~20.3%,统计分析可达极显著,值得在我省和长江流域南方棉区推广。地膜覆盖植棉的增产原因在于地膜覆盖畦面改善了棉花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能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降低土壤窖重、疏松土壤,据测定地膜覆盖期间(4月中旬至7月上旬)5~20厘米根区土层日平均温度比露地高2.3~4.0℃,地积温1907.3~2081.7℃比露地增加198.8~364.5℃,由于盖膜使土壤增温、保墒、疏松,可使地膜覆盖棉易获全菌、壮苗,早发、早现蕾、多现蕾,早开花,结铃,从而比露地棉增加伏前桃和伏桃,显著地增加单株结铃数、每亩总铃数和铃重。生理上,地膜覆盖棉比露地棉总光合势和光合效率高,棉株功能叶生理活动旺盛,氮,磷,钾养分含量高,合成可溶性糖类营养物质增多。因此能为棉株增蕾,增铃、增铃重,提供较多的有机养料。  相似文献   

14.
棉花花铃期是指开花到吐絮这一段时间,我市棉花一般从7月上旬开花,8月底、9月初吐絮,大约经历50-60天.因此,加强这个时期的管理,不仅保根、保叶、保蕾、保铃;增铃数、增铃重、增衣分,防止烂铃、防止早衰,更能有效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现根据棉花花铃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套材料(15个海岛棉及其陆海杂种F1与89个陆海杂种BC2F1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未正常吐絮)与霜前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为除比强度和伸长率外,2003年的15个材料霜后大铃比正常吐絮铃的平均纤维长度短1.15mm、马克隆值降低1.00、整齐度减少2.16,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纤维长度外,2005年的89个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比自然吐絮棉铃平均纤维比强度增加1.73cN/tex、马克隆值降低1.33、整齐度减少0.49、伸长率增加0.21,差异也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霜后大铃与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材料霜后大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与自然吐絮铃的基本一致。这说明了霜后大铃对多数纤维品质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马克隆值和纤维整齐度。但是与自然吐絮棉铃一样,霜后大铃仍能基本反应材料间的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差异,这对陆海杂种棉花纤维品质遗传研究和育种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北疆棉区自育早熟和引进的黄河流域棉区中早熟陆地棉品种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无论北疆自育早熟品种还是内地引进中早熟品种 ,棉纤维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在花后 7~ 14d达到最大值 ,随后迅速下降 ;纤维素在花后 14d左右开始大量合成 ,至吐絮期含量达最大值。不同品种类型间表现为 :早熟品种棉纤维可溶性糖转化高峰期较同期的中早熟品种早 ,且纤维可溶性糖转化率及纤维素合成的最大值与纤维素合成速率均比同期开花的中早熟品种高。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铃期最低温度对纤维可溶性糖的转化和纤维合成影响最大 ;温度对纤维的可溶性糖转化的影响远大于纤维素合成 ,所以后期低温可能是造成新疆棉纤维内糖含量高的原因。铃期日照时数与纤维合成的特征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因子与棉花纤维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纤维品质与生态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棉花铃期>20℃有效积温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子,土壤水分(降雨)对棉花纤维长度有重要作用。纤维强力、细度和成熟度与铃期>20℃有效积温呈高显著相关,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美棉33B品种为材料,于2005年在黄河流域黄淮棉区的江苏徐州(117°11'E,34°15'N)和河南安阳(114°13'E,36°04'N)设置施氮水平(0、240和480 kg.hm-2)试验,研究不同开花期棉铃(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氮素累积及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开花期棉铃氮素累积动态变化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铃壳、棉籽、纤维及单铃氮素累积受施氮水平和开花期的影响。不同施氮水平下,以240 kg.hm-2处理最有利于氮素累积,而不施氮和施氮480kg.hm-2均不利于棉铃氮素累积。棉铃氮素累积特征参数(快速累积起止时间、快速累积持续期及平均累积速率)在伏桃时期最协调,氮素累积量最多;晚秋桃时期最不协调,氮素累积量最少;伏前桃和早秋桃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棉铃对位叶适宜的氮浓度有利于协调源库关系,促进棉铃氮素积累。  相似文献   

19.
<正> 鲁棉890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电话:0531-8621915)最新选育的抗虫早熟短季棉新品种。 (一)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比中棉所30号早2~3天。叶片较小,株型紧凑,果枝上冲。前期发育快,长势旺,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铃卵圆型,铃壳薄,吐絮畅,早熟不早衰,单铃重4.8克,衣分42.8%,  相似文献   

20.
对2012-2013年不同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不同开花时间成铃的棉铃性状和纤维品质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后移栽棉8月15-25日开的花成铃率高、铃重重、衣分高,不孕子率低;平均绒长28 mm左右、比强度26 c N/tex左右,马克隆值5左右,纺纱均匀性指数130左右,纤维品质综合表现较优,适宜纺织中支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