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蜜是天然食品之一,提高蜂蜜质量不能只靠加工,应从生产入手。提高养蜂技术水平,饲养强群才能优质高产,开创我国养蜂业的新局面。材料和方法根据蜂群生物学的特性,在繁殖季节,3~4框蜂的蜂群(注1),每单位蜜蜂培育蜂儿最多,4框以上逐渐减少。而取蜜时期,强群采的蜜多,成熟也快,12框蜂的群势比3框蜂的群势,其单位蜂蜜的产量可提高75%。这是多王繁殖强群采蜜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的经验。我国南方的紫云英,北方的刺槐,都是大面积生产优质蜜的资源,由于花期早繁殖期短,养不了强群,大好蜜源只能利用一部分。采用多王繁殖强群采蜜技术,既能  相似文献   

2.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7,58(5):22-22
流蜜期养蜂要确保生产群全力采蜜、繁殖群大力支援蜂源、产蜜产浆任务的完成,必须要遵循:"强群取蜜,弱群繁殖"、"新王群取蜜,老王群繁殖"、"单王群取蜜,双王群繁殖"的原则。笔者根据多年  相似文献   

3.
联合分蜂法     
<正>人工分蜂的方法有多种,在东北及新疆等地取蜜季节大多在7月份,如果蜂场以取蜜和生产蜂王浆为主可采取均等分蜂法。当春季蜂群繁殖到8脾蜂时,时间大致在5月中下旬,距离取蜜季节7月还早,将蜂群分成群势相等的两群蜂,等到7月取蜜季节可以繁殖到10脾以上的采蜜强群。如果蜂场是以发展蜂群为主也可以把蜂群分成4群2脾蜂的小群,但是这样到7  相似文献   

4.
椴树开花流蜜期,蜂群管理的重点,已经由繁殖转向采蜜,由于进蜜较涌,易压子圈,花粉缺乏,若管理不当,采完椴树蜜之后,群势急剧下降,容易造成蜂衰的局面。因此,椴树花后期应以繁殖为主兼顾采蜜和生产王浆,为培育采秋蜜的适龄蜂继而培育越冬蜂的群势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1.平衡群势:椴树蜜后期,随着采蜜群的减弱,撤去采蜜群的第三箱体,恢复双箱  相似文献   

5.
生产实践证明,同样的蜂种和群势,在同一蜜源场地放蜂,由于管理措施不同,产蜜量相差很大。怎样提高产蜜量,我们对蜂群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一、分散繁殖,组织强群采蜜。蜂多产蜜多,但同样的蜂数,如分散平均、产蜜量就不高。平时采取分散繁殖,流蜜期合并成强群采蜜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蜂群的产蜜量。  相似文献   

6.
这两群蜂为什么不采蜜?我在养蜂中,遇到过蜂群不采蜜的现象。蜂种属意蜂品系,群势呈上等,也观察不出有何病症。一群是1974年7月荆条流蜜期,其它群均能正常取蜜,可该群11框蜂放13张脾,不仅无蜜可取,整个蜜期还往该群调了三次蜜脾。后来我们有意饿着它不管...  相似文献   

7.
1984年,湖北省黄岗地区国营龙感湖农场养蜂场石建军、陈国松两组在不影响取蜜、产浆和繁蜂的前提下,取蜂毒100余克,价值三千余元,占该组总产值20%。他们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选育和组织强群,掌握取毒时机1.选育高产蜂种。抗逆性强,繁殖快的蜂种,蜂毒产量亦高。因此,要提高蜂毒产量,必须结合育种,选用繁殖快,能维持强群,自卫能力强的蜂种。2.培育和组织强群。饲养强群是提高蜂毒产量的有效措施,群势大、工蜂多,排毒能力也强。在生产蜂毒过程中,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对取毒群应适当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1流蜜期管理的准则消除分蜂热,使蜂群一直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要适时取蜜,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产量。组织强群采蜜,只有强群才能获得高产。根据群势的发展,如估计到采蜜时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封盖子脾。在整个流蜜期要掌握流蜜期前发展群势;流蜜期中,补充封盖子脾,延续群势;流蜜期后,互相调整蜂群,恢复群势和人工分群增加蜂群  相似文献   

9.
小群生产 ,并不是提倡养小群。因为有些地区定地养蜂条件差 ,春季蜜源花期早 ,繁殖期短 ,越冬蜂量不强等 ,难以在流蜜期到来养成强大的生产群。继续加脾繁殖 ,流蜜期往往是只见子脾不见蜂 ,采蜜困难 ;等到蜂群强大时 ,蜜源也已过去了 ,故不得不组织成小型生产群 ,突击采蜜。组织小群生产 ,应在流蜜期开始前半个月 ,6张子脾左右的小群 ,停止加脾 ,实行“闷蜂” ,以积累蜂量投入生产。“闷蜂”使哺育量大大减轻 ,成蜂寿命延长。如果大量新蜂出房 ,则箱内蜂量明显增强。流蜜期开始 ,加上继箱和适量蜜脾 ,准备采蜜、产浆。小群生产 ,虽群势小、…  相似文献   

10.
我是怎样获得椴树蜜高产的黑龙江省方正县大罗蜜镇青山村(150822)贾连吉我养蜂30多年,过去一直沿用单王繁殖、双箱体采蜜,群产椴树蜜都在100公斤以内。1993年我采用双王繁殖、三箱体采蜜的方法,80群蜂在椴树花期共取蜜14,800公斤,平均每群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6,(2):26-27
正一、什么情况需要合并蜂群1.度夏和越冬是南方中蜂一年中困难时期,对于不能安全度夏或越冬的蜂群需要合并。2.度夏和越冬期间,蜜蜂群势削弱,经度夏或越冬后没有什么繁殖能力的弱群应合并。3.强群能多采蜜,在大流蜜期即将到来而未繁殖起来的弱群应及时合并,利于采蜜。4.蜂群失王以后,既无老熟王台,又无贮备产卵蜂  相似文献   

