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北方民用猪舍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地区猪舍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5种不同窗口面积的猪舍内自然通风气流场进行三维稳态模拟,并对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窗地比和窗口长宽比决定了通风效果。针对该试验的实际猪舍,窗地比为1∶10的通风死角少,通风均匀性好;长宽比较小的气流滞留区小,通风效果好;模拟值与测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大相对误差为11.1%,平均相对误差为7.7%。因此可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猪舍内气流流场,优化猪舍结构。  相似文献   

2.
冬季仔猪舍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养猪场在冬季减少通风以进行保温,为了评估这种饲养方式下舍内空气质量状况,以自然通风方式的断奶仔猪舍为研究对象,在现场实测环境因子的基础上,采用CFD技术对自然通风仔猪舍内的气流速度、温度、CO2浓度进行数值模拟。由模拟结果可知:在仔猪活动范围内,在呼吸水平高度为0.4m的区域内风速在0.1 m/s以下,猪舍后半段存在大面积的气流停滞区,主要由于通风不足,导致新风无法贯穿整个猪舍;温度分布范围为15~21℃,进风口端猪体周围平均气温16℃,舍内平均温度20℃; CO2浓度在0.16%~0.25%,平均浓度为0.19%。在6个环境测点中气流场相对误差范围0.2%~30%,温度场误差范围2%~13%,CO2浓度相对误差范围4.3%~24.2%,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范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舍内的温度、CO2浓度均不在环境卫生标准之内,自然通风方式无法满足断奶仔猪对冬季环境的需求。上述结果为有效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猪舍内气流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圈养动物舍内的气流变化对于室内的污染物扩散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采用基于有限容积方法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建于奥胡斯大学农业工程研究所空气物理实验室中的1:12.5猪舍模型内的气流进行了稳态和三维模拟。将模拟的气流速度与室内一个参考点的实际测试速度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气流入口不同紊流动能及扩散率取值对室内测试参考点气流速度模拟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测试值的相对误差在0.4%~11.4%之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CFX的猪舍纵向与横向通风流场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育肥猪舍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为基础,运用CFX软件对纵向和横向通风2种条件下猪舍内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稳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纵向通风时,从2个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在猪舍中间混合形成一股主体气流,沿着猪舍的纵向运动并从端墙的出风口排出,气流在进、出风口速度较大,中间风速较低,越靠近空气出口温度越高;横向通风时,从4个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形成4股主体气流,并没有发生混合,气流在猪栏的作用下发生扩散,越靠近出风口气流扩散现象越严重,在这个区域内形成较高速的气流场,温度较低;纵向通风方式舍内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较横向通风而言比较均匀,死角较少.  相似文献   

5.
塑料大棚通风换气对大棚内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自然通风大棚,研究其通风窗的开设位置及方式意义重大。建立塑料大棚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大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流场进行仿真,得到不同侧窗和天窗尺寸及配置条件下大棚的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棚侧窗对提高流场的气流速度作用明显,但侧窗高度超过1m后,气流速度增加不明显;天窗对大棚前半段气流影响较小,天窗位置最好开在后半部分靠近出口的位置;增开门旁通风窗对提升大棚通风能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保温型封闭式仔猪舍春季空气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原市封闭式仔猪舍春季温度、湿度、气流、氨气浓度、光照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猪舍内平均温度为25.1℃,最低温度平均为20.5℃,平均温度比猪舍外高9.3℃;平均相对湿度为57.0%,比猪舍外高9.0百分点;平均气流速度为0.10~0.13 m/s,自然照度系数为0.77%,氨气浓度通风前后均符合标准。说明保温型封闭式仔猪舍适合固原市寒冷地区选用。  相似文献   

