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细鳞鲳,又名细鳞巨脂鲤,原产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于1996年引进我国。该鱼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并且外形美观、体色鲜艳,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经济鱼类。为了推广这一新品种,探索细鳞鲳高产养殖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在青山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细鳞鲳高产试验。试验结果:网箱养殖面积200m~2,净产量达 11441kg,成活率95%,饲料系数1.56。每平方米产值741元,利润410元,投入产出比为1:2.2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细鳞鲳…  相似文献   

2.
章秋虎 《科学养鱼》2001,(12):47-47
为了推广细鳞鲳高产养殖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在青山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细鳞鲳高产试验。试验结果:网箱养殖面积200米2,净产量达11441公斤,每平方米净产量57.2公斤,成活率95%,饲料系数1.56。每平方米产值741元,利润410元,投入产出比为1∶2.2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细鳞鲳网箱养殖高产技术总结如下。一、网箱结构和设置网箱材料因考虑到细鳞鲳有锋利的牙齿易咬破聚乙烯网片,不宜使用聚乙烯网箱,金属网箱一则笨重,二则造价高。从经济实用角度考虑,硬质塑料网箱是养…  相似文献   

3.
细鳞鲳,学名细鳞肥脂鲤(Piaractusmesopotami-cus),在巴西被称为Pacu。原产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为巴西国内的主要淡水鱼类之一,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易饲养,易捕捞,抗病力强,比淡水白鲳耐低温,肉味鲜美。2000年我们进行了细鳞鲳池塘高产养殖试验,现就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面积1亩,平均水深1.2米。水源来自苕溪水,pH值为6.5~8.5,水质清新无污染。鱼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水,用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试验池配备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电缆线用…  相似文献   

4.
细鳞鲳是新型的大型淡水经济养殖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了解并掌握细鳞鲳的常见养殖病害及其防治技术,将对开展其大规模人工养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鳞鲳是新型的大型淡水经济养殖品种,具有极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了解并掌握细鳞鲳的常见养殖病害及其防治技术,将对开展其大规模人工养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细鳞鲳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细鳞鲳成鱼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和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鳞鲳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9.54%和6.22%。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3.72%,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5.66%;脂肪酸含有15种,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54%。  相似文献   

7.
对细鳞鲳成鱼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和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鳞鲳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9.54%6.22%。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3.72%;脂肪酸含有15种,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54%。  相似文献   

8.
短盖巨脂鲤(Colosscma bzackyomum)俗称淡水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淡水鲳体型侧扁,背高肉厚,鳞细、鳍红、尾黑、体表有黑色花斑。1982年我国台湾省最先从国外引进,经三年多的培育,认为是良好的可养殖的食用鱼。  相似文献   

9.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淳安县水产局遵照淳安县人民政府颁布的《淳安县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加快网箱养殖鱼类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有利于资源保护的非肉食性的鱼类养殖。 1999年 4月~ 2000年 6月先后从湖北宜昌、广东、上海、浙江湖州等地引进天峡红、长吻、斑点叉尾、大口胭脂鱼、史氏鲟、俄罗斯鲟、吴郭鱼、彩虹鲷、瓯江彩鲤、细鳞鲳、石斑鱼等十多种鱼类新品种 50万尾。分别落实在千岛湖的 60多个网箱养鱼户进行试养。   2000年 7月 7日,淳安县水产局专业技术人员赴坪山网箱养鱼水域检查鱼类新品种试养情况,检查结果表明,多数鱼类…  相似文献   

11.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细鳞斜颌鲴在柴河水库“安家落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河水库于1982年7月从武汉引进细鳞斜颌鲴夏花鱼苗,至9月育成1.25万尾秋片鱼种,全部投入水库中饲养。现已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并形成种群。年产量在1000kg以上,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增养殖新对象。  相似文献   