12.
湘西山区的冬挂花,在11月中旬开放,到12月上旬结束,是冬季粉蜜源最丰富的一个好蜜源。抓好冬桂花期的中蜂管理,不仅能取到大量的好蜂蜜,还能繁殖大量的越冬幼蜂,对蜂群的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造脾,分蜂、取蜜创造有利条件。一、花期前的准备和管理 1.群势的组织:八小时蜂群的摆放,应有计划地以3箱为一组并排放置,以便冬桂流蜜时安排采蜜。 2.保管好空巢脾:蜂群在越夏期间,群势有不同程度的削弱,蜜蜂护不严的边脾,  相似文献   

13.
刺槐是我省的一个主要蜜源,花期短、流蜜多,定地饲养的蜂群要尽最大努力及时夺取刺槐蜜的丰收。但是刺槐花期正处春夏之交,气温多变,时常刮风阴雨。定地饲养的群势刚恢复,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场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同时还应做好下列工作:整理群势组织采蜜群和调整蜂巢,及时加脾,把老巢脾加在边脾上供贮蜜。使各个采蜜群约有8成蜂,蜂路要比繁殖时宽。在刺槐花刚开放时,把事先并列排放的主副群分开,副群搬走放在另一边,让副群的工作蜂投入主群,增加主群的采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1、用10框或14框平箱群采蜜,应保持5~6框蜂,放碑8到10张。2、抓好3个环节:蜜前期培养强群;采蜜中期补充蛹脾,增强实力,保持强群;采蜜后期调整群势。3、适当取蜜:采蜜初期,宜早取蜜;采蜜中期,要勤取蜜,采蜜后期要适当留下1~2个较好的蜜脾不取蜜,使蜂群继续采集,留下足够的蜜粉。4、修造巢脾:应适时加础造新脾,以供蜂王产卵用。  相似文献   

15.
中蜂采夏蜜     
度夏,本是蜂群的艰难阶段。但是,在福建省莆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有山乌桕、黄端子等蜜源相继开花,延续月余,如管理得当,勤劳的中蜂即能采到夏蜜。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调整群势调整群势,主要是要调整好采蜜群,组织繁殖群。采蜜群应调足6—8框蜂,使其能马上投入采蜜。山区初夏多雨,昼夜温差较大,故应蜂脾  相似文献   

16.
一、培育适龄越冬蜂 蜂群中适龄越冬蜂多,则越冬安全,饲料消耗少,来年群势发展快;反之,则越冬困难,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缓慢。培育适龄越冬蜂要在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的初期进行。可用新王替换产卵差的老千、大流蜜期采脾上的贮蜜、选用适合产卵的新脾等办法,尽量扩大产卵区。流蜜结束后,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睥相称。加强巢内保温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产卵。  相似文献   

17.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6,26(4):11-12
4月2005年4月份是油菜花期,我场80箱蜂共取蜜11次,每群取了75.6kg油菜蜜;因人手少,每群双架10条取浆改为单架5条。一般操作是上午取蜜,下午取浆,本月生产情况如表1:4月份的油菜蜜源是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养蜂的第一个主要蜜源。夺取油菜花期蜜的高产,应做好蜂群的“三防”管理,即:一防蜂群“分蜂热”,二防“软翅爬蜂病”,三防低温和大风天气损失出巢蜂。一防蜂群分蜂热蜂群弱、不好养众所周知,然而在此季节里群势强、蜂不采蜜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例如2005年4月油菜花期,有几个2004年越冬期使用了保蜂罩的蜂场,开繁时5~6框蜂,未到油菜流…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歙县漳潭公社漳潭大队张玉水,刻苦钻研,大胆实践,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改大转地为小转地,节约了开支,他家饲养意蜂75群,收蜜9000斤,取王浆八十多斤,养蜂纯收入一万二千多元。全家人均收入一千四百余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户。安徽省宁国县宁圩乡宁圩村养蜂专业户毛达才,有多年的养蜂经验,养意蜂一百多群。他采用强群取蜜,小群繁殖的方法,使蜂群采蜜繁殖两不误。年产蜜一万多斤,全家人均收入二千二百余元。  相似文献   

19.
徐祖荫  孙启跃 《中国蜂业》1992,(6):15-17,43
在贵阳地区组织9群意蜂按L_9(3~4)正交表进行早春繁殖试验,对不同始繁日期、始繁群势和单、双王群的繁殖效果进行考察。试验表明,1月上旬开始早春繁殖为好,4框以上群势双王繁殖,流蜜盛期可达12~16框的群势投入采集,单群春蜜产量达50公斤;如以单王繁殖,则起繁群势至少应达4.8框足蜂以上,单群春蜜产量可达24.6公斤以上。文中还探讨了始繁日期、始繁群势、蜂王数等3因素对群势增长、取蜜数量的主次效应和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饲养强群和千方百计地加速蜂群繁殖,是赢得分蜂、取蜜、产蜡全面高产的重要条件。但是怎样饲养强群,和如保充份发挥强群的作用,以及怎样把蜂群的繁殖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强群,从蜂群的繁殖与生产上来讲,蜂数应该是:繁殖群要不低于6—8框蜜蜂;采蜜群须具有15框以上的群势;同时它还应该具备有优良的蜂王、充足的饲料(花粉的蜂蜜)和足够的完整巢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