7.
猪舍温度场和气流场的CFD模拟比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比较纵向和横向通风方式对猪舍的降温效果,以种公猪舍为模拟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别对纵向和横向两种通风方式下的舍内温度场和气流场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横向通风时,公猪栏内部分区域的气温能够保持在25℃左右,大部分区域气温低于28℃;纵向通风时,虽然部分猪栏内能够形成25℃左右的适宜气温,但靠近出口处的5个猪栏温度基本为30℃,局部温度甚至达到了31℃。说明横向通风方式不仅能够在舍内形成均匀的气流场,而且还能够明显降低公猪栏内的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温室通风量计算中风压系数选用与风载体型系数相同取值而导致通风量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采用模拟方法研究风压系数的取值。从物理意义角度阐述了风压系数与风载体型系数的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与计算风载体型系数不同的风压系数计算方法;对双坡屋面单栋温室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温室窗口开启及关闭2种情况下对应的风压系数和风载体型系数。模拟结果表明:温室通风窗口关闭时风载体型系数与窗口开启状态下风压系数取值有较大差异;与风载体型系数相比,风压系数的绝对值迎风面较小,背风面较大,相同部位风压系数和风载体型系数绝对值最大偏差是风载体型系数的60%。在温室通风量计算中风压系数不宜选取与温室风荷载计算中的风载体型系数相同的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CFX的不同围栏高度猪舍内气流场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种公猪舍为研究对象,在纵向通风条件下,运用CFX软件分别对猪栏高1.2 m和0.8 m这两种情况下猪舍内气流场进行三维稳态模拟.结果显示,0.8m猪栏时可在舍内得到非常均匀的气流场;当猪栏高度为1.2m时,舍内的气流场比较均匀,但由于猪栏较高,猪栏对气流仍然起到的一定的限制作用,在部分猪栏内仍有气流速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基于CFD的密闭式半阶梯笼养蛋种鸡舍过渡性通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密闭式半阶梯笼养蛋种鸡舍春秋季节的过渡性通风方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根据鸡舍实测值所确定的风机、侧窗等边界条件,对该蛋种鸡舍内的环境温度和气流速度的分布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时设置白天室外环境温度为25℃,晚上室外环境温度为13℃,2种温度下分别设置多个侧窗导流板角度。模拟结果表明:侧窗导流板与壁面的倾角明显影响了鸡舍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白天导流板开启角度α=67.5°,晚上导流板开启角度α=45°时更加合理。通过鸡舍现场采集关键位置的风速和温度数据与仿真结果比较发现,风速测试值与模拟值相对误差白天平均为14.7%,晚上平均为11.5%;温度测试值与模拟值相对误差白天平均为3.1%,晚上平均为3.6%;表明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有较好的吻合度,为密闭式半阶梯笼养蛋种鸡舍过渡性通风方式下的环境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脉冲-旋流气流干燥气固两相流分析及数值模拟的研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脉冲-旋流气流干燥机内部的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揭示脉冲-旋流气流干燥木质纤维的机理和传热传质特性。结果表明,加载物料后的气流速度变化明显,并且物料与气流速度有2 m/s左右的速度差,有利于传热传质。气流速度越大,物料停留时间越短。进料速度的增加会在旋流干燥器底部形成一个回流区,易造成物料的返流,并增加了物料在干燥机停留时间。通过对计算出的温度、速度、时间的曲线与实测值进行对比,二者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验证了fluent气固两相流模拟方法建立的脉冲-旋流气流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4层层叠式笼养鸭舍舍内环境,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鸭舍内气流场、温度场及CO_2浓度场进行模拟。将笼架简化,考虑其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将鸭笼及鸭只视为多孔介质。模拟结果显示,进风口为湿帘时,侧墙湿帘与端墙之间存在通风死区,风速低于0.5 m·s~(-1)。进风口为通风小窗时,鸭舍未安装通风小窗区域风速小,CO_2浓度大。改变纵墙湿帘位置对鸭舍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气流不均匀系数降低了17%。改进通风小窗布置发现,提升通风小窗分布均匀性显著降低舍内温差;提升通风小窗安装高度将显著降低舍内CO_2浓度。该研究可为蛋鸭舍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叶面积回归方程法测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雷公藤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叶长宽比的测量和计算发现:其具有较稳定的叶长宽比和叶形,采用5个常用方程拟合,其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与叶面积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经验证,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一元幂回归方程的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2个方程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且误差率较少,在±4%之内,能较精确测算雷公藤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14.
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状况的影响。分夏季和冬季2个试验。夏季试验:选用3种不同建筑型式的育肥猪舍,其屋顶材料分别为平顶砖瓦(A)、平顶彩钢板(B)及拱形水泥(C),南北窗面积比例分别为6.2∶1、1∶1和1.5∶1,其他在朝向、面积、布局、舍内设施设备、饲喂管理、免疫程序等方面均保持一致。猪品种为斯格瘦肉猪,130~135日龄。每猪舍先后采取3种不同的人工调控通风方式,观察测定其环境状况的变化。冬季试验:选用2栋相同建筑型式猪舍(B型,屋顶材料均为平顶彩钢板),猪品种为斯格瘦肉猪,150~153日龄。分别采用不同通风方式,观察测定一天24 h内不同时间的风速、最大风速、平均风速、温度、风寒温度、相对湿度、热应激温度,以及空气中NH3、CO2和H2S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猪舍人工调控通风方式与猪舍本身建筑型式相比,对育肥猪场环境状况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冬季夜间关闭窗户虽然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但同时舍内相对湿度、NH3和CO2质量浓度也显著提高,不利于动物生产和健康,因此要改善猪舍内空气质量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地区的冬季寒冷干燥,为当地牛舍防寒能力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2种供暖方式:传统的煤炉供暖方式与新型的加热地板供暖方式。以该地区的一所封闭式牛舍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比较2种供暖方式的速度场与温度场,得出加热地板方式水平面方向温度场更均匀,竖直面方向上温度有一个明显的梯度(下热上冷),可满足牛舍舒适感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得到加热地板供暖比传统的煤炉供暖方式有明显的优势,对其传热量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并设计选择热水管道铺设方式,为内蒙古地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制的NC—A型农用CO_2发生器产生CO_2气肥,进行了CO_2施肥对大棚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CO_2施肥可以改善大棚内的小气候;促进大棚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株高、茎粗、叶数、叶面积、根重、须根数、根长等植物学性状都优于对照;增加了大棚黄瓜的前期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了果实中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含量以及糖酸比,改善了大棚黄瓜的品质。这些充分说明,CO_2施肥是大棚黄瓜早熟、丰产、优质的很好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玲  刘妍华  贾佳一  葛平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83-10486
爬狮类住宅是潮汕地区在农村传统住宅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类重要的现代农村住宅,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农村节能住宅设计提供有效依据。该研究选取汕头市金浦镇的单层爬狮住宅、保留天井的多层爬狮类住宅、取消天井的多层爬狮类住宅3种典型的爬狮类住宅,进行室内温湿度实测,并使用Ecotect进行室内光环境模拟,综合比较3种典型爬狮类住宅的室内光热环境。研究结果表明:①应保留开敞的厅堂等灰空间;②夜间应将室外较凉的空气引入室内,这有利于住宅夜间降温;③打破传统爬狮类住宅对北向墙面不开启外窗的束缚,可以改善采光效果,建议使用屋顶隔热构造;④多层住宅的天井增加的顶盖会影响室内热环境,对气候调节的作用效果不如单层住宅。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和优化茶园风力除虫机通风管道的结构,结合流体力学雷诺时均N–S方程、 Simple流场求解算法、к–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茶园风力除虫机通风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风量为16 m3/min的中亚风机在空载状态下通风管道内部流场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两进风口由相距400 mm缩短至280 mm时,出风口风速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