13.
一例鲟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9月, 河南信阳和厚特种 水产养殖场土池饲 养的俄罗斯鲟 (Acipenser guelden staedti)、杂交鲟 (bester)暴发生细菌 性败血症,由于诊断 及时,采取措施有 效,很快控制了病 情,现将诊疗情况报 告如下。 1发病情况 1999年 11月 4 日-2000年1月22 日购进体重45~ 110g的俄罗斯鲟 8160尾、杂交鲟 11580尾,放养在7 口面积4亩、水深 0.5~1.0m的新开控 土池中,放养量705 尾/亩。2000年4月 3日清塘分池,成活 率85.3%,经抽检鱼 体尾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确认了水温是影响淡水鲳性腺发育和生殖行为的主要因素,解决了电厂温排水条件下的催产、孵化、鱼苗开口和早期饵料等难题,形成较完整的淡水鲳冬季人工繁殖技术路线。1992年12月育出首批鱼苗15万尾,至1993年6月9日共存活平均体重74.96g鱼种1.4万尾。重复试验4次均获成功。鱼种当年可养成商品鲳。1993年10月专家会议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研究确认了水温是影响淡水鲳性腺发育和生殖行为的主要因素,解决了电厂温排水条件下的催产、卵化、鱼苗开口和早期饵料等难题,形成完整的淡水鲳冬季人工繁殖技术路线。1992年12月育出首批鱼苗15万属,至1993年6月9日共存活平均体重74.96g鱼种1.4万尾。重复试验4次均获成功。鱼种当年可养成商品鲳。1993年10月专家会议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余秀英 《齐鲁渔业》2006,23(9):28-28
布氏鲳骖(Trarchinotus blorhii)又名蛳鼻鲳骖、金鲳,属鲈形目、鲈亚目、够科、鲳骖属?布氏鲳鸥具有肉质细嫩、细刺少、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一种易于圈养、经济效益很高的养殖晶种,为丰富福州市海水养殖鱼类品种并提高池塘综合经济效益,2001~2004年我们在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垦区开展蟹池内网箱套养布氏鲳终的试验生产,现将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淡水鲳(Colossoma sp.)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当地的重要渔捞对象。体型侧扁,背高肉厚,鳞细,鳍红,尾黑,体表有黑色花斑,是一种极美的观赏鱼类(见照片)。近年来,己被发现是一种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害,耐低氧,肉质鲜的优良养殖对象。但目前国内刚开始养殖,对其研究也刚刚起步。我所于1985年引进淡水鲳鱼种,为了弄清淡水鲳的生长和养殖特性,作者就淡水鲳的生长速度,水质条件,饵料要求在室内可控水体中进行了初步试验,并与尼罗罗非鱼进行了对照。旨在获得科学的依据,为推广养殖淡水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池塘团头鲂驯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池塘养鱼效益,我们于1998年4月至1999年3月在贵池市池阳办事处杏村渔场进行了团头鲂驯化养殖试验,亩净产达554-4kg(其中团头鲂350-3kg),亩净收入2080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意义。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面积12亩,呈东西向长方形,池底平坦,淤泥层厚约40cm,池深2m,可灌水深1-7m;靠近水源,正常情况下,靠1台3KW潜水泵进行排灌。4月15日每亩用生石灰200kg进行干法清池,并于翌日反复…  相似文献   

19.
陈启春 《淡水渔业》1996,26(6):22-24
小山塘主养淡水鲳高产技术初探陈启春(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在一口面积8.5亩的小山塘里,进行主养淡水鲳高产试验。收获时平均亩产达1077公斤,其中淡水鲳产量占总产量的68.7%,亩产值8812元,亩效益2853元,取得令人...  相似文献   

20.
邓志武 《水利渔业》1999,19(5):16-16
近年来,对甲鱼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1998年7月笔者指导帮助岩福甲鱼养殖场,把农业“滴灌技术”应用于甲鱼的人工养殖中,取得了该场建场以来甲鱼养殖最好效果。1998年7~9月所投3万只台湾稚鳖苗,1999年3月5日第2次分选统计,幼鳖为2-71万只,成活率90-3%,平均规格167g,400g以上2960只,占总数的10-9%,生长速度比1998年同期约快1个月,且水质易调控,病害少,基本上未见性早熟现象。1 甲鱼池的改造主要为池底结构的改造,目的是在冬季温棚内既保温,又能达到排出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